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你身上,只是睡著了

佛在你身上,只是睡著了

無論做什麼,內心需要一個明確的發心。所謂“發心”,就是許願。它是自己做出的取捨,和努力的方向。

看到,不等於看見;看見,不等於看清;看清,不等於看懂;看懂,不等於看透;看透,不等於看開。真正的耳聰是能聽到心聲,真正的目明是能透視心靈。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於淡泊,樂於寂寞。

真正修行的人,舉千鈞若扛一羽,擁萬物若攜微毫,懷天下若捧一芥。思無邪,意無狂,行無燥;眉波不湧,吐納恆常。真正修行的人,一輩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靜的。一幾、一壺、一幽居,淺斟慢品,視塵世浮華如水霧,繚繞飄散。真正修行的人,無處不體現著一種從容與優雅。

讓我們從學習中生出巧妙,從服務中生出慈悲,從相處中生出尊重,從結緣中生出歡喜。將佛法融於生活,佛法就是活法。

起心動念,就是實修的起點:要知道心的力量真的很大,當然身體的行為、語言也可以累積很多的善,但重點是在於心,你隨時的起心動念都是具備力量的,要試著讓心思維善的事物,這是很重要的。

如果我們發菩提心修持十善業,善根隨時在增長,業障隨時在消失。不但你自己吉祥,跟著你的人都吉祥,他願意來親近你,願意跟隨你。增長自在,無煩無惱。

富而不貪是一種佈施;塵而不染是一種持戒;痛而不恨是一種忍辱;累而不懈是一種精進;思而不亂是一種禪定;顯而不著是一種智慧。

我們要修行,是要喚醒我們本身所具的佛性。所以,眾生與佛一念之間。就像伸出這個手,如果迷,凡夫;肯轉念,一念覺就是佛。所以,學佛很快樂,學佛很簡單,就是把複雜的事簡單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