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秦川吼秦腔」,陝南人吼秦腔嗎?

披羊皮的蜜獾


陝南屬巴蜀楚文化區 北宋真宗鹹平四年(公元1001年)分當時的西川路、峽路,置益州路(今四川成都)利州路(今陝西漢中)梓州路(今四川三臺)、夔州路(今重慶奉節),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這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四川”所指



這是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的川峽四路,可以看到漢中即當時的興元府是利州路的治所,是屬於四川的;同時還有文洲(今甘肅文縣)、興州(今陝西略陽)等地也都屬於四川


元朝至元23年(公元1286年)設“四川行中書省”,簡稱“四川行省”,是為四川建省之始。同時,元朝統治者為防止四川爆發割據獨立,將興元路(今陝西漢中)這一戰略要地改屬陝西行中書省,為漢中隸屬陝西之始。

故陝南是巴蜀文化形成重要組成部分 無秦腔一說 陝南方言屬西南官話成渝片 即四川話


貓澤66


陝南第一大戲曲也是秦腔
漢中自秦獻公開始就是陝西的,最少已經有2500年。
陝南地區,秦文化還是佔主要地位的。
比如陝西流行秦腔,漢中安康民間的流行的漢調桄桄戲,也叫南路秦腔,就是用漢中安康方言唱的秦腔。
漢中安康把秦腔叫秦劇。漢中安康的秦劇又分為兩路,漢臺區以西為西路,漢臺區以東為東路。
秦腔是陝南地區第一大劇種,其次是漢調二簧,又稱陝二簧,山二簧。是在秦腔基礎上加入崑曲等唱法。陝南雖然秦文化,楚文化,蜀文化交融。但是秦文化還是佔主要地位。
四川文化代表川劇,蜀錦在陝南幾乎不存在。


林燦個人感悟


陝南的第一劇種為漢劇。秦腔在講西南官話的陝南屬外來劇種,秦腔之所以在陝南生根,是因為計劃經濟時代對漢劇的打壓,讓漢劇團改唱秦腔,否則失業。不過,現在陝南人尤其是年輕人幾乎不聽秦腔,漢劇聽得也少,戲劇正在衰落。


漢相甯志俊


謝邀,對戲曲興趣不高,不敢妄言。只能說秦腔在陝南與川蜀音相互交織,當然秦文化更多一些,人們交流又是以川音方言為主。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酸酸的文氣


陝南是指陝西省南部處於秦嶺盆地的漢中、安康等市縣區。由於漢中自秦獻公始就屬陝西,已有兩仟伍佰多年曆史,所以在陝南,秦文化占主導地位,第一戲曲依舊是秦腔。只不過這裡的秦腔已地域化,稱之為南路秦腔。南路秦腔,在漢中、安康民間流行,叫做“漢調恍恍戲”。它已不再用關中方言演唱,而是用漢中安康的陝南方言唸白演唱,這裡也不再叫“秦腔”,而貫之於“秦劇”。陝南的“秦劇”,分為兩路,漢臺區以西為西路,漢臺區以東為東路。

在陝南除了秦腔為第一劇種外,其次的戲曲應該算是漢調二簧吧。


秦地俗人


秦腔,是起源於古代陝西的民間歌舞,是在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生長壯大起來的,經歷代人民的創造而逐漸形成,因周代以來,關中地區就被稱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當古老的劇種之一。

當然陝南也是熱衷於秦腔的!


胡諞長安


秦腔作為我國戲曲文化的鼻祖,在西北廣袤地域流傳至今,尤其是八百里秦川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三五歲幼童,誰不能哼上倆聲秦腔。然而,隨著社會多元文明傳抪與交融,秦腔古老的文化受到衝擊,許多年輕不再吼秦腔。在陝南改革開放前,各個縣都有秦劇團演出,同時也有安康漢中地方派生地方戲種漢調桄桄戲曲,商洛花鼓戲為傳承,影響了多少代人。時代變遷,星轉鬥移。現在陝南很少有年輕人喜好秦腔這門古老的文化藝術了。但秦人的傳統永遠會植根在這塊土地上的。


柿園風情


陝南漢中城固洋縣人都很喜。每縣自樂班,演出團多不勝數。自樂班夏晚在縣城義演,戲迷多不勝數,樂聽不疲。行家及愛好者人參與人數眾多,以活躍老年人文化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為樂為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