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詐騙門」背後黑手閃爍,「Leochan」究竟是誰?

比亚迪“诈骗门”背后黑手闪烁,“Leochan”究竟是谁?

誰也沒想到,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01211.HK,下稱“比亞迪”)和年僅33歲的李娟會在今年夏天成為整個中國汽車圈的焦點。

6月26日,被外界稱為“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比亞迪’)市場部總經理”的李娟向上海警方自首,6月27日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經偵支隊接手案件。一樁奇案就此揭開。

李娟一邊打著上海雨鴻公司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雨鴻公司”)的名義,以低價和免費為餌與比亞迪達成合作;另一頭,李娟使用上海比亞迪的名義與廣告商溝通。

更為離奇的是,李娟這樣的雙面身份存在了近三年。三年間,這些廣告公司幫比亞迪在多個地區做了經銷商活動及廣告投放。直到多個廣告商收不到回款,李娟身份才真正被戳穿。

李娟親屬告訴《財經》記者,李娟自首前表示欠款達7.8個億。李娟將工資都墊入項目中。李娟的幕後老闆“Leochan”在6月8日後消失。

“白手套”李娟

在成為所謂“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經理”之前,李娟曾在多家公司工作,其中三段工作經歷與此次案件相關。

《財經》記者從李娟親屬和多位廣告商處瞭解,李娟在2013年之前確在瑞安房地產有限公司(00272.HK,下稱“瑞安地產”)供職。

李娟在瑞安地產工作時,上級正是陳振宇(注:目前外界傳言陳振宇是李娟背後的黑手)。李娟親屬回憶,陳振宇是個帶有濃重粵語口音的人,只在公司活動時見過一面,未有很深印象。

2013年,李娟離開瑞安地產。之後來到了上海搜易廣告傳媒有限公司(下稱“搜易傳媒”)。在搜易傳媒工作期間,李娟和汪曉婷(現為上海雨鴻公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員工)成為了同事。李娟親屬表示,離開瑞安地產之後未曾聽說陳振宇與李娟有過聯繫。

搜易傳媒官網顯示,搜易傳媒是數字整合營銷市場的創新者,提供基於數據驅動的整合營銷服務解決方案。十年間,搜易為超過300多家國內外知名品牌提供數字營銷服務。涉及汽車行業、化妝品行業、金融行業、快銷行業。

李娟在搜易傳媒工作時曾為多家知名車企做過營銷方案,其開始逐步進入汽車圈。2015年,李娟離開搜易傳媒,前往上海五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五河文化”)擔任副總裁職務。

曾同為五河文化副總裁的王大銘(現為上海競智廣告有限公司(下稱“競智廣告”)CEO )在2015年11月即將離開五河文化時,認識了李娟,雙方互加了微信,之後再無聯繫。

2015年11月,李娟加入所謂的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下稱“國金比亞迪”,指代李娟所在的公司)。當時李娟工作辦公室位於上海市陸家嘴地區的時代金融中心,工作人員只有十幾人。後來公司搬到了陸家嘴最為核心的區域——上海國金中心二期寫字樓,公司位於寫字樓的8層和36層,員工也擴充至了40多人。

《財經》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國金比亞迪辦公室視野極佳。透過玻璃幕牆可以看見陸家嘴中心綠地、上海三大高樓(上海中心、金茂大廈及環球金融中心)。目前所有有關國金比亞迪的痕跡均已消除。

寫字樓出租方告訴《財經》記者,因為國金比亞迪提供了“三證”(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因此,就將寫字樓租給了國金比亞迪。2017年夏天出租,租期為一年。

這些老同事誰也沒想到,幹得風生水起的李娟和國金比亞迪,竟然會在三年後成為驚天大騙局的主角。

精緻的陷阱

2015年底國金比亞迪成立後,一場涉及比亞迪、李娟及國金比亞迪員工及廣告商的騙局正式展開。

自從入職以來,李娟就開始以上海比亞迪的名義,對外聯繫廣告業務。老同事們成為了李娟必不可少的合作伙伴。

2016年,李娟以比亞迪的身份聯繫了汪曉婷所在的搜易傳媒。由於是初次合作,汪曉婷除了要求李娟提供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外,對這家公司進行了一定調查。

