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如果讓黛玉爲妻晴雯做妾,你認爲這二人能和睦相處嗎?

阿丹151014015


《紅樓夢》中,讓林黛玉為妻晴雯為妾,別說這種事情絕不可能發生了!就算真的發生了,她們二人是沒辦法和睦相處的。



雖然之前黛玉晴雯確實也知道彼此都對賈寶玉有著她們各自的情愫,或明戀或暗戀,並且能夠和平相處。但那都是作為小姐丫鬟的身份,沒太把這事兒往心裡去。再說大觀園裡又有幾個真的對賈寶玉沒有半點想法的呢? 黛玉對寶玉的感情甚至勝過自己的生命,他們互為靈魂伴侶,沒有夾雜任何世俗的東西,當然妻妾成群一說就更不在他們(更重要的是黛玉)的世界裡,他們把自由的愛情看得高過一切。哪怕即使這個妾是最能理解他們之間的感情的晴雯也是不行的。


晴雯在知道黛玉和寶玉的互為鍾情也沒有什麼其他的心理活動,甚至在每次寶玉讓她悄悄的為自己傳送情感信物互通往來時也是心甘情願的做著自己的本分而毫無怨言,這僅僅只是作為一個懂得寶黛之間的情感的丫鬟的本分,更是一個暗戀的狀態,純粹且不會有太多其他的要求(也或者說是因為身份的原因不會多想)。然而晴雯一直以來作為黛玉的縮影的存在,在愛情婚姻上她也必然同黛玉的想法亦或是遭遇是同一個路徑的,必然是愛情及精神自由的奉行者。所以就算是有這麼個機會擺在她們的面前,他們也不可能同時站在同一條線上,充其量也只能是兩條平行線朝同一個方向前進或後退。


兩個人太像是沒有辦法真正和平共處的,再說愛情面前人都是自私的,如果說林黛玉或者晴雯任何一方能因為對世俗的妥協而心平氣和的接納彼此共侍一夫,那麼她們也就不是她們了。再者說如果書者真的把結局如此一改,我想曹公要是知道自己最愛的兩位精神代表被如此侵蝕和腐化,我想他就算是仙逝了三百多年也照樣會氣的鼻子冒青煙的。


夢歸秦淮


我想說,林黛玉是很大氣的,她不會拘束寶玉隨自己的心意做任何事,這也是寶玉為什麼那麼敬重她的一個根本原因。黛玉說過(不查書核對具體文字了,大意),“我難道是要你遠離她?”、“我為的是我的心”。

由此可知,林黛玉一直的小心眼和不安只是一種表象,反映出她內心的確存在一些焦慮。什麼焦慮呢?跟誰都沒有關係,只跟寶玉一人有關。就是寶玉本人可能對她的誤會、錯認。她不在意寶玉是不是也愛別的人,而只是擔心寶玉不明白她的真心,即她林黛玉完全沒有要獨佔寶玉或者要拴住寶玉的意思。

林黛玉這樣的顧慮是有原因的,書中特意有情節交代。有一回,鳳姐過生日,好像是,寫湘雲說小戲子長得像黛玉,寶玉立刻暗示湘雲不要再說了,湘雲則因為說話受寶玉阻攔而老大不高興。而被說的黛玉呢,此時書中沒有一個字寫她不高興,只是寫她站起來走了。接下來,寫黛玉生寶玉的氣。——黛玉為什麼生氣?因為寶玉把她當成小心眼了。所以我在上面說,林黛玉才會有顧慮。別的人當她小心眼也就罷了,她沒有薛寶釵那種事事周到、人人說好的本事,沒那麼多功夫去照顧每一個人的眼光和感受。但寶玉不可以這麼想,這是她林黛玉不能不顧慮的。

