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炒房客慌了,上海打響第一槍!時寒冰:房地產稅爲何突然提速

根據《通知》規定,通過該系統,上海銀監局轄內所有銀行均可依法在線查詢不動產權利人、抵押登記、預告登記、查封登記等不動產登記信息,可定期接受彙總信息推送等信息查詢服務,還可在線提交抵押登記申請材料,從而實現不動產登記信息的互通共享,進一步提高了登記查詢和辦理的效率與質量。

也就是說上海市民名下所有的不動產信息,比如有多少套房,房產在何處,交易頻率和時間,都可以在上海銀行開設的端口查詢,看得一清二楚。

為了實行上海查詢不動產信息端口的設立,早在今年端午小長假期間,中國政府已然宣佈,不動產信息實行全國聯網:

全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已實現全國聯網,我國不動產登記體系進入到全面運行階段。

具體說來,本號以為端午期間全國不動產信息聯網,以及昨天上海在銀行開放查詢不動產信息端口,會有三點影響:

1、一定程度上穩定房價。

我們知道,影響房價的維度有很多,包括土地價格、房產交易中的各種稅收與手續費等,這些都是客觀因素。除此之外,還有人為因素,如投資客炒房,也是房價上漲的力量之一。

不動產信息全國聯網,並開放查詢端口,政府便可以對炒房客進行精確、無誤差打擊。通過端口查詢,可以精確判斷哪些是剛需、改善性需求,哪些是害群之馬。

對全國擁有多套房、或者頻繁交易房產的人,政府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調控政策,給這類人群上浮銀行貸款利率,或者直接斷貸,甚至不允許他們購房。而對一些真正的剛需和改善性需求人群,給予貸款利率支持。真正做到差別化調控,避免像如今首套房與二套房貸款利率均上浮造成的誤傷,這也符合去年年底住建部的表態。

去年年底,住建部王蒙徽表示:將針對各類需求實行差別化調控政策,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機炒房。

炒房客接下來的日子,不會太好過!

2、協助樓市政策制定。

目前,房地產稅、空置稅政策正在研究制定當中。在整個環節中,公民的不動產信息不全或不準確,以及產權歸屬不明,是拖慢政策落地進程的重要因素。

因為關於房地產稅、空置稅怎麼徵收?是按數量還是面積?具體界限該怎麼設定?都需要進行大數據分析。而全國不動產聯網與查詢端口的開設,就是專門為解決這個問題而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在文章開頭說到的,看到上海昨晚發佈的《通知》,就立刻想到了房地產稅。

3、反腐倡廉,肅清官場風氣。

在不動產全國聯網與查詢端口逐步落地到上海等熱點城市後,大陸公民的不動產在行政機關單位眼中全透明瞭。那些月薪不高卻佔據著多套房子的貪官汙吏,都需要給出合理解釋,解釋不了就有可能危險了。

不動產全國聯網,不僅可以幫助揪出已經“作案”的貪官汙吏,同時也具有心理震懾作用,防止其他官員重蹈覆轍。

那些於心有愧的人,接下來的日子,怕是要整夜整夜,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房地產稅為何突然提速?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要加快推進房地產稅相關政策舉措。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2018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圖為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

眾所周知,統計局發言人過去是很少直接提及房地產稅的,如此明確地提出“加快推進房地產稅相關政策舉措”,透露出來的一個重要信號是:決策層對加快推進房地產稅已經達成共識,統計局發言人不過是“轉述”已經確定的方向而已。

儘管每當提及房地產稅,總是將其與房地產調控放在一起,但是,加快推進房地產稅,或許有更多的考慮。簡單來說,缺錢了。

今年1-6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104331億元,同比增長10.6%。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91629億元,同比增長14.4%。而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長6.7%,對比一下就知道了,稅收收入的同比增速是GDP同比增速的兩倍多,而這種狀態已經存在了很多年。問題是,今年下半年開始,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將逐步顯現出來,在實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稅收收入還能保持如此高速的增長嗎?

