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马路创新副总经理:仓储机器人下一个战场将是大规模集群调度

编者按:当前,无论是政策、资本或是技术都在推动着电商仓储物流行业走上快车道,而智能AGV作为新兴的兼具柔性与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已经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将大有可为。

日前,我们采访到了马路创新副总经理何燕萌。马路创新是一家走在行业前沿的科技公司,不管是技术储备、研发能力,还是团队、资金规模都颇具优势。按照何燕萌的说法,马路创新不仅仅是一家AGV公司,更是一家“AI+机器人”的公司。

专访马路创新副总经理:仓储机器人下一个战场将是大规模集群调度

马路创新副总经理何燕萌。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交谈中,从机器人到投资,何燕萌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自动化解决方案,AGV将得到快速的渗透与普及。他还开玩笑说:“干了多年的投资,最终把自己也投进来了”(注:何燕萌之前曾投资过另一家物流业独角兽运满满)。谈及未来,他有一个更大梦想,希望国内仓储AGV未来可以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另一张名片,帮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智造。

而就大家关注的资本市场,何燕萌认为资本并没有寒冬,只有一轮轮的洗牌。随着行业的发展,资本趋于理性与务实。真正能够解决客户痛点又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将得到更多的资本青睐,这也是一种良性的发展状态。

希望AGV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另一张名片

专访马路创新副总经理:仓储机器人下一个战场将是大规模集群调度

对于工业场景客户,推荐更高载重负荷的7系机型,配适生产物料装载、搬运需求。受访者提供。

物流CTO: 您如何看待国内仓储机器人市场,跟国外相比有哪些 优势或者劣势?

何燕萌: 首先我将今天的讨论界定在电商仓储AGV。实际上,智能AGV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 Amzaon在2012年斥资7.75亿美元收购Kiva机器人。受此启发,国内诸多智能AGV企业2014年后开始逐步涌现。从2016年、2017年行业开始接触这一“黑科技”,到2018年大家逐渐拥抱这个产品,其实只过了短短几年时间。期间,逐步有一些技术更好、发展相对领先的公司开始受到关注,比如快仓、马路创新、极智嘉等。

在仓储物流自动化过程中,根据企业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可以选择。传统解决方案中,追求极致存储密度的仓库可以选择立体库,追求极致拣选效率的可以选择交叉带分拣机。但上述两种解决方案都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而智能AGV则提供了一种兼具货物存储及搬运拣选功能的解决方案。同时相比其他自动化设备,智能AGV在系统柔性和性价比等方面都有着更优的效果表现。所以我们认为,不同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可以并存,但因为AGV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所以客户会更多的拥抱这一路径。

至于与国外相比,国内机器人性价比更高,我们的投资比国外低,但同时我们的效率也可以达到同等水平,甚至更高。比如一台Kiva机器人可能它的售价在20万到30万,但在国内AGV的价格可能只是Kiva的50%。机器效率上,Kiva在亚马逊大概是每小时300到400件,但我们的机器人在更复杂的应用环境下,可以做到500到600件。

所以,我们相信中国仓储AGV或者说中国的仓储自动化设备和解决方案,未来完全有潜力成为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另一张名片。

AI+机器人

专访马路创新副总经理:仓储机器人下一个战场将是大规模集群调度

物流CTO: 作为行业领先的软硬件整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马路创新给自己的定位和要求是什么?

何燕萌: 我们是一家软硬件结合的公司,我们的解决方案有一个硬件载体——AGV机器人,通过硬件实现物流搬运及分拣的功能性诉求。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机器人的协同作业,背后也会有一套基于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算法系统,包括机器调度、路径规划、智能充电、货位优化等,一体化的硬件+软件解决方案能带给客户更好的产品体验。

