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的排序,合理性在哪?

餘萬涵


《百家姓》相傳是由北宋初年吳越錢塘地區的一個書生所編撰的。書中把常見的姓氏編成四字一句,兩句一押韻,讀起來琅琅上口,好學好記,所以流傳廣泛,婦孺皆知。《百家姓》和《三字經》、《千字文》並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


在百家姓中,你的姓氏排第幾位?百家姓的排序到底是按什麼排的?這樣排序有什麼合理性呢?下面有書君講給大家聽。


一、中國從古代就特別重視姓氏排序,巜百家姓》這樣排序符合歷史背景。



在中國古代,尤其是流行世家門第政治的魏晉南北朝以後,人們非常重視姓氏,因為它往往代表了一個人的家族地位,是一個人參加社交活動的一張重要名片。所以中國有“名門旺族”一詞。


唐代曾以政治地位排出過名門八姓,彼此世世通婚,因此姓氏排序也更不可有半點馬虎了。當時朝臣編撰《氏族志》的時候,曾經按以前大族的順序在最前面分別排出“崔、盧、李、鄭”四姓,惹得唐太宗李世民很不高興,朝臣只好按新的順序重新排列,李姓被排在了第一位。


後來明代所編寫的《千家姓》,也將皇帝的姓氏——“朱”,排在了第一位。


二、這樣排序,是順乎當時政治的需要。


1、“趙”字排在最前面,是因為宋朝的皇上姓趙。


根據宋代的王明清考證,《百家姓》之所以把“趙”排在第一位,是因為當時宋朝皇帝是趙匡胤,“趙”可以說是國姓,作為大宋的臣民,編撰的人也是懂得“人之常情”的人,知道前人在排這些姓氏的時候受到的一些挫折,所以只能順從政治需要,把皇帝的姓排在第一位了。



2、“錢”排在第二位,是因為編撰者的家鄉是吳越王錢鏐的領地。


在宋朝建國之初,還另有其它政權並存著。浙江有吳越王錢鏐,因為編撰《百家姓》的書生是錢塘人,生活在吳越王錢鏐的“地盤”上,因此,對錢鏐也便多了許多的敬畏和奉迎,所以“錢”排在第二位。


3、“孫”排在第三位,是因為錢鏐的正妃姓“孫”。


錢鏐的正妃姓“孫”,錢鏐和孫妃是一家子,總不能讓人家“分家”吧?因此,“孫”姓排在“錢”姓的後面。“孫”姓也跟著“錢”姓“夫貴妻榮”。


4、“李”排在第四位,跟南唐後主李煜有直接關係。


前面提到宋初並存的政權,另外還有定都金陵的南唐後主李煜。編撰者出於對現實政治狀況的尊重,把“李”放在了第四位。


5、至於“周吳鄭王”,則是錢鏐的其他后妃的姓氏。


這就很好理解了,這些都排在南唐後主李煜前面顯然不合適,於是也只能排在“李”的後面了。

再後面的姓氏安排也都大概受了當時門第政治的影響。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北宋初年編撰的這部《百家姓》,並非只有100個姓氏,“百”只是一種泛稱,並且它的具體數目在不同的朝代也有所不同。



最初的《百家姓》收錄了411個姓氏,到了元代,由於戰火紛紛,留下來的版本殘缺不全,數目有所減少。明代版本則又做了增補,記錄總共430多個姓。清朝人又進一步增補到504個,包括單姓444個,複姓60個,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百家姓了。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大都知道“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的排序,這是一種政治排序,《百家姓》是宋初錢唐老儒所作。當時趙匡胤已經當了宋朝皇帝,所以“錢唐老儒”雖然是越國的臣民,也必須尊老趙家為第一家庭,所以趙姓居首。錢俶是越國的國王,所以錢姓排在第二位,錢俶的妃子姓孫,所以排在第三位,南唐的國王姓李,於是排在了第四位,其餘均按當時的家族地位排下去。

這種排法很有拍權貴馬屁的嫌疑,所以在當時就很受人批評,但畢竟收集了400多個姓氏,念起來也順口,所以居然流傳開來,直到現在。後來由好事的人增補了若干姓氏,所以現在流傳的《百家姓》,共收錄了504個姓氏,而由於版本不同,所收錄的姓氏數量其實不大一樣。據說,全世界的華人總共有3500多個姓氏,可見《百家姓》收錄的只有華人姓氏的七分之一。