全國炒房客慌了,上海打響第一槍!時寒冰:房地產稅為何突然提速

投資、出口和消費,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當出口面臨貿易戰阻礙的情況下,以有關部門的行為習慣來看,加大投資幾乎是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唯一選擇。但投資需要龐大的資金,錢從哪裡來?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實體經濟面臨著巨大壓力,是前所未有的。據一些從事實業的人介紹,目前所承受的各種壓力,比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時候還要大,儘管這種感受可能還僅限於某些領域,但隨著貿易戰升級等諸多風險的釋放,實體經濟所面臨的壓力無疑將進一步加大。在這種情況下,莫說增加稅收,即使減稅的力度不夠,都讓這些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

全國炒房客慌了,上海打響第一槍!時寒冰:房地產稅為何突然提速

改編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安德魯·羅斯·索爾金的同名暢銷書,是一部直擊2008年美國金融海嘯的紀實性影片。

因此,開闢新的稅源,顯得迫在眉睫,因為,加大投資,推出拉動經濟的政策舉措迫在眉睫。這是不能拖太久的事情。尤其是當貿易戰給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日益顯現出來時,加大投資的迫切感與焦慮感急速上升,就必然會促進房地產稅的推出。

而且,地方政府面臨著沉重的債務壓力。新華社在一篇報道中指出:調研顯示,遼寧某縣,2015年財政收入預算安排15.3億元,2015年上半年僅完成4.2億元,下降57.7%。該縣2014年底債務為46億元,大部分為銀行貸款。2015年到期應償還債務為27億元,超過債務餘額的一半。這種數據,普通人都能看明白,債務負擔已經到了何種地步。嚴格來說,從財務上來看,其實已經破產了。

全國炒房客慌了,上海打響第一槍!時寒冰:房地產稅為何突然提速

一個衣著破舊但不失整潔的少年正從室內向室外吹著肥皂泡,他聚精會神小心翼翼地將肥皂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大。

這些年,地方政府主要是依靠賣地來維持財政收入。2017年,地方本級財政收入為9.1 萬億元,政府性基金收入為5.8萬億元。總體來看,房地產相關收入佔比達到45%,其中,又主要是依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這也是這兩年,加大房地產去庫存力度的根本原因,通過去庫存,強化土地的稀缺性,抬高地價,而在房價快速上漲的氛圍下,開發商更願意拿出資金買地,即使土地價格處於高位的情況下。

但是,這種遊戲在玩到極致的時候,也往往是走到盡頭的時候,當民眾的財富轉換成鋼筋水泥,當開發商攫取的利潤轉換成土地,在實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通過龐大的存量房地產開闢新的稅源,無疑,就成為有關部門的最佳選擇。

在有關部門看來,開徵房地產稅,既不加大實體經濟的壓力,也能給予地方財政一個嶄新的源頭,同時,也讓下一步加大投資拉動經濟的政策力度成為可能。

全國炒房客慌了,上海打響第一槍!時寒冰:房地產稅為何突然提速

如果開徵房地產稅,毫無疑問,會影響到房價。過去,房價飛漲,房屋持有者在這一過程中,不用承擔相關成本,但是,房地產稅開徵以後,持有房產開始面臨著成本壓力,在房地產本身就已嚴重透支民眾財富的情況下,房價出現調整也是順理成章的。房價調整的幅度取決於房地產稅怎麼徵,稅率的高低等等。對於有關部門來說,他們當然不希望在開徵房地產稅的時候,房價就出現暴跌,因為這將直接影響到房屋持有人對房地產稅的感受。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部門可能採取更嚴厲的調控措施,凍結房地產的流動性,讓真實的房價難以通過市場的標尺衡量出來,在不知不覺中,把房地產稅付諸於實施。因此,“人民群眾喜迎房地產稅”的日子為期不遠了。

第一,關於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剛剛講到了對價格、對投資以及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我覺得下一步的走勢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第二,你講到資本的流動,包括對外投資,也包括吸引外商直接投資。資本一個基本的特點,資本是用腳投票,是逐利的,哪裡能掙錢資金就往哪裡流。中國市場這麼大,成長性這麼好,營商環境在不斷改善,而且不斷提升對在華各類企業的產權保護和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的待遇,企業來中國投資還是有信心、有熱情的。最近一些著名的國際品牌紛紛在中國落戶,我覺得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包括以美元計價也好,以人民幣計價也好,外商直接投資還是保持增長的態勢,在資金的流入或者吸引外商投資方面,中國仍然是熱土。

第三,房價的問題。從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運行情況來看,房價總體還是比較平穩。但是,今年以來三四線城市房價漲幅確實比較高,有一些熱點城市上漲的壓力還比較大,房地產還存在一些結構性矛盾,一些邊遠地區、人口外流壓力比較大的地區還有一些庫存。所以,中央提出“因城施策、精準調控”。從房地產下一步發展情況來看,中央一方面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同時,從供給側進一步發力,包括加快推進房地產稅相關政策舉措,實現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加快推進租售同權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落實,更好地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促進長效機制建設,更好地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樣一個基本定位。

一部手機在家賺錢,全職兼職都可以,1個月實現月入2萬,半年實現月入10萬加73158008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