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電量大於用電量,多餘的電會去哪裡?

優優鳥


其實是任何時刻的發電量=用電量+損耗電量,暫且把用電量+損耗電量定義為需求量,即為發電量=需求量。如何理解?

舉個例子,當你開車在路上走,路段要求無論上下坡,車速必須是50,你將如何操作?你正常在平路上走需要保持一定的油門,當你突然上坡時就需要加油來保持50的速度,當你再回到平路上時就得收油門甚至剎車。雖然都是50的速度,但是消耗的能量是不一樣的,明顯上坡更耗油,但這多出來的油耗是為了保持50的速度才這麼幹的,先有保持勻速的目的,才有了加油收油的操作,但實際上人本身是無法做到勻速行駛的,所以有了定速巡航系統,通過行車電腦去實時測速分析,當你速度變為49.999時向就加油,有高於50.001時就收油甚至剎車,這樣幾乎始終維持在50。無論是用了多少油,都是因為上坡(開設備)或者下坡(關設備)而改變。

再如發電廠原理,假如其他情況不變,當你多開啟一臺設備時,發電廠就多燒了一鍬煤,當你關閉一臺設備時,發電廠就少燒了一鍬煤。原理就是這麼簡單,只是你無法想象這種操作是如何做到的。這個需要用到伺服機原理或者反饋原理,當你多開啟一臺設備時,電網系統就感受到了之前的能量不夠用需要發電機增加功率輸出,為了能讓發電機增加功率輸出,那就是多加一鍬煤唄,同理關閉一臺設備就少來一鍬煤。只是這個調整發電機出力的過程都是通過自動化設備實現,基本上是毫秒級的,所以一般人不會感覺到。

但是也有時候突然電網中同時增加了n臺設備或者關閉了n臺設備,發電機都沒來得及調整出力或者發電機的調節能力已不能滿足應對負荷變化,導致電網頻率出現劇烈波動,就類似遇到一個大坡,地板油或者剎車都無法保持50的車速了,這種情況就是事故了,為了維持電網系統頻率穩定,這時候就靠保護裝置切發電機(減少出力)或者切負荷(減少負荷)了。

而上述的速度50你可以理解為我們國家電能的頻率,是約定俗成的,頻率理論上是不能變的,但是負荷千變萬化,為維護頻率不能變,發電機能通過進汽輪機(熱能),水輪機(勢能)等實時調整。所以發電機的出力是根據負荷實時變化的,電能是不會多出來的。


轉山不轉水


對於火力發電站,特別是傳統燒煤的發電廠能發多少電,不是它自己說了算的。比如你建個600MW的電站,如果自己可以自主決定發多少電,只受電網總負荷的限制,那麼這完全等同於印鈔機了。事實上,是電網控制並決定各個電站的負荷和上網小時數。電網也決定了各個電站能獲得多少發電收入。就跟你造電冰箱不行,還得到我蘇寧國美里去賣,一個道理,我叫你參加活動,你就得參加活動,不然不許你在我賣場裡賣。所以火電廠特別是在北方的火電廠同時要進行發電和供暖,那麼供暖收入也是一部分。而且,供暖是有現金或者上網小時數補貼的(不然沒人願意供暖),所以在電力負荷下降的時候,電站可以多供熱,這樣也不用有多餘電力的困擾。

一個典型的電力變化過程是怎麼樣呢?

1. 如果電網分配的負荷增加,那麼瞬間,汽輪機,發電機軸系扭矩增大,轉速降低,就好像你突然擔子重了,那麼步子就慢了。

因為國內電網的頻率是固定的50HZ,也就是發電機必須是3000轉或者1500轉。這時候轉速探頭檢測到,速度低了,那麼這個信號傳達到了控制系統,系統經過計算,會給汽輪機發出一個指令信號:給點力!於是汽輪機的控制閥,開大,進更多的蒸汽。然後汽輪機就轉速提升,使軸系轉速恢復。

從而達到發電增加,轉速恆定的效果。

2.負荷降低也是一樣,挑的擔子降低了,人就high起來了,汽輪機就轉快了,那麼速度探頭告訴控制系統後。系統給汽輪機發個信號:不要嗑藥,不能過high,慢點。汽輪機控制閥關小,進汽減少,汽輪機淡定了,速度降低。從而實現,減少發電,轉速恆定。對於水電站,水輪機水頭也可以調節發電量。所以,一般來說,不存在,多的電怎麼辦,這樣的困擾。

