《肥田粉》40年两代人的爱恨情仇史诗,晋西流传千载民情风俗画卷

老英雄,陈拴兑(1)

老英雄,就是陈拴兑。陈拴兑,就是老英雄。

陈拴兑是白君占全长篇小说《肥田粉》中一个有血有肉光芒四射的人物形象。

陈拴兑“曾经参加过延安保卫战和抗美援朝,受伤回到村”。“胳膊腿胯受过伤,不灵便”。就是这样一个“受过伤”的“爆破英雄”,退伍回到清河县垣头公社垣头村后,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先人后己勇敢奉献的崇高品质。

最最令人惊叹的,是在“裤道沟”修筑大坝“点炮”时候。高国庆和陈拴兑总共装了六炮,结果有一炮没有响。

国庆问拴兑:陈叔,你听见响了几炮?

拴兑说:我也听见响了五炮,有一个哑炮。

国庆着急地跑出去,站在圪茆上,面向裤裆沟吼叫:“沟里社员不要动,还有一炮没响,等会炮响再出来。”转身看到陈拴兑已到炮场。国庆喊叫:需要带甚,我也上去。

东西带着嘞,你不用上来,先到僻背处歇着,这儿用不着人,有我就行。

我比你年轻,眼好腿快,跑起来比你利索。

这是技术活,也是危险活,年轻人毛里毛躁,不小心就会出问题。赶快滚一边吧!

~~~~~~

最后的结果是,“躺在沙石中的人满脸血糊拉碴,头上一块肉盖住了半个脸”。

他隐约听见有人叫他,睁开眼,眼前一片模糊。他在众人搀扶下坐起,只觉手上生疼,他抬起右手,在脸上抹了一把,脸上好像遮着东西,他试图抹掉它,可东西却和额头连着,他顺手往上一抹,看着周围站着一圈人,明白自己出事了,问:碍事不?

后来他在医院病房里对人们说,“这算甚,像这种伤,在战争年代,包扎好,还能和敌人拼刺刀了呢!”

~~~~~~

陈拴兑不是不知道有危险,他是明知道有危险才要冲到最前面去。他觉得他是战士,他是“爆破英雄”,这就是他的任务。为了其他人的生命安全,他必须冲上去。这是他延安保卫战抗美援朝锻炼出来的品质,这是他的人生信念,这是他共产党员的职责。

这多么像电影里面伟大光荣感人的一个镜头呀。白君占全和我说起这个形象时候说到,这其实是有生活原型的,确实是个在战斗中“皮肉遮住半个脸”的老英雄。

陈拴兑,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形象,一个感人而光芒四射的共产党员。

生活中,陈拴兑也常常是先把他人的事情挂在心中。

当张小鹰“雨后来到杀牛沟,站在大坝,望着水面担忧~~她想找个年老有经验的来看看大坝危险与否,危险又有甚好办法来解决~~顺坡往上走”的时候,恰好“拦头碰见陈拴兑住着铁锹从坡上下来。”

小鹰惊喜地说:陈叔,刚下过雨,你这是去做甚?

陈拴兑笑着说:刚下过雨能做甚,还不是操心大坝,下来看看。

小鹰高兴得手舞足蹈:陈叔,你真是及时雨,我正想返回请你看看大坝危险不。

~~~~~~

大坝又不是陈拴兑自己的大坝,张小鹰也没有托付陈拴兑看护大坝。但是,下雨了,陈拴兑心里惦记着“别人家”的大坝,他就“住着铁锹从坡上下来”了。

他的这种先人后己的品质,有时候也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危害。

又一场危险的大雨。

“杀牛沟大坝已积满了雨水,半坝一人高结着嫩穗的玉桃黍全被水淹。小鹰担心大坝排水不畅,跑到陈拴兑土窑洞里叫他一块去看坝。走到门口,看见陈拴兑的窑洞有指头宽的裂缝,一进门就着急地说:

陈叔,你的窑洞有问题,不行了,搬到我院住上几天,避过雨季再搬回来。

陈拴兑满不在乎地说:该死的球朝天,不该死的过了一天又一天。放心吧,没事。你来是不是要去看坝。

是。这鬼天气何时才能开,我是担心大坝出问题。

走,咱看看去。

~~~~~~

后来的结果就是,陈拴兑的窑洞“轰隆一声,土窑脑伴半架山塌了下来”,老婆孙子全埋到了里面。

陈拴兑,一个先人后己的人,一个老是把他人利益放到前头的“英雄”。用一个时髦话来说,是满满的“正能量”呀!