汪曉婷向《財經》記者回憶,一開始國金比亞迪在時代金融中心辦公,那時候辦公室有比亞迪的LOGO,還有員工在工作。

隨後汪曉婷查實,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確實存在,註冊地位於上海松江區,法人代表為王傳福。面對註冊地和辦公地不一致的問題,李娟向汪曉婷解釋,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工廠位於上海松江區,而市場部在市區。

由於“比亞迪”這棵大樹的存在,汪曉婷開始與國金比亞迪進行了一些小額合作。

到了2017年,汪曉婷來到了上海雨鴻公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雨鴻公司”)。國金比亞迪的合作也隨之而來。

雨鴻公司官方聲明顯示,雨鴻公司與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的合作系在2017年4月以後,在此之前李娟已經以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名義開展業務超過一年半之久。

李娟的另一位老同事王大銘,從五河文化離職後,創立了競智廣告。王大銘聽說李娟在“比亞迪”管廣告業務,便聯繫了李娟希望能展開合作。

王大銘向《財經》記者展示與國金比亞迪簽署的合同。第一筆合同簽訂日期為2016年8月1日,2016年9月26日簽訂了補充合同,2016年9月競智廣告進入國金比亞迪的供應商庫。

在兩年的合作中,競智廣告與國金比亞迪共簽署了17份合同,甲方蓋章均為“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

隨著業務的做大,國金比亞迪也從上海陸家嘴邊緣地帶的時代金融中心搬到核心地帶的上海國金中心二期寫字樓。廣告商也越來越多。

2017年,上海威瑞廣告有限公司(下稱“威瑞廣告”)、上海速肯廣告有限公司(下稱“速肯廣告”)也開始與國金比亞迪合作。速肯廣告創始人吳彬告訴《財經》記者,所有合同都是與所謂的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簽訂,簽字人為每個項目的實管人員。

比亞迪在案發後聲明,李娟冒用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經理身份,偽造多枚印章,以比亞迪名義與多家廣告公司展開合作。

為了增加廣告商對於國金比亞迪的信任,李娟時不時會提前告訴廣告商比亞迪內部的人事變動。

威瑞廣告負責人和吳彬向《財經》記者證實,聽過到這些變動,並在一段時間後都實現了。

除此之外,規範的操作流程也是國金比亞迪與騙子公司一大區別。威瑞廣告負責人表示,每當有項目,國金比亞迪會發出邀標通知,每個項目都會有三家公司競標。

吳彬表示,國金比亞迪的員工對待項目十分認真,每次合作都會將項目書一次次修改,提出專業化建議。甚至對供應商一些沒做好之處會採取罰款措施。

威瑞廣告負責人感嘆,很難相信李娟及國金比亞迪不屬於比亞迪。

對於廣告商來說,最能讓他們相信國金比亞迪的莫過於有回款。王大銘向《財經》記者證實,在前期曾收到過國金比亞迪數百萬的回款。但是支付賬戶並不是比亞迪,而是一家代付公司。

作為一家正規公司為何使用代付公司進行付款。王大銘表示,李娟的說法是,因為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有訴訟,因此,賬戶被凍結,只能用代付公司。

事發之後,王大銘等曾對代付公司進行調查,發現代付公司股東為國金比亞迪的員工。

如果國金比亞迪是一個假冒的公司,其現金流是如何做到源源不斷呢?

