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懷寧的地理位置怎麼樣呢?

俆正


懷寧縣,隸屬於我的故鄉安慶市,位於安徽省西南部。東臨安慶市區,西與潛山縣、太湖縣相連,北隔大沙河與桐城市相望,南與望江縣相連。

因為懷寧縣緊靠安慶市,大龍山鎮、山口鄉、海口鎮、五橫鄉、白澤鄉、老峰鎮、長風鄉、新洲鄉等鄉鎮,先後從懷寧縣劃歸安慶市市區管轄。

懷寧縣地理區位優越,交通便捷。素有“瀕長江、襟江淮、控鄂贛”之稱,合九、合安鐵路,滬蓉、濟廣、合安高速公路,206、318國道,省道安石太公路、212、209省道穿境而過,安慶火車西站,為皖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

同時皖河水從千年石牌古鎮流入安慶市皖河口,匯入長江,皖河可以通航,漁民可以在這捕魚撈蝦。

懷寧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懷寧建縣於東晉時期,是古皖國的所在地,安徽省的簡稱“皖”即由此而來。

在16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懷寧曾長期省、府、縣同城而治(同時位於安慶城區),其中府、縣同城而治690餘年,省、府、縣同城而治178年,史稱懷寧是安徽的“首府首縣”。

2002年懷寧縣縣城由石牌鎮正式遷址高河鎮。懷寧山水鍾靈、俊彥輩出,有被譽為“千年一人”的清代書法大師鄧石如,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陳獨秀,“一代完人”、著名教育家、歷任安徽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校長王星拱,“兩彈元勳”鄧稼先等都是懷寧人。懷寧縣又是“戲曲之鄉”,是我國五大劇種之一黃梅戲的發源地、京劇的前身徽劇的發祥地。當年,“四大徽班”晉京獻演,名震京城,蜚聲四海,後經秦腔、京腔、梆子等劇種進行藝術糅合,形成了國之精粹——京劇。

這四大徽班中,有三支是從懷寧縣的石牌鎮走出去的,所以戲劇界曾流傳一句話,叫“梨園佳子弟,無石不成班”,這裡的“石”,就是指懷寧縣的石牌鎮,說明了懷寧縣在中國戲劇界的重要歷史地位。


老師如是說


懷寧距天柱山民航機場、長江貨運碼頭不到1個小時的車程,為皖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安慶民航機場、長江貨運碼頭亦緊鄰縣境。懷寧距天柱山民航機場、長江貨運碼頭不到1個小時的車程,為皖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

山場灘塗宜林面積大,長江皖河流域萬畝意楊帶被聯合國列為綜合開發試驗項目,世界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一百多個樹種在這裡生根。1992年全縣消滅荒山,達到平原綠化標準。境內江河湖泊相通,水域遼闊,水質優良,魚類有100多種,有鱖、鰣、鱭等名貴魚種和蝦、蟹、鱉、鱔等特種水產品。

懷寧,文化之鄉,人文薈萃。在這片熱土上,孕育了一批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藝術家、科學家、教育家。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陳獨秀、“千古一人”清代書法大師鄧石如、兩彈元勳鄧稼先、著名教育家王星拱,是懷寧人民永遠的驕傲和自豪。縣城石牌是徽劇和黃梅戲發祥地,名伶輩出。懷寧,富庶之地,物產豐饒。儲量豐富的礦產資源、富於特色的農業資源,為一輪經濟大擴張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障。懷寧,得天獨厚,區位優越。古城安慶承東啟西,萬里長江倚境東流,六大幹道穿境而過,水陸空交通十分便捷。

新中國成立 50 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縣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初步形成了特色農業、食品加工、建築、建材、紡織、外貿、化工等七大支柱產業。在新的世紀,懷寧將朝著經濟繁榮、科教發達、社會文明、法制健全、環境優美的方向不斷邁進,努力增強綜合經濟實力,實現撤縣設市目標。我們願意通過懷寧縣政府網站,進一步擴大與中外朋友們的交流與合作。我們堅信,懷寧的自身優勢和輝煌前景,一定能為新老朋友、各界人士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


電競少女阿米


懷寧縣位於長江下游北岸,大別山南麓前沿,安徽省西南部,安慶地區中部。地理座標:東經116°28′~117°03′,北緯30°20′~30°50′。東部大龍山麓、集賢關口與安慶市為鄰:東南部培文洲、海口洲與東至縣隔江相望;西部茶棚嶺、白石橋與太湖縣接壤;西北部育兒、太廟、檀橋、小市港、小畈、大窪、山湖均與潛山縣毗連;南部李店、大漳湖、湖滄與望江縣交界;北部泥河、人形河、雙車與桐城縣隔河為鄰。縣境東西寬54.48公里,南北長51.48公里,總面積1514.6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1.14%。



俆正


i懷寧是緊臨安慶。座落在安徽省東南角。南臨長江,北有橫山山脈,慣通潛山、太湖、宿松。大龍山盤居懷寧。月山自古名山,名石〈石磨、石鼓等工藝品〉現還很多生產廠家。安慶西站建在懷寧境內。正在擴建現:代化的高鐵車站。開往九江、武漢、廣東等等。國道、省道、高速縱橫懷寧,大小湖泊匯流長江,水產豐富發展,各種魚、蝦、應有盡有。農產品之多,水稻、花生、小麥、棉花等等。該有的全都有。是一個名附其實的小江南。名勝古蹟之多,歷史名人數不勝,奠定了懷寧是個,山青水秀,魚米之香,水陸貫通,經濟發晨,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這裡是黃梅戲的發原地,真正黃梅故鄉。歡迎你的光臨,為大美懷寧加油。點贊!


巖之冰


懷寧縣地處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大別山南轆前沿。東靠安慶市,西鄰天柱山,南連望江,北接桐城。縣域面積1276平方公里,轄20個鄉鎮241個村,人口69萬。


懷寧,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20到7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方熱土上居住勞作,繁衍生息,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原始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