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了一份保險現在後悔了,退保會有何損失?

FightingC


保單是投保人與保險公司之間的一種法律契約,解約就會有較大的損失。投保時一定要慎重,決定解約更要慎重,除非萬不得已,不要輕易解約。


我之前寫了一篇文章《投保人為何不要輕易退保》,可以可以看看。

投保人為何不要輕易退保?

保單是投保人與保險公司之間的一種法律契約,解約就會有較大的損失。投保時一定要慎重,決定解約更要慎重,除非萬不得已,不要輕易解約。

投保人中途解約肯能會帶來以下幾方面的損失:

1)喪失原有保單的保障功能

中途解約從表面看,好像是僅僅解除了保險合同而已,但實際上損失的更大部分是已獲得的人身保障。它破壞掉了個人人身風險規劃方案的完整性,使得其失去已經擁有的保障。

2)嚴重的現金損失

保險是一種長久性的,在多數規律基礎上經營的商品,保險公司不會在短短的一兩年之內就獲取高額的利潤。保險公司在收取保費後,尤其是在前一兩年內,扣除人事、行政費用以及業務佣金之後,幾乎沒有利潤。

因此,中途解約對保險公司來講,只有一個結果----損失慘重。而對於客戶來講,由於前一兩年之內,根本沒有產生什麼保險現金價值,因此解約得到的現金肯定會遠遠低於所繳納的總保費,直接造成客戶金錢上的損失。

3)風險偷襲期的產生

客戶退保後,原本享有的保險權益因此失去,形成保障的盲區,面對隨時可能發生的風險,客戶個人及家庭生活又將面臨嚴峻的考驗。

4)增加不必要的開支

如果非常盲目的解除原有的契約,而另行投保新的契約時,由於年齡的增大,保費必然會提高,必然加重自己的經濟負擔。

5)再次選擇保險的潛在風險

客戶在解除舊保險契約之後,再行選擇新保險契約很可能會由於身體狀況或者職業的變化等問題,而遭受保險公司拒保或者限制投保。

舉例:

盛先生2005年投保了一份養老保險,年繳保費5000多元。2007年證券市場火爆,看著同事、朋友買基金和股票都有不菲的收益,盛先生再也按耐不住了,他覺得與其年年繳納保費,等十幾年才能拿養老金,還不如到股市中一試身手,於是提出了退保。

可保險公司告訴他只能退還保單的“現金價值”,僅2800多元。“我一次理賠都沒有,交了1萬多保費,現在只退這麼一點,這是什麼現金價值?”盛先生非常生氣,要求全額退還保費。對於這個無理的要求,保險公司顯然不會同意。

由於人壽保險繳費期一般較長,根據風險越高,保費越高的原則,保險公司通常使用“均衡保費”,通俗來講,就是年輕時多繳些保費,年齡大時少繳些,這樣年繳保費就會是一個固定數額。而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增加。

被保人在年輕時多繳 的這部分保費連同產生的利息,由保險公司逐年積累,用來保證將來保險人年老,死亡率升高時,以充分履行給付義務。這筆費用在扣除了保險公司的管理費和營銷費用後,便是壽險保單的“現金價值”。

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保險是個人和家庭最基礎是理財工具。熱衷於股市投資的人們,有必要審視自己和家庭的風險保障能力,用保險充分隔離風險,才能放心地進行其他高風險的投資活動


理賠說說


勸您還是不要退。不知您投保哪家保險公司,也不知道投的什麼險種?我給您舉個例子,您看後必知中途退保有多大的損失。例:某人為小兒子在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投保十年期重疾險和人生意外險,每年繳費2200元,(繳費期從2008年10月1日起~2018年10月1日止)。2017年10月1日己繳費9年,共繳費19800元。如現中途退保只能退8千多元。本例是2017年11月20日上午諮詢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人壽保險部得知。


許2092392


看看有沒有過猶豫期,沒有過猶豫期,沒有損失。如果過了猶豫期,看看你的現金價值對照表,也可以打電話問問保險公司退保後的能夠拿回多少錢。

當然你可以仔細尋找投保過程中,代理人員是否存在一些程序上的失誤,是否有誘導的成分,回訪電話中你自己是否真的明白保障的內容等等。如果這些過程中有瑕疵,你就有理由要求全額返還保費。如果還不行,還可以有保監會,你可以去投訴!

但是如果真的沒有什麼程序上的不規範,那就要自行承擔風險了,保險就是合同,根據合同約定來,你違約自然要承擔違約風險。

感覺要被人揍的節奏。😭😭


起不出名字的婷姐


沒過猶豫期就損失10塊錢工本費,過了猶豫期就只能退現金價值,現在肯定是低於你的本金的!不建議退保,現在慫恿你退保的人都是在看熱鬧,保險的好處是未雨綢繆,用到保險的人才會感覺到保險的好,我們都不盼望著買了保險的人用上保險(健康險),保險是有了可以不用,用的時候不能沒有!

如果你還是決意要退保的話,是你違約,虧點錢也沒什麼可抱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