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認寶寶是否存在感統失調?

用戶68576565


可能大家會問: 感統失調是個什麼鬼?如何確認寶寶是否存在感統失調?

感統,是感覺統合的簡稱,理論上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能力。

感統失調,就意味著兒童的大腦對身體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整合的能力。



感統失調有哪些症狀

動作不協調:

走路容易摔倒,經常出現摔傷,手工能力差,精細動作差等。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

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任性,易與人發生衝突。



需要發育遲緩:

表達困難,說話比較晚。

本體感失調:

表現為缺乏自信,消極退縮手腳笨拙,語言表現能力差。

觸覺過分敏感:

緊張孤僻不合群,害怕陌生的環境,咬指甲愛哭,愛玩弄生殖器,過分依戀父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或過分緊張愛惹別人,偏食或暴飲暴食,脾氣暴躁。



視覺感不良:

無法流利的閱讀,經常出現跳讀或漏讀,多字少字,寫字偏旁部首顛倒,甚至不識字,學了就忘,不會做計算,常抄錯題抄漏題。

以上症狀,大部分孩子身上都有,單憑這些症狀並不足以證明孩子患有感統失調,父母別輕易對號入座,感統失調的界定和診斷很複雜,需要專業機構測評。感統失調不是病,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來都來了,粉一個再走唄!


育兒妹子一枝花


感統失調的全稱是感覺統合失調,通俗說法是兒童的大腦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很輕微的障礙。


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病症,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

一.感統失調的表現

1.前庭覺功能失調

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分心,走神,好動,喜歡看玩轉的東西,經常喜歡爬高,邊走邊跳,平衡差,走路東倒西歪,經常碰撞東西。

2.本體覺功能失調

表現為身體活動時不能注視兩側,動作協調不良,平衡能力差,坐不穩,笨手笨腳,遇到困難容易沮喪,依賴性強,自信心不足,嚴重者會有表達困難。

3.觸覺統合失調

表現為對別人的觸摸過分敏感,缺乏安全感,依戀某件物品或者玩具,不愛玩身體接觸的遊戲,黏人,愛哭,怕陌生,愛發脾氣,站坐無相,孤僻,咬指甲,愛玩弄生殖器等。

4.聽知覺功能失調

表現為聽得到聲音,但聽不明白聲音的意義。語言理解差,注意力無法集中,經常掩耳朵,對尖銳的聲音不討厭,喜歡無端尖叫或自言自語。

5.視知覺功能失調

表現為雙眼掃視、跟隨運動差,追蹤物體時不能聚焦,閱讀困難,讀書跳行,多字少字,顛倒字,抄錯數字,辨別形狀和字形困難,學習時動作遲緩。


二.感統失調的原因

1.先天原因

  • 因胎位不正產生的先天平衡失調
  • 因剖腹產產生的幼兒觸覺失調
  • 因父母本身感統失調遺傳給孩子

2.後天原因

  • 城市生活空間狹小或過度保護
  • 口腔、抓握、爬行敏感期訓練不足
  • 父母忙碌,陪伴守護外籍語言交流不足

以上只能父母根據表現大體瞭解孩子的情況,真正判斷是否感統失調還是需要專業人士的意見。

另外,一些不太嚴重的感統失調其實每個人都有。對於不嚴重的孩子,家長可以在家給孩子進行感統訓練,買一些家用的感統訓練器材,多運動,多去大自然,也會對孩子有很大好處。

我是育兒達人果媽,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一起交流共同成長。

果媽說育兒


在醫院有一套系統的問卷,可以測試孩子是否存在感統失調。

不過平時可以由以下表現初步判斷

多動,注意力極度分散,思維缺乏連貫性

不過感統失調並不是不能改善,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讓孩子覺得自己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