当然,陈拴兑也实在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英雄”,他是做过荒唐事情的。他的一些“英雄壮举”,有时有着鲜明的个人鲁莽行为,也正因此,陈拴兑只是一个“人”,一个有着“缺点”的“人”。

你看,垣头村要通电了。

通电那晚,人们或坐或站电灯底,两眼直愣愣地盯着电灯泡。陈拴兑听电工说去合闸通电,拿出剩下的一段花线,自己动手去做饭房间安电灯,老婆说:电这新鲜玩意儿你不懂,一旦出事就麻烦了。

屁事没有,咱还爆破碉堡接炮线,连个电灯也接不了?亮不了也罢了,还能出甚事!电工动身去合闸,合上闸,电朝咱家走也得一阵,赶电走到家,我早接好了。

结果是,陈拴兑“只觉手上生疼,身上麻酥酥的,浑身一激灵,仰面朝天从凳子上摔下,倒在地上”了。

陈拴兑生性倔强顽强,加上他战士的经历,在他眼里,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战胜的。他的这次鲁莽举动,差一点送了他的命,但也凸现出在作者的笔下,他是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

陈拴兑不仅做过荒唐事情,他甚至还犯过错误,犯过严重的错误,真正是差一点送了他的命,差一点被“枪毙”掉。

那是他在保卫延安的战斗中,陈拴兑成为“爆破英雄”了。

领奖台上,一个二十岁出头白里透红脸蛋的女子给他献花,陈拴兑英雄“脸红心跳浑身稀软”。

第二天,连长让借门板,做进攻前准备。不想正好到了那献花女子家里。原来那女子男人被胡宗南乱兵打死,她寡居在家。美女爱英雄,英雄爱美女。水灵灵的大眼睛,爆破英雄戴红花。他们身不由己地“好”上了。

不料想,婆婆知道了,连长知道了,军保卫处知道了,认为败坏军纪,损坏军人形象,决定枪毙。

最后是军部认为,男欢女爱,你情我愿,并不是耍流氓,决定让战场上戴罪立功。

这个荒唐的情节,这个犯罪的情节,这个差点被枪毙的情节,不仅不会减弱英雄的光彩,反而会更加丰富陈拴兑英雄的人物内涵。战士不仅有恨,战士也有爱。战士不仅在战场上爆破杀敌,战士在生活中也有柔情蜜意。

陈拴兑不仅仅是一个“爆破英雄”,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活生生的人。他是清泉县垣上公社垣上村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村民,他是共产党保卫延安抗美援朝锤炼出来的战士。他是文学上的“这一个”。

主人公为啥要叫这么一个名字?我思考了一下。兑,有兑现诺言的意思。拴,就是拴住。全篇看起来,他确是被一个高尚的东西拴住了,他一生都在兑现着自己心中的诺言。

陈拴兑,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他从保卫延安的战场上下来以后,他返回村里去寻找那曾经爱慕过但已经被残匪杀害的女子,坐到野地里哭喊了半天。

陈拴兑,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自己的信念,自己的信仰。如果需要,他随时可以牺牲掉自己的生命。

文:李云飞

《肥田粉》40年两代人的爱恨情仇史诗,晋西流传千载民情风俗画卷

注:


白占全长篇小说《肥田粉》是一闻充溢山西民俗老醯儿味道的乡村民俗志,从空间和历史上把吕梁山下的乡村世界,从泥土般的灰暗沉闷渐变至色彩的斑斓生气,每一处线条都细细加以描摹。《肥田粉》它有与生俱来的“土味”,甚至是“俗味”。经过作者的艺术塑造之后,传递给读者的,则是生动的“真味”,是地地道道的山西老醯儿味道。

白占全,2016年获赵树理文学奖,出版有《下柳林》《小北京》《贺昌传》等18部著作,其中长篇历史小说《下柳林》被改编成经典抗战影片。

此次出版的长篇小说《肥田粉》以吕梁山区清泉县垣头乡垣头村为背景,根据垣头村高贺两家两代人辛勤劳动创业的生动传奇故事,通过插队知青“肥田粉”(绰号)张晓鹰与高国庆、贺狗子的爱恨情仇和艰苦创业,讲述中国农村四十年来特有的故事,展示时代精神,揭示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实现中国梦的梦想。

《肥田粉》是一部中国农村四十年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现实巨著;一首黄土高原两代人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的人文史诗;一幅晋西山区流传千百载、风格特异的民情风俗画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