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慧敏、陈晓旭,谁更像黛玉?

两个黄狸呜翠柳


楼上从样貌,气质说了不少关于陈晓旭和陶慧敏的区别,我们换一种思路,从她们成长的背景轨迹说一说。

陶慧敏是浙江人,曾在瑞安越剧团作演员。下图是她曾经所参与过的越剧剧目:



我们看到,早在1982年时,她就已经演绎过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而1989年电影版的红楼梦选择她来继续演绎影版黛玉,应该是与这段越剧生涯分不开的。不过有趣的是,2007年她还演绎过薛宝钗,虽然没看过,但想起她温和可亲的面庞,似乎薛宝钗她也是能驾驭良好的。



最后再说一个小细节,她出生于1966年4月16日,从星座上来说,是火象的白羊座。猜测她应该是个性格爽朗的女性,跟黛玉的个性可能有些差别。

下面我们来说说陈晓旭。陈晓旭于1965年10月29日出生在辽宁省鞍山市。(原来是天蝎座)1984年参加了红楼梦演员培训班,据说她是写了自荐信,并附上照片和一首小诗打动了剧组。

《我是一朵柳絮》

我是一朵柳絮 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

因为父母过早地将我遗弃 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下图是当时她自荐发的照片,眉尖若蹙,如轻云出岫,弱柳扶风,确跟黛玉气质很像。 演出完红楼梦之后,她还出演了《家春秋》中的梅表姐,同样是一位被封建压迫的本身性格压抑多病的知识女性角色,而爱情的结局也同样悲剧收场。此后她演绎的角色甚少,因为红楼梦林黛玉珠玉在前,她难以超越自己。陈晓旭可以说是为林黛玉而生的演员。


金牛座不二家




诗云:“悲惜痛惜陈晓旭,芳华早谢别世离。光阴一去十余载,犹似昨日新记忆。当年一饰林黛玉,便成经典无人逾。质本洁来还洁去,度尽尘缘归菩提。天堂多了陈晓旭,世间再无林黛玉”。

话说陶慧敏、陈晓旭都是颇受欢迎的女演员。年轻时的陶慧敏长相俊美,眉目传神,清纯婉约,玲珑可爱,江南女子的韵致在她身上得到了尽乎完美的体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在电视剧《杨乃武与小白菜》中饰演的小白菜,把个蒙冤受苦却又缺乏主见没有主意的弱女子演的十分到位惟妙惟肖。据介绍,这部电视剧创下了当年收视率的最高纪录,可见影响非同一般,也证明了陶慧敏的出色演技和扎实功底。

陈晓旭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林黛玉的扮演者,她身上似乎带有一种天然的中国古代女子的古典美。她在剧中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甚至她说话的声音都让人们认定她就是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没有之一。她演的林黛玉不只是经典,而且成了人们普遍认定的独版、绝唱。

陶慧敏在后来的电影《红楼梦》中饰演了林黛玉。可以说演的非常成功,可圈可点。说实在话,陶慧敏和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都很棒,都非常深入人心。

可能是陈晓旭在电视剧《红楼梦》中演林黛玉演得实在太好了,抑或是先入为主的缘故,感觉应该还是陈晓旭更像一些吧。

陶慧敏饰演的林黛玉





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



谁怜一灯影


曹公对黛玉的描写,是跟宝钗两別的!

宝钗是: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不画而翠。脸眼唇眉都是实实在在的描述!

但对黛玉,几乎没有外貌的描写,涉及到眉眼,也是重在气质:似戚非戚隽烟眉,似泣非泣含露目。

其次,就全是气质感觉了: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若西子胜三分……

另外,独处时“无事闷坐,泪道不干”……

1:这些,我觉得陈晓旭老师表现的极其到位!以致很多年,很多人,想起林黛玉,眼前就出现陈晓旭!

但是,也导致很多人对黛玉的印象,就是多愁善感,娇弱娇气,爱哭爱闹,行动爱恼,需要宝玉小心呵护!

