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爲橫山羊肉品牌代言

她為橫山羊肉品牌代言

羊肉一直是羶氣的代名詞,長期以來不被世人接受,難登大雅餐廳。但她的行動扭轉了大眾對羊肉的評價,讓羶氣的羊肉突變為一道人間美味,並推上全國各地餐桌,成為大都市的一道奢侈菜餚。她創建了橫山羊肉名優產品!助推了羊產業的快速發展,幫助了2000多群眾成功脫貧!她就是榆林市人大代表,橫山羊肉品牌的代言人——白成愛!

她為羊農當代表

她為橫山羊肉品牌代言

白成愛生於農村,從小放羊,與羊為伴,成家後以養羊為生,2002年拖家從農村遷入縣城,開始了賣羊肉生活。為了儘快站穩腳跟,她牽來從老家飼養兩年的“對牙”山羊,在丈夫的幫助下,自己宰殺,涮洗、分割、叫賣,每有顧客前來購買,她一定不忘為他們帶上一把從老家採來的“香草”作為額外添加的佐料,並教給他們燉肉技法。大家用她的羊肉和提供的調料和製法,做出來的羊肉香氣噴鼻,口感鮮嫩,醇厚不膩。這樣,不出月餘就佔領了半道街的顧客。她的羊肉也就順利成為了政府機關食堂的指定供應點。為了讓新老顧客更加方便買到新鮮羊肉,白成愛每天騎著自行車送貨上門。

苦心經營四年後,在顧客的建議下,白成愛創辦了橫山縣香草羊肉製品有限責任公司,僱用了4個老鄉,分別負責羊子採購、宰殺、分割、出售等,自己做起了老闆。經過十年的精心營運,公司發展到有員工42名,投入固定資產1800多萬元,引進國內先進生產線,成為一家集養殖、屠宰、加工、銷售、餐飲服務為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她創辦的香草羊肉也成為陝西省著名商標。僅2016年公司生產羊肉系列產品達600多噸,銷售收入2800萬元,創利稅400多萬元。

多年來,白成愛始終用心經營,每一隻羊子都要她一一過目,不讓一隻問題羊子進入公司,不讓一兩問題羊肉從她公司流出。在她的影響帶動下,養羊戶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全縣羊子飼養量從2002年的42萬隻發展到2017年200多萬隻,農民戶均收入的從3000元上升到18000元,養羊收入佔到農民收入的80%。

2016年她被全縣領導幹部、農民群眾一致推選為光榮的榆林市四屆人大代表。

她為羊肉樹品牌

她為橫山羊肉品牌代言

橫山獨特的地理環境讓這裡的羊肉比別的地方肉質更加細嫩,再加上橫山獨有的地椒香草餵養,橫山羊肉沒有羶氣,還能吃出椒草的香味。

橫山羊肉雖好,但保質期短,盛夏期間僅能保存幾個小時,這也是長期以來困擾羊肉產業無法快速發展的根本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制約難題,推出綠色放心羊肉。2015年,她找到陝西食品研究技術中心的專家,請求研發“不含添加劑的橫山新鮮羊肉”。經過專家的研究發現,羊肉經過24小時的低溫排酸後,能有效防止乳酸對羊肉肉質的損壞和抑制有害菌的生長,可以在沒有任何添加劑的情況下,保質提鮮達到14天。這樣即使長途運輸,也能保證在全國各地都能享用到新鮮的橫山羊肉。白成愛隨後建立了800噸的羊肉排酸庫,開發26個系列產品。

2015年,她把生鮮橫山羊肉帶到了上海農產品展銷會上,區長周建國專程為她推銷,經她現場烹製,展廳被聞香識味的參觀者圍的水洩不通,大家爭相品嚐。凡品嚐過的市民、外商、官員無不讚嘆橫山羊肉的味美極鮮。並在北京、上海、廣洲、海南等20多個城市舉辦橫山羊肉產品展銷會100多次,引起各地轟動。2015年橫山香草羊肉成功入駐北京,2017年,與上海興榆商會簽約了6900萬元的供貨訂單,走進上海餐廳。隨之在全國20多個省市,創建了2家直營銷售門店,2家網絡直營店, 50個代銷店,把生鮮橫山香草羊肉源源不斷地輸向全國各地。在得到普遍認可後,橫山羊肉被國家質監總局確認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她為政府建錚言

