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慧敏、陳曉旭,誰更像黛玉?

兩個黃狸嗚翠柳


樓上從樣貌,氣質說了不少關於陳曉旭和陶慧敏的區別,我們換一種思路,從她們成長的背景軌跡說一說。

陶慧敏是浙江人,曾在瑞安越劇團作演員。下圖是她曾經所參與過的越劇劇目:



我們看到,早在1982年時,她就已經演繹過紅樓夢裡的林黛玉。而1989年電影版的紅樓夢選擇她來繼續演繹影版黛玉,應該是與這段越劇生涯分不開的。不過有趣的是,2007年她還演繹過薛寶釵,雖然沒看過,但想起她溫和可親的面龐,似乎薛寶釵她也是能駕馭良好的。



最後再說一個小細節,她出生於1966年4月16日,從星座上來說,是火象的白羊座。猜測她應該是個性格爽朗的女性,跟黛玉的個性可能有些差別。

下面我們來說說陳曉旭。陳曉旭於1965年10月29日出生在遼寧省鞍山市。(原來是天蠍座)1984年參加了紅樓夢演員培訓班,據說她是寫了自薦信,並附上照片和一首小詩打動了劇組。

《我是一朵柳絮》

我是一朵柳絮 長大在美麗的春天裡

因為父母過早地將我遺棄 我便和春風結成了知己

下圖是當時她自薦發的照片,眉尖若蹙,如輕雲出岫,弱柳扶風,確跟黛玉氣質很像。 演出完紅樓夢之後,她還出演了《家春秋》中的梅表姐,同樣是一位被封建壓迫的本身性格壓抑多病的知識女性角色,而愛情的結局也同樣悲劇收場。此後她演繹的角色甚少,因為紅樓夢林黛玉珠玉在前,她難以超越自己。陳曉旭可以說是為林黛玉而生的演員。


金牛座不二家




詩云:“悲惜痛惜陳曉旭,芳華早謝別世離。光陰一去十餘載,猶似昨日新記憶。當年一飾林黛玉,便成經典無人逾。質本潔來還潔去,度盡塵緣歸菩提。天堂多了陳曉旭,世間再無林黛玉”。

話說陶慧敏、陳曉旭都是頗受歡迎的女演員。年輕時的陶慧敏長相俊美,眉目傳神,清純婉約,玲瓏可愛,江南女子的韻致在她身上得到了盡乎完美的體現。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在電視劇《楊乃武與小白菜》中飾演的小白菜,把個蒙冤受苦卻又缺乏主見沒有主意的弱女子演的十分到位惟妙惟肖。據介紹,這部電視劇創下了當年收視率的最高紀錄,可見影響非同一般,也證明了陶慧敏的出色演技和紮實功底。

陳曉旭是87版電視劇《紅樓夢》林黛玉的扮演者,她身上似乎帶有一種天然的中國古代女子的古典美。她在劇中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甚至她說話的聲音都讓人們認定她就是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沒有之一。她演的林黛玉不只是經典,而且成了人們普遍認定的獨版、絕唱。

陶慧敏在後來的電影《紅樓夢》中飾演了林黛玉。可以說演的非常成功,可圈可點。說實在話,陶慧敏和陳曉旭飾演的林黛玉都很棒,都非常深入人心。

可能是陳曉旭在電視劇《紅樓夢》中演林黛玉演得實在太好了,抑或是先入為主的緣故,感覺應該還是陳曉旭更像一些吧。

陶慧敏飾演的林黛玉





陳曉旭飾演的林黛玉



誰憐一燈影


曹公對黛玉的描寫,是跟寶釵兩別的!

寶釵是:臉若銀盆,眼同水杏,唇不點而丹,眉不畫而翠。臉眼唇眉都是實實在在的描述!

但對黛玉,幾乎沒有外貌的描寫,涉及到眉眼,也是重在氣質:似戚非戚雋煙眉,似泣非泣含露目。

其次,就全是氣質感覺了: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嫻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若西子勝三分……

另外,獨處時“無事悶坐,淚道不幹”……

1:這些,我覺得陳曉旭老師表現的極其到位!以致很多年,很多人,想起林黛玉,眼前就出現陳曉旭!

但是,也導致很多人對黛玉的印象,就是多愁善感,嬌弱嬌氣,愛哭愛鬧,行動愛惱,需要寶玉小心呵護!