所以說黛玉的顧慮就是生怕寶玉看錯了她,把她當成小心眼。其實我說呢,寶玉也並不是真的認為她小心眼,寶玉是因為在內心深處有疼惜她、愛護她的意識,所以在人前不知不覺流露出、表現出維護她的樣子。既然如此,就免不了偶爾表現得過於偏愛林妹妹。這也是為什麼又惹得湘雲大為光火的原因。寶玉這個樣子的確對湘雲有點不公平,他小心翼翼地護著黛玉,竟至於連話都不讓湘雲隨心說了。

為什麼中國文化提倡中庸之道呢,因為凡事都有個“過猶不及”的道理。寶玉在人前表現得過於偏愛黛玉,忘了自己這樣做其實反而有可能對黛玉不利。因為他這樣做增強了“林黛玉是小心眼”的印象。

寫到這裡,“林黛玉小氣、容不下別人”的印象可以排除了。這是其一。

第二,晴雯,我們從書中相關的情節描寫可以確定,晴雯性格張揚、跋扈,但她內心深處是恪守本份的,知道哪裡是有一道紅線她這個丫鬟是不可以逾越的。

既然正妻容得下,侍妾又懂得恪守本份,那麼黛玉和晴雯的妻妾配還能有什麼根本性的問題嗎?

她們兩個人的性格,的確,兩個人都不是藏著掖著的個性,都是有什麼感受有什麼想法都會直接說出來的光明磊落的個性,而且說出來、達到相互交流了之後就不會仍然留在心裡過不去、也不會留下陰影。依我看,黛玉和晴雯,她們兩個人搭配,一旦度過了磨合期,前景簡直不要太光明。


TeaC


絕無可能!

先不說黛玉能不能容得下寶玉的妾,那個晴雯絕不是個省油的燈,寶玉身邊的丫頭,我最討厭的就是她,為什麼?

來看看晴雯的判曲: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就是一個不安分的人,明明是一個丫頭,端得架子比小姐還大,用簪子扎墜兒那叫一個狠,撕扇子那叫一個爽!你覺得我看不起丫頭對不對?這就是晴雯的效果!你覺得一個貴族小姐可以這樣做嗎?你肯定又說貴族小姐有教養!那麼晴雯是什麼?既不守丫頭的本分又沒有小姐的教養,那麼她究竟憑什麼為所欲為呢?

如果晴雯做妾,她一定會欺壓到黛玉的頭上,阿彌陀佛,我不願意說下去了。




桃之夭夭17205499675


《紅樓夢》中,如果讓黛玉為妻晴雯做妾,你認為這二人能和睦相處嗎?

  咱中國人,只要稍微讀過紅樓夢,或者看過電視,應該都知道,黛玉沒能成為賈寶玉的妻,晴雯也沒有做成寶玉的妾,這個要回答得令各方滿意,還真是費腦子啊。

  如果,黛玉為妻晴雯做妾,二人能和睦相處嗎?

  清揚覺得不能。

  為什麼呢?寶玉黛玉傳情送舊帕子,不是晴雯乾的嗎?能做這樣機密事,事後還不被人發現,難道不能說明她們關係好嗎?送帕子的事情沒張揚開,不是黛玉和晴雯的關係好,而是因為晴雯和寶玉的關係好,再說了,這畢竟是還沒成親,兩人關係還行,但是成了親後,兩人有了妻妾分別之後,麻煩就來了。

  她們的性格有相同之處,但不和諧,不會忍讓。

  黛玉是個率直性子的人,晴雯也有話就說,是個炮筒子,一點就著,按理來說這兩人脾氣相似,一旦遇到矛盾,兩人嗒嗒嗒嗒地,互相放一通槍,矛盾也就沒了。可是,她們各有不同,黛玉她時常開別人的玩笑,別人也開她的玩笑,只要不涉及寶玉,她一般也不會真計較,比如鳳姐就拿她開過無數次玩笑,兩人沒紅過臉。晴雯說話也伶俐,但是她說話,卻喜歡把別人往死裡得罪,比如說她撕了扇子,質問寶玉弄壞了多少好東西,後來帶連帶著把襲人和寶玉的醜事宣之於口,暴露他們那點見不得光的眾人皆知的秘密,為以後,埋下了巨大的炸彈。黛玉率真,也敏感,所以,很多時候,她會不斷地回味,比如說晴雯不但不給她開門,還假傳聖旨,拿話刺她。她就傷心落淚,雖沒給寶玉告狀,卻是記在心裡了。晴雯倒好,第二天忘了個乾乾淨淨,道歉什麼的,根本沒有的事。

