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車比國產車貴在哪裡了,質量有多大差別?

LXF


這個問題,以我的感受,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點,一是虛榮心,二是品牌,三是穩定。

國產車也是分檔次的。

一輛車你要開幾年?開多少萬公里才還?

買車用來做什麼?

國產車,很多,質量差別很大,所以國產車最好還是買大廠的,比如奇瑞,吉利,BYD,長城等。最好買上市多年,還在不斷改進,不斷出新的車型,比如帝豪,遠景,F3,瑞虎,H6等。最好買手動,自吸的車型。這樣的車,你怎麼說開10萬公里都是沒問題的,有可能你到不了10完公里你就已經換車了。家用車10萬公里,你一個月1000公里,你都要開8年。

現在大部分人買車,首先想的是以自己的錢,買儘可能好的車,根本不管是不是適合自己用,想一步到位的人大有人在。

一倆遠景和合資如BYDF0類似的車型價格差不多,一倆帝豪和雪佛蘭賽歐的價格差不多,可能合資的還要貴點。也可能不準確,不過我買車的時候應該是這樣的。有人就要買合資的,因為他看不起國產的,看不起國產的品牌,我個人覺得,在上述類似的車型對比中,國產怎麼都要比g合資的好的點吧,畢竟花錢差不多,維護保養也便宜方便。

所以我通過我買車的感覺,落地總價格10_15萬以下的車,還是國產車算了,最好手動,莫自動,自動的話,你要去看是那一類自動,用的是那個廠的自動變速箱。這個對有些買車的人來說,分辨起比較困難。15萬以上你選擇的餘地多,不差錢,合資國產比,合資好點,因為市場上合資車型最多,都是進過市場檢驗的,國產的在15萬以上,經歷過市場檢驗的車型比較少,賣的好的也較少。當然SUV買得好的還是有很多,轎車就……,可能也就吉利賣的好點。

以上只是說付現錢,全款買車。

通常我不建議貸款買車,有人非要貸款買合資,買豪車,特別是工薪階層。我不是有意見,只是不理解。我和同事前後買車,他大眾朗逸,我吉利帝豪,他說車是賴用品,買了就不可能隨時換,所以借錢買了個朗逸,我算了下他的車的落地價,再算了下帝豪的落地價,我看朗逸的價我在加個一兩萬我就可以買兩輛帝豪,然後我在想,我想他朗逸開12年怎麼都要換了吧?我帝豪只開免檢期6年,12年我就買2輛開好了。從使用成本上,我可能還要比他低一點。所以我就帝豪手動了。

並且用車時間長短,跟車的質量和個人習慣有很大關係。同樣是上面的朗逸,我就看他經常2檔起步,下坡就是空擋,我都怕,能開到把變速箱的齒打了,2擋掛不了。我總不能說大眾朗逸比我的帝豪差吧?

所以買車你就買車好了,想多了都是閒的。我一苦逼的打工簇,能在這個世界上活著都已經用盡我的全力了,還想要我怎麼樣。

以上愚見。


SuCaiHSatan


實際上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而且這種差距也不能在短時間內突破,自主品牌車型之所以賣的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售價低、配置豐富、性價比高。

產品可靠性

國產車雖然在這幾年中質量方面有所提高,但與合資車型相比差距依舊明顯。參考大部分汽車質量報告我們都能看出國產車的故障率要比合資車高出許多,特別顯著就在於國產車年限時間越長,故障率的出現會更為頻繁,與合資車型沒法比。國產車在這方面落後於合資車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生產質量的監管方面沒有合資車型嚴謹。

發動機穩定性

近年來大部分車企都已經在自主研發發動機,且在動力輸出上和燃油經濟性方面都與合資車型不分上下。但唯一劣勢就是發動機在性能的穩定上沒有合資車型出色,這與產品可靠性一樣,隨著時間的增加,動力輸出、燃油經濟性、可靠性等多方面不穩定的現象開始變得明顯,並且國產車在發動機的配件、工藝上都與合資品牌差異明顯。

自動變速箱的研發

在自動變速箱的領域當中,可以說一直是國產車的短板,就以現今來看仍熱沒有車企能研發出能媲美合資品牌的變速箱,即使研發出來也是很一般,在可靠性和發動機匹配上都不完善。現在大部分國產車都採用雙離合變速箱,雖然技術高,但與發動機的匹配並不完善,且越到後期,問題將會越多。

品牌責任和態度

一個汽車品牌之所以做的好,受消費者歡迎,最主要原因還是,產品出色,售價合理,還要有不錯的售前售後服務,讓消費者覺得不單單是產品,更是一種服務。目前大部分國產車型在售前和售後服務是要比合資品牌做的更好,給消費者一個很好的購車和用車的體驗,例如合資品牌發現車型出現大面積故障或者安全隱患時會實行召回,來解決問題,而往往國產車召回的幾率是要比合資車型低的。或許有人會說是國產車質量過硬,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說法。最主要原因還是購買低廉國產車的消費者沒有維權的意識才導致召回數量遠遠不如合資。

品牌的影響力

雖說這幾年國內消費者購車意識不斷改變,逐漸將品牌的信仰、產品的性能、性價比等方面改變,但品牌依舊衡量一款車的最終價值因素,合資品牌為成立時間長,影響力大,傳遞品牌的價值就更大,品牌的理念也很名爵,品牌文化等具體原因。合資品牌是非常注重品牌的建設。而這一點,確實是成立時間短、沒有明確的品牌內涵且只專注於車型銷量的大部分國產車是無法比擬的。

經過上面幾個點能明顯看出國產車與合資車型的差距,如果國產車想要超越合資品牌,必須要在核心技術、品質、品牌責任感等方面要有所突破!