但是實際發電情況很複雜,比如核電,生物質,綠色能源,太陽能,風能等等有政策鼓勵或者不好調節的,可能很少限制他們的發電,哪怕用電需求降低。很難說,取決於政策和電網的策略。或者,太陽能,風電等併網受限的,如果發電太多,可能直接切掉他們一部分負荷以保證電網安全。此外,也有一些儲存電力的辦法,比如抽水蓄能,電池等等。

一般人類社會的電能都來自於發電廠,發電廠發出的電能通過輸電網和配電網的分配運輸而傳遞至千家萬戶。我國的發電廠類型主要為水力發電和火力發電,部分歐美國家以核能發電為主,而最近炒得很火的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技術也被各國不斷提上日程。

傳統的發電技術本質上是依靠發電機的轉子和定子相互運動來產生電能的,其實就是初中學的動磁生電那套。水力發電是通過水的動能帶動轉子,火力發電則是將水加熱成蒸汽利用氣壓差推動轉子,而核能發電亦是將水變為蒸汽的方式(不過是採用核反應的熱能進行的)。新興能源如風能、潮汐能、波浪能本質上也是一樣的。光伏發電較為特殊,是通過半導體之中的量子反應產生電勢差而進行發電的。

在含有發電機的發電技術中,發電機的轉速一般是不允許有大改變的。通常電網的頻率應該努力保持在50Hz(我國)或60Hz(歐洲)。那麼轉速一定的情況下,發出來的電能如何做到與電網消耗的電能相等呢,答案是利用自動控制設配調節發電機的力矩大小。發電機的磁是從勵磁繞組中產生的,提高勵磁電流,力矩就會增加,同樣轉速下就會產生更多的功率。


舉個實際例子:假如一個城市的電能全為一個水力發電廠供應。日暮之後,全城大大小小的電燈開始照明,使得用電量上升。這時,發電廠檢測到了電網的電壓下降,於是自動控制系統開始工作,自動增加發電機中的勵磁繞組,於是其中力矩增加;並且為了維持原有的轉子轉速,系統加大了進水口的流量,以帶動阻力更大的轉子運轉(阻力變大是因為力矩變大了)。至此,系統維持到新的穩定水平,電壓又恢復到原來的額定值。

當然,實際工程上要考慮的問題很多,常常是多個發電廠為一個電網供電,需要考慮增加的發電量應該如何分配等一系列問題,這裡只是一種為了方便理解的簡化。另外,對於光伏發電等沒有發電機的發電技術來說,現在一般採用電力電子設配與電網相連接。它們使用了一種稱為“開關技術”的電力電子控制方式,本質上也和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有著相似之處。


6768269


確實存在電廠發電量與居民用電量不同這種情況,並且這種情況可以說一直存在,沒有剛剛好的時候。不過除非故障其他都是瞬時或者是短時間的,這時候,電壓會產生波動,這個時候,電網就要實時的對發電廠進行調控,降低發電廠所發出的電量,發電廠降低發電量的方法,火電、水電一般是通過

勵磁系統

進行調節。光伏與風電一般是通過

開關設備

進行調節,這就自動化的多了。同樣,在負荷急速升高的同時,也有可能出現瞬時或者是極短時間的電壓波動,原理嘛——是一樣的。



我們看一個典型的電力變化過程,是怎麼樣調節題主的問題的。

1. 如果電網分配的負荷增加,那麼瞬間,汽輪機發電機軸系扭矩增大,轉速降低,就好像你突然擔子重了,那麼步子就慢了。因為國內電網的頻率是固定的50HZ,也就是

發電機

必須是3000轉或者1500轉。這時候

轉速探頭

檢測到,速度低了,那麼這個信號傳達到了

控制系統,系統經過計算,會給汽輪機發出一個指令信號:給點力!於是汽輪機的控制閥,開大,進更多的蒸汽。然後汽輪機就轉速提升,使軸系轉速恢復。從而達到發電增加,轉速恆定的效果。