  同住一院後,只要給一點點時間,兩人就會有矛盾。

  她們的利益是互相沖突的。

  林黛玉生活的時代,生活的賈府,雖然男人都是三妻四妾的,就連她自己的林家,也不例外是有小妾的存在。但是,有不代表她不介意。在和寶玉成婚前,她可以看似毫無芥蒂地叫襲人為嫂子,但是婚後呢?面對晴雯這樣一個俏丫頭,成天在她眼前花枝招展勾引寶玉,她受得了嗎?是個人都受不了,別說是林妹妹這樣一心一意在寶玉身上的人了。而晴雯呢?她在怡紅院裡雖然是二等丫頭,比襲人低了一等,但是她在怡紅院,那就是一姐,大罵丫頭,針扎丫頭,羞辱襲人,和其他人拌嘴,她憑什麼敢那麼狂?因為寶玉疼她唄。

  寶玉成婚後,有了心心念唸的妹妹,還會把她捧在手上?那是不可能的,婚前婚後的落差,讓晴雯無法忍受。

  婚前兩個相貌相似的人不在一起,那還好說,一旦正品出現,贗品的光環自動減弱,要想讓二人和睦相處,除非再來一個和寶玉長得相似的人來,否則,兩人會時常大戰,和睦相處?別開玩笑了。(宛如清揚)


宛如清揚


假設的事情,常常是不成立的。正是因為在現實中沒有了可能性,於是人們便在假設中獲得一些安慰。《紅樓夢》中,黛玉為妻不可能,晴雯為妾也不可能。因為在《紅樓夢》浪漫自己的故事架構中,就沒有黛玉為妻這種設計。

黛玉和寶玉當然是一對有情人。可是 ,他們從太虛幻境下世為人之時的心願就是以淚還債,還前世之債。債還完之日,便是緣盡之時。從自由戀愛,到結為夫妻,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這樣的話,欠下的淚怎麼還?所以,《紅樓夢》是一個愛情悲劇,通過愛情的悲劇,反襯出社會的不合理,婚姻制度的不人性,女子地位的悲慘。但是,在中國人的審美習慣上,是不太能接受悲劇的。悲慘的結局會讓人的心裡不痛快。大概這也是《紅樓夢》最終成為斷臂維納斯的原因之一。

既然接受不了悲劇的結局,便想象一個美好的結局。黛玉為妻,晴雯做妾,便是這種心理的反應。齊人有一妻一妾是傳統中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反映。人們都希望林黛玉與賈寶玉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既然不可能的假設,那麼這個題也不好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以我之見,黛玉與晴雯是可以與晴雯和睦相處的。原因如下。

看過《紅樓夢》的,許多人都認為黛玉是個拈酸吃醋小性之人。這隻看到了黛玉性格的一半。在愛情中體現出真性情。敢愛敢恨,有忌妒之心的是林黛玉。這是林黛玉對愛情之真,對感情之真。但林黛玉本身又是一個非常大氣,有大格局的人。這一點,在書中,有很多方面的表現。林黛玉曾經表現出吃寶釵之醋,湘雲之醋,但他從不會吃丫環之醋。這是小姐與丫環身份不同,修養不同決定的。同樣是貴族小姐的身份,王熙鳳的表現與林黛玉就很不同。王熙鳳的吃醋是不分對像的。丈夫賈璉是她一個人的蛋糕,無論是誰,都是絕不能動的。如果動了我的蛋糕,就讓你死無葬身之處。尤二姐與鮑二家的,就是榜樣。