卡爾說車


合資車表面上比國產車貴,但是論性價比合資車完勝,合資車貴在三大件上及製造工藝上,同時買的車,三年後就拉開距離了,最顯著的是油耗合資車幾乎跟新車差別不大,國產車油耗增加大,五年後合資車底盤紮實跟新車差別不大,國產車底盤開始鬆散鈑金開始有鏽跡,小毛病開始頻出,八年後國產車已經老態龍鍾哪哪都是毛病,合資車變化不大,以長遠打算合資遠勝國產,希望我的見解能幫到各位車友!


賀濤47


說句心裡話,這不是車的問題,這是整體制造工藝的問題,不是一個汽車品牌可以決定製造好車的事,而是整個國家的產業結構和製造工藝的問題,為什麼有合資車,那是因為,為了學到別人的技術,現在雖說國產車給合資車有差距,但是價格也一樣有差別,同級價格一定是國產車好一點。其實我國這幾年進步很大,世界級的車我國有很多家,只不過我們小民不玩而已,我自己開的也是合資車,福特翼虎高配,裸車都快30萬了,不過我偶爾的一次機會開比亞迪唐系,我感覺到那個車比我的車好,各個方面都超越我的車。從這點看,國產車是可以信任的,請大家記住不要拿8萬的車去比合資10萬的車,這是不對等的,要比就比同價位的。


吃虧是福145002641


1.差在歷史。幾年前國產車剛開始造車的時候,質量和合資車有較大差距,所以給國人留下差距大的印象。

2.差在故障率平均水平。數據不是很確切,國產車的平均百車故障率大概在400多,合資車應該是300不到一點。但這個是平均值,已經有幾個國產車的品牌,它的百車故障率低於合資車的平均值。

3.差在高端車。目前國產車還沒有豪華品牌。

但是,如果花同樣的錢,絕對是國產車碾壓合資車。我家有兩輛車,一輛是福特蒙迪歐,一輛是比亞迪唐。落地都是22萬多,但比亞迪唐各方面都完全碾壓蒙迪歐。客觀的說,這裡也有時間因素,蒙迪歐比唐早買了九年。


老太婆3


合資品牌汽車是經過多年消費者的認可,無論是三大件還是零配件質量相對來說是可靠的,國產自主車主要是靠模彷和拼湊,也要部分自主研發,質量相比合資車有差距。單論配置卻高於同價合資車。就看你是買車還是買所謂的高配置了。若有錢進口高配,若資金有限合資低配,若對車一知半解或號稱愛國選擇國產高配


二郎神194408451


從車輛價格本身來說,合資車貴在一是更高的品牌溢價,掛人家牌子你要額外掏錢,二是貴在更高的利潤率。。。。。至於貴的是不是合理,值不值,這個見仁見智了,我認為那些吹噓合資進口各種高大上的都是在轉移話題,簡稱忽悠,他們沒說貴哪兒,就是反覆說貴的值。。。。。。。質量差距,按照pph的數據看,國產品牌平均故障率約是合資品牌的1.3倍,就是你國產車出四個故障的時候,合資車出三個故障,這是平均值,但是有部分國產精品的質量數據跟合資進口比起來也毫不遜色。。。。。。。性能差距,這個其實才是真正的技術差距所在,同樣的動力,誰更省油,誰更平順,誰更穩定,誰就更好,當然,國產車在往高端上不斷突破進步,勢頭很好。就現在二三十萬以下的廉價普通能源車,技術水平有差距也非常小,不用聽他們各種吹。。。。。。新能源車還有機會彎道超車呢!加油吧!


魚龍舞69814756


多年前買了個合資車,花了十幾萬,捨不得開,六年走了2萬4千公里,現在一年一審;又6萬買了個長安國產,一年走了15000公里,省下的錢多跑路,感覺比那合資舒服多了,原來那合資啥配置也沒有,別說到車影像,連個雷達也沒有


勇往直前77244805


任何一樣東西都需要技術沉澱,這個是抄不來的。合資車一般資歷都比較老,已經出到幾代了,有問題的地方會改進。好像國內賣的最火的哈弗H6,雖然賣的很火,買了的朋友都知道,多少都有些不痛不癢問題,希望多在地盤,發動機,變速箱上多下點功夫,別老搗鼓殼子。


山鷹146628788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車質網、汽車之家等調查數據:奇瑞汽車在整體百車故障率、投訴銷量比兩大重要指標方面都高居國產品牌最優。同時即使與所有合資品牌一起對比,也優於其中相當一部分,因此奇瑞汽車事實上已經在安全質量性能方面率先代表國產品牌與絕大多數合資車並駕齊驅,不再遜色。並且性價比高出一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