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里林黛玉爲何才能比賈家幾個姐妹都高?

君箋雅侃紅樓


林黛玉飽讀詩書,才華出眾,這是真的,但說她的才能都比賈府姐妹高,就有點拔高了。

一、琴棋書畫方面

從賈府四姐妹的貼身丫頭,抱琴、司棋、侍書、入畫的名字來分析及有關內容的描寫,黛玉在琴棋書畫等方面都是不如她們四個的。

賈府四豔,重點是琴棋書畫,其中,探春對書法、詩詞的能力不能小覷,是她提議建詩社的,元春省親時她承擔謄抄工作,若非精於書法,如此重大活動,元春是不可能把重擔給她的。

二、詩詞文學方面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應該就是"詠絮才"的人物,因為她對中國古詩詞嫻熟, 李、杜、王、孟、及李商隱、陸游等人的作品,熟讀成誦。黛玉說:"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學詩貴在真意趣、真性情、真精神……"

她教香菱先學王維、杜甫、李白,"肚子裡先有這三個人做個底子",然後學魏晉陶淵明等人的詩,揣摩和討論,得其三昧,便可"做起來,必是好的。"強調寫詩要有新意。 如《葬花吟》來自《春江花月夜》,《秋窗風雨夕》來自《桃源行》。

三、黛玉長處來源

一是家學淵源。列侯世家,大家閨秀出身,父親林如海是探花出身,自是才華出眾。

二是教書先生才能出眾。在未做貴族爪牙前,賈雨村是進士出身,先做了知府,因為被同僚排擠以"恃才侮上"罪名被革職,到林如海家做家塾教師。

賈雨村是個飽學之士,"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中,他的"正"、"邪"二氣之說,"成則王侯敗則賊"的觀點頗有見地;他以前從未接觸賈寶玉,一聽冷子興說的及賈政等人對賈寶玉的看法後,賈雨村的態度比賈政們高出許多。林黛玉在這個老師輔導下學習,自是出類拔萃,女孩子家的坦蕩胸懷,多少可能得益於當年老師的氣質。


老林文學社


有時候想想曹公還真是可愛,他對他筆下鍾愛的女主人公,並沒有刻畫成她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書中多處提到她寫詩作詩,她跟姐妹們一起作詩,來了個“魁奪菊花詩”,連元春都誇她詩作得好,賈政也對她十分欣賞。但是,作者又賦予了迎春善下棋,探春長書法,惜春會作畫,反正各位小姐們均有所長。但是,總體全書讀下來,還是覺得黛玉才高一籌。而寫其他小姐們的長處,就是不想讓黛玉成為眾失之的。你想,如果普天下的人都不如你,這世上就你能,那還有誰願意跟你玩?那結果將是曲高和寡,高處不勝寒!

可是,作者卻又不甘心就讓黛玉這樣泯滅於眾人之中,他要表現出她的出眾,她的與眾不同。

在讀《紅樓夢》的時候,我發現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黛玉進賈府,王熙鳳第一回見她,是這麼說的:

忙攜了黛玉之手,問:“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現吃什麼藥?……”

按理說,王熙鳳是個沒有正兒八經讀過書的人,她對讀書應該不存什麼敏感性,但是,她一看到黛玉就問她可也上過學,說明賈家人大概是知道平時黛玉在家是讀書的。日常賈母和賈敏之間書信往來一定也會提及,所以,不讀書的王熙鳳就入腦了。

黛玉去拜見過舅母之後,再回到賈母身邊,賈母又問她讀書的事情:

賈母因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只剛唸了《四書》。”

賈母不問黛玉別的,就問她唸書的事,這裡再次證明在賈母印象裡,黛玉在家大概就是個小書迷。而黛玉說的只剛唸了《四書》,我們從後面她的才學來看,顯然有自謙的成分在裡面。她一定不止讀了那些書。

黛玉之所以才學高,一方面得益於她自己的聰明和機靈,另一方面也得益於她有好老師,母親賈敏是她的好老師,賈雨村也不賴,否則不會去趕考一下子就考中,再一方面應該也得益於林如海夫婦的重視。他們視黛玉為掌上明珠,專門為她請老師就是例證。

孩子的天賦,父母的重視,再加上有良師,成就了黛玉的才學。這對於現在有家長來說,是不是也有借鑑意義呢?


