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第65期

第五章态度与品德

1.态度的实质: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品德的实质: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社会道德准则在个人思想与行动中的体现,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3.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品德

道德

区别

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

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性的影响,还受个体生理、心理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道德的发生和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社会历史性。

个体品德内容只是社会道德准则或规范的部分表现。

社会道德内容是一定社会或阶级伦理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

品德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联系

品德的内容来自道德,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而社会道德本身是由许许多多的品德集合构成的,两者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品德的形成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在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道德感染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相辅相成的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

(1)道德认识

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是行为的调节机制。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道德情感是个体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是激发道德动机和进行自我监督的内心力量,是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它左右着行为的决策与发动。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实际上是道德观念的能动作用,是个体通过自己理智的权衡去解决道德生活中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这种力量表现为能够排除内部障碍和外部困难,坚决执行道德的动机所引起的行为决定。

(4)

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最终环节,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持续不断的、稳定的道德行为才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5.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态度

品德

区别

1.涉及的范围不同

态度涉及范围大,包括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对劳动、对生活、对学习的态度,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

品德涉及范围小,态度涉及的范围中有些涉及社会道德规范,有些则不涉及,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

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价值内化程度低

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成为个人性格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称为品德。

联系

品德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一致,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6.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的活动,用编造的对偶故事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的道德发展问题。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根据公正观念的发展水平,分四个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他律道德阶段(2-8岁)、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

7.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的方法是“道德两难故事法”,经典故事为“海因茨偷药”。

(1)前习俗水平。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中低年级,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在小学中年级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和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和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8.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对品德问题的基本观点是:道德行为的决定因素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以及各种客观条件、榜样和强化等。他认为只要利用一定的条件与方法,奖励学生的适当行为,就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班杜拉等人提出了3个有关道德行为获得的基本概念,分别是:抗拒诱惑、赏罚控制、模仿学习。

9.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依从,是指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或根据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但认同受榜样的特点、榜样行为的性质、示范的方式等的影响。认同的类型包括偶像认同和价值认同。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10.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外部因素: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因素:道德认知;态度定势;认知失调。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1.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的榜样、利用群体约定、价值辨析、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12.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保护和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锻炼同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第六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使问题从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2.问题解决的特点:目的性,问题解决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心理加工实现的,整个活动过程依赖于一系列认知操作的进行;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如分析、联想、比较等等,它需要运用高级规则进行信息的重组。

3.问题解决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4.问题解决策略——爬山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与手段—目的分析法类似。

5.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的特征、人的知觉特点、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动机和情绪

6.定势,也称反应定势,是指以最熟悉的方式作出反应的倾向。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有时定势使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刻板化,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7.功能固着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邓克尔提出,它是指人看到某一物品有一种常用的功能后,就很难看出其他新功能。

8.原型启发,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从其他事物上发现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原型启发在创造性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十分明显。通过联想,人们可从原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9.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0.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与发散思维相对,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研究者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基本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11.创造性思维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需要一定的过程。心理学家对这个过程也做过大量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所提出的四阶段论: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验证阶段。

12.创造性的培养: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培养创造性思维。

13.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有:(1)

脑激励法(头脑风暴法)。遵循:不许评价、异想天开、越多越好、见解无专利的原则。(2)分合法。其本义是“把原本不同、不相关的元素加以整合”。(3)联想技术。联想技术包括定向联想和自由联想两种。(4)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