隨著社會對橫山羊肉的熱銷,她發現市場上橫山羊肉品質參差不齊,一些不法商販從外地調回一些羊子冒充本地羊子出售,被售賣給各地食客,橫山羊肉品質受到了極大挑戰。

作為一個企業家,她深刻地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她一方面深入農戶和商販,苦口婆心地衷告他們,橫山羊肉品牌創建不易,要艱守做人的本份,絕不能做“搬起石頭咂自己腳”的事情;另一方面,她利用人大代表的身份,在2016年市人代會期間,提出了《關於加大橫山羊肉品牌保護工作力度的建議》,建議進一步強化政府監管,加大對橫山羊肉品牌保護力度,確保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市區政府加強管理,投入200多萬元建立了橫山羊肉溯源體系,即小羊防疫時就要打上耳標,記錄飼養、生長週期等信息,等到了餐桌上通過“掃一掃”就可以得到羊子飼養戶、生長週期等信息,確保橫山羊肉的原產地。

她用真情幫鄉親

她為橫山羊肉品牌代言

多年來,白成愛時刻不忘幫助鄉親和困難群眾。

2008年,她創辦了興盛養殖專業合作社,按照公司的標準收購“橫山羊子”,要以天然牧草、農作物秸杆和玉米、黑豆為飼料,餵養12個月齡,體重為30斤左右的羊子。合作社將以每公斤超出市場價2元全部回購,再通過公司加工銷售。

凡是會員送到廠子裡的羊子,她絕不估算稱重或“搞批發”,每隻羊都要現宰後,將羊肉、羊皮、羊雜、頭蹄全部分類計算後,不折不扣地兌付給群眾。會員們算帳後發現每隻羊平均要比市場上多賣200元左右。這樣9年下來,她多為農民付出120萬元“冤枉錢”。可白成愛說:“雖然看似有點吃虧,但是這樣既保證了羊子原產地,也鞏固了羊肉品質,提升了企業效益,同時增加了鄉親們的收益,更重要的是收穫了人心!”目前,她的會員已發展到2000多戶,涉及近10萬名群眾。

2015年精準扶貧政策實施以來,她積極投身到扶貧工作中,動員貧困群眾發展養羊,並吸收了5個鄉鎮26個貧困村630戶貧困戶成為她的羊產業合作社會員。凡是貧困戶的羊子,她不僅要照按普通會員的標準,每公斤多付2元錢,還要在全價的基礎上再多付10%的價錢。2年來,她為貧困戶又多付出了189萬元,戶均額外增收3000元。同時,她還吸收了12名貧困勞力到她的企業工作,解決了這些家庭的就業問題。

2016年8月,一個貧困戶送來8只羊子後,白成愛發現她愁容滿面,經過盤問,瞭解到她一邊照顧癱瘓在床18年的丈夫,一邊扶養子女成長,經濟十分拮据,兒子就要上大學了,學費還未湊足。白成愛不僅在羊子的浮動價的基礎上多付了2000元,臨走前又給了500元紅包。每逢節日,她還要提上羊肉到家中慰問,看望這個堅強的姐妹,鼓勵她堅定信心,照顧好病人,扶養好子女成長成才,她的家庭一定會有出頭之日。

扶貧路上,不忘初心,堅持善良本色。只要是被她發現的群眾生活問題,一定會想方設法幫助完成,她還為10戶貧困家庭送去儲糧倉,幫助災區群眾送去了生活物資。

白成愛說:“我從農村走來,堅信只有不忘根本,紮根在泥土中,踏實做事,多想到別人,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