蘇小妮


才能是多方面的,黛玉的書法一定比不過探春,繪畫則完全比不上惜春。只能說,林黛玉的文化才學,當然要高過三春,人家是正經上過學的,老師還是賈雨村,這個人口卑劣但確實有才學的儒生。



並且林黛玉跟賈雨村上學,不是到女學私塾,而是家教,只有兩個伴讀丫頭,一共三個人。當然是以林黛玉為主。這個教學模式,介於小班授課和一對一之間,教學效果應該是比較好的。

寶釵的才學高,也是有父親教授。她的情況和黛玉相的。黛玉是弟弟死了,父親只此一女;寶釵是哥哥不爭氣,父親把希望寄託在女兒身上。都有當男孩子教養的意識。

反之,三春基本上是自學。雖然賈府富貴豪華,女兒金尊玉貴,但從賈母一句“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就罷了!”可以看出,賈府對女子的文化要求,其實並不是太高。

黛玉初進賈府,賈母要介紹三春給她,說了一句:“請姑娘們來,今日遠客才來,可以不必上學去了。”但是後來再沒有提起。賈府只有賈寶玉、賈環、賈蘭以及旁支和親戚才上學。

就連寶玉,文化啟蒙也是由長姐元春完成的。想必當初元春也教過迎春探春(惜春太小),有了基礎之後就是自學了。缺少名師指點,再加上棋、書、畫各有所好,並不專注於文才,所以顯然遜色。


老卻英雄似等閒199


首先這種說法有些不準確。

紅樓三春,除去迎春懦弱平庸,探春和惜春其實都是才能出眾的,

惜春善畫,在紅樓眾豔中可謂首屈一指。賈母就曾將畫大觀園的任務交給惜春,既然託以重任,自然是信任其能勝任。另外惜春出家,不是避禍,而是看破。“將那三春勘破,桃紅柳綠待如何?”“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死劫誰能躲?”試想一個弱齡少女,如果沒有足夠的智慧,豈能把世事人生看的如此透徹?因此說惜春絕對是個才能出眾的女子。

而探春能書,紅樓第四十回,書中有描寫:“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這是探春房內主要擺設,探春的愛好和特長一看便知。探春的理家才能不用多說,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就連王熙鳳都說:“比我又厲害三分了。”

寫到這,可以看出惜春和探春都有高於黛玉的方面,那麼所提的這個問題,或許說“黛玉在文學方面的才能高於三春”更準確。

那麼黛玉為何在文學方面這麼突出呢?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一,主角光環,哈哈,忍不住一笑。

絳珠仙草下凡為人,又是主角,其聰明靈秀自然要高於眾人,試想兩個又蠢又笨的人談戀愛,能有多少令人嚮往的美好呢?而且言為心聲,詩詞歌賦能體現人的心性,寶黛談情說愛自然是詩詞這個載體更能傳情達意,也更有美感,更有可讀性。所以這是曹公的選擇,是曹公讓黛玉才華橫溢的。

二,先天天賦好,後天教養好

黛玉父親是探花,那時考試就是考寫文章,探花啊,全國第三,黛玉老爸的文學才能可見一斑,就這遺傳,還能多差嗎?

再來看後天教養,林家雖是鐘鼎之家,卻也是書香之族。家裡讀書識字的人一定不少,黛玉之母賈敏也必是讀書識字的人。但對黛玉的教育,卻請來了賈雨村,賈雨村是誰?是曾經“會了進士……升了知府”的人。切不說其為人品行,只看他能考中進士,他的文學才能就非同小可。別的不比,就跟寶玉私塾的先生一比,就高下立分了。賈府義學的老師是賈代儒,為“年高有德”之人,未曾考取功名,只是一落魄的窮儒而已。所以由此可看出,父母對黛玉的後天教養非常重視,黛玉在去賈府之前打下很好的文學基礎。

三,個人特質和生活環境、經歷的合力。

“窗下案上設著筆硯,書架上磊著滿滿的書”這是黛玉的房間,劉姥姥說:“這哪像個小姐的繡房,竟比那上等的書房還好” 黛玉既然酷愛讀書,天長日久,自然文學才能增長。

再看黛玉的日常生活描寫,黛玉吩咐紫娟:“撂下一扇紗屜,看那大燕子回來,把簾子放下來,拿獅子倚住,燒了香就把爐罩上” 看看,這樣的生活,這樣的女兒情懷,本身就是一首美好的詩啊。