2.負荷降低也是一樣,挑的擔子降低了,人就high起來了,汽輪機就轉快了,那麼速度探頭告訴

控制系統後。系統給汽輪機發個信號:不要嗑藥,不能過high,慢點。汽輪機控制閥關小,進汽減少,汽輪機淡定了,速度降低。從而實現,減少發電,轉速恆定。對於水電站,

水輪機

水頭也可以調節發電量。



所以,一般來說,不存在,多的電怎麼辦,這樣的困擾。

一般不會出現用電負荷明顯小於發電功率的情況,即使偶然出現,電網調度系統會自動或人為干預,實現負荷平衡,具體措施有: 1、關閉調分機組,穩定電網頻率 2、啟動抽水蓄能電站機組,以抽水蓄能方式削峰填谷 3、目前的電力網都是聯網式大電網系統,當本網負荷低於發電功率時即出現所謂”窩電“現象時,電力網綜合調度系統本網電力向外部的聯網電網輸出電力。比如山東電網在2008年前(08以後已經併入華北電網)就是省級電網,在省內西部地區電力需求低迷而東部地區電力供應緊張,當時就是通過建立一條500KV高壓輸電線路實現“西電東送”的。 4、以熱電聯送方式,當電力負荷下降時,減小汽輪機蒸汽輸入量,增大熱力蒸汽輸送量,將蒸汽動力能源更多的送往其他用戶 “電廠工作人員不調價蒸汽量(或水量),也給10000噸的蒸汽(或水量)發電機組是否也只有20萬千瓦時?”------如果真的出現“窩電”,那首先發電廠會降低蒸汽輸出量維持平衡的,不會不調節蒸汽量,電站鍋爐有蒸汽汽包儲存動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平復電力負荷的波動,電力公司會盡量採取措施削峰填谷避免大的電力負荷波動的

小溪故事集中營


答:正常情況下,隨時隨刻發電量都等於用電量,絕對不存在多餘的情況,不然電力系統將崩潰;如果發電量不變,用電設備適量減少,整個電網的電壓和頻率會升高,使得其他設備分攤了這臺設備的用電量,保持整個電網發電量和用電量的精確平衡。


一、首先,電網具有一定的自調節能力。

電網負荷是波動的,各種小工廠的設備開啟和停止,並不會通知電廠,這時候就需要電網自身來調節。

(1)假如電網其他設備不變,某個大型設備突然停止運行,那麼本因這臺設備使用的電力,就會分攤到其他所有設備當中,表現為電網電壓和頻率的升高。

(2)某個大型設備啟動運行,那麼這臺設備就會從其他設備中,把電量分攤過來,表現為電網電壓和頻率的降低。



因為單個設備對整個系統來說,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單臺設備對整個電網的影響並不大。

而且電網系統越大,單個設備影響越小,這就是電網系統的自調節能力。


二、其次,當負荷波動太大,超過了電網的自調節能力範圍,就得靠發電廠來調節。


電廠可以調節發電參數,來控制整個電廠的發電量,但是調節發電量的權利,並不在電廠手裡,而是歸“電力調度部門”分配和管理。

比如時間段,對電網負荷影響就很大,需要電力調度部門合理安排,把每一天每個時刻的發電量,分配給每個電廠。



火力發電是最容易實現發電量控制,所以目前電網的發電量,主要靠火力發電廠來調節,電力調度讓你發多少電,你就只能發這麼多電。


電網負荷的變化,都會直接反應到整個電網的電壓和頻率上,一旦波動範圍超過閥域,就會反饋給汽輪機控制系統,汽輪機就會改變蒸汽控制閥,來調整發電機的出力,使得電壓頻率迴歸正常值附近,隨後鍋爐也會相應改變進煤量。



三、其他調節方式

蓄水發電廠,就是利用夜間負荷低,電價便宜的特點,來增加電網夜間負荷;相當於夜間是“用戶”,白天是發電廠。



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可調性是很低的,水力發電和季節關係很大,所以這三者對發電量的調節,作用非常有限。



正是這些一系列的控制反饋,使得電網的發電量始終等於用電量,不會多也不會少,控制上大致為:

電力調度預測電網負荷,告訴發電廠發多少電!

