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面子到底值多少錢?

1

中國人愛面子,已經不是個什麼社交秘密。

在這一點上,當年魯迅就已經一語中的:“面子是中國精神的綱領,只要抓住這個,就像過去的拔住了辮子一樣,綱舉目張,全身就都跟著走動了。”

放到現在,小到請客吃飯,大到婚姻事業,沒有哪一塊繞得開“面子”話題。

中國人的面子到底值多少錢?

小孩子拼爹媽、拼成績、拼家境;大人拼事業、拼家庭、拼收入;老一輩的人不會跳廣場舞都不好意思出門。

給孩子買最精緻的衣服配飾,為的是讓他在學校有面子;

朋友結婚生子,別人的禮金都是五百六百,為了面子,只能咬咬牙擠出半個月薪水比他們包得更多;

中國人的面子到底值多少錢?

酒桌上為了面子,吹噓自己“酒量不錯”,結果喝到不省人事,甚至生命垂危的大有人在……

歷史上最典型的“愛面子”事件,莫過於在烏江邊自刎而死的項羽。兵敗之後,他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於是自刎而死。

我不禁想問:中國人的面子到底有多值錢?難道比自己的命還值錢嗎?

2

今年年末,話題“過個體面的年要花多少錢”登上微博熱搜。

中國人的面子到底值多少錢?

總結起來,各種“面子賬”佔了絕大部分。除了需要下血本為返鄉添置幾身行頭,送禮、聚會更是躲不過的坑。尤其是紅包這一塊,即要顧全自己的面子,還要湊個吉利數字——想著666比66好聽,於是就包個666塊吧!就這樣,拼死累活攢了大半年的錢,過了春節就變成負支出了。

但你要知道,有些“愛面子”是為了講求自尊,讓自己體面,是在經濟允許的範圍內,提升自己吃穿外在包括交際的物質標準,這沒什麼不好。但另一部分“愛面子”就不一樣了,虛榮就是活脫脫的打腫臉充胖子,為了掩蓋自己的自卑,而選擇花大價錢來假裝自己活得光鮮亮麗。

基於攀比心理的愛面子,本身就是個扭曲的產物。高校內校園貸風靡,不正是不法商家抓住了學生的攀比心理——借錢買名牌,借錢請客吃飯,他們所謂的“有錢”,僅僅是為了讓別人看起來“有錢”。

還有各個城市的“面子工程”——作為國家級貧困縣,湖北來鳳縣2017年就已經申報了2000戶貧困家庭,而國家下撥的1061.25萬元扶貧款項中竟被挪用了801萬元用來建造所謂的“特色民居工程”。

中國人的面子到底值多少錢?

這些用於改造貧困家庭危房的資金就這樣被用來對成片的臨街或臨河的樓房進行木質結構包裝,成為貼在房子外面上的裝飾工程。

當看到這類新聞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憎恨為了政績為了斂財不折手段的“愛面子”官員。

3

費孝通曾經在《鄉土中國》中講到:“中國是個熟人社會,這種面子不僅是可以看的,也是可以用的,是人的資源和身份。”這或許是中國人愛面子的原因之一。

這意味著,中國人眼中,“面子”常常被看作是一種等價交易,你有多少分量,我就用同樣的分量對待你。

中國人的面子到底值多少錢?

所以說來,中國人的面子究竟值多少錢?我想這已經不能用具體的數值來衡量。對於甚至願意用“命”來換面子的中國人來說,只要能活得體面,一切都是值得的。而這其中,就不得不提節假日的“面子重災區”。

尤其是每逢端午節、中秋節,送的粽子和月餅除了要講究一定的包裝設計感,關鍵是味道還要好吃,分量還要足夠大,這樣送出去才有面子。

廈門瑞頤大酒店端午放“粽”最相“頤”,即日起接受預定——

最用心的包裝,最精緻的原料,最夠分量的禮盒,給足你的面子。

中國人的面子到底值多少錢?

中國人的面子到底值多少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