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百科」宋代修志特點

宋代修志特點宋志體例逐漸完善並趨於定型。梁啟超認為宋志是圖經、政紀、人物傳、風土記、古蹟、譜牒、文徵諸體的薈萃。張國淦有“方誌之書,至趙宋而體例始備。舉凡輿圖、疆域、山川、名勝、建置、職官、賦稅、物產、鄉里、風俗、人物、方技、金石、藝文、災異無不匯於一編”之言。朱士嘉概括宋志特點為“風格嚴謹,文字簡練,內容翔實。上承《史記》《漢書》的餘緒,下為方誌編纂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宋志內容較唐代圖經、地誌更加廣泛。定型方誌的內容由以地理為主體擴展到人文歷史方面,大都詳述各地沿革,所記地方官制、吏制、兵制和民變、兵變情況多為正史、政書所不詳;經濟方面,設有物產、田制、賦稅、商業、貿易等多項;設置人物誌、藝文志、雜誌,且人物、藝文在綜合性方誌中逐漸佔有重要位置;標註文獻出處、卷尾留空行以備修補、附設文集等編纂方法多為後世修志所傳承。

(摘自:《方誌百科全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