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私募十年心得:出神入化的「成交量」運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求勝得輸,求輸得勝。得失同源,輸勝同根。當我們更多關注學習如何少失敗甚至不失敗,反而我們容易成功,這包括從別人的失敗中學習如何戒除不良習慣、如何躲避風險(我認為這可比自己親自體驗失敗來學習代價要小得多)。而這種思維方式恰恰是違反人性的,因為我們天生不太喜歡面對自己的弱點(無論是性格上、習慣上),而更喜歡把問題歸咎到他處、指責別人或是逃避當下(包括我知道的大家常用的去打遊戲、吃喝玩樂等)的方式來讓自己好受些,但也恰恰是這些“感覺良好”的求勝心讓我們與成功一次次失之交臂。

很多人不大理解這種善輸的思維,認為要取勝不得求勝嗎?從“常識”上說,確實如此。但是,我們忽略了一個前提,就是,不同的遊戲有不同的玩法,而這種求勝心態只適用於我們幾乎不會輸的遊戲——我們將它定義為勝利者遊戲,如果我們碰到的是失敗者遊戲,那情況就截然不同了,仔細想想,你會後背發涼。不說別的,我們想想從小到大玩過很多遊戲,包括跟朋友下下象棋、玩玩畫片、打打乒乓球、玩老虎機、抽抽獎等等,大多都是勝利者的遊戲,因為即便我們輸了也不會對我們有太大影響,更可怕的是,我們的父母、老師多數也是這樣的思維方式,在這樣的環境中,所以我們會忽視輸和輸的代價,用盡全力去贏取人生的勝利,但這樣的環境下形成的思維方式對我們的行為習慣造成了非常差的影響——讓我們一度淪為貧窮階層(成為富人階層的獵物),包括生命健康、財富以及家庭關係(比如,我們為了財富勝利,借一大筆錢盲目投入到商海之中,寄希望於你的門市會比同樣地段的店鋪人流量更大的運氣;當自己生病的時候,把自己扔給一個你並不瞭解的醫師,祈求他的醫術是高明的,所以現在西醫很賺錢;娶/嫁一個僅僅漂亮/英俊的妻子/老公,卻期望她變得很有智慧和你一起經營好家庭。而如此總總,總是落寞收場)。而這些實戰,卻不是我們小時候玩的遊戲類型,它們是失敗者遊戲,我們的求勝心切反而會很容易一次性輸掉所有(雖然它有時候看似給你帶來了8-9成的勝率,而實際上,最後贏的評價指標不是勝率,而是你留在手裡的籌碼),因為,輸以及它的代價成了他們大多人的盲區。更有甚者,因為過度關注勝,反而盈利甚微,因為每次有點賺頭,都想“獲利了結”。我想說的是——恭喜你,你成功的避免了成功。如果我們把這種思維反過來,想想如何避免失敗,那麼成功是不是離我們更近?

要成為贏家,我認為如何善於輸的最少才是更重要的事項之一,同時,提升自己的能力,等待機會的來臨,才能有更高的機會獲得成功。我們過馬路的時候,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我想大家應該都會異口同聲的給出正確的回答:無論當時是否有車經過,我們都會先看下道路兩邊,確認沒有車會威脅到我們。這是父母小時候就教給我們的生活常識,而這,恰恰就是成功的關鍵(所以不要指責我們的父母沒給予我們良好的教育,因為這已是事實,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是否真正的從這些點滴中學到東西、學會感恩)。這其實就是告訴我們,就算風險沒真正到來,我們都要保持高度警惕,畢竟,車子闖紅燈是不因我們看不看路而存在的。我認為老子、孫子這些先賢應該也是此意,比如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進道如退、明道如昧"、孫子兵法形篇中提到的"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已,可勝在敵。"。還有,華爾街的一個匿名期貨高手幽靈也是用的這種思維作為自己的交易準則——在自己未被證明正確的時候立即清倉;在自己被證明正確的時候持有並及時加碼。

退休私募十年心得:出神入化的“成交量”運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用成交量掘主力機構短線動向