但是看书,却觉得黛玉远非如此。黛玉的性情,是有很多面的:多愁善感,敏感爱哭,仅仅是独处时,留给自己的心的!行动爱恼,爱闹,仅仅是面对爱情面对宝玉时才有的!走到众人面前的黛玉,却是大度隐忍,俏语谑音,妙语连珠的!

比如给众人的印象,就如宝玉所说“若是单是会说话的可疼,那就只有凤姐姐和林妹妹可疼了”!说明了黛玉口齿伶俐,爱说爱笑!

比如跟李纨的调笑——“姑娘们跟你学规矩……”,惹得李纨笑回“我只保佑你明儿得个利害的婆婆……”!比如跟凤姐儿的调笑——“这是吃了她们家一点子茶叶……”,惹得凤姐儿调侃“你既吃了我们家茶……”……

这说明了黛玉在众人跟前的形象:诙谐幽默,口齿伶俐,爱说爱笑,所以才会有憨湘云的一句“别人拿她取笑都使得……”

2人前的这些特点,我觉得陈晓旭老师表现的并不明显!甚至在凤姐儿引着,湘云说出那戏子“倒像是林姐姐的模样”时,陈晓旭表演的是“冷哼一声,起身就走”!但是书上,明明写了“众人一看,都笑了起来”。众人能笑,说明黛玉脸上行动上,肯定没有表现出这种生气模样来!只有黛玉毫不在意,众人才能笑!

3再有,黛玉的高情商和聪慧,我认为陈老师表演的也并不明显!比如宝玉“听曲文悟禅机”时,黛玉笑着一句“不该撕,待我问他,保管他收了这歪心邪意”。这份悠然自信的气场,对宝玉性情的了解,体贴入心又善于引导,我认为,表演的似乎不够淋漓尽致!教香菱写诗时亦是如此!

4黛玉作为上位者管理者的气质气场,书上也是很明显的!比如指导紫鹃收拾屋子“撂下一扇纱屉,等那大燕子回来……”,比如赏赐薛家婆子时的套话“我也知道你们忙……”,比如在人前对紫鹃雪雁等人的态度“又干你这小蹄子什么事”“谁叫你送来的,哪里就冷死了我”……这些,在电视剧里也是体现不甚明显的!

5对宝玉的体贴关怀和忘我的爱,书上也是重笔描述的:比如,贾政出差归来前,黛玉怕宝玉应付不来课业,停止“桃花社”;又怕宝玉愧疚不安,“只装不耐烦”!又不声不响的模仿宝玉笔记代写作业。‖跟宝玉吵着架,却还关心着宝玉的身体“如今天还冷,你怎么倒把个青毛坎肩脱了呢?”。‖一边跟宝玉置气哭着,一边又心疼他拿簇新的衣服去擦泪,“拿起手帕子甩给他”……黛玉这份对爱情对宝玉的全心全意的体贴,我认为,电视里表现的是不够突出的!

再有,林如海死之前和死之后,黛玉的性子,有着很大的转变!我不认为这是黛玉“成长了”。与其说是成长,不如说是“被迫”!

父亲是她最后一个亲人,没了父亲,就没了根了。她不得不放弃曾经的很多坚守。比如尊贵,借宫花指责刁仆的事,以后再没有过,哪怕仆人们闲言碎语变本加厉“一无所有投奔来……一草一纸俱和他们家姑娘一样……”。哪怕袭湘说她“她饶不做,老太太还怕她劳累到了……”,依她的口齿,真的不能申辩一二指责三分吗?与其说她成长了,不如说她在意不起了。也许是不得不,但她是真的从心里放下了这些意气争执。那场让多少读者都愤愤不平的谈话,根本没在黛玉心里留一点儿痕迹!

以林父之死为界,黛玉之前之后的性情变化,电视里表现的,也并不明显!

但是黛玉的形象,我始终认为陈晓旭老师表演的是极其到位的!但若说陈老师去后,表演界再无林黛玉,这也未免太遗憾了!还是希望能有“出于蓝之青”吧!