再來看生活經歷與環境。第紅樓七十回,林黛玉寫桃花詩後,“寶玉看了並不稱讚,卻滾下淚來。便知出自黛玉,因此落下淚來。” 當時寶琴說是她做的,“寶玉笑道,妹妹雖有此才,是斷不肯做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經離喪,做此哀音。” 還有葬花吟,“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正是這樣的環境、經歷加上“心較比干多一竅”的聰慧、易感心性,才容易做出好的文學作品,提高其文學才能。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粗淺看法。


臨風舉


這個問題用詞不準確,黛玉的才能並沒有高於三春。才能,指的是才華和能力,黛玉只是才華高於三春,而且僅指詩詞歌賦方面的才華,論能力,遠不如探春。

至於黛玉的才華高於三春,除了遺傳與家教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黛玉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這方面,三春卻志不在此。正因為志向不同,造就了她們不同的結局:黛玉借詩詞歌賦傷春悲秋,淚盡而逝,探春專注家族管理,雖然遠嫁,卻如願擁有了能一展所長的地盤。



浮生漫讀


林黛玉來賈府剛六歲,在家所受的教育也只一年。這麼小的孩子父母再用心教育上接受也有限。她的知識在來賈府後與姐妹們一起讀書學習期間養成,還有她自身愛讀書的習慣養成。從賈母與劉姥姥和眾人來她的屋子,一屋子書,劉姥姥以為是公子哥的書房,未想到是小姐的繡房,並不像小姐的繡房。因此打量林黛玉,度其人品不一般。與同樣的女孩子不一樣。

林黛玉看的書養成了他的才華,而賈府從有能力與個性的探春屋子裡也沒見這些書,屋裡主要裝飾多,掛畫與飾多,桌上筆墨多。讀的書也有限。迎春屋子與惜春屋子都展示過,沒有什麼書。迎春只桌上一本太上感應篇。惜春屋裡一幅長畫。

林黛書有才華,表現出高才,賈寶玉寫感悟悟經,林黛玉一看便知他未通,是受阻而寫。寶釵看完怕自己給他講戲理禪詞影響他誤入,而林黛玉妙語開解。寶玉深嘆,她讀書已入禪經。具有了悟生活之能。對於賈寶玉遇思想上挫即餒,林黛玉看似弱然有文化的認識高度,對於困難不是人們想象是如尋常見脆弱,不堪一擊。她只是看的書多,心靈如藕,如紗眼,哪個洞,哪個神經纖維都敏感,都有知覺。對外物現象變化反應快,情緒多變。上一秒還高興,一會興哭。剛才還悲,轉眼又喜。比萬物,比四時葉子反應快。

對於生活因為有情緒,又有知識,善於思考,一個人時從個人悲喜感受隨時參悟生活,生命,個人與經歷,感知世事,人情與認知。隨時寫文寫詩,文筆煅煉,思想活躍。她的才華展示與生活,與讀書,與思考分不開。


圃香


一、這與她的家境教養有關,黛玉父親當年膝下無子,是充作男兒教育的,所以她所受的教育也許比賈家那幾個女孩子不同。賈家女孩子是在賈母那裡調教的,賈母本身認為女孩子識得幾個字不是睜眼瞎就成,所以教育也就很隨意。二、黛玉本人天資聰穎,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同樣的調教,她的領悟能力是最好的,這就和我們在學校上學一樣,同樣是學習,同樣一個老師教,有的人學習就特別好,這是老天爺賞的沒辦法。三、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黛玉也不是樣樣都強,她也只是在詩文上比較出眾。繪畫她不如惜春,書法她不如探春,管理她不如寶釵,是聰明,但是“最”恐怕就談不上。


王英霞2018


看紅樓夢最喜歡看黛玉講話,作者功力深厚,一個人一個風格,最不喜歡寶釵,一副老學究的大姐姐樣,黛玉的語言最文藝,最靈動,這是她內在才華的外在表現。比如她問寶玉:至貴者寶,至堅者玉,爾有何貴,爾有何堅?一句話就把寶玉給拉出來了。又比如她和寶玉談到探春改革,說我私底下替你們一盤算。。。必至後手不接。。。更不要說她調侃劉姥姥那些話,不由你不喜歡這樣一個文藝的,靈動的,詩情蘊在骨子裡美好女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