一般來說,股票買賣反映在價量、關係上,往往呈現價增量增,價跌量減的規律,根據這一規律,當價格上升時,成交量不再增加,意味著價格得不到買方的確認,價格的上升趨勢就會改變;反之,當價格下跌時,成交量萎縮到一定的程度不再萎縮,意味著賣方不再認同價格繼續下降了,價格下跌的趨勢就會改變。

成交量催化股價漲跌:一隻股票的成交量大小,反映的是該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當更多的人或更多資金對股票未來看好時,他們就會投入資金;當更多的人或者資金不看好股票未來時,他們就會賣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引起價格下跌。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相對的過程,也就是說,不會所有的人對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壞。當然,這是一個比較單純的看法,更深層的意義在於:股票處在不同的價格區域,看好的人和看淡的人數量會產生變化。比如市場上現在有100個人參與交易,某股價格在10元時可能有80個人看好,認為以後會出現更高的價格,而當這80個人都買進後,果真引起價格上升;股價到了30元時,起先買入的人中可能還有30個人認為價格不會繼續上升,因此會賣出股票,而最初看跌的20個人可能改變了觀點,認為價格還會上升,這時,價格產生了瞬間的不平衡,賣出的有30人,買入的只有20人,則價格下跌。而股價不論怎么漲跌,和剛才一樣,看好,看淡的人數會重新組合並決定下一步走勢。

大多數人都有一個錯誤的看法:股票的成交量越大,價格就越漲。要知道,對於任何一個買入者,必然有一個相對應的賣出者,無論在任何價格,都是如此。在一個價格區域,如果成交量出乎意料的放大,只能說明在這個區域的人們有非常大的分歧,比如50個人看漲,50個人看跌;如果成交量非常清淡,則說明有分歧的人很少或者人們對股票毫不關心,比如5個人看漲,5個人看跌,90個人無動於衷或在觀望。

那麼分析成交量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呢?這主要體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

首先,可以從成交量變化分析某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成交量越大,說明越有吸引人,以後的價格波動幅度可能會越大

其次,可以從成交量變化分析某股票的價格壓力和支撐區域。在一個價格區域,如果成交量很大,說明該區域有很大的壓力或支撐,趨勢將在這裡產生停頓或反轉。

再次,可以觀察價格走出成交密集區域的方向。當價格走出成交密集區,說明多空分歧得到了暫進的統一,如果是向上走,那價格傾向於上升;若向下走,則價格傾向於下跌。

最後,可以觀察成交量在不同價格區域的相對值大小,來判斷趨勢的持續性。隨著某股價上升,成交量應呈現階梯性減弱,一般來說,股票相應的價格越高,感興趣或敢於參與的人就相應越少。不過這一點,從成交額的角度來看,會更加簡單扼要。


莊家吸貨時的短線成交量變化

1.成交量變化的原因

主力吸貨造成的成交量變化一般有兩種情況

(1)在成交量極度萎縮的情況下,如果從某一天起,成交量突然放大到某個溫和但不引人注目的程度,之後連續很多天一直維持在這個水平,每天成交量極為接近,而不是像原先那樣時大時小,這種變化就不是偶然的,而是莊家有計劃地吸貨造成的。投資者把這些成交量累加起來,便能大概估計出莊家吸貨的多少,是否吸夠了。一般這樣的吸貨過程要持續兩個星期以上,否則無法吸夠低價籌碼。而這批籌碼往往是莊家最寶貴的倉底貨,不會輕易拋出。

(2)如果短線投資者發現某隻股票成交量突然溫和而有規律地遞增,同時股價也小幅走高,那幾乎可以肯定有莊家在迫不及待地進貨,股價大幅攀升的日子已經很近了。

2.成交量的特徵

吸貨階段股票的成交量依莊家吸貨手法的不同而變化,最常見的手法主要有三種,他們的成交量特徵主要如圖所示。

退休私募十年心得:出神入化的“成交量”運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1)隱蔽吸貨時成交量的特徵

隱蔽吸貨的週期很長,一般都在半年以上,較長的超過一年,日換手很少,般在3%以下,股價走勢平淡,漲跌都不顯著。股價形態往往形成大箱體或者大圓弧底的走勢。

(2)震盪吸貨時成交量的特徵

震盪吸貨的週期要比隱蔽吸貨的時間短,大約需要兩個月到半年左右。日換手率在5%左右,吸貨後期的日換手率可以超過10%。吸貨時的日漲幅大部分在3%至5%,個別情況下可達到7%左右,除了在吸貨後期,洗完盤後在上攻前進行試盤極少出現漲停板。