悠然庐


先说点题外话。我觉得87版的《红楼梦》之后,基本上拍摄的红剧都是多余的而且可笑。你看那种黑黒的头饰,贾母和黛玉的一样。个个一样,既不像戏子,又不像古人,当然,更不像今人。既不像戴孝,又不像贵族。不像满族又不像汉族,丑赢了全中国!饶了我们可怜的观众吧!不要这样,求求你们啦!简直就是画虎成犬,弄巧成拙。

回到87版的《红楼梦》的话题上来。我觉得扮演元春的很有那么一种意味,出场不多但很精彩。宝玉的扮相也很好,王夫人和薛姨妈、宝钗的扮相也不错。还有贾母,贵族老夫人气派摆在那里。过去叫富态。如果让一个瘦里吧唧的人去演,就令人惊悚了。

好吧!终于不得不提黛玉了。陈晓旭不扮黛玉的时候,相貌很好。看过她的生活照,美女胚子一个。刚开始看电视剧《红楼梦》时,感觉还可以。后来可能是受了大众舆论的影响,想一想,黛玉也非她莫属。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值得看。看了后来的红剧,难受得恨不得世上没有《红楼梦》会更好。这么个名著被无情地糟蹋了。唉!可怜的观众!

简单截說吧。陶慧敏固然漂亮,但是离我读书而形成的印象有点差距。我还是觉得陈晓旭是那位可怜的林妹妹。





梅月竹风


当然是陈晓旭了。无论是神似还是形似非陈晓旭莫属了。

不可否认陶慧敏的确美的不可方物给人惊艳的感觉,比陈晓旭更加美貌,演的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是美艳动人。


相较而言陈晓旭的外貌清淡了一点、身材单薄了一点,先不说演技,两者演技都是一流的,单是从外形上也就是陈晓旭这种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聪明清秀,绝丽无双,气质脱俗,淡雅若仙,妩媚风流的脱尘清雅的气质更加适合演林黛玉。

个人认为陶慧敏演宝钗也许更适合一点,美艳而不俗,一张稍圆的脸,不单薄的身材,也符合贾母和王夫人眼中的是个长寿又有福气的面相。


华子8502918949708


谢邀回答,陶慧敏美,美的让人恋爱,在杨乃武与小白菜里出演的小白莱,让人又爰又恨。有哪个男人能不垂涎!她的身段,面形五官与红楼梦中的宝钗类似,与陈晓旭比,她不如哓旭的林妹妹。晓旭身材单薄,高挑,恰似林妹妹一风要刮倒,象极了潇湘馆里的翠竹。晓旭瓜子脸,高尖鼻梁,细长的眉眼,似嗔似痴的眼神有哪个都与红楼梦林妹家极,因呲说晓旭昊红楼梦林妹妹绝版!


一帆风顺9476725106473


陶慧敏是形似,陈晓旭是神似。

就美貌来说,陈晓旭无疑不是陶慧敏的对手。还记得《杨乃武与小白菜》里面的小白菜那楚楚可怜的样子,真的让人忍不住恋爱啊。一见钟情,说的就是这样的美貌吧!

就气质来说,陶慧敏也比陈晓旭更加具有古典气质,说她如娇花照水、明艳动人,相信没有任何人有异议吧?

就这个楚楚可怜、明艳动人的劲儿,再怎么任性,看看脸就气消了不是?

没错,她就是我心目中林妹妹的样子。

然而她这个也有缺憾,就是虽然形似,但是她的表演对于黛玉的内核理解不够深刻,由于电影容量有限,在那么短短的几集中想要表现那么多的内容,注定每个人的戏份都不是很多,也就导致黛玉个性表现不是很突出,很多东西都流于表面。

87版就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缺憾。

一来87版准备时间足够长,演员们对于《红楼梦》的文本以及古代的礼仪等等知识了解得更充分,彼此之间的配合也更默契,这是大腕云集的电影版无法做到的。

二来这个可能跟陈晓旭个人性格有关,换句话说,陈晓旭性格和林黛玉实在太相像,所以即使不怎么“演”,大家也都觉得她是林黛玉。

王扶林凭什么在那么多演员中一下子就选中了陈晓旭?

