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恐慌的不僅是疫苗,更是人心!

這個週末,幾乎所有在中國的父母都在翻疫苗本,如果不是因為一篇《疫苗之王》所引發的輿論洪流,作為普通人的你我可能很難去發現這段隱藏在資本下的黑暗發跡史,

獸爺這位看似文弱的青年幾乎以一己之力推動了整個社會對醫療討論和思考。與此截然不同的是,杜偉民這位手握中國疫苗半壁江山的企業家以同樣的“一己之力”,再次將全國拖入對安全健康恐懼的陰霾之下。同樣的事,上一次還是發生在2008年——震驚全國的奶製品汙染事件,三鹿集團因此破產,中國的嬰兒奶製品行業從此一蹶不振。

我們所恐慌的不僅是疫苗,更是人心!

9000萬,這是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中國乙肝病毒感染者數量,這個數字在上個世紀80年代是驚人的1.2億,近10%的中國人攜帶乙肝病毒,每年因此而死亡的人數達到27萬。隨著柳葉刀的一篇《乙肝在中國》,中國的「乙肝大國」名號在國際上不脛而走。直到1989年羅伊·瓦傑洛斯將美國默克公司新基因工程的乙肝疫苗技術轉讓給中國,中國才逐步地走出了籠罩在乙肝下的陰影。

我們所恐慌的不僅是疫苗,更是人心!

以極為崇高的職業道德為標準的默克公司將這項專利技術以底價轉讓給了中國,僅僅700萬美元的價格甚至無法覆蓋公司提供的培訓及派遣所產生的費用。「因為這是一件正確的事!」——羅伊·瓦傑洛斯無私的送給了中國一件無價之寶。

我們所恐慌的不僅是疫苗,更是人心!

隨後的1992年9月,深圳康泰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公司全套引進了國際疫苗巨頭美國默克公司的生產設備及相關技術,並承擔起了乙肝疫苗國產化的重任。

「中國計劃免疫的中堅力量,首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之一,中國重要的疫苗生產企業之一」——這是業內對康泰生物的評價,經過十餘年的艱難發展,康泰生物在完成乙肝防治大任後逐步走向了競爭力下降、利潤下滑的經營困境。就在康泰生物提出重組方案時,杜偉民進場了,「憑藉一個基本無營收的公司重組了康泰生物這個尚有盈利且資產負債率不足5%的疫苗龍頭企業,併成為第一大股東」。

我們所恐慌的不僅是疫苗,更是人心!

《藥神》的上映無疑引發了一場對於西方藥企專利的控訴,由於情節的需要影片最終將天價藥的問題引向了對藥品專利制度控訴。固然專利保護之下會誕生諸如格列衛、歐狄沃和易瑞沙這樣的天價藥,但不論是默克公司向中國轉讓的乙肝專利還是向日本提供的鏈黴素,也都是源於制度的保護,法制是社會進步的根本保障,也只有法律才能保護我們。

自默克向中國提供專利技術後,25年間超過5億的中國兒童接種了乙肝疫苗,數以萬計的家庭得以健康快樂的成長。「醫藥永遠是為人而不是為了利潤」,喬治·默克可能永遠都想象不到,在中國他以幾乎人道主義的精神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卻還是無法挽救一個人的貪利之心。

我們所恐慌的不僅是疫苗,更是人心!

文明不是一天就能鑄成的,幾乎所有文明進步的標誌都是以極其慘痛的教訓而達成的,就連曾經的美國也不例外。雖然我們憤怒、我們悲痛,我們希望能夠立刻得到一個處理的結果,新華社以幾乎怒吼的聲音控訴著企業。但我們仍然不應該越過法律,最重要的不是去宣洩情緒和逃離現實,而是去保護文明的成果。當越來越多的聲音參與到這種討論當中時,法律法規改革和完善的齒輪本身就已經被推動了,我們相信未來會變得更加美好,這樣才不會辜負我們所付出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