一名廣告商解釋說,很可能是利用了廣告圈的墊資模式。例如要做一個2000萬的項目,客戶找到A公司,讓A公司拿出2000萬,並承諾給予A公司高年化或者項目管理費,然而實際操作讓B公司去操作。通過一個個項目,然後把雪球滾起來。

麥肯·光明廣告有限公司SGM Works部門總經理袁炫杲告訴《財經》記者,對於4A廣告公司而言,墊資模式是行不通的,公司風控及財務不會通過該合同。在規範的合作中客戶會支付預付款。但對於體量不夠大的廣告公司來說,生存最為重要。

阿森納合約之謎

在這樣的滾雪球模式中,一份與世界頂級足球俱樂部阿森納簽訂的合約最為引人關注。

2018年4月24日,阿森納足球俱樂部中文官網宣佈,阿森納和比亞迪簽署了一份全球合作伙伴協議。阿森納俱樂部將給予比亞迪一系列範圍寬廣的市場權益,以幫助比亞迪進行全球品牌推廣和傳播。這其中包括阿聯酋航空足球場的場邊LED廣告牌,以及帶有比亞迪品牌裝飾的球隊座椅。此外比亞迪還有權與阿森納傳奇名宿在中國舉辦特別的推廣活動。

汪曉婷表示,這次合作確實是雨鴻公司操作的。當時國金比亞迪提出了與阿森納的合作需求,在2017年8月8日,經人介紹汪曉婷認識了阿森納的銷售經理。之後雙方開始了郵件溝通合作權益。

2018年3月,雨鴻公司與阿森納俱樂部正式簽署合同。4月20日,雨鴻公司打了一筆錢給北京的一家貿易公司。汪曉婷透露,與阿森納俱樂部簽訂了5000多萬的合同。

一家上海民營廣告公司創始人告訴《財經》記者,曾有一家外圍公司號稱拿到了比亞迪與阿森納的單子,但自己沒有執行能力,希望與其合作。上述創始人表示,該項目計劃編制過於簡單,因此堅持要求對方付50%的預付款。之後,對方再也沒有聯繫過他。

5月8日,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巍飛往英國倫敦與阿森納舉行簽約儀式。一名比亞迪內部人士告訴《財經》記者,當時只有幾名總部員工陪同李巍前往。

參與簽字儀式的王大銘回憶,當時李巍十分高興,在球場多個地方合影留念。王大銘還幫李巍拎包,未察覺出有哪些異樣。

由於王大銘未看到合同,其也不知道當時比亞迪、國金比亞迪、雨鴻公司、阿森納俱樂部所籤的合同有哪方蓋章簽字。《財經》向比亞迪和汪曉婷提出查看阿森納合約,截至發稿時雙方未有回覆。

目前,阿森納俱樂部正在調查事件,並與此前參與啟動這項合作的比亞迪高層代表們共同商討此事。

東窗事發

2018年5月國金比亞迪這顆雷終於引爆了。

李娟親屬回憶,進入5月,李娟工作就異常忙碌,每天兩臺手機不停有微信和電話進來。每天加班至晚上11、12點才回家。

供應商這一邊因為拿不到後續回款,現金流承壓,開始不停向李娟追賬。5月28日,在汪曉婷強烈要求下,李娟帶了汪曉婷前往深圳比亞迪總部。然而在大門口等了一會兒之後並未進入比亞迪深圳總部,汪曉婷直接回上海。

汪曉婷表示,這是她第一次前往比亞迪總部,此前從未和深圳比亞迪的人打過電話,加過微信。

之後越來越多的供應商找到李娟。5月31日,汪曉婷、速肯廣告項目總監、李娟及李娟助理再次前往深圳比亞迪總部,這次四個人一同進入了深圳比亞迪總部的六角大樓。

汪曉婷表示,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採購部的大區經理接待了他們。大區經理見到李娟時雙方互相寒暄。正式會談時,李娟說,雨鴻公司需審計,請你們比亞迪把項目審核一下。

聽到這話,汪曉婷心中起了疑慮,為什麼李娟要代表雨鴻公司與對方對接。為了儘快讓比亞迪方面確認項目,汪曉婷表示當場未提出這個質疑。

隨後比亞迪相關負責人接過項目單進行核對。汪曉婷表示,曾問過比亞迪相關負責人不需要拿出電腦進行核對嗎?對方告訴汪曉婷,這些項目天天看,不需要電腦核對。

汪曉婷向《財經》記者出具了項目確認單。東北大篷車項目自2017年6月23日開始在齊齊哈爾市做推廣,原計劃在東北地區進行18站推廣,最後因大連經銷商取消了一站,實際推廣了17站。東北小篷車項目2017年7月21日起在綏化地區開始推廣,最終實際推廣12站。這兩份項目均由名為牟曉萌的人簽名,落款日期為2018年6月1日。