但是看書,卻覺得黛玉遠非如此。黛玉的性情,是有很多面的:多愁善感,敏感愛哭,僅僅是獨處時,留給自己的心的!行動愛惱,愛鬧,僅僅是面對愛情面對寶玉時才有的!走到眾人面前的黛玉,卻是大度隱忍,俏語謔音,妙語連珠的!

比如給眾人的印象,就如寶玉所說“若是單是會說話的可疼,那就只有鳳姐姐和林妹妹可疼了”!說明了黛玉口齒伶俐,愛說愛笑!

比如跟李紈的調笑——“姑娘們跟你學規矩……”,惹得李紈笑回“我只保佑你明兒得個利害的婆婆……”!比如跟鳳姐兒的調笑——“這是吃了她們家一點子茶葉……”,惹得鳳姐兒調侃“你既吃了我們家茶……”……

這說明了黛玉在眾人跟前的形象:詼諧幽默,口齒伶俐,愛說愛笑,所以才會有憨湘雲的一句“別人拿她取笑都使得……”

2人前的這些特點,我覺得陳曉旭老師表現的並不明顯!甚至在鳳姐兒引著,湘雲說出那戲子“倒像是林姐姐的模樣”時,陳曉旭表演的是“冷哼一聲,起身就走”!但是書上,明明寫了“眾人一看,都笑了起來”。眾人能笑,說明黛玉臉上行動上,肯定沒有表現出這種生氣模樣來!只有黛玉毫不在意,眾人才能笑!

3再有,黛玉的高情商和聰慧,我認為陳老師表演的也並不明顯!比如寶玉“聽曲文悟禪機”時,黛玉笑著一句“不該撕,待我問他,保管他收了這歪心邪意”。這份悠然自信的氣場,對寶玉性情的瞭解,體貼入心又善於引導,我認為,表演的似乎不夠淋漓盡致!教香菱寫詩時亦是如此!

4黛玉作為上位者管理者的氣質氣場,書上也是很明顯的!比如指導紫鵑收拾屋子“撂下一扇紗屜,等那大燕子回來……”,比如賞賜薛家婆子時的套話“我也知道你們忙……”,比如在人前對紫鵑雪雁等人的態度“又幹你這小蹄子什麼事”“誰叫你送來的,哪裡就冷死了我”……這些,在電視劇裡也是體現不甚明顯的!

5對寶玉的體貼關懷和忘我的愛,書上也是重筆描述的:比如,賈政出差歸來前,黛玉怕寶玉應付不來課業,停止“桃花社”;又怕寶玉愧疚不安,“只裝不耐煩”!又不聲不響的模仿寶玉筆記代寫作業。‖跟寶玉吵著架,卻還關心著寶玉的身體“如今天還冷,你怎麼倒把個青毛坎肩脫了呢?”。‖一邊跟寶玉置氣哭著,一邊又心疼他拿簇新的衣服去擦淚,“拿起手帕子甩給他”……黛玉這份對愛情對寶玉的全心全意的體貼,我認為,電視裡表現的是不夠突出的!

再有,林如海死之前和死之後,黛玉的性子,有著很大的轉變!我不認為這是黛玉“成長了”。與其說是成長,不如說是“被迫”!

父親是她最後一個親人,沒了父親,就沒了根了。她不得不放棄曾經的很多堅守。比如尊貴,借宮花指責刁僕的事,以後再沒有過,哪怕僕人們閒言碎語變本加厲“一無所有投奔來……一草一紙俱和他們家姑娘一樣……”。哪怕襲湘說她“她饒不做,老太太還怕她勞累到了……”,依她的口齒,真的不能申辯一二指責三分嗎?與其說她成長了,不如說她在意不起了。也許是不得不,但她是真的從心裡放下了這些意氣爭執。那場讓多少讀者都憤憤不平的談話,根本沒在黛玉心裡留一點兒痕跡!

以林父之死為界,黛玉之前之後的性情變化,電視裡表現的,也並不明顯!

但是黛玉的形象,我始終認為陳曉旭老師表演的是極其到位的!但若說陳老師去後,表演界再無林黛玉,這也未免太遺憾了!還是希望能有“出於藍之青”吧!



