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在5G標準里究竟有多少話語權?

你好!歐玥玥......


北京時間2017年11月5日,華為在印度啟動了5G測試,並跟印度幾家頂級電信運營商進行談判,以推動相關5G技術的創新.


此前的9月份,華為聯手德國電信,正式在德國推出了全球首個5G商用網絡,併成功完成了相關測試。換言之,華為的5G技術在發達國家開始普及,已經沒有問題。如果此次印度測試也能取得成功,則說明華為的5G技術,不僅適用於歐美那樣的發達國家,同樣適用於印度這樣發展相對滯後的國家。


華為積極努力,貢獻了諸多創新。一是在5G新空口方面,華為研發提出的新波形技術F—OFDM(可變子載波帶寬的接入波形)已獲得標準組織3GPP的認可,成為全球統一的5G混合新波形技術標準。二是華為提出的Polar Code(極化碼)作為5G增強型移動寬帶場景(eMBB)控制信道的編碼方案已被3GPP接受。三是在5G網絡架構方面,華為則力推端到端的網絡切片技術。今年9月,華為宣佈加入歐洲5G架構研究聯盟,主導5G網絡切片從標準到技術、商用等端到端產業鏈的構建。


有了技術,下一步就是實現產品化這個關鍵環節。我們看到,除了新波形、新編碼、新網絡構架等基礎性技術,華為還在產品方面進行了全系列的自主研發,包括芯片、終端、基站等。


“華為在5G研發上全球領先,特別是他們研發的新波形、新編碼等成為全球5G統一標準,是非常大的突破。”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IMT-2020(5G)推進組組長王志勤表示。

至於話語權,我想說現在基本上世界所有的與5G相關的實驗試點都是和華為合作的!


說機邦


當果粉們還在為iPhoneX發生燒屏問題困擾的時候,一條來自歐洲媒體發佈的報道卻震驚了整個歐洲,華為在經過十年磨一劍的苦心研發之後,正式推出了5G網絡並制定了行業規範,這一次華為又走在了世界前列。


據悉,德國電信正式宣佈將聯合華為公司推出全球首個商用5G網絡。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我國的通信技術全靠引進,沒有資金搞科研,起步晚,專利少,從2G網絡走到4G用了整整20年時間,誰也不會想到,中國竟然在5G網絡時代實現了彎道超車,而且還是遙遙領先的帶頭人。




對中國通信業來說,華為的這一舉動是歷史性的,這是驕傲,因為華為用努力顛覆了高通的壟斷霸局,打破了西方國家二十多年的通信技術封鎖,也在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無限潛力,核心技術不再是西方國家獨有,我們也可以創造,行業標準也不再由他們主導。

未來幾十年是互聯網+的時代,5G網絡是物聯網的基礎,誰能掌握5G技術核心,誰就能在外來時代掌握話語權,況且這對國家經濟安全和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曾經我們因為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而四處碰壁,中國每年生產全球77%的手機,面對掌握專利的高通卻沒有議價權,這是何等的無奈。不過,這些都將過去,一切都將會發生改變,華為定會帶領國產手機品牌衝向世界,成為未來時機手機市場的弄潮兒。


發幾個大華股份


華為所謂的極化碼,確實是5G技術之一,但是僅僅是之一,5G標準有三大場景:eMBB,mMTC 和 URLLC,華為的極化碼是5G三大場景中的eMBB場景中編碼方案中的一個,僅僅是控制信道方案,“數據信道”的編碼方案是美國的LDPC。 所以,說華為制定5G技術標準的,都是公共號華為軟文看多了,畢竟幾個御用公關公司就是寫這種文章的,代號金蟬的項目,寫文章是強化技術領先,銀狐項目塑造華為全球形象,期間保持任正非正向新聞輸出:簡樸、雄心、果斷等等。做好5G時代市場教育,把華為技術塑造全球領先假象。 忘了說了,華為極化碼Polar Code也不是華為發明的,是Arikan教授,土耳其的大學老師發明的,華為只是利用前人的發明,編寫方案


菲律賓省省委


華為聯合的廠家運營商和終端製造商加起來大約佔全球20%左右,其中也有三四個大廠,話語權應該會在30%左右吧,但是有些技術各個廠家聯盟基本上都是有的,實際獨立專利大概也就10%左右,這部分比利基本上可以保證在後期不用再繳納高昂的專利費,不過要靠這個賺錢還是不現實,畢竟聯盟內不收錢的,而與其他廠家基本上都是專利交換。相比諾基亞,高通,AT&T,Google等廠商來說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這個畢竟還是需要積累。題外話,AT&T是現代通信技術的發源地,貝爾實驗室就是他們搞出來的,通信領域最重要的香農定理就來自貝爾實驗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