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股票牛市,上一波牛市是2015年,那麼下一波牛市會是2022年嗎?

鄉村路野


2008是大熊市,而不是牛市,不知是問題者的筆誤,還是啥原因出錯了。

首先,我們看看上證歷史上的幾次牛市情況。90年12月19日開市,從95.79到93年2月16日1558.95為第一大浪牛市,歷時2年3個月。

第二浪下跌走熊,到1994年7月29日的低點325.89下跌了1233.06點,熊市歷時1年零5個月。

從325低點到第三大浪牛市是V形反轉,一直上漲到2001年6月14日2245.43,近7年的大牛市。

因為上漲的時間長,所以下調的時間也就長,走熊到2005年6月6日998.03時,熊市歷時4年,這是第四大浪調整。

然後築底5個月後才有2005年6到2007年10月17日衝高到6124.03的超級大牛市,這是第五大浪。到此,大盤走完了上升五個大浪,三牛二熊。

大盤從6124點一直跌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93點為調整浪A大浪,反彈2009年8月4日3478.01點為反彈B大浪,此為分析師們常說的結構性牛市。

大盤從3478點下跌到2013年6月25日1849.65為 C大浪調整,這一浪運行了近4年時間,是一個失敗浪,因為它的最低點1849沒有比A浪的低點1664很低。前面上升五大浪和後面這ABC三大調整浪一起構成波浪理論的一個八大浪輪迴週期。從此以後大盤進入第二個八大浪輪迴週期。

大盤從2013年6月築底一年後,2014年6月後開啟一輪牛市,到2015.6.12.見頂5178.19點。此一年後牛市為第二個八大浪輪迴週期中的第一大浪上升。


從5178到2638下跌為A浪調整,反彈到3587為B浪,由此下跌為C浪。目前正在進行C調整,因為前期基本上是單邊下跌到2691,所以現在正在超跌反彈。為何現在屬於反彈性質呢?是因為C浪要比A浪2638點更低,現在的最低點是2691,加上現在國內外大環境不支持牛市的誕生,所以說現在屬於超跌反彈。也有另外一種可能性,那就是C浪失敗,即是說2691點就是這輪調整的低點了,現在屬於V型反轉了,但這種可能性不大。

此輪反彈根據目前的走勢,尤其是今天的反彈量能有所放大,可能會突破3000點到3100點左右,然後下調繼續探底,觸摸到地點2450左右見底反彈,接著磨底幾個月,底部夯實後發起總攻,進入第二輪八大浪輪迴週期中的第三大浪牛市。這個時間窗口估計在2019年末至2020年初。

所以說,根據以前的股市歷史大概規律估計,下一波牛市可能會在2019年末至2020年初,如果是慢牛的話,也許會持續到2022年。這輪牛市點位會超過5178點,因為是第三大浪上升,根據波浪理論分析,第三大浪不能比第一浪短。再用黃金分割率計算,第三大浪牛市的最高點可能會達到5955或者,更高到6545點。


wuhuaguofy


我的觀點就是A股下一輪牛市提前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並不會推遲在2022年才會出現A股下一輪牛市;

《一》回顧2007年牛市

2005年6月6日探底998點後開啟探底回升,主要籌降低印花稅刺激;隨後開啟了一年之久的構築底部區域;構築底部區域後開啟了一個量化寬鬆、股改、匯改的牛市,但真正牛市是在2006年8月才算是真正的加速牛至2007年10月16日見頂6124點;見頂後開啟了一波2008年超級大熊市;2008年是超級大熊市,這是讓股民記憶猶新的熊來了!

《二》回顧2015年牛市

2013年6月25日探底回升結束熊市,進行為期一年多的構築底部區域;在2014年7月政策大力支持槓槓資金入市,使的股市資金流動性補足催化了2015年的牛市;真正牛市是從2014年7月下旬開始在權重股拉昇之下,而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初啟動了加速牛1,隨後真正牛市賺錢的就是加速牛2和加速牛3才實現了全民共贏的牛市盛宴!隨後又去槓槓縮小資金流動引發了2015年下半年的熊市!

