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實體一直被網購衝擊會有什麼樣的結局?

舞蝶999


首先,從題目中確定題主說的實體其實只是說零售行業。

那麼,在網絡衝擊甚至壟斷下,實體零售行業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簡單的講就是,實體零售行業將從信息不對稱的差價經營中轉向社區便利化(含無人化)、個人定製化、娛樂商圈化。

社區便利化,社區小賣部的即時性是網絡暫時無法替代的。這個主要是日用高耗品類。

個人定製化,屬於高附加值化,為中產以上用戶量身定做。包括:服裝、傢俱、日用品等等有個性化、特殊化定製需求的。

娛樂商圈化,就是萬達王健林能夠在京東、阿里崛起的那幾年仍然霸佔中國首富榜的原因。現在由於網絡信息的發達,純粹的購物出行已經壓縮到低點。人們出行的目的大多是玩。那麼以玩帶動零售就成了很重要的模式。

以前實體零售其實靠的就是信息不對稱獲取利差,這是最低級也是最沒有技術含量的模式。是因為古代交通、信息不發達而誕生的古老商業行為。改革開放初期,交通還不夠發達,信息就更是了。勉強還能用這種模式。2000年,網絡剛興起,運用還不多,也能夠維持。當前社會,信息和物流都非常發達。還依賴這種模式做零售只有被淘汰的命了。想想看,比如想買一個較少用的零件,你首先要知道什麼店有賣,其次還要知道這個店位置在哪裡。這個過程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現在你只需要在淘寶上輸入商品名稱就可以了,對消費者而言,這是一種幸福!

線上衝擊線下屬於商業的優勝劣汰。如果題主是實體零售業人員,放下提出這種問題的心態吧。順應用戶的需求才是零售業終極模式。跟線上不線上其實沒關係。


抑鬱捕手


瀉藥。

首先說,大型實體店受網購衝擊的力度其實還是相對比較小的,因為各種連鎖店現在幾乎都有網上店鋪,要麼是自己的官方網站,要麼就是入駐京東、淘寶、天貓等大型的電商平臺。所以說網購的興起對這些店鋪來說反而是好事,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其實已經沒有劃分那麼細了,而且大家逛街的時候去實體店轉轉,平時在網上買東西,對於商家來說其實是多賺錢了的。

這裡就要說下阿里巴巴的新零售佈局,無論是天貓的新零售業務、蘇寧、銀泰、餓了麼、口碑,等等,其實都是在完成線上線下之間的倒流,完成交易閉環,無論是對B端商家還是C端用戶,收益都是比弊端要大的。

但是不能否認的是,網購的興起,對線下的一些小型實體店,或者說以服裝、日用品百貨等為主的夫妻老婆店確實是有衝擊和影響的。因為為了買東西而逛街的人少了,靠線上網店的話,同質化競爭太過於激烈,如果沒有自己的特色,或者品牌影響力不夠強的話,那可能就會比較難做。

以我老家的四五線城市為例,十年前,可能大家採買衣物那些都是去線下逛逛,大商場、小店鋪,沒啥計劃性,看到閤眼的就買了,但是現在我父母都會在拼多多和天貓上面買衣服了,甚至家裡的菜米油鹽都是讓我幫忙在網上買,除了每天逛逛菜市場買回當天要吃的蔬菜水果之外,已經沒啥線下購物的需求了。所以呢,上次回家就發現,樓下開了十幾年的小超市關閉了,修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之前特別熱鬧的商場也很蕭條,沒啥人去,線下的小店換手率也很高。這樣的話,那些店鋪的經營者要麼轉行,要麼就是形成互聯網思維,從頭到腳進行改變。


Y小姐


實體店繼續被網購衝擊,現在實體店已經做出了創新調整,為什麼實體店會被網購衝擊,他們是對立狀態嗎,同屬於一個商業載體只是渠道不同,並不是對於狀態,也沒有誰打壓誰,這個要搞清楚的。

同時重要的是,網購是懶人渠道,實體是場景渠道,在未來發展中,消費者思想的多樣化,品質生活的提升,對消費已經慢慢形成一種生活方式或者是一種體驗,那麼必然更加崇尚於場景需求,這就是生活改變消費方式。

比如在商場,基本上用戶所有嗯注意力都在場景上,場景的多樣化就會形成用戶的一個滿足需求,當然如果這樣還是會形成實體和網絡的獨立兩個渠道性,如果想要達到最大的商業結合體,就需要相互結合,比如現在商場場景所出現的,相應小程序或者微信以及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就是以一種新的消費體驗出現,也就是新零售,在新的實體零售的升級中,網購或者互聯網應用就會形成一種鏈接器,融為一體打造健康的實體零售生態,網絡線下共同發展。

所以在以後網購和實體並不會形成對立狀態,而是形成一種新的零售商業載體,在未來中實體零售也將會迎來一個新的消費環境和場景!形成綜合的社交場景。



小路運營控


謝邀,誠然網購對實體的衝擊非常大,一年一度的雙11,618等活動給消費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低價狂歡,現在網購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個人覺得目前的衝擊力基本上已經達到平衡點了,就我個人而言,生活中網購與實體店已經完美結合了。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在線下,也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從線上購買,而是根據我的需求程度,和實際情況來相結合。個人認為隨著物流業的發展,偏遠地區網上平臺會有很多機會,對於現在正常的城鎮化居民來說,大多數都會跟我一樣,線上線下相互結合相互補充。所以我覺得,網購體量上還會增大,但是傳統線下依然能夠生存下來,只不過會被網上平臺衝擊掉之前的高毛利率這種情況。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