另外汪曉婷還提供了華北地區推廣項目確認單,簽字人名為何宏雨。

《財經》記者從比亞迪內部人士處獲悉,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確有兩名名為牟曉萌與何宏雨的員工,目前仍處於在職狀態。

在完成確認項目離開比亞迪總部大樓之後,汪曉婷說與李娟在廠區大門口大吵了一架,質問其為什麼代表雨鴻公司。隨後汪曉婷對李娟和國金比亞迪進行了調查。

一個名為“hll_hll0516”的QQ郵箱引發了關注。李娟曾多次使用該郵箱與比亞迪總部方面溝通。

根據汪曉婷提供的郵件記錄顯示,“hll_hll0516”曾多次與多個後綴為“@byd.com”的郵箱進行阿森納項目的溝通。包括[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等多個郵箱。

在一封[email protected]發給“hll_hll0516”的郵件中,稱呼“hll_hll0516”郵箱主人為Hellen。汪曉婷的英文名恰為Hellen。

至此,汪曉婷發現李娟使用其名義與比亞迪總部進行溝通。汪曉婷表示,與李娟溝通時,對方一直採用後綴為“@sh-byd.com”的郵箱。

詐騙手法也通過郵箱問題浮出水面。李娟使用“hll_hll0516”的QQ郵箱,以雨鴻公司名義與比亞迪溝通。另一頭,李娟使用後綴為“@sh-byd.com”的郵箱,以上海比亞迪的名義與廣告商溝通。

誰是黑手

事發後,“雙面人”李娟得不到任何一個涉案方的認可。

李娟在6月初前往深圳比亞迪總部後,回到家中曾對其親屬說,總部不認可他們這個部門,要做切割。其親屬當時表示十分驚訝。

《財經》記者從比亞迪內部人士處獲得了一份《關於深圳地區人力資源部保安科保安人員不作為的通報》。該份文件顯示,6月6日12點38分停靠在比亞迪總部一號門,李某於12點41分直接進入比亞迪總部,現場值班保安未對李某做任何檢查。李某在12點50分聯繫了比亞迪總部員工。該員工表示李某是突然到訪,並未給其申請坪山工業園訪客出入管理流程。

文件截圖中,李某面部被打上了馬賽克,但從身形來看,李某與李娟頗為相似。

比亞迪方面在7月16日發佈公告,李娟非比亞迪在職或離職員工,也不是比亞迪董事、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比亞迪從未授權上述人員以比亞迪名義從事經營活動、代表比亞迪簽署合同。

除了7月16日公告外,比亞迪方面多次發表聲明。比亞迪表示,2017年5月,李娟使用上海雨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名義,以自有資源(廣告及活動)試用及免費使用為切入點,主動與比亞迪聯繫並展開免費廣告宣傳。

比亞迪聲明,2018年4月,李娟使用上海雨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名義,以資源贈送及優惠價格的方式,推進比亞迪與阿森納足球俱樂部之間廣告宣傳。

2018年5月底,比亞迪陸續接到外部單位關於李娟的相關征詢。比亞迪調查發現,李娟等人在上海國金二期租賃辦公場所,對外聲稱是比亞迪派出機構,同時李娟冒用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經理身份,使用與比亞迪高度相似的域名,偽造多枚印章,以比亞迪名義與多家廣告公司展開合作。

比亞迪北美公司總裁李柯在其朋友圈發文表示,“遠在美國兢兢業業埋頭苦幹時,竟然莫名其妙的被騙子陷害了!警方一定要把什麼陳振宇、宋博、李娟以及背後有貓膩的廣告公司一併抓出來,狠狠嚴懲這樣的欺騙行為!”

