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和學生家長對於教學的評價相差如此之大,你怎麼看?

前面發了調研學生家長得出的結論《大部分家長是請這樣講的老師輔導孩子的》,那麼專家又是怎麼看畫蘋果這節課的呢?下面給出專家對畫蘋果這個課程故事的解讀

說明:我前面說過:畫蘋果這個教學故事是我改編的。

故事的原文為從畫蘋果看中日美三國老師的課程文化差異》在調查時我沒有說明三位老師分別代表的是中國老師、日本老師和美國老師,我把中國老師用第一位老師(A教師)、日本老師用第二位老師(B教師)、美國老師用第三 位老師(C教師)代替的。

家長觀點如下

家長都希望老師講的越多越好,要是在學校老師也和培訓班老師講的一樣多一樣好,誰還願意花錢費時的在外面學。怎樣讓孩子考一個高分,讓孩子考一個好大學,讓孩子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才是我們需要的,我們才不管什麼素質教育呢。有本事,那就讓我們的孩子考上好大學,如果有這個承諾,我就敢花大價錢請這位老師做家教。

專家觀點如下:

中國老師:知識本位,教師主體,注重預設和控制,強調"教"的過程,關注學習結果,凸現的是接受性學習,封閉性學習,抽象學習,外部操作學習,看不出內部操作過程。

日本老師:以學生為主體,教學較為開放,關注知識的情景性,凸現的是觀察學習,自主學習,有明顯的內部操作過程。

美國老師:以兒童為中心,為主體,關注個體,張揚個性,注重真實的學習情景創設,課堂氛圍民主、開放,凸現的是自由學習,自主學習,情景學習,體驗學習,活動化學習,個性化學習,學習者內部言語操作過程非常鮮明,不關注學習結果。

我每次調查獲得結論後,都會告訴被調查者專家的觀點和故事的原文,所以下面也給出故事的原文,以便於讓讀者全面瞭解這個故事,對教育教學做進一步的思考。

從畫蘋果看中日美三國老師的課程文化差異

綿陽師院 王 楠 621000 2004年11月24日

一、課程故事描述

華東師範大學吳剛平博士,在進行新課程培訓中曾經描述了中國老師、日本老師和美國老師可能怎樣教孩子們畫蘋果的課程故事:

中國老師走進教室:"同學們,上一節美術課,我們學習了畫水杯,這一節課我們學習畫蘋果。大家先觀察我是怎樣畫的。注意,先畫一個正方形,注意,這個正方形要畫得輕一些,因為最後要擦掉……好了,老師畫完了。現在請大家拿出美術本開始畫,注意,我是怎麼畫的。"--中國學生一次就畫出了最像蘋果的"蘋果"。

日本老師手裡拿一隻蘋果走進教室:"同學們,這是什麼?……對,這是蘋果,大家喜不喜歡?如果喜歡,我可以拿到大家面前 ,大家可以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但是這個蘋果不能吃,因為只有一個蘋果,而且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習畫蘋果。"然後,將蘋果放在講臺上。"現在,大家可以畫蘋果了。"--蘋果還在,學生有了觀察的對象,第一次畫得可能象梨,第二次畫得就有點象蘋果了。

美國老師提著一籃子蘋果進教室:"同學們,這是什麼?……對,這是蘋果。大家喜不喜歡?如果喜歡,大家可以上來拿一個。"同學們各自拿了一個蘋果,老師接著說:"大家可以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玩一玩……另外,這些蘋果老師都洗乾淨了,如果喜歡,還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時間過去,許多學生已經吃掉了蘋果,這時老師開始佈置任務:"同學們,我們這一節課要畫蘋果,現在請大家在自已的本子上畫上蘋果。"--蘋果已經吃掉了,學生第一次可能畫得象南瓜,第二次可能象梨,第三次畫得才有點像蘋果。

二、課程故事分析

專家和學生家長對於教學的評價相差如此之大,你怎麼看?

 三、課程故事解讀

從三國老師的課程故事所描繪出的課堂場景看,中國老師、日本老師和美國老師各自課程故事中隱含的課程文化和理念差異非常顯著。

中國老師:知識本位,教師主體,注重預設和控制,強調"教"的過程,關注學習結果,凸現的是接受性學習,封閉性學習,抽象學習,外部操作學習,看不出內部操作過程。

日本老師:以學生為主體,教學較為開放,關注知識的情景性,凸現的是觀察學習,自主學習,有明顯的內部操作過程。

美國老師:以兒童為中心,為主體,關注個體,張揚個性,注重真實的學習情景創設,課堂氛圍民主、開放,凸現的是自由學習,自主學習,情景學習,體驗學習,活動化學習,個性化學習,學習者內部言語操作過程非常鮮明,不關注學習結果。

四、課程故事感悟

從表面上看,中國老師的教學效果明顯優於日本和美國老師,中國學生"一次就畫出了最象蘋果的'蘋果'"。當然這一句話裡的"蘋果",實質上是隱喻了中國老師教出來的中國學生基礎知識的紮實。

但是正是在這"科學主義,技術理性,工具理性,現代科學課程範式支持下的應試教育表象,掩蓋著中國當代教育的深刻'危機'"。

"高分低能"就是這樣被打造出來的,中國孩子的個性,創新潛能就是這樣泯滅的。沒有個性教育的文化土壤,創新教育只能是神話。

同樣是畫蘋果,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三個小小的課程故事,其中蘊含著深厚、迥異的課程文化,不同的課程故事塑造著本質迥然的國民性格。中國千人一面的教育,"工業標準化教育"只能抑制孩子創造的天性;而美國的個性化教育,才是激活人的創造潛能的真正的創新教育。

人是怎樣被文化重塑的?人性是怎樣被扭曲的,我們只要重做一遍"跳蚤變爬蚤"的科學實驗,其答案自然就昭然若揭了。

難怪,北大校長許志宏在近期與美國耶魯大學校長萊溫關於"好學生"的對話時的無奈狀:"我們只能憑高考成績錄取,雖然也能選拔出大部份的優秀學生,但無法選拔出尖子生"。並多次在北大迎新會上語重心長地告誡北大的新生,"你們不要再去爭什麼狀元了……"

寫到這裡,我又不由得想起二十世紀初德國雅斯貝爾斯的意味深長的話:"通過一連串的考試,一步步地抵達目的地,這種方式對不能獨立思考的芸芸眾生來說,是十分有利的,而對有創造精神的人來說,考試則意味著自由學習的結束。"教育不能沒有考試,問題出在只為考試的教育。

這也許就是富於教育良知的吳剛平博士等中國教育家"心中永遠的痛"。

在教育走向國際理解的大趨勢下,在被石中英博士謂之 "動搖五千年文化"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大潮中,筆者確實不知道中華民族這趟"應試教育專列",還有多大的慣性,還要跑多遠。

小小的蘋果,確實負載著深厚、迥異的課程文化價值。

本文發表在《中國教師報》2004年11月24日“專家談課改”欄目,作者:綿陽師院 王 楠 6210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