林黛玉並不把賈寶玉看成是私有財產,別人不能染指。她所注重的是“心”。說的文藝一點,她所重的是愛情。書中有個現成的例子,她叫襲人做“嫂子”就是證明。有人把黛玉叫襲人嫂子解釋因拈酸吃醋而進行的打擊,這是把林黛玉看成王熙鳳了。在林黛玉看來,賈寶玉與那個女人睡覺根本無所謂。重要的是賈寶玉心中有誰。誰是他的妻子?林黛玉與王熙鳳的這種差別,就體現出兩個的格局不同。林是遠遠高於王的。

有的人認為,林黛玉與晴雯都是個性很強的人,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她們二人很難相處的好。我不同意這樣的看法。當然,婚姻的保持是要有物質基礎的。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如果賈府不敗。賈寶玉還是保持貴公子的身份。在家裡也不用做什麼事情,那麼,黛玉與晴雯一妻一妾,應該是可以和平相處的。雖然她們性格相似,恰恰因為相似,對社會事物的認識與看法才會相同,才不會相互看著不順眼。

《紅樓夢》中有個著名的橋段,是賈寶玉送三塊舊手絹給林黛玉。這時,他沒有讓辦事最穩重的襲人去。而是讓晴雯去的。所以,在榮國府裡,思想上最相契合的,應該就是賈寶玉與林黛玉,以及晴雯。還有一個問題,一般情況下,妻妾爭風許多時候是與夫妻之事有關的。但在《紅樓夢》中,黛玉的形象與晴雯的形象,都是唯靈的,都是精神層面的,唯美的。既然進入一妻一妾的討論,夫妻之事是繞不過去的。討論起來,不免是對他們的褻瀆。這裡也顧不了了。

林黛玉身子很弱,不會太關注夫妻之事。這就註定,他與晴雯之間不會為夫妻之事反目。另外,既然大家都過著幸福的生活,也不用操持家務。又何來的矛盾呢?

可是,生活永遠是現實的。賈寶玉也不可能一輩子什麼事不幹都能錦衣玉食,這不符合生活的邏輯。所以,黛玉為妻,晴雯為妾的美好理想註定不可能實現。

假如我們一定要改掉《紅樓夢》的悲劇性質,讓它成為喜劇。賈寶玉最終過上了一妻一妾的幸福生活,這兩個人應該是誰呢?我覺得,最好的搭配是林黛玉為妻,襲人為妾。林黛玉是絕頂聰明的人物,但是,她身子弱,不能理家。也不能為家務事操太多的心。所以,找個能操持家務的小妾處理日常事務。正如平兒一樣,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這個搭配的壞處是,以後家裡的大權肯定是在小妾的手裡。對家庭來說,未必是好事。

第二個應該是薛寶釵與晴雯的搭配。從過日子的角度來,應該不錯,晴雯雖然有性格,但正直磊落沒心機,而且還很能幹,和薛寶釵相處應該沒有問題。

對過日子最好的方案,應該是寶釵為妻,襲人為妾。這對過日子來說,是最好的。書中最後的結局,其實也是這種搭配。可是,因為賈寶玉的人生追求不是過日子,而是愛情,所以,他“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人生總歸是有美中不足的。假設終歸是自己娛樂一下,做為文學名著的《紅樓夢》終歸有自己本身的邏輯。它是符合現實,無法改變,也無法假設的 。


七月流火140400643



倆人琴瑟相輔的畫面很違和,不符合邏輯噠。首先兩人性格有極其相通和相同之處,同級同類相斥。且女人的世界天生是有排他性的,不適合群居的生靈。縱然非一個屋簷下都會"羨慕嫉妒恨",莫說終日相對。

