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指紋識別的手機有哪些?

駐車時間


市場上前置指紋的手機有很多。我們來盤點一下目前2018年手機市場上可以買到的前置指紋安卓手機有哪些?

如果不算屏下指紋識別的話,範圍就相對小了很多,以小米 華為 魅族作為代表來看

小米

小米手機這幾年基本上都在使用後置指紋識別,現在旗艦更加是用上了虹膜人臉的技術,所以前置指紋識別的小米手機只有小米not3是在售的了


華為

說到華為採用前置指紋,這估計是目前這方面的大戶了先來列舉一款機型,華為nova2s,作為性價比不是很高,但是價格卻追隨友商價格的nova2s來說。採用了前置指紋實在是讓人無法理解,目前京東還在售,也算是一個代表


華為榮耀9

作為去年的華為旗艦手機來說,還是頗具代表性的。目前高配價格已經到了2499元。去年全面屏概念還不是很流行,所以作為去年的旗艦才用前置指紋識別也是無可厚非的。

榮耀10

作為今年的一系列華為旗艦之中的一款,它採用了前置指紋識別技術。但是在屏佔比上卻要有很大的優勢。可能是為了迎合小部分市場才選擇這樣設計吧。



華為mate10

作為比較高端的一款華為旗艦機型。它也採用了前置指紋識別技術。外觀要麼看起來比較貼合商務類型。可以說,華為對自己的系列產品定位有很準確的認識。


榮耀v10

作為去年的旗艦代表榮耀v十頁採用了前置指紋識別技術。而且是當下市場上價格已經降到1999元的超具性價比的華為手機。消費者好評報活動,同時全球銷量也在進一步上升極光藍。

魅族

收到前置指紋,魅族是目前在自己的產品上使用前置指紋最多的手機廠商。

魅族15

作為今年黃章回歸的首個代表作,魅族15填制的小圓點指紋識別還是當時很大的一個賣點。

同時採用前置指紋識別技術的魅藍手機,還有魅藍6以及魅藍note6。


八卦新資訊


前置指紋的手機那太多了,一般帶有home鍵的非全面屏手機大多都帶前置,如蘋果系列現存的各種規格從6到8,可惜x應該不算前置指紋,華為的p20,榮耀系列幾款,藍綠廠的最新款式等,還有小米最新的米8探索版都算是前置指紋,我個人還是喜歡指紋系統,而非現在的面部識別。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路人暘


感謝邀請回答,我是愛答題的數碼小哥。

我和你有同樣的感覺特別喜歡前置指紋的手機,我感覺前置指紋很方便,很美,指紋後置了看起來前面光禿禿的很不協調。各個廠商一發布手機還是比較關注有沒有前置指紋識別的。

就現在手機市場而言,各個品牌都在追求大屏幕,高屏佔比,所以指紋前置會越來越少,不過隨著技術的發展,指紋雖然不能像以前那樣直接放在玻璃面板上,但是通過一定的技術,設計到了屏幕下面,這個也是可以接受的,像小米的8探索版就是這一類,vivo x21屏下指紋版。

現在說說傳統前置指紋識別的手機,現在手機主流幾大品牌蘋果,小米,華為,vivo,oppo,魅族,蘋果的前置指紋識別手機有蘋果8系列,蘋果7系列,這兩個系列都是前置指紋識別的機型,蘋果X就不帶前置指紋識別了。

小米帶前置指紋的手機不多了,像小米上一代小米6手機,小米5s手機都是前置指紋,不過都停產了,在某寶或某東應該還可以買到,小米其他的黑鯊遊戲手機是前置指紋的。華為的前置指紋的手機還是不少的,華為Mate10是的,華為P20,榮耀10,榮耀V10,榮耀9都是前置指紋識別的手機。現在說說魅族,魅族15手機,魅族m15,魅藍6,魅藍note6,魅族pro7,魅藍E2,魅族還是比較看重前置指紋識別,旗下的機子大半都是的。vivo,OPPO可以一起說,兩家都是一個大老闆,vivoY67,X9,X9S系列,X7系列。OPPO的前置指紋的不是太多,官網看到的有OPPO A57,其他的都不是的。其他品牌的就不給你列舉了,如果有興趣可以自己搜一下。

可以說的是,隨著手機越來越大,屏佔比越來越大,不少品牌廠商都取消前置指紋識別,改用後置指紋或者其他解鎖方式,這對於我們這些喜歡前置指紋識別的手機黨真的不是個好消息,不過我希望,隨著技術的提高,會有更好的設計解決指紋前置問題,希望那一天早一點到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也希望大家互相交流,方便的話點個贊,留個言,互相聊下心得體會!!!


愛答題的數碼小哥


時至今日,指紋識別貌似已經成了我們每個人選購手機所要求的必備功能了,不管是解鎖還是支付等,給我們帶來的便捷不言而喻。回想智能手機指紋識別這個過程,人們從比速度,比識別率發展到現在比外觀和位置。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速度和識別率沒有什麼大的差異,外觀也只是簡單的幾何圖形,倒是對於位置的辯論沒有停歇過。現在前置指紋識別的旗艦手機有華為P20,榮耀V10,榮耀10,蘋果7P,蘋果8P魅族PRO7,魅族15,華為nova 2s,OPPO R11,小米6,魅族NOTE 5,小米NOTE3,小米NOTE2,小米6,三星s6,三星NOTE9等等,本人最喜歡的是蘋果5S和蘋果SE,特別是蘋果5s堪稱是前置指紋識別的鼻祖,使用方便,外觀漂亮大方,自己入手的第一部前置指紋識別手機就是蘋果5S,後來嫌棄屏幕小,電池容量不夠大,才換的榮耀V10,用著都很舒服,非常不錯!


