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上半年「成績單」出爐,GDP增速全省第三,同比增長8.8%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曉波

7月23日,

洛陽市政府公佈年中經濟發展“成績單”。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其中,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動能轉換、質量效益、改革開放創新等領域亮點頻現。

經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215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8%,自2017年上半年以來連續5個季度保持在8.5%以上的增長水平,分別高於全國、全省2個和1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3位,穩居第一方陣。

洛陽上半年“成績單”出爐,GDP增速全省第三,同比增長8.8%

亮點一:工業生產39個大類34個實現同比增長

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與全省增速持平。分行業看,行業增長面擴大。39個大類行業中34個行業實現同比增長,比同期增加7個行業。

其中,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傢俱製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金屬製品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分別增長15.2%、14.0%、13.3%、5.2%、7.1%和5.7%,這些行業是全市工業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帶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5個百分點。

1-5月,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57.7億元,同比增長13.4%,高於全省增速2.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60.6億元,同比增長36.3%,高於全省增速27.4個百分點。

亮點二:民間投資和工業投資持續回升

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1%,高於全省0.8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53.7%,第二產業投資增長4.2%,第三產業投資增長9.7%。

分領域看,民間投資、工業投資增速自年初以來持續回升,上半年同比分別增長1.5%和3.9%,比一季度分別回升3.9個和7.6個百分點。

亮點三:消費增勢平穩,傢俱、體育娛樂等增速最高

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13.8億元,同比增長11.5%,高於全省增速0.4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314.8億元,增長13.5%。消費升級勢頭明顯。上半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中傢俱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等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 31.7%、24.8%和 21.1%,均高於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增速。

上半年,進出口總值為66.3億元,同比下降0.6%。其中,出口61.8億元,增長8.3%;進口4.6億元,下降52.9%。

亮點四:財政收入持續增長,稅收增長超兩成

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2.4億元,同比增長11.0%。其中稅收收入127.6億元,增長20.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59.3億元,同比增長19.8%。

6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5568.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87.5億元,增長5.4%;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3719.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66.6億元,增長14.3%。6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餘額存貸比為66.8%,同比提高5.2個百分點。

亮點五:居民收入穩增,失業率低於省控目標

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41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918元,同比增長8.4%。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66元,同比增長7.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70元,同比增長8.3%。

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6.7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2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0.5萬人。一、二季度城鎮登記失業率分別是3.87%和3.81%,均低於4.5%的省控目標。

亮點六:市場物價漲勢溫和,食品菸酒類是價格上漲主因素

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9%,保持溫和上漲。分類別看,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同比全部上漲。其中,食品菸酒價格同比上漲1.7%,是拉動價格指數上漲的主要因素;衣著上漲1.4%;居住上漲2.0%;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1.4%;交通和通信上漲2.5%;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1.2%;醫療保健上漲3.8%,漲幅位居八大類之首;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0.1%。

洛陽上半年“成績單”出爐,GDP增速全省第三,同比增長8.8%

新聞延伸:

分析:洛陽經濟為何能保持快速增長?

單引擎變成“雙引擎”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曉波

上半年,洛陽的經濟發展“成績單”可謂耀眼。良好的成績是如何取得呢?

洛陽市統計局局長趙站偉分析認為:從產業結構看,服務業佔GDP比重進一步提高。三產超二產的格局進一步鞏固。

從需求結構看,消費的提升有力地發揮了經濟增長的“穩定器”作用;服務業投資比重增加,投資結構有所改善。從工業結構看,裝備製造業、高技術產業繼續保持良好增勢,高耗能行業增速放緩。

趙站偉說:這說明洛陽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正加快孕育成長。服務業主導作用不斷增強,上半年服務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1.2%,高於第二產業貢獻率23.9個百分,經濟實現由工業拉動向服務業與工業共同拉動轉變。

六大高成長性製造業成為主動力,上半年六大高成長性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2%。新興服務業蓬勃發展,1-5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中互聯網及相關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47.0%、43.0%和13.2%。新產品新業態快速發展,上半年,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163.8%,鋰電池增長29.9%;網絡零售、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增勢良好,上半年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20.6%。

改革、創新、開放不斷深化。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全面改革深入推進,去槓桿和降成本效果繼續顯現。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2.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同比減少0.46元。創新創業活力迸發,上半年各類市場主體新開業登記45379戶,同比增長19.5%,其中新開業登記企業11360戶,日均新增62.8戶。發明專利數快速增長,1-5月專利申請量6148件,專利授權量3596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9.59件,同比分別增長70.1%、54.9%、15.9%;上半年完成技術合同成交額4.2億元,同比增長26.0%。開放勢頭持續向好,上半年合同利用外資20.42億美元,同比增長126.3%,實際利用外資15.7億美元。

經濟發展質量提高。從企業效益看,1-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6.3%,創今年以來新高;從財政收入看,稅收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達到70.0%,同比提高5.7個百分點。

趙站偉表示,洛陽市經濟正處在轉型升級、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外部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上升,保持經濟穩增長、推動高質量發展任務依然艱鉅。下一階段,要在發展中調整,在調整中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積極進展,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