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間,如果胤礽順利即位,參與奪嫡的其他阿哥下場會怎麼樣?爲什麼?

轉身de距離53294756


其實如果胤礽順利繼位,其他阿哥的結局也會差不多。胤褆仍然會被圈禁;胤祉會繼續編他的書;胤禛會繼續念他的佛;胤禩、胤禟、胤䄉仍然會被打倒;胤祥仍然會重用,但可能不是鐵帽子親王了;胤禵會繼續重用。


胤礽變成《雍正王朝》裡那副模樣的時候,其實已經性情大變了。一開始的胤礽可是文武雙全,通曉謀略,治國有能,很有聲望的角色。曾經數次監國,是康熙的得力助手。

如果康熙對待胤礽像朱元璋對待朱標那樣,全心全意信任,並且給予最大權力。可能清帝國的走向後,用不著雍正後來改革收拾爛攤子。


康熙到了晚期,越來越好大喜功,聽不進人言。花錢如流水,導致各種利益鏈條派生,吏治腐敗。而《雍正王朝》把這責任全部攤在了負責監國的太子身上。但實際上康熙沒責任?胤礽不過背鍋而已,就像魏東亭欠300萬兩,錢究竟用哪去了?

所以康熙和胤礽之間必然存在矛盾。胤礽心想,大清朝將來必然是自己的,可是康熙這麼作,我接手一個爛攤子?

當這種矛盾直接碰撞的時候。康熙又玩起了他擅長的“平衡術”,我出巡,就不需要你監國了,讓老三、老四、老八監國。出去打仗帶老大、老五。把胤礽晾一邊。


最終胤礽慌了,開始疑神疑鬼。而別的皇子一看有機會了,那就拼命倒灶!所以康熙終於做出一個錯誤決定,廢胤礽。但廢完之後,發現各個自己曾經扶植起來抗衡胤礽的阿哥們都開始尾大不掉,明爭暗鬥了。於是後悔了,復立胤礽,而此刻胤礽也徹底看穿康熙了。山雨欲來風滿樓,樹欲靜而風不止啊。最終太子胤礽被徹底廢了。而留下一個“九子奪嫡”的局面。

但如果康熙駕崩於二廢太子之前,那麼胤礽順天即位。清算是在所難免的。

因為胤褆、胤禩曾經作為胤礽的直接對手出現過。而胤褆早在胤礽第一次被廢的時候就已經被圈禁了,政治生命早就結束了,所以胤礽雖然和他有仇,但是已然成為新國君,所以也是要一個寬容的臉面的,沒必要再去殺他,圈禁著就行。


而胤祉曾經幫助自己懟過胤褆,而且至少沒有明顯露出自己有意皇位,所以文治這塊,胤祉必然受到重用。


胤禛從來都是以太子黨面目示人,但是此人有才,胤礽自然表面重用,實則暗裡重點防範。那胤禛自然是懂的,吃齋唸佛,以休長生,暗中繼續觀察時局。


胤禩等三人已然成黨,他們本身自然不服氣,而誰當皇帝,也不會就此拉倒。而胤礽上臺,會比胤禛有個更大優勢,那就是名正言順、天命所歸。而有一部分倒向胤禩的勢力,會毫不猶豫地站回到胤礽身邊。那麼處理起胤禩集團,就沒那麼兇險,也用不著等到四年以後了。


而胤祥本身鐵桿太子黨,胤礽的重點小跟班。但是對比胤禛,胤祥對胤礽的重要性一下子就弱了。所以重用會是繼續,但是在分封賞賜上,胤礽就不會像胤禛那麼大方了。畢竟胤祥位份太低,要賜他鐵帽子親王,胤祉、胤禛等就沒法再封了。


而胤禵因為西北戰事,仍然得到重用。當然胤禵主要還是託了老十三身體不好和老五臉破了相的福。否則命運也不會好在哪裡。畢竟胤礽沒有一個叫年羹堯的大舅哥。

但是胤礽其實如果能繼位後,大清也已經是爛攤子了,而不是康熙45年的大清了。胤礽也已經過了他的巔峰時期,所以他能否像胤禛一樣勵志改革,是不得而知的。但有一點他肯定沒有雍正豁的出去,至少他對士紳階層,是不敢像雍正那樣下死手的,那結果自然不容樂觀。


炒米視角


被殺,圈進,流放或者邊緣化,做個富貴王爺。

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況是不擇手段與你爭奪皇位的?反正從歷史來看,有能力,有想法爭奪至尊位的基本就是不成功就死。當他們陷入這個旋渦中的時候,也已想到了。


手抖的老司機


歷史沒有如果,太子被廢是必然,威脅到皇權了,歸根結底還是太子能力不夠,但是要是能像四阿哥一樣隱忍,那就沒有其他人什麼事了。其實誰當皇帝都差不多,也不會對中國歷史有什麼大的影響,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清朝,中央集權,皇權已經達到頂峰,個人的能力只是能不能讓這個朝代變長一點還是短一點,中國封建社會到達頂峰,人的思想被禁錮兩千多年,根本沒什麼資本主義萌芽的土壤,還是沒什麼根本性的改變的,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