《三》推測A股下一輪牛市時間點,預計時間在2019年6月至2021年為期一年半牛市

從A股歷史兩波大牛市中特徵可以推算A股下一輪牛市時間點:

特徵一:構築底部區域週期一年時間;

特徵二:牛市都是有政策釋放流動性利好,刺激股市走牛;

特徵三:加速牛都是有3浪完成整個牛市行情;

特徵四:牛市時間都是在一年半時間;

根據目前A股情況分析,A股市盈率已經處於歷史最低估,完全具備價值投資,也就是說離A股下一輪牛市漸行漸近;從2015年開始殺跌至今2018年7月20日已經3元以下便宜股、甚至出現1元以下的個股,破淨股也不斷多、大股東大面積出現質押風險,大股東出現現金增持與回購股份提振持股信心等等跡象已經表明A股目前處於最悲觀狀態,往往牛市就是在悲觀中誕生出現的!

目前A股在7月9日探底2691點後開啟超跌反彈,目前的在構築底部區域;根據A股歷史牛市構築底部區域為期一年時間推算也就是從今年2018年7月開始構築底部區域一年後就是2019年7月,也就是說2019年7月後將迎來A股下一輪確認牛,牛市加速期間有一年半時間所以推算至2019年7月至2021年底一年半時間為真正的牛市行情!所以A股下一輪牛市時間並不會推遲到2022年才會啟動,在2019年至2021年啟動是大概事件!


老金財經


感謝邀請!天天回答這樣的問題開始覺得很新鮮,現在有點厭倦了。

一、2008年的牛市

  • 準確地說應該是2007年的牛市,2008年後面也開始大跌了。這波牛市我沒有經歷過。我當時剛畢業不久。不過,在08年時有參與股票。剛進去就不斷虧損。經常單隻股票滿倉進出。轉眼間市值就腰斬了。後來在中國石化的權證和榮華實業兩隻賺了回來。當時的經濟是非常好的。眉飛色舞,金融,鋼鐵,被稱為五朵金花。有色一波10倍的漲幅確實吸引了不少人的眼光。

二、2015的牛市

  • 2015年是資金推動的牛市。各種槓桿資金進場,導致暴跌時發生了踩踏事件。很多個股跌到現在都沒有緩過勁了。在那波牛市裡最後是以市值來計算的。凡是市值少於40億的都是大炒特炒。經過了暴跌之後,績優白馬股大舉反攻。帶來了一波2017年屬於白馬股的牛市。

三、下一波牛市會是2022年嗎?

  • 可以想象,以目前的經濟環境和資金環境,過去那種全面牛市很多年後都不會有了。大盤估計是不知不覺地在抬高底部。能推動大盤上漲的還是績優股。這種局面會持續很多年。港資,外資進來之後,這樣的情形會更加厲害。別看中小創現在漲得很牛逼。6月份過後又是很難上漲了。A股之後大概率會走向港股化,國際化的道路。績優股推動大盤上漲。績差股大趨勢不斷下跌。只有在A股這個神奇的環境才會有上面去了海南就大漲,上面走了,海南板塊就大跌。老外是看不懂的。現在也只有趁上證50休息才有這樣的表演機會。等6月份這種靠題材推動的就完全不行了。估計大盤會和港股一樣走向比較長的結構化上漲過程。全面牛市不會再有了。

股海重生2015


這裡先糾正題主一個錯誤,2018年全球金融危機,全球股市都是大跌,a股更是一度從6000點高位跌到1664點,怎麼成為了牛市呢?(如下圖)那一波牛市的截止時間是2007年的12月份,2008年全年幾乎都是下跌。