事件的另一方雨鴻公司發表聲明,雨鴻公司從未授權李娟以本公司名義承攬包括比亞迪在內的任何廣告業務,李娟亦不是雨鴻公司的員工。

對於雙方都不認可的李娟來說,幕後老闆是其唯一的希望。李娟親屬表示,李娟曾與背後老闆進行QQ溝通,老闆答應在6月8日前解決這些問題。然後6月8日之後,老闆再無音訊。

這個幕後黑手真的存在嗎?李娟親屬表示,未見過李娟老闆,只知道老闆使用名為“Leochan”的126郵箱與李娟進行工作往來,並通過QQ進行交流。其也無法證明陳振宇就是“Leochan”。

幕後老闆在今年給李娟打過1200萬人民幣,李娟夫妻用這筆錢在上海靜安區購置了房產,並投入自有資金50萬左右用於裝修等。

此前多家媒體報道,李娟幕後黑手為其在瑞安地產的上級陳振宇。威瑞廣告負責人在7月20日告訴《財經》記者,已與陳振宇取得聯繫,對方表示李娟離職後未曾與之聯繫,並未指使李娟開設國金比亞迪。

另有一家上海廣告公司負責人告訴《財經》記者,其在2016年時就服務於國金比亞迪,其掌舵人並不是李娟。

在家人的勸說下,李娟在今年6月26日報案自首,隨被上海虹口警方帶走。6月27日,案件轉移至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經偵支隊。一名接近警方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李娟目前涉嫌合同詐騙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與民事合同欺詐行為不同,刑法上的合同詐騙罪成立條件十分嚴格,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要成立合同詐騙罪,必須證明李娟的種種行為都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才造成了當下還錢不能的結果。

司法實踐和大量判例顯示,不能僅依賴還錢不能的結果對李娟以合同詐騙罪定罪,法院往往需要對行為人未履行合同的原因進行深度探究。例如,如果她一方面享受了權利,而不願意、不主動去承擔義務,資金黑洞是她主觀上造成的,說明她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但是,如果李娟盡了最大努力,由於發生了自己無法預料的事實,致使合同無法履行,則難言她有非法佔有的目的。

這將問題帶回故事的開始,如果她不是為了侵吞這些錢財,為什麼要滾雪球造下這場騙局?這些錢款,原本打算怎麼填上?

比亞迪能免責嗎?

多重假身份下,比亞迪被推至核心——供應商們認為比亞迪對李娟的行為知情,並已實質上受益,因此沒有理由不承認李娟簽下的這些合同並付款。

墊資公司和供應商們的一種可能維權方式是,主張與李娟簽下的合同構成民法上的表見代理,即李娟在沒有得到比亞迪授權的情況下向廣告商發出委託,期間比亞迪受益,且在知情前提下未明確反對。

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熊丙萬向《財經》記者介紹,這需要證明兩個核心事實,第一點是,廣告商是否有充分理由相信李娟的假身份,或者說李娟是否給廣告商營造了一個虛假但足以讓人相信的外觀,廣告商們自身沒有過錯。其次,比亞迪是否對這些假合同的簽訂有明顯過錯——廣告商需要證明比亞迪是否廣泛知道這些廣告行為,但沒有提出異議。

例如,比亞迪公司出現在5月的阿森納會場上,從法律角度看,確實僅能說明比亞迪接受了李娟在阿森納這個單個事務上的福利,不能說明比亞迪對李娟的仿冒行為知情。

值得注意的是,這起羅生門中所呈現的事實十分混亂,對每一個細節的認識不同均可能就“比亞迪是否知情”這一問題得出不同結論。

最新信息顯示,除李娟已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外,各方目前均未提起民事訴訟,比亞迪方面也已經改口稱願與廣告商協商。

目前,還有更多掩藏事實需要去探索。7月19日,浦東經偵支隊已提審李娟,李娟的供詞、各方銀行流水將為這場謎案寫上新的註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