然後發電廠發了多少電,負荷就會去平攤這些電量!

同時,發電廠保持調控餘量,使電網的電壓和頻率,始終在正常範圍內波動。



要是真的出現發電量和用電量不相等,那麼一定是出現了電網崩潰。

電網徹底崩潰前,受影響的電網,電壓大幅度變化超過閥值,發電廠來不及反應,隨後電網系統的電壓衰落,保護裝置動作,導致大範圍停電事故,整個過程,從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是非常嚴重的電力事故。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這裡,喜歡我們答案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首先要明確兩個常識,第一是發電量永遠大於用電量。因為電在傳輸過程中要大量的損耗。

另外一個物理學常識就是,我們現在用的電屬於交流電。實際應用中,我們對電力的稱呼事實上是用電量,

用電量事實上就是電流乘以電壓再乘以時間。而電在傳輸過程中為了降低損耗,一般都會在電廠端增壓,然後在用戶端降壓使用,這樣在在傳輸同樣功率的電量時,會將損耗降到最低,儘管這樣,電力最大的損耗依然是傳輸損耗。要知道發電成本很低,運輸成本才更高。

現在回到題主的問題,我想題主的意思可能是如果發電量大於用電量,多餘的電會不會儲存起來?答案是不會。

因為國家電網不允許,也做不來。

在10多年以前,不要說發電量過剩,那個時候往往是發電量不足,常常導致要停到農村用電以保證城市用電。

這種情況在近幾年隨著電力裝機量大增才有所緩解。

事實上,所有的發電系統,無論風電、水電、火電還是核電,乃至現在國家大力推行的屋頂光伏發電,都必須併網,由國家電網公司統一調配。

如果,以現在的蓄電池技術,來存儲多餘的電,成本有多高呢?可以這麼說,儘管國家電網一直宣稱虧損,

但如果採用蓄電池存儲多餘的電,國家電網恐怕會破產。

所以,假如用電量比傳輸後的發電量少,就會觸發國家電網動態調整系統,一般會降低電壓或者升高電壓,在220v左右波動。這也就解釋了一般的電器都是寬電壓設計,原因就在這裡。

另外,國家電網其實早就預估到這種情況,所以現在多數電力管理都是採用峰谷用電量計算,正是為了規避發電量不足或者發電量過剩的風險。

最後,請節約用電。


鎂客網


上海科技報科普問答主持人:主任記者 吳苡婷

隨著我國新能源的廣泛使用和煤電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國的發電量一直在持續攀升。節能降耗也是一種常態,但是在實際的運行中,為什麼還會出現很多電廠的發電量會大於用電量呢?因為經常接觸電力科技,所以我能告訴大家一些具體原因。

第一,發電過程中會有峰電和谷電,在發電廠通常是以機械能推動發電廠裡的大型轉子轉動產生源源不斷地電能。推動機械運轉的可以是熱能、核能、風能、潮汐能、水力勢能等等。但是這種轉動一般是不能停止的,24小時轉動,365天轉動。但是一般來說,企業事業單位都是白天上班,絕大多數工廠都是在白天開工。因此從整個社會層面上看,白天用電量要大大高於晚上用電量,所以很多晚上發的電很多都空轉和浪費了,造成了電力事業的巨大損失。因此供電局推出了晚上電價半價優惠,鼓勵大家晚上用谷電。也有很多科學家設計了很多節能裝置,將晚上的谷電儲存起來,降低電能的損失。目前電力系統也有調度,對於電力能源的供應進行協調。

另外,我們知道,傳輸電的過程也是一個損耗電能的過程,所有的輸電設備都有電阻,有電阻存在,有電流通過就有電能的損耗,所以一般我們都是用超高壓輸電,減少輸電途中的電能消耗。當然也有辦法讓輸電沒有損耗,那就是運用超導材料,基本是0電阻,但是應用成本過高。這兩年,上海大學蔡傳兵教授領銜的上創超導團隊,自主研發了超導帶材,大大降低了超導材料的使用成本,希望未來能在輸電領域中得到大規模的應用。


科壇春秋精選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涉及到一個專業名詞:電力系統電力平衡。已經有很多人回答了這個問題,我的這個回答做為補充吧。以下內容來自某網絡百科。