可能和她的那首诗有关。

我是一朵柳絮,
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
因为父母过早地把我遗弃,
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
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
我要给大地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
我是一朵柳絮,
生来无忧又无虑,
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
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

那种漂泊感和零落感,以及人物的风流态度,与林黛玉的柳絮词如出一辙。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毯。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还有陈晓旭本人的倔强要强性格,也和林黛玉很相像。

只可惜,她和林黛玉一样红颜薄命。

与其说什么“整容般的演技”,倒不如说这两个人内心实在太像了吧?

她,就是林黛玉。

林黛玉就是她的信念。


半瓣花上阅乾坤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是越剧《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一句台词。自从"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出来后,这句话便运用在陈晓旭身上了。三十多年过去了,陈晓旭也已香消玉殒了,说她就是天生的林黛玉,没有人会说不。

陈晓旭12岁就可以做白毛女倒踢紫金冠的高难度动作。父母希望她女承父业,可她不喜欢京剧,醉心于芭蕾。

1983年,她看到电视剧《红楼梦》剧组在全国选拔演员的消息,给导演王扶林写自荐信,获得参与面试的机会。1984年参加剧组开设的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和考核,获得出演主角林黛玉的资格。

陈晓旭天生丽质,本就是一个才女,从小接触古典文学。瘦弱的她恬静秀美,天生一种淡淡的忧郁,眉梢间藏着幽怨,气质中蕴含愁思,活脱脱就是《红楼梦》原著中林黛玉的柔弱和迷。在《红楼梦》剧中,她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俨然是林黛玉再世,她把林黛玉的形象演得凄凄惨惨戚戚,栩栩如生。

"我能够在上万名竞争者中得到林黛玉的角色,也是因果缘份。十几岁时,我就理解她,感受她,还把她的诗抄在日记上。如果追溯到前世,也许会更奇妙,说不定我们就是一个人呢。"陈晓旭平静地说。

大家都说,陈晓旭之后,再无林黛玉。"87版"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汇集了许多红学家和红学迷的心血,很多人把毕生的热爱和精力都融进去了。

邓婕非凤姐不演,陈晓旭非黛玉不演,这不是传说。演员为演戏而演戏,我们必须承认,有些角色是无法超越的,就像陈晓旭演林黛玉,这个经典人物,已经成了神话。再去找人翻拍,最终成了笑话。





老林文学社


谢邀!《红楼梦》这部名著搬上銀幕,陶慧敏、陈晓旭二人均饰演了黛玉一角。陶为电影版的黛玉;陈为电视版的黛玉,各有特色,都很优秀。放影、抪出后,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陶慧敏那自然的眉眼,带出了黛玉"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的妆容,天生一付忧郁的神态入木三分。林黛玉貌若天仙,但作者对她的五官,全书中除却眉眼别无着墨。怎么搭配,"情人眼里出西施",各人有各人心目中的林黛玉。但每个形象都应是绝世的大美人。曹雪芹不亏是个大作家,只有他才有这样的手笔和匠心!

但演员不光长相,还得有气质和演技。就两人的经历在表演中都会带上烙印。陶慧敏原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演员,从小经受了戏剧教育摸式的严格培训。表演时戏剧表演程式化的痕迹会显露出来。而陈晓旭原为鞍山话剧团的青年演员,话剧的表演更贴近生活。陈晓旭入戏后,抬手投足、噘嘴转目、一颦一笑、一喜一怒、一哀一哭,似更象著作中的林黛玉。


福荣


陶慧敏演的我没看过,不过从外形气质上看还是陈小旭更像黛玉,陈演的己经深入人心,证明很成功很好,,而且她们为演好剧中角色陪训了三年,可知很认真用心,去表演每一个角色,当红楼梦放映时,观众便认可了她们的每个角色,大众的眼光是最好的证明,陈演的很成功成为了精典。

而我看过陶演的其它角色,柔弱倒是柔弱跟黛玉的气质不行,像个受气的小媳妇,不像腹有诗书气质的大家闺秀。更别说自带仙气了,一看就一凡人,

而陈的黛玉不光外形气质,各方面她的出场就像落入凡间的仙子掩盖不了的美。

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