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牛產品經理:他用8年拿下全球10億用戶,49歲年薪2.4億

中國最牛產品經理:他用8年拿下全球10億用戶,49歲年薪2.4億

7月18日,國內知名第三方數據監測機構Questmobile發佈《中國移動互聯網2018半年大報告》。報告指出,截止到2018年6月,微信用戶首次突破10億,達10.4億,月活躍用戶規模達9.3億。此外,微信公眾號數量也超過了2000萬,月活躍賬號達350萬,月活躍粉絲約8億。小程序方面,截至2018年6月,微信平臺上小程序的數量達到100萬,相對於今年1月張小龍公佈的58萬小程序,增幅接近翻倍。

短短8年時間,就拿下全球10億的用戶,毫不誇張地說,微信是中國互聯網五年來一款世界級創新產品。眾所周知,微信的成功離不開張小龍,這個中國最牛的產品經理創造了微信,讓微信有了從0到1的突破,再從1到千到萬到億的爆發。

中國最牛產品經理:他用8年拿下全球10億用戶,49歲年薪2.4億

1994年的秋天,24歲的張小龍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後,被分到一家國家電信機關。壓抑的工作氛圍讓張小龍喘不過氣來,於是他放棄了這個人人趨之若鶩的鐵飯碗,到廣州的一家軟件開發公司做了程序員。

工作之餘,張小龍寫寫代碼,計劃開發一款郵箱軟件。1997年,張小龍的Foxmail一推出便震驚業界,連美國最知名的科技網站ZDnet都給出了“五星”。有一次,周鴻禕到廣州看他,提醒說,當年Foxmail是沒有商業模式的,他經常批駁張小龍這一點,說要加廣告,要盈利。張小龍很固執:“為什麼非要這樣?只要有用戶,有情懷就好了。”但情懷終究不能當飯吃,做著做著,張小龍自己都灰心了。

後來雷軍看中了Foxmail這款軟件,想以15萬元的價格收購。當時,雷軍派研發人員去和張小龍洽談。結果研發人員覺得不值,諷刺張小龍說:“這樣的軟件,我一兩個月就能做出來。”張小龍呵呵了幾聲,走了。2000年4月18日,張小龍以1200萬元的價格把Foxmail賣給博大公司,並任公司副總裁。

2005年,博大將Foxmail賣給騰訊,張小龍作為“陪嫁”,被打包送給了騰訊。在騰訊開始的三年,張小龍的日子並不好過。當時他被分去負責 QQ 郵箱,卻交出了一份令人失望的答卷。因為一味的模仿 MSN 和 Gmail,再加上沒有從做電腦客戶端的思維轉換過來,張小龍做的 QQ 郵箱猶如拖拉機,笨重無比、速度超慢,被網友罵“又爛又差”,QQ 郵箱一度淪為騰訊最邊緣的產品。

“若不重新找一條出路,就只有等死。”2006年,張小龍決定放手一搏。他果斷推出了“千百十”行動:“每月在QQ空間等談論相關話題互動一千次;每月看一百篇相關行業重要分析文章;每月與客戶、消費者深度互動十次。”幾個月下來,團隊人人都成了接地氣的設計者。

僅三年時間,QQ郵箱就發生巨大改變,成為騰訊旗下口碑極好的一款產品。當時,張小龍先是推出“超大附件”功能。此功能一出,用戶開始快速增長。接著,推出漂流瓶。漂流瓶一推出,每天用戶增長達到駭人聽聞的數量級。隨後,QQ郵箱又推出了閱讀空間等產品,用戶開始更加持續穩定地增長。2010年,QQ郵箱終於躍居全國第一,被騰訊內部評為“七星級產品”。

中國最牛產品經理:他用8年拿下全球10億用戶,49歲年薪2.4億

2010年年底,一向沉默寡言的張小龍給馬化騰發出一封郵件,建議騰訊做移動社交軟件。張小龍認為,移動互聯網將來會有一個新的通訊工具,而這種新的通訊工具很可能會對QQ造成很大威脅。馬化騰很快回復郵件,贊同張小龍的想法,並且讓其作為負責人帶領騰訊廣州研發部開始這個項目。

2011年年初,微信ios版上線。語音功能、搖一搖、朋友圈、查找附近的人、二維碼、微信紅包,隨著一系列直指人性的功能的推出,微信用戶開始指數級增長,從0到1億用戶,用了14個月的時間,從1億到2億,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2018年6月,微信用戶更是突破10億,達10.4億。

不過8年時間,張小龍開發的微信卻以驚人的速度壯大著,併成為影響幾代人的社交產品。而他本人的身價也暴漲,年薪近3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為2.4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