電力平衡是由電網發電、供電、用電三個方面決定的,由於發電和用電是在同一個時間裡完成的,發電量並不一定正好等於用電量。電力系統的有功負荷及無功負荷是經常發生變化的,因此,平衡經常被打破,要再努力使之達到平衡,所以說電力平衡是動態的,是在不平衡中求得暫時的平衡,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緩和電力供需矛盾的重要措施。電力平衡是實現電網發電、供電、用電三個方面的電力平衡,它關係到電網的電能質量,關係到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可靠、經濟運行,也關係到諸多工礦企業的供電和利益,關係到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電。所以搞好電力平衡是電力系統和廣大用戶共同的任務。

電力系統電力平衡電力系統中電源與負荷的平衡。根據預側的電力系統負荷來確定電力系統的發電容童。它是電源規劃工作的一部分。電力平衡的內容是:①工作容量計算;②備用容量計算;③水電平衡;④火電平衡。

工作容量計算:水電廠、火電廠工作容量分別計算,根據規劃期內預側投產的水電廠的保證出力、強迫出力、預想出力及系統負荷曲線計算水電工作容量。系統負荷減去水電工作容裡即為火電(包括核電)工作容量。
備用容量計算:用係數法或電力不足概率計算出備用容量並在水、火電廠之間合理分配,求出水電備用容量及火電備用容量。備用容量與工作容量之和是保證系統安全可靠和不間斷供電所必需的容量.稱之為必需容量。
水電平衡:水電裝機容量與必需容量之平衡。由於水電廠在某些情況下運行水頭低於設計水頭或其他原因,水電廠的最大出力(亦稱預想出力)有時低於裝機容量,裝機容量與預想出力之差稱為受膽容量.在進行水電平衡時,預想出力必須大於水電必需容量,兩者之差稱為空閒容量在平衡時可能遇到如下兩種情況:
①空閒容量過大,此時研究提高水電必測容量的可能性,如擴大聯網或複核水電裝機容量,研究減少水電裝機容量的合理性。
②空閒容量為負值,即必需容量大於預想出力量則應研究降低水電工作容量及備用容量的合理性,或研究擴大水電裝機容量問題。
火電平衡:火電裝機容量與必需容量的平衡。在平衡時,火電受阻容量及退役容量應予以扣除。通過平衡,可以確定火電新增裝機容量投產的進度。平衡結果應使火電保持盈餘。但由於投資或其他原因的限制。無法增加足夠的容量使火電保持平衡時,系統將發生缺電現象。

在編制電力平衡表的過程中.常常要做多個方案,反覆平衡,才能得到預期的結果。

電力系統是一個很龐大複雜的系統,如果電力平衡被打破就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短時間內出現發電量大於用電量的情況是可能出現的,但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


九心逍遙


現在的電力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電網在運作,幾乎所有的發電能力都要併網,就是發的電都到了電網上面,由一個巨大的運作機構--國家電網在運作,這個電網每時每刻都在一個巨大的調度機構的調度下運行。從最早期的人工調度,到後來漸漸地半自動化調度,到現在的全自動化調度,電力的調動機制越來越科學,對於什麼時候,哪個地區要用多少電,要發多少電就基本能夠科學的安排,既要儘量減少浪費又要滿足需要。

我國電網調度機構分為五級,即國家調度中心,網局調度中心,省級調度中心,地區調度中心和縣級調度中心。正是這些編織起來蛛網般的調度中心,才能使全國的電力使用得到一個平衡和保障。我們國家現在的發電方式很多,有水電、火電、風電、太陽能電、核電等等,多種多樣的電力產生方式,但都要在電網的統一調度下產生和輸出,電網在這些電站的建設投資前就已經與其做了計劃,每年能發多少電,上網多少電都是有計劃指標的,在使用過程中,還有年度調度季度調度月度調度,甚至每天的調度等,還有峰谷調度。這些調度又是根據各地各企業用電計劃來安排的,所以能夠基本達到一個發電和用電的平衡。