最為重要的是,感情是"揉不得沙子"的,佔有慾的"牙根癢"是會作祟的,古今皆然。雖然古代婚姻制度壓迫,讓她們忍辱負重慣了,只能分侍一夫,平靜下的掙扎是無以言表的。譬如《甄嬛傳》裡母儀天下的皇后,憑她再胸有城府、曉莊重逞魄力,沾了"情"字都不能忍受刮分。"妻妾"這種陋習就是凌遲,畸形到不堪言狀。何況,一個機帶雙關、點滴不露"心較比干多一竅"的春秋西子and一個風刀霜劍,心比天高"風流靈巧招人怨"的茜紗嬌娘,和諧相處只要想想就好了,不要認真。


她們都是《紅樓夢》裡自由價值理念的象徵,不屑於封建枷鎖的羈絆。因為她們典型的性格特徵和鮮明對比,暗示她們不一樣,不一樣。所以,都不是籠中雀,如若套上陳腐鎖鏈隱去自己性情,她們就失去了本來色彩,黛玉便不配是黛玉,晴雯也不堪當"醒目"的伶俐蹄子。曹公亦不會如此安排,讓舊風敗俗蓋了她們的鮮妍,剃了她們的刺,那不就真成了殘酷祖制裡行走的軀殼了麼,跟一眾麻木又有何區分……

"相敬如賓",這個詞不適合感情裡的三個人或以上。更何況黛玉和晴雯,在各自階層裡除了人才拔尖還有些血性和氣性,是有自己見地和思想的"鋒芒小嬌娥"倆人骨血裡除了有忠於自我的"同"還有各自為政的"道","道不同不相為謀",才是她們的真性情。


洛洛文化


此問己有許多的回答,本不想再答,但看了幾位的觀點後,還是忍不住,一吐為快吧!

《紅樓夢》內的妻妾問題我們絕對不可站在當代價值觀上來看待。農耕社會生產力限制以及人們壽命的侷限,一個家族健康延續最重要的就是繁衍子嗣,也就是說,妾的第一任務就是幫主人生孩子,然後侍候好主子。身份上比丫鬟高貴不了多少,你看芳官罵趙姨娘:“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兒。”不管是林黛玉還是其他誰,都不可能突破時代的侷限。

在《紅樓夢》時代,妻就是妻,是主子,妾就是妾,是奴才,就算妾室生了兒女,兒女是主子,妾仍然是奴才,趙姨娘和探春賈環不就是這種例子嘛。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物種,一般情況下,各自安守本份。實際上,賈府的眾多妻妾們也是這麼做的。這是大前提。


說到林黛玉,她能接受寶玉今後有妾、有姨娘、有通房丫頭嗎?答案是肯定的,可以接受的,不但她生活中的賈府環境是如此,就是她的父親林如海,也是有幾房姬妾的。還有更直接的證據,林黛玉就曾直呼襲人為嫂子,雖然是玩笑話,也表現封建大家族這種價值觀。

至於說黛玉更願意接受襲人或者晴雯為寶玉之妾,我認為就黛玉而言無所謂,黛玉擔心的是“金玉良緣”之說,是薛寶釵,亦或還有史湘雲。


反過來,晴雯能和黛玉和平相處嗎?當然能了,我們印象中晴雯爆炭脾氣,牙尖嘴利不饒人,晴雯罵人,一次是小丫頭墜兒偷了平兒的金鐲子,這種丟人的事兒發生在怡紅院,晴雯一是對寶玉聲譽維護意識較強,二是她個性也不能容忍這垟“眼皮子淺、瓜子輕”之人,所以又打墜兒又把她攆出去;還有就是遇見不平之事比如芳官乾孃欺負芳官,她就看不過去;再有抄檢大觀園,晴雯翻箱,王熙鳳嘴上不說,心裡卻是讚賞的。晴雯在這些事裡都是很正直的,也是坦率的。只是晴雯做事不圓滑,太有稜角,很容易得罪人罷了。還有她認為小紅不安分守已,要去攀高枝兒,所以諷刺她,這點更說明晴雯是安守本分之人,甚至她都沒有襲人的爭榮誇耀之心,心地是非常純良的。



