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多喝水常食粥,祛湿除烦好消夏

今日大暑:多喝水常食粥,祛湿除烦好消夏

今日大暑:多喝水常食粥,祛湿除烦好消夏

今日大暑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当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稍微一走动就满头大汗,人和人之间的安全距离变成了2米,毕竟湿哒哒的皮肤和衣服碰在一起,就觉得浑身难受。但是夜里的风却让人更快乐了,大概是从前不那么热,所以没有察觉吧。

今日大暑:多喝水常食粥,祛湿除烦好消夏

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盛夏时节的萤火虫,因产卵于枯草上,孵化以后从枯草中飞出,被古人误会为是腐草变成的,即为“一候腐草为萤”。

大暑时节,天气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大地犹如一个巨大的蒸笼,是为“二候土润溽暑”。

自入伏以来,风雷暴雨时而大作,大暑时节更加肆掠,然而到大暑后期,每一场雷雨之后,大地的燥热似乎都会悄然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此为“三候大雨时行”。

习俗

大暑节气的民俗也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还有一种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

吃“仙草”

今日大暑:多喝水常食粥,祛湿除烦好消夏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具有神奇的清热解毒的功效,故被誉为“仙草”。将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饮伏茶

今日大暑:多喝水常食粥,祛湿除烦好消夏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晒伏姜

今日大暑:多喝水常食粥,祛湿除烦好消夏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喝暑羊

今日大暑:多喝水常食粥,祛湿除烦好消夏

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伏暑的羊汤汤质优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腺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有的地方还会做上一锅凉面条,这一天,嫁出去的闺女和结了婚的儿子回到父母家,全家人一起喜气洋洋喝羊汤、吃面条,热热闹闹过大暑。

此外,大暑还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有些地方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今日大暑:多喝水常食粥,祛湿除烦好消夏

多喝水常食粥祛湿邪

今日大暑:多喝水常食粥,祛湿除烦好消夏

湿邪在这个时候,不由分说地侵入我们的身体,打乱我们的生活节奏。身体疲乏、胃口不佳、大便黏腻、口臭、满面油光......已经被外界的炽热「烤焦」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处理身体里的湿热了。

此时饮食宜清淡,除了多喝水、常食粥、多吃新鲜果蔬外,还可适当多食用些清热、健脾、利湿、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莲子、百合、薏苡仁等。并注意消暑,荷叶、冬瓜、西瓜、绿豆等是不错的选择,同时还要注意讲究饮食卫生。

一碗甜汤退暑热

酷热之下,我们常常汗流浃背,容易耗气伤阴,所以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如果这时候可以来一碗绿豆糖水,那身上冒出的阵阵热气,也会消散无踪了。

可以把绿豆在水里浸泡一夜,这样更容易煮出绵密的口感。加一些益脾养心的燕麦,绿豆汤里吃到弹牙耐嚼的口感也是一种惊喜。加一些糖,放到常温来吃,燕麦增加了饱腹感,让你不至于吃太多,也就不害怕发胖了。

今日大暑:多喝水常食粥,祛湿除烦好消夏

甜汤的搭配有千万种,高兴了,再加一些莲子清心去火也无妨,还有人喜欢下点祛湿健脾的芡实,在烦热的夏季里喝上一口微甜的汤,是每个热爱生活的人都有资本享受的快乐。

常备藿香茶,常饮藿香茶,有解暑利湿之效,可防中暑。藿香、佩兰各10克,滑石、炒麦芽各30克,甘草6克,水煎代茶饮。

喝点薏米荷叶粥,可以防暑除湿。做法:薏米30克、赤小豆30克、荷叶10克、陈皮10克、大米100克。将薏米(薏苡仁)、赤小豆冷水浸泡2小时,与大米、荷叶、陈皮共同煮粥。每日食用1~2次。

后背撞墙排湿气

此时,人体常常会出现水液排泄不畅,过多的热量排除不去。而背部撞墙法可以疏通膀胱经,经络疏通,体内的淤堵、燥气、湿热就可以排出了。

在离墙10~15厘米处站立,全身自然放松,用背部向后撞击墙壁,待身体弹回后再撞击,约一秒钟撞一下,最好从上到下的撞击整个后背。

今日大暑:多喝水常食粥,祛湿除烦好消夏

撞击时,动作要有力但不可过猛,保持协调均匀。背部撞墙法虽然很简单,但应循序渐进,一开始可以先撞击5~10分钟,渐渐地增加到30分钟左右,最好能长期坚持。

综合自:正安聚友会、活法儿、医易同修偏方针灸食疗大全、名利场等

编辑:PP 璇璇 校对:孙立峰 璇璇 发布:梦龙

今日大暑:多喝水常食粥,祛湿除烦好消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