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田中的秧雞有什麼保護價值?

老葉698


農村水田中秧雞有什麼保護價值?



農村水田裡的秧雞,想必大家都認識,它生活在農村的水稻田裡,小溪邊,靠吃昆蟲、小魚、小蝦、蚯蚓、害蟲為生。有的地區叫水雞,有的地方也叫秧雞,我們浙江人叫“稻雞”。秧雞形態似鳥又似小雞,個頭很小,棲息於稻田溪邊的水草叢中,見到人就跑,雙足走路快速,不善於高飛,也算是益鳥吧,專吃害蟲保護莊稼,是國家二級野生鳥類保護動物。



秧雞個頭小,肉少,最大的也只有小雞那麼大,但營養非常好,抓到以後可以扒毛去內贓既可以燉湯喝又可以與杜仲同煮。具有解毒殺蟲,補中益氣的功效。常用於蟻瘻、脾胃虛弱、食慾不振。



不過,近年來農村土地荒廢的多,加上人為捕捉,秧雞越來越少。為了保護生態平衡,國家頒佈了野生動物及鳥類保護法,任何個人在未取得獵捕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捕捉野生動物及鳥類的,按情節輕重沒收捕捉工具、罰款,危害嚴重的還要坐牢。

農村水田中的秧雞有什麼保護價值?、我認為:主要是為了保護生態平衡,歡迎大家一起都來說一說。你見過秧雞嗎?知不知道秧雞是國家二級保護的鳥類。

[更多三農精采內容,敬請關注頭條號《老孃舅說事》點贊、評論、轉發、分享]

老孃舅說事


作為農村長大的孩子,對於水稻田裡的秧雞和“咯-咚”“咯-咚”的叫聲應該是很熟悉的。花腰妹的家鄉是稻米之鄉,盛夏來臨,水田裡的秧苗長綠的時候是秧雞最愛做窩時節。



秧雞個子不大,腿尤其細小,跑得極快。我們當地人形容一個人瘦到腿細,就形容她長一雙“秧雞腳杆”,形容一個人跑得快就說“像只秧雞一樣,一眨眼就不見了”。


記得小時候,秧雞最愛藏在茂盛的秧苗叢裡,吃嫩葉子,還把秧苗踩倒做窩、下蛋,所以爸爸一見秧雞就追,把它做的窩端掉,拿走蛋回家燉給我們兄妹吃。所以,秧雞在我們農村人眼裡是很不待見的小野鳥。


秧雞體羽主要為暗灰褐色,有隱晦的橫斑。小者如麻雀,大者如小雞,一般食蚯蚓、昆蟲、植物嫩芽等。受驚嚇時勉強起飛,飛一個短距離,又落到地面。秧雞不善高飛,但是步行快速,幾乎很少人能抓到。


民間有用秧雞的肉治蟻瘻的說法,以前一般以野鳥而論,但2000年8月1日起,中國國家林業局就把秧雞科中包含普通秧雞、藍胸秧雞、紅腿斑秧雞、白喉斑秧雞、小田雞、斑胸田雞、紅胸田雞、斑脅田雞、紅腳苦惡鳥、白胸苦惡鳥、董雞、黑水雞、紫水雞入列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終上所述,我個人認為野生鳥類不建議捕捉或食用。我是花腰妹,歡迎關注和交流!


花腰妹


很簡單,小時候割稻子的時候,到處都見的到這種鳥吃田螺,螞蟥,稻蟲什麼的,現在農藥打的多了,已經好幾年沒見到了。環境好自然就看的都這種鳥啊,以前讀書的時候查過,本草綱目上面寫這個營養價值高,可以做中藥呢,但是我們這邊沒人會吃這個鳥,身上沒幾兩肉。

我家有一片那種沼澤一樣的稻田,就是你一下去,就會陷到大腿根。然後初中以前吧,每年收稻穀的時候,都能在秧苗裡面找的這個鳥的窩,有的時候有幾個蛋,小小的,帶一些青花,就小鳥蛋一樣的,有的時候就是一些殼了,都孵出來了。有一次呢,我媽媽就發現了一窩孵出來沒多久的,光禿禿的,稀疏的幾根毛,特別醜呀。然後帶回家養,後面被別人家的貓咬死了,那隻貓咬死了也不吃,可能覺得太醜了吧。現在好少見到了,種田基本上都是打藥,化肥。不打藥有蟲,沒化肥產量上不去,像什麼泥鰍,黃鱔,田雞都好少好少見了。

國家不是說要可持續發展嗎,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保護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





貔貅影院


秧雞我也不知有多少個品種,以前農村水田中常常見到,我們江西水田中見到的是全身通灰黑,羽毛油滑,如半斤之家雞,但腳鉅細,嘴要長些,走起路來嘴頸一伸縮而一步,看起來如半拉子老頭走路,但小時候追過,其實奔跑起來飛快,一下沒注意就沒影了。也常在河溪裡見過,在深深有草的深水中找尋食物,一受驚嚇,隨水面踏水波而快速離去,也不知是飛,還是用那細細的腳划水,靜靜河面上會泛起一線水波,速度之快無法想象,孩時曾用石塊拋打,時時拋出去的石塊落地(水)竟都在秧雞的後面。