甚至,如果這種假設成立,不但晴雯,按照慣例,黛玉出嫁,連紫鵑這樣的貼身心腹丫鬟基本上也都會是男主人的通房丫頭或者姨娘了。所以妻妾基本不存在爭寵之事,妻根本不用爭,也不屑於爭,妾根本沒資格爭,更不敢爭。

屏山自幼讀紅樓,熱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小有心得,歡迎和我一起探討紅樓故事,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您的意見和建議。


屏山語紅樓


一句話,明槍總比暗箭好。

無論妻是寶釵還是黛玉,無論妾是晴雯還是襲人,任何妻妾成群的組合都會面臨爭風吃醋的惡俗現實。王夫人與趙姨娘,鳳姐秋桐尤二姐,尤氏佩鳳與文花,前人已經提供了太多妻妾相處的模版。



紫鵑曾經提出類似的憂慮,擔心林黛玉婚後面對妻妾爭寵的問題該如何自處。

紫鵑說:“公子王孫雖多,那一個不是三房五妾,今兒朝東,明兒朝西?要一個天仙來,也不過三夜五夕,也丟在脖子後頭了,甚至於為妾為丫頭反目成仇的。若孃家有人有勢的還好些,若是姑娘這樣的人,有老太太一日還好一日,若沒了老太太,也只是憑人去欺負了。所以說,拿主意要緊。姑娘是個明白人,豈不聞俗語說:‘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紫鵑的疑慮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首先,只要林黛玉嫁給賈寶玉,無論是襲人為妾還是晴雯為妾都不是難題,論情感她們都無法撼動林黛玉至尊無上的位置,其次,妻妾始終不是一個重量等級的,黛玉何嘗吃過襲人晴雯的醋?襲人晴雯又怎麼在主母跟前放肆?再者,黛玉的姥姥媽媽都容得下姨奶奶們的存在,黛玉自然也可以,她只需還夠了眼淚就夠了。



再說,晴雯雖然是有名的爆碳,懲罰犯錯的小丫頭,頂撞王善保家等婆子,與襲人爭風吃醋事一副嘴臉,而面對賈母、王夫人、黛玉等姑娘、寶玉乳母王嬤嬤、賴嬤嬤、林之孝家的等管家婆,卻又另是一反言詞態度,她的驕縱任性也是因人而使有的放矢,即使日後面對黛玉為妻晴雯為且等局面,作為侍妾丫鬟她也必然恭恭敬敬不敢任意頂撞的?

總之,黛玉晴雯都是單純外露之人,明槍總比暗箭好。


那小子曰


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春夢對象看似可卿,實是“情天情海幻情身”,隱寫寶玉與黛釵的夫妻之實。作品特將黛釵判詞合而為一,就是因黛釵為一體(脂批提示)。換而言之,黛釵都是寶玉的女人,共同擁有寶玉這一身一體。


原文:可知錦繡紗羅,也不過裹了我這根死木頭,美酒羊羔,也不過填了我這糞窟泥溝。(第7回)

作者將自己比作死木頭,正是黛釵二人畫裡畫的兩株枯木。石兄說自己是糞窟泥溝,還罵過自己是臭男人(前日聖上親贈鶺鴒香念珠一串)。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林:是指作者石兄,即福臨。

黛玉(董鄂妃)在世時,寶玉(福臨)懷裡抱的是黛玉,黛玉成了暖香丸。黛玉夭亡後,寶玉心裡唸的仍只是黛玉。

枯木樹下雪堆裡的那一股金簪(皇后及妃子),就都成了冷香丸。寶玉出家後,皇后及妃子們如同被埋在梨花樹下雪堆裡面。還可以理解為:福臨出家後,只能將皇后、妃子丟在宮裡讓兒子照顧,即:金簪血裡埋。