其实,我们并不把自己定位成一家AGV公司,而是一家“AI+机器人”的公司。AGV是目前我们在仓储领域的一条产品线,未来我们可以做更多的延展,也请大家拭目以待。

仓库未来的趋势是集约化

物流CTO: 在仓储机器人方面,马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何燕萌:主要有三点,一是团队优势。马路创新拥有一支互补的团队,几位核心创始人中,有能将全球领先技术引入国内并实现落地的技术大牛,有拥有丰富电商零售经验的连续创业者,也有拥有丰富资本运作经验的国际一线投资机构高管。

二是技术优势。我们的两位技术创始人,一位擅长机器视觉,一位专注路径规划和算法调度,这两个领域又正好是机器人协同运作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机器的眼睛与大脑。

三是,集群化调度能力。未来仓库的发展趋势将会是规模化与集约化,像京东亚洲一号。所以100台及以上机器的集群化调度能力是AGV必须要克服和突破的瓶颈和技术难点,而这一点上,马路创新已经有了一年以上的百台机器人仓库连续商业化运营经验,并且拥有了单仓单系统上千台AGV集群调度能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位置。

物流CTO: 近两年在电商和自动化的环境下,电商AGV发展很 热,请您谈一谈咱们公司AGV在国内同行业中的地位,另外在自动化方 面有哪些技术优势和储备?

何燕萌:电商AGV领域,目前更多的还处于一个共同教育市场阶段,作为一个增量市场,大家考虑的还是将蛋糕做大。目前马路创新处于行业第一梯队,我们不仅完成了6,000万元A轮的融资,同时我们的AGV也已经大规模应用于京东、国美等客户的现代化仓库中。

从目前市场表现及客户数量角度,快仓、马路创新还有极智嘉处于相对的领先位置。

回答你第二个问题,技术优势和储备。就像刚说到的,仓储AGV的难点在于集群化调度和系统工程能力,正好在这两个难点上我们具备这样的技术积累和运营经验。

我们具有顶级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我们的创始人刘哲博士曾在世界顶尖的机器视觉实验室攻读博士、帮NASA做过火星地表重建、在日本获得机械臂全球专利、十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刘哲在机器视觉、算法、机器学习、机械实际等一系列领域都拥有世界级的技术储备。

另外一个创始人也曾在欧洲负责几个国家高速公路大数据收集及分析,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和算法等方面具备丰富经验。

当然,我们也聚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软硬件等各方面的技术研发人员,我们公司有2/3都是技术研发团队。

全仓无人化目前还没办法实现,但一定是趋势

物流CTO: 自动化的每一波浪潮都让人们担心工作流失。您如何 看待“机器人将取代人类工作”?

何燕萌:就整个仓库物流而言,与其说机器人将取代人,不如说机器人能帮助工人从繁复、高强度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马云断言,2025年前中国的快递包括数量将由当前的1亿件/天增长到10亿件/天。对物流行业而言,更大的挑战仍然在于如何应对未来潜在的需求增长。所以一定程度上的自动化替代,无论对于行业发展还是工人都是好事。

全仓无人化是我们的目标,也是行业大趋势,但以目前的技术还存在一定困难。举个例子,就目前全球最领先的机械手臂能识别的SKU数量在3,000-4,000数量级,面对电商零售动辄上万的SKU, 我们寄希望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突破。马路创新也正在搭建一个开放的技术合作平台,仓储自动化方面的新技术、新公司很多,需要大家共同合作,向全仓无人化的目标努力。

资本更务实

物流CTO: 据我们了解何总在投融资方面非常有经验,您之前也 是做投融资这一块,主导过好几家这种投资,像运满满的C轮投资。而 且资本在过去几个月大量的投入物流领域,那仓储自动化也是资本关注 的焦点。对此您是怎么看?

何燕萌:其实就AI及智能制造领域的资本热度而言,今年已经没有前两年那么热了,但我们认为恰恰是这样的背景下,资本会更务实会更倾向于选择一些有实际产品、能落地解决方案、真正能帮客户实现效率提升的公司。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头部公司将可能得到更多资本青睐。资本变得务实,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状态,可以推动行业更加良性化发展。

注:更多精彩内容和物流“大礼包”获取,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物流CTO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