電力似乎有一個特點,一般是發多少用多少,不會多餘的。現在的發電設備自動化程度都很高,變配電設施也很先進,會根據電網需要的電力調劑發電機的轉速和功率,因此一般不會導致發電過量的現象,所以多餘的電去哪了這個命題應該是不成立的。當然,會不會產生浪費呢?回答是肯定的,這種浪費不是發電多餘的浪費,而是當一個電廠發電量不能滿負荷生產時,就導致了設備和產能的浪費,按照最佳的生產配置來說,不能滿足必要的生產產能,就像銷售產品的工廠一樣吃不飽,導致成本的增加和效益的下降。這就是浪費。

為了減少這種浪費,國家對企業用電採取了很多政策,比如對一些較大企業電費的收取採取固定電費和使用電費兩部制收費,就是你如果裝了一定功率的變壓器,要按照變壓器的功率固定收費一次,這樣你不管用電的多少,都要交一樣的費用。這樣就鼓勵企業滿負荷用電,然後按實際用電量再收一次電費,兩部合併的電費才是企業總的電費。另外,還根據用電峰谷的不同時間收取不同的電價,鼓勵企業在深夜低谷時用電,對發電企業的平衡輸出減少功率浪費有好處。所謂發電多餘儲存起來的說法,現在恐怕還沒有這個裝置,因為儲存電力的設施非常昂貴,也很難達到巨大規模的儲存。而且發電的特點和現在的調度模式也不需要儲存。至於個別沒有上網自產自用的小型發電機,發多少,用多少,用電負荷小的時候發電機的負荷也就小,耗油也小。當然水力風力發電,也是如此,電用得少,水力發電可以放小一點水,但風力你不用,風也刮掉了,就這麼回事。回答的並不一定專業,供大家參考。


時空通訊


施鬱(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當然是損耗掉了。 發電廠通過發電機產生的電力需要經過輸電線才能輸送到用戶,而電流在輸電線中流動時,就像水流經過佈滿各種石頭沙子的河,需要克服各種阻礙,這就需要耗費電力,耗費的電力一般以發熱的形式耗散到環境中。

電力(electric power)實際上是指單位時間的電能,它等於電流乘以電壓。而在一段輸電線上,因為有電阻所導致損失的能量等於電阻乘以電流的平方,也就是電阻乘以發電廠輸出的電力的平方除以電壓的平方。所以,為了降低在輸電線上的損耗,採用高電壓來輸送。通常百萬伏特以上。

而發電廠發出的電遠遠沒有這麼高,所以需要通過變壓器調高上去。各種電器用電時,電壓也不高。我們的電燈和電器用電通常是220伏特,所以也用將高壓輸電線上的高電壓逐步調下來。電力的傳輸和分配形成一個網絡。

為了能夠使用變壓器來改變電壓,電流必須是交流電,也就是說它的大小和方向是隨時間振盪的。這是因為電壓器利用了電磁學規律中電磁感應,即變化的磁場會產生感生電流,而變化的磁場來自於變化的電流。所以一個線圈中的電流變化時,會在另一個線圈產生感生電流,可以具有不同的電壓。

因為電流隨時間變化,輸電線的電阻概念還要推廣為阻抗,除了電阻,還有因為電流隨時間變化導致的自感應,實際上是能量損失到電流所產生的磁場中,這導致的阻抗還有90度的位相;還有因為輸電線有電容,也會導致能量損失,這導致變化的阻抗還有負90度的位相。位相是指隨時間週期變化中的步調,一個週期是360度。

行文至此,想起楊振寧先生這個月初在國家天文臺演講後回答一個問題時,提到有些物理知識是常識,比如高壓電。 所以希望本回答能傳播這個常識性的物理知識。


物理文化與施鬱世界線


如果發電量大於用電量,那麼多於的電量哪兒去了呢?人類對很多問題並不理解,其實電能是怎麼來的人類也是不知道的。

很多人首先認為電力系統是採用各種控制,來達到發電量與用電量的平衡,從而減少電能不必要的浪費。事實這樣回答沒有人可以玩弄和忽悠的過去,它並沒有真正回答了發電機發出的剩餘電能究竟到哪兒去的問題。