回到正題,按照a股牛熊轉換的時間週期來看,進入21世紀之後,三次牛市的結束時間點分別是2001年,2007年,2015年,中間的間隔時間分別是6年和8年,按照這個節奏推斷的話,下一次牛市結束時間應該是2021-2023年。再根據一般牛市持續時間2-3年,所以下一次牛市的起點應該在2019年-2020年區間。

從估值的角度,各大指數的估值水平目前也來到了此前的歷史大底區域,雖然估值底到真正的股價底存在一定的時間沉澱,歷史數據顯示,一般是幾個月到十幾個月,這樣估算的話接下來的一波牛市應該也處於2019年到2020年。

另外鑑於近三年下跌的幅度偏大,創業板最大回調幅度都超過了60%,一些利空因素也都集中在這段時間釋放,也會使得行情提前來到。因而接下來大家就要做好播種的準備,迎來1年後的收穫期吧。



侯賢平


牛市的形成不是靠時間累積的,而是由內外因素綜合決定的。

2005年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激發了市場活力,拉開了牛市大幕,這期間世界經濟蓬勃發展,我國出口盈餘不斷累加,世界性的貨幣寬鬆導致熱錢氾濫。諸多利好促成了持續2年多的大牛市。這次股市最後被世界金融危機打倒,從6124跌至1664點。

2015年的牛市主要是資金推動型,融資融券制度為A股帶來大量活錢,兩市每日成交量在萬億以上,投機氛圍濃厚。但當時國內經濟並不景氣,這種沒有基本面支撐的牛市註定不能長久,後來股指被腰斬。

下一波牛市也需要內在推動因素。我大膽預測,下一波牛市將是國家進一步推進金融開放帶來的。一是“入摩”,每年可以帶來1000多億資金。二是養老金入市,按最高比例有6000億。三是證券、基金公司外資持股比例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四是滬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額度從130億調整為520億元人民幣,擴大四倍,下一步還有滬倫通。

以上舉措,都是股市真金白銀的利好,帶來的主要是長線資金,由機構控制。外資可以擁有對證券公司的控股權,甚至設立獨資公司。除了資金外,他們將帶來先進管理經驗和成熟穩健的操作風格,一改A股由散戶佔多數所引起的大起大落、牛短熊長的問題。

至於牛市的時間,可以根據這些資金入市的時間來估算,大部分資金是今年5月份開始入市,今年可以稱為牛市元年,長線資金以建倉為主,投資標的以估值降低的白馬藍籌股和成長超預期的醫藥、新能源汽車等板塊為主,股市高點可以到3500點。2019年是牛市啟動年,保守按照20%的漲幅可以達到4200點。2020年是牛市主升年,股指將攻克2015年的高點5178點。2021年為牛市尾巴年,股指將上攻2008年高點6124點,然後進入調整,本輪牛市基本結束。以後是掉頭向下還是進入慢牛,受諸多因素影響,無法預測了。這期間還有很多不可抗力可以導致牛市終止,比如戰爭等等。



遠方家人987


謝謝邀請!首先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說的是牛市具備怎樣的基本條件才會有可能發生?


第一股票的估值。絕大部分股票估值處於接近歷史地位,市盈率普遍偏低。第二政策預期,是防風險還是穩增長,是調結構還是穩投資?第三經濟增長預期是不是已見底。第四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是否可預期。第五資金的流動性是否充裕。我認為基本滿足以上條件才有可能發生牛市行情。那麼到2022年還有將近4年的時間,如果到時候滿足上述條件,我想有可能會發生牛市行情的。但是同時滿足上述條件不太可能。

據我的理解,國家不希望股市發生暴漲暴跌情況,希望經濟是穩定發展,那麼股市應該是經濟的晴雨表,應該反應經濟的發展預期,所以股指應該是穩定的平穩的增長。而不是大起大落。所以我想以後不太會有大牛市和大熊市,而是經常會有結構性行情。


就是說一家上市公司業績穩增長,成長可預期,那他就是一直處於“牛市”。也就是倡導價值投資,而不是投機。以上是我的簡單看法。謝謝!


