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成紀究竟在平涼靜寧還是天水秦安境內?

1朱學文


   對於一種文化現象或者起源地的考證研究,必須從兩個方面即文獻記載和民間傳播著手,才能使我們對這種文化現象去偽存真,探源究本,發掘這種文化現象及起 源地歷史學、民俗學的雙重意義,以及它與現代文化的可鏈接性,可傳承性,並且讓民間傳說與文獻記載互相印正,互相考據,也才能讓這種文化現象的研究昇華, 才能挖掘出它真正的價值與魅力,讓它更具有說服力。  目前全國關於女媧的出生地爭議很多,眾說紛紜,這種傳說和神話最集中最繁盛的地方當數天水古城紀和陝西平利縣,現筆者就女媧出生地古成紀的考證奉獻給讀者,以求教於專家。  1、有關女媧出生地是古城紀(秦安)的文獻記載。  《史記.補三皇本紀》記載:“女媧出生於成紀,亦姓風,蛇身人首,有神聖之德,代宓羲立,號曰女胥氏,無革造,惟作笙簧,故易不載,不承五遠。” 


家住大西北


我給你看看關於李白的相關官方說法你就知道了。

文章參考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681cbd0102xdq1.html

最新版的《辭海》上“李白”詞條一欄寫著:“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

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1999和2009版《辭海》,都明確李白的祖籍為“甘肅靜寧西南”。要知道,《辭海》歷史文化名人詞條的修訂,全都是國內一流的專家學者精心推敲、考證的結果,所以稱其為“鐵證”也不為過。

上網搜索“李白”,發現其祖籍一欄有寫天水秦安的,也有寫平涼靜寧的。但在文化部直屬的純學術團體“中國李白研究會”主辦的“中國李白網”上,其祖籍一欄明白無誤地寫著“甘肅靜寧西南”。靜寧,就是平涼市靜寧縣。

李白真正的、惟一的、被史書早就無數遍肯定下來的“故里”,只能是隴西成紀。

李陽冰《草堂集序》:“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範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絕嗣之家,難求譜牒。”

史學界歷來爭論不休,有“秦安成紀說”,“靜寧成紀說”。有人認為,所謂古成紀,起初是一個遼闊的地域文化概念,其包含今天的天水以及平涼廣大區域。雖然天水人提出了“一箇中心說”,即大地灣遺址。他們認為,有大地灣遺址的地方才是真成紀。但諸多學者認為,靜寧治平鄉才是古成紀所在地,因為這裡發現了成紀漢代治所遺址。根據各方面專家學者的考察和考證,1993年3月甘肅省政府公佈全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時,確認靜寧治平成紀遺址是漢成紀古城並立碑保護。

所有說,古成紀就是甘肅靜寧西南,即五方河村和王溝村、劉河村相交的地方。


葫蘆河的蛋蛋


《中文大詞典》古成紀,古地名,伏羲氏生於此。漢置成紀縣,古城在今天水秦安縣北。成紀河與葫蘆河之間的臺地上,始建於秦漢時期期,東西長約600米,南北長約560米,目前城址只剩三分之一,北牆和東牆有約200至400米殘存。秦安故稱成紀,古書記載為隴山以西,縣治在今天秦安葉堡鄉。

古成紀在平涼靜寧縣歷代所修的地方誌中均無記載,大型辭書中也未提及,直到92年全國進行地名普查時,結合當地出土的秦漢文物,核對史實資料,參考一些學者專家的考證研究進行實地地調查,才使這一沉寂千年的歷史事實為世人所知。認為古成紀在靜寧縣境南部治平鄉劉河村與李店鎮五方河之間。城址總面積25萬平方米,地址為正方形,今約存14萬平方米。1993年國家文物局公佈的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將平涼靜寧成紀故城遺址秦至宋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至今和天水秦安爭議比較大,疑惑只有待真學者專家更進一步解答。


浪齋閒公


爭過來爭過去,無非是為自己臉上貼金,為了幾毛錢而已,阿Q還姓趙了!難道現在的首都在北京,其他地方就不算中國了嗎?其他地方就沒有歷史文化了嗎?而歷史上創造高度文明與輝煌成就的恰巧不是北京,而是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湖南、湖北、浙江、江蘇、四川等,另外,歷史上大一統時期都城從來不在山東、湖南、湖北、四川,按此邏輯,那麼這些地方就沒有推動歷史發展,為中華文明有所貢獻,但事實恐怕是恰好相反。


我不信邪你信嗎


古成紀在秦安縣,最早是秦漢時期得名,唐朝時期縣址移至秦安縣葉堡鄉,後又移至清水縣上邽,宋朝時期逐漸被天水所替代。

古成紀主要以李姓為主,創造了豐富的中國文化;最有名的人物有:女媧、李廣、李世民、李白,清朝時期的“鐵漢”安維俊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