(3)拉高吸貨時成交量的特徵

有時莊家也會採取拉高吸貨,邊拉邊吸的方法。拉高吸貨時間週期最短,日換手率相對較高,可以達到7%以上,個別可以達到20%左右。震幅一般也在5%以上,並有可能出現漲停板。洗盤的方式以形態波段洗盤為主。股價往往能夠走出領先或者獨立於大盤的強勁走勢。股價形態往往形成V型反轉或者走出火箭昇天的形態


拉昇階段放量走勢下的短線操作

很多短線投資者都會對看似違背正常量價關係的走勢而煩惱,有時甚至做出錯誤的判斷,導致操作失誤。接下來的兩節,將對拉昇階段出現的一些常見量價關係進行系統講解,希望能夠對大家今後的實戰操作帶來實質性的幫助。

一、放量加速拉昇

在股價上漲的過程中,大家經常會看到某一天成交量突然放大,股價也隨之快速拉高,股價上漲的速度比前面幾天明顯加快。出現這種走勢,就稱之為“放量加速拉昇”。下面先來看一些具體案例。

退休私募十年心得:出神入化的“成交量”運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如圖所示,士蘭微(600460):從圖上可以看到,股價在上漲的過程中,就出現了放量加速拉昇這種走勢,並且隨後股價就進入了加速上漲的行情,從整體上來看,股價呈現出陡峭攀升的上漲態勢。

先來看一下出現這種現象之前的股價走勢情況。從圖上可以看到,在放量加速拉昇之前的幾天裡,股價連續收出了幾根小K線,並且都帶有上影線,成交量也迅速萎縮。僅從這幾天的走勢來看,似乎給人一種股價滯漲的感覺。很多短線投資者看到股價出現這種走勢,都會認為股價已經失去發上漲動力。但是投資者不能僅從兩天的走勢去判斷一隻股票的後市走勢,應該結合前面的走勢以及大勢所處的環境進行綜合分析判斷。該股此時處於一段上漲行情的中途,嚴格地說,是處於股價從底部啟動不久的上漲途中,因此可以排除莊家出貨的可能下面再仔細看一下這三根小K線的走勢情況。在形成前面兩根小K線的過程中,成交量始終沒有放大,雖然盤中股價出現了衝高回落的走勢,但從整體上來說,股價只是在進行小幅度的震盪。從這個現象來看,至少說明在股價停頓不前時盤中的拋盤很小,否則成交量必然會放大。

在形成第三根小K線的過程中,成交量相比前兩天有明顯放大,但是當天的股價並沒有出現大幅度的下跌,並且在股價衝高的過程中,還創出了這次上漲的新高。第二天,股價就出現了放量上漲,並且成功突破了前一天衝高回落時所創出的新高,這說明盤中的做多動力並沒有衰退,否則就不可能在股價停頓3天之後繼續發力向上攻擊。

綜合這些走勢來看,股價出現3天橫盤整理的走勢,只是莊家洗盤的一個短暫過程。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不是莊家在裡面控盤的話,那麼一旦股價停頓不前,就會引發短線獲利籌碼不斷地拋售。在沒有場外資金控盤的情況下,股價就會快速回落。換句話來說,就是必須要有主動性的買單才能把股價推上去。因此,股價此時出現放量加速拉昇,標誌著即將進入主升階段。從該股的K線走勢圖中可以看到股價隨後就走出了一波快速上漲的行情。

二、放量上影線

在股價上漲的過程中,股價出現衝高回落的走勢,並且成交量出現了迅速放大,截至收盤時收出一根帶長上影線的K線形態,上影線的長度至少是實體部分的兩倍。出現這種走勢,就稱為“放量上影線”。

如圖所示,中船股份(600072):這是一個典型的放量收上影線的例子。從圖上可以看到,股價在突破年線之後,就受到了上檔的阻力而回落,隨後引發一段快速的回落走勢。股價經過回落之後,才繼續向上拓展空間。讀者可以仔細觀察該股的K線走勢圖。