張利果


前置指紋後蓋要更美觀,後置指紋全面屏會更美觀。前置指紋的手機還是很多的,iphone5s開始到iphone8plus都是前置指紋,魅族絕大部分手機也是前置指紋,小米6、一加、OPPO、vivo在全面屏沒出之前也是前置指紋。我以前認為後置指紋不好用,感覺為什麼要用後置指紋,我現在用一加5T,才發現後置指紋也是有一點道理的,你完全不會感覺到彆扭。之前用魅族手機用指紋解鎖感覺好方便,現在全面屏出來後前置指紋影響屏障比,iphoneX用的是面部識別,而安卓陣營很多都是面部識別加後置指紋,很少部分用先進的屏下指紋,為啥IphoneX可以一個面部識別就可以,而安卓不行,說明蘋果的面部識別和安卓的面部識別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對自己的面部識別不是很自信,只能再加一個指紋解鎖。這樣一來,你就會發現劉海屏加後蓋開個孔真的很醜,有點不倫不類。而且安卓的很多屏幕劉海還要留很長的下巴,很難以接受。


Respectivement


謝謝悟空邀請,前置指紋傳感器的手機有很多產品機型。下面一一介紹給大家。排名不分先後。

  1. OnePlus 5,2017年6月22日發佈,5.5英寸AMOLED顯示屏,8GB內存,驍龍835處理器,前置指紋識別。

  2. 華為nova2s,2017年12月12日發佈,6英寸IPS高清全面屏,搭載麒麟960處理器,4GB內存,前置指紋識別。


  3. 華為P10,2017年3月推出,5.1英寸高清屏,搭載麒麟960處理器,4GB內存,前置指紋識別。
  4. 華為P10 Plus,2017年3月發佈,5.5英寸高清顯示屏,搭載麒麟960處理器,6GB內存,前置指紋識別。


  5. 榮耀V10,2017年11月發佈,5.99英寸高清全面屏,搭載麒麟970處理器,4/6GB內存,前置指紋識別。
  6. 魅族M6Note,2017年8月發佈,5.5英寸高清顯示屏,搭載驍龍625處理器,3/4GB內存。前置指紋識別。
  7. TCL 580手機,2016年10月10日發佈,5英寸AMOLED顯示屏,搭載聯發科MT6750處理器,3GB內存,前置指紋識別。
  8. 摩托羅拉G4,2016年4月發佈,5.5英寸高清顯示屏,搭載驍龍617處理器,3GB內存,前置指紋識別。
  9. Olefone Be Touch 2,5.5英寸FHD屏幕,搭載聯發科MT6752處理器,3GB內存,前置指紋識別。
  10. Olefone T1,5.5英寸FHD顯示屏,搭載聯發科P20處理器,6GB內存,前置指紋識別。


  11. 小米5,2016年2月發佈,5.15英寸高清顯示屏,搭載驍龍820處理器,3GB內存,前置指紋識別。



還有蘋果5S到8P,就介紹到這裡,歡迎補充,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想法,請關注我一下,互相交流經驗,共同進步!謝謝你的支持!


數碼輕鬆站


感謝邀請!手機指紋分為三種類別,第一種就是後置指紋,第二種就是前置指紋,第三種就是側面指紋,要說最好用,最方便的就屬於前置指紋,今天品涵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前置指紋的手機有哪些。魅族,基本上機型都採用用的前置指紋手機,有魅族PRO6 魅族PRO7 魅族15 等等……是非常多的機型的。 小米,小米note3 小米6 等等,但小米使用前置指紋的手機不多。 還有vivoX7 一加3 oppoR9plus 等等好多好多。


品涵


謝邀。這個問題,不知道屏下指紋技術,算前置指紋的麼?目前,vivo跟小米都有推出了屏下指紋技術的手機,這個按道理應該也算前置的。

另外主流的前置實體指紋模塊的手機,還有華為P10系列,一加5,魅族15系列,榮耀V10,華為nova2s,黑莓KEY2,堅果3等等,數量還是不少的。在這些產品裡面,也是有的很低價格,入門級別,有的處於中高端級別。

這裡面我個人用過並且推薦的,會是一加5和魅族15這兩款,屬於比較均衡。目前來說,價格應該在1000-2000之間都能買到的。


瘦子說


謝謝邀請,前置指紋解鎖的手機現在實在是太多太多,比如蘋果、華為、一加等等很多很多,但要說到開山鼻祖當屬iPhone5S,5S的前置大獲成功,引領了新一代的前置指紋潮流,前置指紋有哪些手機,這個問題跟後置指紋有哪些手機其實是一樣,都無需太過花時間去研究,稍微瞭解一下即可,未來都將是面部解鎖和屏下指紋的時代。


手機科技愛好者ZZ


你好。

關於前置指紋,安卓陣營裡面是魅族mx4pro帶來了安卓首款正面按壓式指紋識別。然後一眾廠商開始“模仿”“借鑑”。全面屏時代,正面指紋會被屏下指紋或人臉識別替代 。

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