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已經快忘了,童年究竟是什麼滋味?

孩子們已經快忘了,童年究竟是什麼滋味?

孩子們已經快忘了,童年究竟是什麼滋味?

童年這個詞,

總是能喚醒我們無盡的回憶與嚮往。

老家田野裡綠油油的麥浪,

樹上嘰嘰喳喳的小鳥,

溪水裡追逐打鬧的小夥伴,

捏在指尖的蜻蜓,

和永遠都玩不膩的泥土

不管長大後的世界多麼複雜,

每每想起童年的時光,

臉上都會不自覺的浮現出

一絲溫暖的笑容。

孩子們已經快忘了,童年究竟是什麼滋味?

所以呀,每年一到兒童節,一波大齡兒童便開始了狂歡的旅程,幻想著能夠再一次捕獲童年的快樂。但真正的節日主角——小孩子們,卻似乎顯得不那麼興奮。因為在他們的童年記憶裡,早已沒有了我們兒時的樂趣。

在池塘裡滾得滿身泥是什麼樣的感覺?田野裡的烤魚的到底能有多香?羊毛摸起來是不是軟軟的?漫天星空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場景?...

千篇一律的電視節目,和數不清的培訓班充斥著他們的童年生活,忘情玩樂的日子實在屈指可數。兒童節,無非是另一份昂貴的禮物,另一頓豪華的大餐,小時候和長大之後,好像也沒有太大區別呀。

孩子們已經快忘了,童年究竟是什麼滋味?

他們什麼都像,唯獨不像一個小孩子

有人說,中國小孩的童年越來越短,大多數孩子的童年在進入幼兒園那一刻就已經結束。

一旦進入校園,“玩樂”便不再是他們的主題。他們要開始承載起父母的期望,開始努力贏在起跑線上,學著做一個“小大人”。演講、畫畫、英語、鋼琴...每個家長都玩命的讓自已的孩子變成全才,恨不得讓他們一夜之間長大,快些變成自己想象中的樣子。

電視節目裡的孩子們,舉手投足間散發出一股成年人的味道,他們像主持人,像歌手,像演說家,像領導,唯一不像的,就是小孩子

孩子們已經快忘了,童年究竟是什麼滋味?

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秩序,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成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鍾的兒童…

——盧梭

童年不是未來生活的預備期,也不是為了成為優秀的大人而存在,它是一段光彩奪目、獨特、卻不可重現的時光,也正因為如此,才顯得珍貴無比。

過早的以成人世界的規則去要求孩子,卻剝奪了本該屬於童年的天真和快樂。這可能是很多家長打著“一切都是為你好”的旗號,做得最殘忍的事了。

孩子們已經快忘了,童年究竟是什麼滋味?

他們什麼都有,卻丟了最重要的東西

而另一些家長,則希望通過物質來補足孩子童年的缺失。漂亮的衣服,昂貴的玩具,新潮的電子產品… 卻忘了內心的滋養才是成長的根本,兒童本性中的純真,天性中的快樂,都是童年裡不可缺失的元素。

幾歲的小孩可以熟練地通關ipad上的每一個新遊戲,卻很難再因為一朵花開而歡呼雀躍;可以輕易花幾百上千元為遊戲中的角色刷裝備,卻不再願意為流浪的小狗分上一塊麵包…

面對周圍的世界時,現代孩子往往顯現出成年人般的冷淡和漠不關心...

孩子們已經快忘了,童年究竟是什麼滋味?

他們名牌傍身,衣食無憂,看起來似乎擁有了全世界,卻丟失了一樣最最重要的東西:童心

而童心,恰恰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奢侈品:它是天真爛漫的歡樂,是天馬行空的想象,是由心而發的善良,也是轉瞬即使的饋贈,童真之心一旦磨滅,以後便難以再次找回了。

孩子們已經快忘了,童年究竟是什麼滋味?

畫家陳丹青先生曾在一次訪談中說,他經常會遇到一些家長來問:“我的孩子應該怎麼學畫?”“怎麼能夠畫得像你這樣?”......

對於13歲以前的孩子,我主張不要跟他解釋什麼是「美」,什麼是「古代」和「現代」。不要太早灌輸這麼多詞彙給他,什麼大師、藝術、教育,這些都是大人的詞,不像孩子。就讓他看,讓他感受;帶他出去,就讓他玩兒,保持他的動物性,保持他的童心!

孩子們已經快忘了,童年究竟是什麼滋味?

用一場旅行,尋回孩子消失的童心

但對於城市裡長大的孩子來說,鋼筋水泥的世界裡處處都是成人的規則,到哪裡才能找回可以釋放童心的快樂天地呢?

一場迴歸本真的旅行也許是現代家長能送給孩子最棒的童年禮物。

作為家長,即使不能讓孩子的童年在青山綠水中度過,依然可以選擇用“體驗”的方式讓他們獲得美好的經歷與情感。在自然裡釋放童心,獲得良好的認知,從心開始發生改變。

孩子們已經快忘了,童年究竟是什麼滋味?

如果孩子的童年能夠自由的瘋狂打鬧,能夠在花叢中縱情奔跑,能和小動物們成為玩伴,那麼他一定會擁有非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敢於冒險的精神和開朗的性格,有對世間萬物的熱愛與敬畏之心。

孩子們已經快忘了,童年究竟是什麼滋味?

去草地裡撒歡,在泥塘裡打滾兒,去田間追逐奔跑的野鴨,去摔倒又爬起來,像一個孩子般的去哭去笑,釋放天性,釋放內心最真實的情緒。

去和小動物們成為朋友,瞭解不同物種的生存智慧;去親歷一株植物的成長曆程,從而學會尊重生命;去用雙手收割水稻,學會珍惜和感恩自然的饋贈。

孩子們已經快忘了,童年究竟是什麼滋味?

小孩並不喜歡天天去上學。

他們常常更希望閉著眼睛

聞一聞草的清香,

叫喊著追逐鴨子,

靜聽遠處貝克開裂的沙沙聲,

或者對著鏡子齜牙咧嘴。

小孩有各種各樣的身高和體態。

下定決心不再長大的孩子,

永遠不會長大。

他們在心田種下了一個秘密。

所以,即使已經長大成人,

他們也會被細微小事所感動:

比如一縷陽光,或是一朵雪花。

旅途中見識越多美好的東西,越能喚醒孩子內心善和美的種子。而這些種子將如清泉般滋養他們的靈魂,讓其在漫長的人生中永保童真之心,因一朵雪花而驚奇,被一縷陽光所感動。

孩子們已經快忘了,童年究竟是什麼滋味?

所以,為什麼要把成人世界的規則強加於孩子身上呢?童年,就讓他們做一個簡單而快樂的孩子吧。

如果你能看到他們奔跑于田野山間時,那一臉快樂而幸福的笑容,你還會不斷催促著他成長,催促他變成大人的模樣嗎?

孩子們已經快忘了,童年究竟是什麼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