中國的姓氏,起源於政治地位、官職、封地、居住地的不少。有的姓氏用字除了姓氏的意義外,幾乎沒有其他意義,比如趙字,除了當作國名外,只是姓氏用字。版主的姓氏弓長張,是個構詞能力很強的漢字,本身是個動詞,據說起源於“清河郡。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觀弧星,始制弓矢,為弓正,主祀弧,遂為張氏。周有張仲,漢有張良。”這是同官職有關的姓名用字。張姓在全國雖然未能排第一,但卻是上海市的第一大姓,而王姓是上海市區的第一大姓。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各種“貴姓”和“大姓”,從而姓氏又被附加了區分階級、排列高低貴賤的功能。所謂“貴姓”和門閥, 在晉魏南北朝時代,尤其被統治階級重視,到了唐代,門閥制度仍然根深蒂固,李世民雖然是很有作為的皇帝,但在姓氏的高低貴賤方面卻不能免俗。這表現在,他專門組織官員編纂《氏族志》,計293姓,1651家,分成9等,李氏為一等。他的這一作法並不能讓原有的門閥認可,李世民把老子李耳推為自己的祖先,受到人們的恥笑,僧人法琳就直言不諱地揭老底說:李唐之李姓,出於陰山胡姓,不是老子的後代。這觀點若用現代的俗語表達,就是你李世民根本就不是純種漢人,具有鮮卑血統,不說你是個雜種,就很給你面子了,還要把自己同老子硬拉上關係,沒有絲毫根據。

李世民在道理上講不過法琳,就把法琳抓起來,並說,“你寫的《辯證論·信毀交報篇》說,唸誦觀音菩薩可以臨刃不傷。朕給你七日時間念觀音,七日後殺你,看你能臨刃不傷不?”七天後,李世民派官員來問怎麼樣,法琳回答說:“七日來,貧僧沒念觀音,只念了七日陛下。”唐太宗一聽他表現得如此乖,也就沒有殺他,但不許他在長安,給打發到別處去了。


韓妃整形


百家姓的排序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朱秦尤許何呂施張孔曹嚴華金魏陶姜戚謝鄒喻柏水竇章雲蘇潘葛奚範彭郎魯韋昌馬苗鳳花方俞任袁柳酆鮑史唐費廉岑薛雷賀倪湯滕殷羅畢郝鄔安常樂於時傅皮卞齊康伍餘元卜顧孟平黃和穆蕭尹2015年4月3日人民網報道: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李姓在中國百家姓排名中列第一位。

01李02王03張04劉05陳06楊07趙08黃09周10吳11徐12孫13胡14朱15高16林17何18郭19馬20羅21梁22宋23鄭24謝25韓26唐27馮28於29董30蕭31程32曹33袁34鄧35許36傅37沈38曾39彭40呂41蘇42盧43蔣44蔡45賈46丁47魏48薛49葉50閻51餘52潘53杜54戴55夏56鍾57汪58田59任60姜61範62方63石64姚65譚66廖67鄒68熊69金70陸71郝72孔73白74崔75康76毛77邱78秦79江80史81顧82侯83邵84孟85龍86萬87段88雷89錢90湯91尹92黎93易94常95武96喬97賀98賴99龔100文

百家姓是一本關於中文姓氏的書,成書於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實際排列,是因為讀來順口,易學好記。《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趙錢孫李”成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形成於宋朝的吳越錢塘地區,故而宋朝皇帝的趙氏、吳越國國王錢氏、吳越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王李氏成為百家姓前四位。王明清《玉照新志》記載:“如市井間所印《百家姓》,(王)明清嘗詳考之,以是兩浙錢氏有國時小民所著,何則?其首雲:‘趙錢孫李’,蓋錢氏奉正朔,趙本朝國姓,所以錢次之;孫乃忠懿(錢)之正妃;又其次,則江南李氏。次句雲‘周吳鄭王’皆武肅而下后妃。”


聽文化發聲音


《百家姓》是北宋初年錢塘的一個書生所編寫的,當時錢塘所屬的吳越國還沒有歸降宋朝,所以百家姓的排序是和它有很大關係的.

但百家姓只有前面幾個姓是刻意排的:趙排第一是因為趙是當時中國的國姓;錢排第二是因為當時吳越國的國王姓錢;孫排第三是因為當時吳越國國王的正妃姓孫;李排第四是因為南唐的國王姓李.