先來看一下放量收上影線之前的股價走勢。從圖上可以看到,股價在突破年線之前,經歷了一段逐步上漲的行情,並且這波行情是從底部區域啟動不久開始的。在這個過程中,股價呈現出逐步攀升的走勢,成交量也呈現出放大的現象。從股價整個攀升的過程來看,做多力量比較積極,場內外的做多氣氛也在不斷地增加,可以排除這段上漲行情是純技術性的反彈。

退休私募十年心得:出神入化的“成交量”運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從圖中可以看到,股價在突破年線之前,走出了一波穩健的震盪上升行情。在突破年線的阻力時,股價是以大幅度向上跳空高開的形式突破的。從量能的角度考慮,在年線附近必然積累了大量的前期套牢盤,這些套牢盤一旦有機會解套,就會紛紛拋售籌碼,從而引發做空動能集中釋放。

經過一段時期的上漲,做多能量持續釋放之後,量能必然會有所衰退。再加上此時做空動能的釋放,多方要想繼續向上拉高股價,就必須消化這些做空能量。

股價經過長期的震盪向上攀升之後,最好的消化拋盤壓力的方式就是不斷地反覆地讓股價來回震盪,或者是讓股價快速下跌,以集中釋放做空能量,然後多方再組織力量起來反擊。這樣既能在反擊之前保存能量,也能趁空方能量大量釋放後絕地反擊。

從圖上可以看到,在股價回落的時候,突然出現了兩根加速下跌的大陰線,但在這兩根大陰線出現的同時,成交量並沒有出現明顯的放大。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假如這個時候盤中的做空動能很充足,那麼在股價加速回落的時候,這些空方力量肯定一湧而出。如果盤中的浮動籌碼比較多,同樣也會在這個時候紛紛拋售,這樣一來,肯定會導致成交量大幅度放大。但是在盤面上並沒有看到這種現象,這就表明盤中的做空能量正在不斷地減弱。從圖上可以看到,股價在出現這兩根快速下探的大陰線之後就開始逐步回升,最終走出了繼續上漲的行情。


絕頂交易高手的至深感悟!

交易之道,剛者易折。惟有至陰至柔,方可縱橫天下。天下柔弱者莫如水,然上善若水。成功,等於小的虧損,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潤,多次累積。做到不出現大虧損很簡單,以生存為第一原則,當出現妨礙這一原則的危險時,拋棄其他一切原則。因為,無論你過去曾經,有過多少個100%的優秀業績,現在只要損失一個100%,你就一無所有了。交易之道,守不敗之地,攻可贏之敵。100萬虧損50%就成了50萬,50萬增值到100萬卻要盈利100%才行。每一次的成功,只會使你邁出一小步。但每一次失敗,卻會使你向後倒退一大步。

從帝國大廈的第一層走到頂樓,要一個小時。但是從樓頂縱身跳下,只要30秒,就可以回到樓底。在交易中,永遠有你想不到的事情,會讓你發生虧損。需不需要止損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問自己一個問題:假設現在還沒有建立倉位,是否還願意在此價位買進。答案如果是否定,馬上賣出,毫不猶豫。逆勢操作是失敗的開始。不應該對抗市場,或嘗試擊敗他。沒有必要比市場精明。趨勢來時,應之,隨之。

無趨勢時,觀之,靜之。等待趨勢最終明朗後,再動手也不遲。這樣會失去少量的機會,但卻贏得了資金的安全。你的目標必須與市場保持一致,順應市場的趨勢。如果你與市場保持一致,利潤自會滾滾而來。

如果你看錯了趨勢,就得使用古老而可靠的保護傘--止蝕單。這就是趨勢和利潤的關係。操盤成功的兩項最基本規則就是:停損和持長。一方面,截斷虧損,控制被動。另一方面,盈利趨勢未走完,就不輕易出場,要讓利潤充分增長。多頭市場上,大多數交易可以不怕暫時被套。因為下一波上升會很快讓人解套,甚至獲利。這時候,買對了還要懂得安坐不動,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交易之道的關鍵,就是持續掌握優勢。快速認賠,是空頭市場交易中的一個重要原則。

