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全民旅行記,三亞別樣的旅遊體驗,站在南海上「抱佛腳」祈福


抱佛腳,又作“臨時抱佛腳”,出自唐·孟郊 《讀經 》詩:“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經。”比喻平時沒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相傳“抱佛腳”的俗語是東漢時由外族人傳入中國的。據清人褚人獲筆記《堅瓠集》卷一“抱佛腳”條載:“雲南之南,有番國,俗尚釋教。人犯罪應誅者,捕之急,趨往寺中,抱佛腳悔過,願髡髮為僧,以贖前罪,即貰之。”

古時候,在雲南的南面有一個外民族建立的小國家,這個小國家的民眾都是信仰釋迦牟尼的佛教徒。

有一次,一個被判了死刑的罪犯在深夜掙斷了鎖鏈和木枷越獄逃跑了。第二天清晨,官府發現後即派兵丁差役四處追捕。那個罪犯逃了一天一夜後已精疲力竭,眼看追兵已近,他自知難以逃脫,便一頭撞進了一座古廟。這座廟宇裡供著一座釋迦牟尼的坐像,佛像高大無比。罪犯一見佛像,心裡悔恨不已,抱著佛像的腳,號啕大哭起來,並不斷用磕頭表示懺悔。

這個罪犯一邊磕頭,一邊嘴裡不停地說:“佛祖慈悲為懷,我自知有罪,請求剃度為僧,從今往後,再也不敢為非作歹!”不一會兒,他的頭也磕破了,弄得渾身上下都是鮮血。


正在這時,追兵趕到。兵丁差役見此情景,竟被罪犯的虔誠信佛、真心悔過的態度感動了,便派人去稟告官府,請求給予寬恕。官府聽後,不敢作主,馬上稟告了國王。國王篤信佛祖,赦免了罪犯的死罪,讓他入寺剃髮當了和尚。

後來,當這個國家的一些和尚到中國傳播佛教時,將這個故事和所產生的慣用語“臨時抱佛腳”帶入中國,成了我們的俗語。

當時,有一個信仰佛教的國家,在這個國家裡,事事都主張以慈悲為懷,就連犯死罪的人也可以儘量免除一死,於是才朝廷上便作了一個規定,凡是犯了死罪要被殺頭的人,只要走進寺廟,抱住佛腳真心實意地懺悔,並且把頭髮剃光,留下來當和尚,就可免罪,不再追究。後來人們便用抱佛腳來比喻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的人和事。

宋朝時期,王安石與客人閒談,偶然談到佛經,他感慨地說:“投老欲依僧”,表示想與和尚去做伴。旁人加上一句“急來抱佛腳”。王安石不悅,那人說古詩對諺語,如改成對聯則成為“老欲依僧,急來抱佛”,頭腳相對。

南山海上觀音聖像高108米,凌波佇立在直徑120米的海上金剛洲(觀音島)上。像體為正觀音的一體化三尊造型,寶相莊嚴,腳踏一百零八瓣蓮花寶座,蓮花座下為金剛臺,金剛臺 內是面積達15700平方米的圓通寶殿。

南山海上觀音聖像用鈦合金材質敬造,凌波佇立,萬眾仰止。從此正信的佛教生根於南海,福澤廣被十方信眾;教世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登上海上觀音蓮花寶座。在大海之上,四周遠眺,藍天碧海,天寬海闊,頓是人便成了滄海一粟。眼前的巨大的佛腳,每個腳趾高3米、寬4.5米、表面30餘平方米,佛腳的腳趾就差不多與大人一樣高,要伸開兩臂才能抱住一隻腳趾頭。觀音菩薩的腳部,一共30個巨大的腳趾頭,基本上是照人的腳趾設計,看上去比較敦厚。

導遊介紹說,抱佛腳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先對著觀音像膜拜,然後用雙手環抱著佛腳,用臉貼在佛趾上或者用嘴親吻,並將自己的願望和祈福用意念傳遞給觀音大士,祈求保佑。


南山與觀音,因緣殊勝。觀音菩薩有十二心願,其第二願就是“願長居南海”,故稱南海觀世音。南山踞南海之濱,形似巨鰲,古稱鰲山,有觀音坐騎之相。瓊州歷來有觀音出巡南海之說,觀音菩薩在此尋聲救苦,普渡眾生之功德,童叟可頌。南山側望之東瑁、西瑁二島,相傳為觀音聞聲救難時擔土跌落而成。

隨著佛教文化和旅遊的興起,面朝南海,瞻仰觀音祈福朝聖成為很多人到三亞來的許願還願的虔心表達。“抱佛腳”也是一種祈福的方式。

2005年4月24日自海峽兩岸108位高僧共同開光以來,受到海內外各界矚目,迎來數以萬計的信眾遊客。海上觀音成為了國內外遊客和信眾膜拜、朝聖的佛教道場,南山更是被佛教界視為因緣殊勝,福澤深厚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