黛玉做不了正室,晴雯更不是小妾。晴雯原型是順治皇帝的恪妃,是順治宮中唯一的漢族妃子。

黛玉和晴雯同屬寶玉屋裡的人,不見得就不和睦。

作者為塑造一個完美的黛玉,運用了影射、映帶等多種創作方式,將原屬黛玉的部分筆墨,用到晴雯、齡官、藕官、紫鵑、雪雁等人的身上,既能達到藝術創作的效果,又不失人物原本的真實性。


我之前發過一些帖子,列出部分黛釵已嫁寶玉的證據。接著,再將新發現的文本證據列出進一步證實寶玉已生娃娃。

原文:鎮國公誥命生了長男,預備賀禮。(第14回)

原文:淨虛道:“可是這幾天都沒功夫。因胡老爺府裡產了公子,太太送了十兩銀子來這裡,叫請幾位師傅念三日《血盆經》,忙的沒個空兒,就沒來請奶奶的安。”甲戌側批:虛陪一個胡姓,妙!言是胡塗人之所為也。(第15回)


文中的“太太”,是指榮國府太太,因家裡產了公子,所以,太太才拿出銀子來叫幾位師傅念《血盆經》。

鎮國公、胡老爺隱寫的都是小寶玉康帝,產下的公子為皇十四子。

請問:除寶玉的女人產下公子,還能是誰?


夜舞風花雪夜


妻妾之間哪有那麼容易和睦相處?林黛玉和晴雯也不那麼容易!

《紅樓夢》最後安排黛玉和晴雯雙雙慘死對於她們兩個人是最好的結局。像她們一樣的性格,是無法面對世俗柴米油鹽的沾染的。


林黛玉和晴雯的性格是相剋的。

《芙蓉女兒誄》由晴雯到黛玉,一篇祭文祭奠了她二人,這是曹雪芹對於他認為美的兩個人的祭奠。黛玉和晴雯太相似。甚至說晴雯就是黛玉的簡化版!可不表示二人會和睦相處!二人相近的性格,天長日久相處就會出現同性相斥的情況。

這就好比王熙鳳和小紅一樣。二人都是爽快伶俐,日常工作沒關係,但要日常生活,就需要平兒一樣的四處平衡的人來周全。黛玉和晴雯也一樣。晴雯口無遮攔是天性!黛玉敏感也難更改,天長日久,生活的齟齬就會出來,兩人必然會產生矛盾!


“晴為黛影”恰是兩人難相處的證明!

“晴為黛影”流傳甚廣。可“晴為黛影”講的也是晴雯好比黛玉分身一般,在賈寶玉身邊作為情感的寄託。兩人性格,語言,為人處事有相似之處。但對於賈寶玉來說,需要一個就夠了。賈寶玉有林黛玉足以,何必再要一個簡化版的晴雯?

晴雯的存在,就是預示寶黛悲劇的。作者無法描寫林黛玉的遭遇,就通過晴雯來襯托。讓讀者一點點感知林黛玉的艱難處境,渲染寶黛愛情最終化為烏有的悲慼。


我們會發現林黛玉和晴雯日常交流並不多。襲人還會說:真真寶姑娘的性格讓人敬佩…晴雯卻幾乎沒有對林黛玉的評價。不但如此,晴雯還將林黛玉堵在門外不讓進門,直接造成林黛玉譜出了《葬花吟》,可知二人性格衝突之處特別明顯。

晴雯是連寶玉都要經常擠兌幾句的性格。寶玉大而化之的性格可以忍受,林黛玉如何認得?所以林黛玉身邊就會有紫娟一樣的通情達理,聰慧可人的人。這才是相輔相成的和諧安排。

綜上,我認為無論是林黛玉和晴雯一起嫁給賈寶玉,還是薛寶釵和襲人一起嫁給賈寶玉,都是悲劇。最好的組合是林黛玉和襲人,薛寶釵和晴雯,這樣才可以琴瑟和鳴,讓賈寶玉感受到人生的情趣。而不至於水深火熱!

君箋雅侃紅樓,多歧為貴。你的關注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關注一下。非常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