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如果胤礽顺利即位,参与夺嫡的其他阿哥下场会怎么样?为什么?

转身de距离53294756


其实如果胤礽顺利继位,其他阿哥的结局也会差不多。胤褆仍然会被圈禁;胤祉会继续编他的书;胤禛会继续念他的佛;胤禩、胤禟、胤䄉仍然会被打倒;胤祥仍然会重用,但可能不是铁帽子亲王了;胤禵会继续重用。


胤礽变成《雍正王朝》里那副模样的时候,其实已经性情大变了。一开始的胤礽可是文武双全,通晓谋略,治国有能,很有声望的角色。曾经数次监国,是康熙的得力助手。

如果康熙对待胤礽像朱元璋对待朱标那样,全心全意信任,并且给予最大权力。可能清帝国的走向后,用不着雍正后来改革收拾烂摊子。


康熙到了晚期,越来越好大喜功,听不进人言。花钱如流水,导致各种利益链条派生,吏治腐败。而《雍正王朝》把这责任全部摊在了负责监国的太子身上。但实际上康熙没责任?胤礽不过背锅而已,就像魏东亭欠300万两,钱究竟用哪去了?

所以康熙和胤礽之间必然存在矛盾。胤礽心想,大清朝将来必然是自己的,可是康熙这么作,我接手一个烂摊子?

当这种矛盾直接碰撞的时候。康熙又玩起了他擅长的“平衡术”,我出巡,就不需要你监国了,让老三、老四、老八监国。出去打仗带老大、老五。把胤礽晾一边。


最终胤礽慌了,开始疑神疑鬼。而别的皇子一看有机会了,那就拼命倒灶!所以康熙终于做出一个错误决定,废胤礽。但废完之后,发现各个自己曾经扶植起来抗衡胤礽的阿哥们都开始尾大不掉,明争暗斗了。于是后悔了,复立胤礽,而此刻胤礽也彻底看穿康熙了。山雨欲来风满楼,树欲静而风不止啊。最终太子胤礽被彻底废了。而留下一个“九子夺嫡”的局面。

但如果康熙驾崩于二废太子之前,那么胤礽顺天即位。清算是在所难免的。

因为胤褆、胤禩曾经作为胤礽的直接对手出现过。而胤褆早在胤礽第一次被废的时候就已经被圈禁了,政治生命早就结束了,所以胤礽虽然和他有仇,但是已然成为新国君,所以也是要一个宽容的脸面的,没必要再去杀他,圈禁着就行。


而胤祉曾经帮助自己怼过胤褆,而且至少没有明显露出自己有意皇位,所以文治这块,胤祉必然受到重用。


胤禛从来都是以太子党面目示人,但是此人有才,胤礽自然表面重用,实则暗里重点防范。那胤禛自然是懂的,吃斋念佛,以休长生,暗中继续观察时局。


胤禩等三人已然成党,他们本身自然不服气,而谁当皇帝,也不会就此拉倒。而胤礽上台,会比胤禛有个更大优势,那就是名正言顺、天命所归。而有一部分倒向胤禩的势力,会毫不犹豫地站回到胤礽身边。那么处理起胤禩集团,就没那么凶险,也用不着等到四年以后了。


而胤祥本身铁杆太子党,胤礽的重点小跟班。但是对比胤禛,胤祥对胤礽的重要性一下子就弱了。所以重用会是继续,但是在分封赏赐上,胤礽就不会像胤禛那么大方了。毕竟胤祥位份太低,要赐他铁帽子亲王,胤祉、胤禛等就没法再封了。


而胤禵因为西北战事,仍然得到重用。当然胤禵主要还是托了老十三身体不好和老五脸破了相的福。否则命运也不会好在哪里。毕竟胤礽没有一个叫年羹尧的大舅哥。

但是胤礽其实如果能继位后,大清也已经是烂摊子了,而不是康熙45年的大清了。胤礽也已经过了他的巅峰时期,所以他能否像胤禛一样励志改革,是不得而知的。但有一点他肯定没有雍正豁的出去,至少他对士绅阶层,是不敢像雍正那样下死手的,那结果自然不容乐观。


炒米视角


被杀,圈进,流放或者边缘化,做个富贵王爷。

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况是不择手段与你争夺皇位的?反正从历史来看,有能力,有想法争夺至尊位的基本就是不成功就死。当他们陷入这个旋涡中的时候,也已想到了。


手抖的老司机


历史没有如果,太子被废是必然,威胁到皇权了,归根结底还是太子能力不够,但是要是能像四阿哥一样隐忍,那就没有其他人什么事了。其实谁当皇帝都差不多,也不会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大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清朝,中央集权,皇权已经达到顶峰,个人的能力只是能不能让这个朝代变长一点还是短一点,中国封建社会到达顶峰,人的思想被禁锢两千多年,根本没什么资本主义萌芽的土壤,还是没什么根本性的改变的,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