而之後的姓氏則是按韻律來排列的,大家可以看每句的最後一個字依次是"王,楊,張,姜,章,郎,方,唐,湯,常,康,黃,汪,臧,龐,粱,強".

我覺得這個排序問題沒那麼複雜,作者本就是個書生,沒有什麼其它文學大作,想來只是憑著興趣來蒐集這麼多姓氏並編寫成文的.其實真實排序規則只有老天和他自己才知道,大部分都只是後來人猜測的.況且當時中國剛經過多年戰亂,社會秩序初初穩定,各種社會資料估計都殘缺不全,要強行考慮那麼多因素是很困難的.


歷史大學堂


百家姓的排序為“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諸衛……”,此排序從北宋時期大體延續至今,中間雖然有所改變,但以此排序流傳最廣。

這個百家姓是參照什麼順序來排列的呢?

據查,《百家姓》是北宋初年錢塘(杭州)的一個書生將常見的姓氏編成的四字一句的韻文。南宋學者王明清考證:《百家姓》裡“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前幾個姓氏的排列是有講究的,其中,趙是指趙宋,既然是國君的姓氏理應為首;其次是錢姓,錢是五代十國中吳越國王的姓氏;孫為當時國王錢的正妃之姓;李則為南唐國王的姓氏。

而其後是按照什麼來排序的呢?

《百家姓》因為是四字一句的韻文,小書生也不可能按照姓氏人口數量的多少來排列,它的編排,主要是從句句壓韻、琅琅上口、好學易記的角度排列的。因此,《百家姓》自成書以來,流行時間最長、流傳最廣。

其合理性在哪?

大概就是“句句壓韻、琅琅上口、好學易記”吧。




陳冠任


百家姓的排序,對我國的人口分佈,戶籍統計和人口總數及人類遷徙有著重要的地位。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百家姓的排序都採用四言句式,對仗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在中國的古典文學中,四言句式的出現頻率是非常少的,而百家姓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形式存在,當然是要區別於古詩詞中的“五言”、“七律”這類的詩詞了,所以四言是合理的。
第二,據專家考證,百家姓的排序最早見於我國的宋代時期,當時的中國還是封建王朝,君王至上的思想充斥著整個社會,而宋朝的皇帝又姓趙,所以百家姓的排序就以趙開頭,至於後面的姓是如何排列的,也是眾說紛紜,也許是後來的人們大概是知道了我國有這些姓的存在,也就沒有對其深入研究了,因此就一直沿用宋代版本的了,所以最早百家姓的排序按照君王至上的組合是合理的。
第三,現代我國的百家姓排序,打破傳統倫理道德思想,運用強大的計算機統計技術,幾乎是每一年都有一個新版本出現,但萬變不離其宗,依據該姓人口數量的多少,從高到低依次排列,所以這也是合理的。

榴蓮影飯


大家好!首先我說下宋版《百家姓》,我個人認為不是政治版本,在那個時代,帝王至尊,必須放在前面是無可厚非的!準確說宋版《百家姓》採用四言體例,雖然內容沒有文理,但採用文字押韻對姓氏進行了排列,是非常有利於文化傳播,對於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中國文字的認識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現代《百家姓》是按人口數量排序,就一目瞭然了,但是對於傳播來說就有一點難度。頭條號“千凡文化”一直關注並推廣姓氏文化和家訓文化,敬請關注支持!謝謝


千凡文化


百家姓的來源,是因為在宋朝,一浙江女子為了教兒子識字弄出來,趙排第一,因為宋朝是老趙家的,國姓。錢排第二,是因為錢姓家族在浙江是名門望族,宋統一中國前,浙江是越國一部分,國王姓錢,後歸順宋。錢家打理浙江前後幾百年裡,浙江安定繁榮,當地人特別尊敬老錢家。以後幾名各有名故事,但到了後面都是女子隨意想的,想到什麼姓就加上去,排名沒什麼合理不合理。


思想喵


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再則戶口登記,人口普查已數輪進行,利用網絡大數據統計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所以除了一些黑人(一般是超生不上戶口者)稍微有點影響外,其它幾乎沒什麼影響,所以百家姓排序,應該比較合理。


筆下看世界


張王李趙,當推百姓之首。張姓為黃帝后裔,王姓多出現在“候”類村鎮,尤其北方多見,為封姓,屬帝王賜姓。李為才子姓(古語:桃李滿天下)。趙同“造”諧音,與織造有關,當推織造之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