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中選擇符合我們需要的國學?

雷鎬


開書目一般是大家的事,如胡適、朱自清、梁啟超等等。目前解讀古代經典的書很多,參差不齊,還是看一些公認的大家推薦的和解讀的,最好是民國前的,那一批學者受傳統沁潤又接觸了西方的方法。綜合大家的最基本的幾本,最好讀一讀:《論語》熟不熟悉它,或許我們的語言裡,它是日常詞彙出現頻率最高的一部經典;《老子》我們哲思的源泉;《孫子兵法》中國智慧代表,中國式行為模式之根;《唐詩三百首》中國是詩的國度,中國式審美標尺!


高挑優秀病尉遲


古人學什麼,我們學什麼。

三百千千+四書五經+前四史。但大多數人做不到。

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唐詩三百首(千家詩),四書,左傳(五經其他的對小朋友來說有些吃力),史記,三國志。世說新語也強烈推薦。

四大古典不用說了。必讀。

學有餘力,可以讀點諸子百家。推薦墨子,管子,老莊,韓非子。

心經和金剛經也推薦。

後世程朱理學,王陽明等,並沒有太大的突破。


飆叔講故事


深入挖掘,科學研究。實事求是,唯物辯證。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不苛責古人,不吹捧古人。


陳廣逵


這要看你站在什麼角度,若站在國家角度,可號令百姓學儒家,使民眾個個會"修身",個個行"齊家"。品德高尚,人才輩出,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和諧太平。

若你站在老人角度,可考慮學點佛家,可使老人面對生死疾病淡定自若,為兒為女為己積下陰德。

角度不同,選擇不同,如此類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