放暑假了,魚蝦蟹是我們伴侶,秧雞是我們的敵人,抓到的魚蝦沒有東西裝,就在河邊用手刨出一坑,坑裡有水,養著魚蝦蟹,在河裡玩個不易樂呼,等回看,那老頭式的秧雞一步一步偷偷靠近那坑,上河一追打,沒有一次能成功。現在回鄉下己經在田裡沒見過那精靈的秧雞了,或由於田中農藥使用過多,她吃下的蟲子帶毒,也慢慢死去。小河溪中偶遇會一兩隻,仍是那老頭式的走著,六,七月時會一聲谷谷谷……長鳴,比蟬鳴清析,聲高,遠傳幾百米。別別讓我的孫輩見不著她們身影,缺少了"敵人",孫們吃得再好,那身體也是軀殼。



水田中的秧雞有什麼保護價值?

1,水田中精靈秧雞,那是一道活身能動的風景。她們從不抬頭去吃你一粒稻穀,頭總是平齊或向下尋著水稻上害蟲吃掉,也踩踏著稻田下的雜草,雜草種子吃著,飢餓時也吃著廕庇下的雜草,為你的田裡除蟲,除雜草。


2,作為一個小動物,而並沒有對水田多大破壞,確定有她價值,或許沒被我們這些平庸人發現呢?

3,據以往野生多時,古人測試秧雞肉具有解毒殺蟲,補中益氣的功效,能治食慾不振,蟻瘻等症。雖然肉不多,肯定為一道美食,可以發展人工養殖,為美食提供一道美味。


老艾葉



首先秧雞並不只是一種,而是130多種瘦小的沼澤鳥類的統稱。最大的也就像小雞一樣,小的有如麻雀,除了高緯度地區,在全世界都有所分佈。

喜歡在茂密的草地裡活動,飛行能力差,只是在受驚的時候才勉強飛起來,飛的距離很短。喜歡吃小型水生動物,飛蛾的幼蟲、昆蟲、蜘蛛、蝸牛和蠕蟲等。

秧雞中的很多品種,如普通秧雞,藍胸秧雞等均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號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秧雞在保護農作物方面有很大的作用,是一種益鳥,尤其是夏季到水稻成熟期間,對於殺滅害蟲的作用很大。

夏季到水稻成熟期正好是水稻害蟲的幼蟲期,比如7月到8月的二代二化螟、三代三化螟和褐飛蝨;8月到9月的稻縱卷葉螟、稻飛蝨、三代二化螟等等,而這些害蟲正好是秧雞最喜歡吃的食物。

所以國家才把秧雞這個鳥類大家族列入保護範圍,因為這對於我們的農業種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專業不對口,只是在網絡上找一些資料,有錯誤請告知,請勿噴。


山野史趣


人是高度進化的動物,人的智力與能力已經發展到無與倫比的程度。地球上原本遍佈各種動物和植物,因為人的強大和過度繁殖,現代人的過度消費,地球已經變得滿目瘡痍,大量的動植物相繼滅絕。特別是人類的殘暴與貪婪,加速了大型野生動物的滅絕。現在的農村野生動物已經很少了,野生動物的存在使大自然更加豐富多彩。秧雞很渺小,在水塘,河澤裡覓食,繁衍,水塘裡就添了不少生氣。如果你在春天的池塘裡,看到兩個親鳥帶著一小群可愛的雛鳥,那不是絕美的風景嗎?大自然中的野生動植物,除了入侵生物,都是長期共存的,都是生態鏈中的一環。要說水雞的營養價值,和家養的雞沒有區別,不要信中醫胡說,什麼味甘,性溫,無毒,主治蟻瘻。野生動物生存很艱難,我們現代人基本上沒有衣食之憂,我們應多些慈悲之心,愛自然,愛野生動植物,給我們子孫後代留下一個美好的世界。


一劍一犁


這個肉非常好吃,農村水田裡到下午要黑的時候喜歡叫,晚上用竹子做口哨學秧雞子叫,學公的然後再學母的,照個電筒,都會往有光的地方飛,直接用手抓它不會跑,一個晚上隨便可以弄個十幾只,


三峽臍橙代發


我覺得保護秧雞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第一 秧雞是水田生態平衡的一環,保護秧雞就是保護水田的生態平衡。

第二 秧雞也有經濟價值,留待我們以後開發

第三 保護秧雞就是為了以後的小孩也可以在水田裡見到真正的秧雞


鄉野強子


秧雞好像不是國家保護動物,前些年很多,現在還有但很少了,這水鳥很傻,農民學母秧雞求偶時的叫聲,可以用網把這一帶的秧雞全逮住。這種小型水鳥專吃小魚小蟲類,多了也看不到有什麼害處,少了也看不到好處在哪兒,也看不出來有什麼保護的價值。


金風環保


秧雞在我們安徽秋田裡是常見的,小的時候、常去抓秧雞蛋,一窩有十幾個,當你靠近他的窩時,秧雞就會裝出殘疾、走的很慢,故意引開你的注意,但這是騙不了我們的,一但發現這種情況,就說明附近有雞窩、且有蛋或小雞。回想起童年,真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