悠然廬


先說點題外話。我覺得87版的《紅樓夢》之後,基本上拍攝的紅劇都是多餘的而且可笑。你看那種黑黒的頭飾,賈母和黛玉的一樣。個個一樣,既不像戲子,又不像古人,當然,更不像今人。既不像戴孝,又不像貴族。不像滿族又不像漢族,醜贏了全中國!饒了我們可憐的觀眾吧!不要這樣,求求你們啦!簡直就是畫虎成犬,弄巧成拙。

回到87版的《紅樓夢》的話題上來。我覺得扮演元春的很有那麼一種意味,出場不多但很精彩。寶玉的扮相也很好,王夫人和薛姨媽、寶釵的扮相也不錯。還有賈母,貴族老夫人氣派擺在那裡。過去叫富態。如果讓一個瘦裡吧唧的人去演,就令人驚悚了。

好吧!終於不得不提黛玉了。陳曉旭不扮黛玉的時候,相貌很好。看過她的生活照,美女胚子一個。剛開始看電視劇《紅樓夢》時,感覺還可以。後來可能是受了大眾輿論的影響,想一想,黛玉也非她莫屬。只有一個,沒有第二個值得看。看了後來的紅劇,難受得恨不得世上沒有《紅樓夢》會更好。這麼個名著被無情地糟蹋了。唉!可憐的觀眾!

簡單截說吧。陶慧敏固然漂亮,但是離我讀書而形成的印象有點差距。我還是覺得陳曉旭是那位可憐的林妹妹。





梅月竹風


當然是陳曉旭了。無論是神似還是形似非陳曉旭莫屬了。

不可否認陶慧敏的確美的不可方物給人驚豔的感覺,比陳曉旭更加美貌,演的紅樓夢裡的林黛玉也是美豔動人。


相較而言陳曉旭的外貌清淡了一點、身材單薄了一點,先不說演技,兩者演技都是一流的,單是從外形上也就是陳曉旭這種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聰明清秀,絕麗無雙,氣質脫俗,淡雅若仙,嫵媚風流的脫塵清雅的氣質更加適合演林黛玉。

個人認為陶慧敏演寶釵也許更適合一點,美豔而不俗,一張稍圓的臉,不單薄的身材,也符合賈母和王夫人眼中的是個長壽又有福氣的面相。


華子8502918949708


謝邀回答,陶慧敏美,美的讓人戀愛,在楊乃武與小白菜裡出演的小白萊,讓人又爰又恨。有哪個男人能不垂涎!她的身段,面形五官與紅樓夢中的寶釵類似,與陳曉旭比,她不如嘵旭的林妹妹。曉旭身材單薄,高挑,恰似林妹妹一風要颳倒,象極了瀟湘館裡的翠竹。曉旭瓜子臉,高尖鼻樑,細長的眉眼,似嗔似痴的眼神有哪個都與紅樓夢林妹家極,因呲說曉旭昊紅樓夢林妹妹絕版!


一帆風順9476725106473


陶慧敏是形似,陳曉旭是神似。

就美貌來說,陳曉旭無疑不是陶慧敏的對手。還記得《楊乃武與小白菜》裡面的小白菜那楚楚可憐的樣子,真的讓人忍不住戀愛啊。一見鍾情,說的就是這樣的美貌吧!

就氣質來說,陶慧敏也比陳曉旭更加具有古典氣質,說她如嬌花照水、明豔動人,相信沒有任何人有異議吧?

就這個楚楚可憐、明豔動人的勁兒,再怎麼任性,看看臉就氣消了不是?

沒錯,她就是我心目中林妹妹的樣子。

然而她這個也有缺憾,就是雖然形似,但是她的表演對於黛玉的內核理解不夠深刻,由於電影容量有限,在那麼短短的幾集中想要表現那麼多的內容,註定每個人的戲份都不是很多,也就導致黛玉個性表現不是很突出,很多東西都流於表面。

87版就很好地彌補了這個缺憾。

一來87版準備時間足夠長,演員們對於《紅樓夢》的文本以及古代的禮儀等等知識瞭解得更充分,彼此之間的配合也更默契,這是大腕雲集的電影版無法做到的。

二來這個可能跟陳曉旭個人性格有關,換句話說,陳曉旭性格和林黛玉實在太相像,所以即使不怎麼“演”,大家也都覺得她是林黛玉。

王扶林憑什麼在那麼多演員中一下子就選中了陳曉旭?