我們來舉個例,自己家裡有一臺柴油發電機不與任何電網相連,當需要用電時必須把發電機發到額定電壓,否則用電設備也會因低電壓低頻而遭到損壞。可見要想正常使用一臺發電機必須要輸出它的額定電壓狀態,否則只會引起其他使用設備造成無端的損壞。那麼在發電機正常輸出額定電壓時,而在其他用電設備還沒有使用的這段時間裡,發電機發出的電量哪兒去了?當發電機額定功率100馬力,而平時用電功率沒有達到它一半時,那麼多餘的電量到哪兒去了?其實人類看待問題只知道一些事物的表面現象,根本不知道一些事物內在的根本問題,象那些能夠生產發電機廠家,還是那些發明家都一樣,只是需要能夠發出相應的電能,至於電能究竟是從哪兒來的,又到哪兒去了的根本問題也是一無所知的,才有今天有人提出剩餘的電量究竟到哪兒去了的問題,人們七嘴八舌也無從回答。

這臺柴油發電機並沒有與電網有任何聯繫,使那些自以為以自動電網系統調節功能來完善控制浪費電能的想法無法支撐。那麼,這臺正在自行正常工作的100馬力的柴油發電機,沒有任何輸出電量的狀態下,它是否能長時間運轉而不被瓦解呢?顯然這臺空載而正常運作的柴油發電機是不會因沒有使用電量導致飽和而崩潰。實際上一臺運作的發電機應有空載所耗除外所需的能耗同樣與輸出的電量成正比,也就是說這臺空載的運轉發電機沒有輸出額定電能時它所運轉產生的能耗也是相應降低。那麼這臺發電機在沒有輸出額定電能時,它應有的電量在哪裡呢?一臺發電機的電量產生是與使用設備有關,當電器設備使用功率增加時,發電機的輸出功率明顯增加,這是人們可以在電器儀表上一目瞭然的。從這裡我們知道所謂發電機產生的電量是與使用設備負荷增加而增加,在沒有任何使用電器設備時,發電機輸出的電量為零。而在發電機正常運轉儀表顯示出電量為零,此時發電機的電量藏在哪兒?人們不知道。很多人會錯誤的認為電量是發電機發出來的,因為沒有發電機就沒有任何輸出電能存在這是事實,所以電量是從發電機裡輸出。但是沒有勵磁的發電機結果就發不出任何電,這是為什麼呢?


一臺發電機是怎樣把電發出來的,這個問題認識模糊,是無法知道發電機是怎麼把未輸出的電量貯藏的。只有其發電機本體結構,發電機是無法產生電能的。而柴油發動機和其他拖動設備只提供旋轉功能,真正的電能是受拖動設備運轉以後,發電機周圍空間存在的粒子被髮電機吸引產生一定電能量的聚集而成,而這發電機產生電能需要微量電量作誘餌,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勵磁。當發電機內部有少量的電磁能時,由於拖動機的拖動使微量電子旋轉瞬間象滾雪球一樣向周圍空間集聚大量粒子在發電機線圈周圍。而此時我們把發電機的繞組輸出電能這就是發電機供電,可是在沒有從發電機繞組輸出電量時,發電機的電能又貯藏哪裡了呢?當發電機被拖動勵磁時,粒子集聚在發電機的繞組裡是有一定集聚密度的,它的電量密度也是以發電機的電壓頻率等來決定。這就知道了當發電機運轉空載時,它所貯藏的電量狀況。以上我們已經明白髮電機在正常運轉時,沒有輸出額定值時那發電機聚集了受頻率電壓等影響的一定粒子的參數飽和值。這個參數飽和值非常有限,由於發電機的頻率和電壓等參數的限制,周圍的粒子到一定密度而飽和不再被勵磁線圈的吸引,聚集在發電機繞組和轉子上的電量非常有限。而發電機在空載時損耗的能量也相應減少,又由於集聚在發電機的飽和電量也不多,只等待用電設備輸出時,源源不斷的滾滾電流電量才從發電機周圍粒子場中湧入。而不是人類認為的那樣電量電流是自己從發電機內部觸發的,是發電機發出來的電能,所以才有人們對沒有輸出的發電機電量究竟到哪兒去了這樣的問答產生。

事實是發電機受電壓頻率等參數的限制勵磁在發電機上的電量粒子非常有限就已經被飽和了,所以根本在發電機內部沒有強大的電量貯藏,只是在輸出用電設備使用時才源源不斷地從空間周圍粒子中吸引聚集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