晶瑩理財


您好,實際上從時間規律上,確實值得我們去思考。但是,回顧過去18年的時間,熊市運行週期大概在4年左右,牛市運行大概2年左右,A股市場屬於典型的牛短熊長運行格局。具體來看,2001年至2005年為2000年之後的第一輪大熊市;2008年後市場曾經出現一輪大反彈,而後在2009年下半年見頂回落開始大熊市調整。從嚴格意義上來看,第二輪大熊市從2009年至2014年;至於第三輪大熊市則是從2015年6月至今,目前已經運作約3年。實際上,如果按照四年大熊市的週期來看,2019年下半年有望形成市場的一個重要拐點,但這僅僅屬於時間週期規律上的推測,而實際情況下,更需要更多因素給予考慮。與此同時,對於牛熊轉換過程,往往比較複雜,不是簡單的時間規律與市場運行規律就可以解釋出來。但是,對於現階段的股市,3000點基本上屬於政策底部,而現階段更屬於築底的過程,或許對於當前的股票市場,可以定義為熊市中後期階段,但往往這個時候,越容易考驗投資者的投資耐心以及投資的忍耐力。或許,經過了這一個最難熬的過程之後,市場有望步入一個新的起漲點。


郭施亮


有沒有牛市,跟年份無關,主要受三個因子影響:

一 是 貨幣政策決定的流動性和 無風險利率水平,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 風險偏好;

二 光有水還不夠,還得有風,風就是政策引導、不要嚴格打壓題材炒作,不壓制次新和小票,

不刻意製造政策利空,比如老是臨時停牌和猛發新股,有節制地IPO政策,從嚴審核等等。

畢竟 小票起來了,才有賺錢效應,市場人氣才能活,這樣其實反過來有利於新股;

三 有了水,有了風, 上市公司本身還得有業績有成長性,業績就是發動機,就是動力,

就是驅動股價上漲的核心力量,當然外延併購的不算,因為不能持續,必須的內生性的、主營業務的增長 才行,而且某幾個行業普遍性的,盈利能力都在回升,比去年同期的業績增長都在加速,

這樣效果更好,市場有一個好的美麗的預期,才能引導股價走起來,畢竟資金也不能硬來,資金是需要預期的,資金是需要邏輯的,邏輯是來自基本面的,或者政策面的,但是來自基本面的,行情,走得更遠。政策製造的風口,只能誕生題材股,炒一把然後就是一地雞毛。

糾正一下:2008年也不是牛市,而是熊市,2009年才是小陽春行情,受益於4萬億的刺激。特別是資源行業和地產行業,那波行情漲的最猛。2015年則是 槓槓牛,各種場內的 場外的加槓桿。這是典型的人為的、利率放鬆下的、政策牛市。

所以,有沒有牛市,宏觀上看貨幣政策是否寬鬆,信貸投放是否充裕,

中觀上看行業的景氣度,微觀上看上市公司的盈利週期。簡單說,就是有水有風有業績,就有牛市。跟具體年份無關的。


懂股帝


牛市並不一定要相隔幾年才出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05a598fc91eb60085bf2d263c3e9ed3a\

順勢而為


下一波牛市什麼時候到來,要看上一波牛市結束後怎麼調整。從2015年6月12日牛市頂點開始的調整浪呈ABC形態。A浪:5178~2638點;B浪:2638~3587點;C浪:3587~?

C浪調整的時間和空間將決定下一輪牛市的到來。預計C浪將調整至A浪低點2638點附近,可能會跌破,調整的時間和空間呈反比,跌的越快,調整的時間越短;反之,時間就會延長。6月到24個月都有可能,12個月是中間值。一年到一年半的可能較大,對應的時間為2019.1和2019.6。

C浪束後,2020年必將轉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