當頭寸遭受損失時,切忌加碼再搏。在空頭市場中,不輸甚至少輸就是贏。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在一個明顯的空頭市場,如果因為害怕遭受小損失而拒絕出局,遲早會遭受大損失。比如一隻在中長期下降趨勢裡掙扎的股票,任何時候賣出都是對的。哪怕是賣在了最低價上。被動持有等待它的底部,這種觀點很危險,因為它可能根本沒有底。學會讓資金分批入場。一旦首次入場頭寸發生虧損,第一原則就是不能加碼。最初的損失往往就是最小的損失,正確的做法就是應該直接出場。如果行情持續不利於首次進場頭寸,就是差勁的交易,不管成本多高,立即認賠。希望在底部或頭部一次搞定的人,總會拿到燙手山芋。熊市下跌途中,錢多也不能贏。機構常常比散戶死的難看。小資金沒有戰略建倉的必要,不需要為來年未知行情提前做準備。不需要和主力患難到底。明顯下跌趨勢中,20-30點的小反彈,根本不值得興奮和參與。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行動多並不一定就效果好。有時什麼也不做,就是一種最好的選擇。不要擔心錯失機會,善獵者必善等待。在沒有大機會的時候,要安靜的如一塊石頭。交易之道在於,耐心等待機會,耐心等待最有利的風險/報酬比,耐心掌握機會。熊市裡,總有一些機構,拿著別人的錢,即使只有萬分之幾的希望,也拼命找機會掙扎,以求突圍解困。

我們拿著的是自己的錢,要格外珍惜才對。不要去盲目測底,更不要盲目炒底。要知道,底部和頂部,都是最容易賠大錢的區域。當你感到困惑時,不要作出任何交易決定。不需要勉強進行交易,如果沒有適當的行情。沒有勝算較高的機會,不要勉強進場。股市如戰場,資金就是你的士兵。在大方向正確的情況下,才能從容地投入戰鬥。要先勝而後求戰,不能先戰而後求勝。投機的核心就是儘量迴避不確定走勢,只在明顯的漲勢中下注。並且在有相當把握的行動之前,再給自己買一份保險(止損位擺脫出局),以防自己的主觀錯誤。

做交易,必須要擁有二次重來的能力,包括資金上,信心上和機會上。你可以被市場打敗,但千萬不能被市場消滅。

我們來到這個市場是為了賺錢,但是這個市場卻不是全自動提款機。進入股市,就是要搶劫那些時刻準備搶劫你的人。

投機講究時機和技巧,機會不是天天有,即使有,也不是人人都能抓住。要學會分析自己擅長把握的機會,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有機會就撈一票,沒機會就觀望,離開。

如果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擅長什麼,就不要輕舉妄動。與鱷共泳有風險,入市撈錢需謹慎。做交易,最忌諱使用壓力資金。資金一旦有了壓力,心態就會扭曲。你會因為市場上的正常波動而驚慌出局,以至事後才發現自己當初處於非常有利的位置。

你也會因為受制於資金的使用時間,在沒有機會的時候孤注一擲,最終滿盤皆輸。資金管理是戰略,買賣交易是戰術,具體價位是戰鬥。在十次交易中,即使六次交易你失敗了,但只要把這六次交易的虧損,

控制在整個交易本金20%的損失內,剩下的四次成功交易,哪怕用三次小賺,去填補整個交易本金20%的虧損,剩下一次大賺,也會令你的收益不低。你無法控制市場的走向,所以不需要在自己控制不了的形勢中浪費精力和情緒。不要擔心市場將出現怎樣的變化,要擔心的是你將採取怎樣的對策回應市場的變化。判斷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你正確時,你獲得了多大的利潤,當你錯誤的時候,你能夠承受多少虧損。入場之前,靜下心來多想想,想想自己有多少專業技能支撐自己在市場中拼殺,想想自己的心態是否可以禁得住大風大浪的起伏跌宕,想想自己口袋中有限的資金是否應付得了無限的機會和損失。

交易如出海,避險才安全。海底的沉船都有一堆航海圖。最重要的交易成功因素,並不在於用的是哪一套規則,而在於你的自律功夫。時間決定一切。人生並不只是謀略之爭,某種程度上也是時間和生命的競爭。巴菲特多活10年,每年哪怕只有5%的持續盈利,其財富的總增長,也足以笑傲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