可能和她的那首詩有關。

我是一朵柳絮,
長大在美麗的春天裡,
因為父母過早地把我遺棄,
我便和春風結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問我的家在哪裡,
願春風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
我要給大地的角落帶去春的消息。
我是一朵柳絮,
生來無憂又無慮,
我的爸爸是廣闊的天空,
我的媽媽是無垠的大地。

那種漂泊感和零落感,以及人物的風流態度,與林黛玉的柳絮詞如出一轍。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隊成毯。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還有陳曉旭本人的倔強要強性格,也和林黛玉很相像。

只可惜,她和林黛玉一樣紅顏薄命。

與其說什麼“整容般的演技”,倒不如說這兩個人內心實在太像了吧?

她,就是林黛玉。

林黛玉就是她的信念。


半瓣花上閱乾坤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這是越劇《紅樓夢》中賈寶玉的一句臺詞。自從"87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出來後,這句話便運用在陳曉旭身上了。三十多年過去了,陳曉旭也已香消玉殞了,說她就是天生的林黛玉,沒有人會說不。

陳曉旭12歲就可以做白毛女倒踢紫金冠的高難度動作。父母希望她女承父業,可她不喜歡京劇,醉心於芭蕾。

1983年,她看到電視劇《紅樓夢》劇組在全國選拔演員的消息,給導演王扶林寫自薦信,獲得參與面試的機會。1984年參加劇組開設的為期三個月的培訓和考核,獲得出演主角林黛玉的資格。

陳曉旭天生麗質,本就是一個才女,從小接觸古典文學。瘦弱的她恬靜秀美,天生一種淡淡的憂鬱,眉梢間藏著幽怨,氣質中蘊含愁思,活脫脫就是《紅樓夢》原著中林黛玉的柔弱和迷。在《紅樓夢》劇中,她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儼然是林黛玉再世,她把林黛玉的形象演得悽悽慘慘慼戚,栩栩如生。

"我能夠在上萬名競爭者中得到林黛玉的角色,也是因果緣份。十幾歲時,我就理解她,感受她,還把她的詩抄在日記上。如果追溯到前世,也許會更奇妙,說不定我們就是一個人呢。"陳曉旭平靜地說。

大家都說,陳曉旭之後,再無林黛玉。"87版"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彙集了許多紅學家和紅學迷的心血,很多人把畢生的熱愛和精力都融進去了。

鄧婕非鳳姐不演,陳曉旭非黛玉不演,這不是傳說。演員為演戲而演戲,我們必須承認,有些角色是無法超越的,就像陳曉旭演林黛玉,這個經典人物,已經成了神話。再去找人翻拍,最終成了笑話。





老林文學社


謝邀!《紅樓夢》這部名著搬上銀幕,陶慧敏、陳曉旭二人均飾演了黛玉一角。陶為電影版的黛玉;陳為電視版的黛玉,各有特色,都很優秀。放影、抪出後,均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陶慧敏那自然的眉眼,帶出了黛玉"兩灣似蹙非蹙罥煙眉"的妝容,天生一付憂鬱的神態入木三分。林黛玉貌若天仙,但作者對她的五官,全書中除卻眉眼別無著墨。怎麼搭配,"情人眼裡出西施",各人有各人心目中的林黛玉。但每個形象都應是絕世的大美人。曹雪芹不虧是個大作家,只有他才有這樣的手筆和匠心!

但演員不光長相,還得有氣質和演技。就兩人的經歷在表演中都會帶上烙印。陶慧敏原為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演員,從小經受了戲劇教育摸式的嚴格培訓。表演時戲劇表演程式化的痕跡會顯露出來。而陳曉旭原為鞍山話劇團的青年演員,話劇的表演更貼近生活。陳曉旭入戲後,抬手投足、噘嘴轉目、一顰一笑、一喜一怒、一哀一哭,似更象著作中的林黛玉。


福榮


陶慧敏演的我沒看過,不過從外形氣質上看還是陳小旭更像黛玉,陳演的己經深入人心,證明很成功很好,,而且她們為演好劇中角色陪訓了三年,可知很認真用心,去表演每一個角色,當紅樓夢放映時,觀眾便認可了她們的每個角色,大眾的眼光是最好的證明,陳演的很成功成為了精典。

而我看過陶演的其它角色,柔弱倒是柔弱跟黛玉的氣質不行,像個受氣的小媳婦,不像腹有詩書氣質的大家閨秀。更別說自帶仙氣了,一看就一凡人,

而陳的黛玉不光外形氣質,各方面她的出場就像落入凡間的仙子掩蓋不了的美。

這只是我個人的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