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名旦戴綺霞的藝術水平是怎樣的?

混亂的性子


臺灣名旦戴綺霞在1917年出生於新加坡,祖籍為杭州,今年已經101歲了,就在去年,戴綺霞還以100歲的高齡,演出已經失傳了的劇目《觀音得道》作為告別舞臺的紀念。

戴綺霞出身梨園世家,她的母親筱鳳鳴是唱梆子青衣的,小時候戴綺霞不喜歡讀書,就喜歡看戲,於是母親筱鳳鳴就乾脆讓她學戲了,由劉長松、張鶴樓兩位老師開蒙文武老生與基本功。

戴綺霞受到母親的影響,從小就對旦角很是嚮往,於是在9歲的時候,改學旦角。筱鳳鳴也不知道京劇是如何訓練旦角的,只好按照梆子花旦的教法,來教導戴綺霞。

戴綺霞在18歲的時候,跟隨母親返回大陸,來到了上海,當時戴綺霞以梆子唱法的《虹霓關》很快就打響了名頭,接著她得以在上海黃金大戲院,與周信芳、小楊月樓等名家學習、同臺演出。

戴綺霞21歲的時候,母親筱鳳鳴離世,戴綺霞離開了上海,開始到處跑碼頭唱戲。當時她在漢口收了關肅霜為徒,在武漢與宋寶羅合作了三四個月,還被當時的報紙稱為“最佳拍檔”。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戴綺霞百歲演出的時候,宋寶羅先生也102歲了,還收到了從臺北傳過來的視頻,當時宋寶羅就口述了一段記憶,由戴綺霞的學生林秉諭傳到了臺北。

戴綺霞收到宋寶羅的口述記憶之後,立即回覆了一段文字,通過這樣的方式與七十多年前的搭檔交流起來,而兩位老人的記憶,也在這一時間拼接起來,令人遐想當年兩人合作的盛況。

戴綺霞不僅唱青衣了得,而且還能反串小生,一般旦角沒有戲的時候,她就會反串小生,以前在武漢的時候,她經常反串小生與宋寶羅扮演的諸葛亮配戲。

1948年,也就是戴綺霞31歲的時候,搭著海升京劇團的班去臺灣演出,從此就留在了臺灣,後來在臺灣嫁了一個武生演員。另外,戴綺霞在臺灣還出演過14部電影,在一些電影裡也過京劇的身段。

戴綺霞58歲的時候在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教授京劇,66歲的時候開設戴綺霞國劇補習班。85歲的時候,入住養老院的她還給養老院中的老人們唱戲,直到現在,還每天堅持早起練功,看起來精神狀態都非常的好!


戲曲說


貴州京劇院院長侯丹梅叫她師奶奶,京劇表演藝術家關肅霜叫她師傅,你說她的藝術水平怎麼樣?

戴綺霞可能是目前健在的藝齡最高的京劇旦行演員,以百歲高齡書寫著梨園長青樹的不老童話。

戴綺霞可以說是“文武昆亂一腳踢”,比如,她演《龍鳳呈祥》,前面以青衣飾演孫尚香,後面以武小生演《周瑜歸天》,有繁重的武功身段,最後從三張桌子“摔殭屍”。

戴綺霞出身京劇世家,母親戴鳳鳴是個武功一流的文武全才旦角。

戴綺霞從7歲開始唱戲。本工於花旦的戴綺霞,對於《紅娘》、《貴妃醉酒》、《西廂記》等經典好戲十分拿手,基本功繁雜、能唱能打也能翻的她,還曾反串小生、老生與武生。

1936年外婆病逝,母親在新加坡失了依靠,為了尋找父親,18歲的戴綺霞與母親、妹妹戴婉霞舉家回到中國。1937年在通過黃金榮的考核首肯下,進入「黃金大戲院」搭班。據戴綺霞的回憶,當時根本還沒有叫座的份量,不是唱開鑼,便是和其他小旦角合演一出群戲。

抗日戰爭爆發後,戴綺霞帶著母親與妹妹往母親的孃家杭州走,在江南一帶邊逃難邊搭班唱戲。曾經搭過杭嘉湖規模最大的堂名班──由孫柏齡主持的「龍鳳大舞臺」,同時完成生平唯一的一段婚姻,與江南武行頭王韻武結為連理。

1941年曾回到上海在斌記「更新舞臺」與王昆麟、張翼鵬同臺(時張翼鵬正以《孫悟空棒打萬年春》與李萬春惡鬥);1942年戴綺霞在漢口「新市場大舞臺」收了第一個得意門生戴鷫鸘,亦即日後名揚全中國的關肅霜。

1949年之後戴綺霞落腳臺灣,在「戲包袱」曹駿麟的協助下,先後成立過「綺霞京劇團」及「中國國劇社」於全臺各地巡演。1950年臺灣的空軍總司令王叔銘(人稱王老虎)組織空軍「大鵬國劇隊」,戴綺霞成為了第一代創團元老。而後亦曾加入「大宛國劇隊」,並短期與「臺灣電視公司」簽約為京劇基本演員。

戴綺霞扮相嫵媚嬌豔,身段輕盈飄逸,一雙水靈靈的勾魂電眼更是動人。她素享「花旦祭酒」美稱,兼擅武旦、刀馬旦、刺殺旦、潑辣旦,文武不擋,尤其以講究「穩、挺、松、柔、輕」如臻化境的蹻功聞名於世。許多人見她蹻功過硬,以為出自筱翠花(於連泉)的嫡傳,事實上,她在接受訪問時,曾經相當慎重的澄清:「我這輩子還沒見過筱翠花!」

她影劇雙棲,在臺灣曾拍攝過《軍中芳草》、《木蘭從軍》、《風塵劫》、《黃帝子孫》、《沈常福馬戲團》等十四部電影。在戲曲片《木蘭從軍》中,她發揮了精湛的京劇武功優勢,為臺灣贏得1957年「第三屆羅馬國際特種影片展」優勝獎。

戲曲界有句俗諺:「若要人前顯貴,必得人後受罪」,七歲便登臺亮相的戴綺霞,比誰都認同這個道理。為了維持戲臺上的光鮮亮麗與敏捷靈巧,戲臺下,她甘願像個苦行僧一樣,嚴格恪守規律作息。每日清晨四點半聞雞起舞,供奉祖師爺和觀音菩薩,唸經禮佛、鍛練筋骨,數十年如一日,未嘗一朝荒廢劇藝,其刻苦堅持而又樂在其中的毅力令人感佩。

戴綺霞一生輝煌的藝術生涯,也是國粹京劇蓬勃發展的真實寫照。

溫馨提示:文字來緣於網絡,編輯整理任千尋。


今宵別夢寒


首先向戴綺霞先生致敬!去年在網上看了一段戴老響排的錄像,雖有不盡人意之處,但終究已百歲高齡……歷經百年的聲音,依舊醇厚,聽來如飲佳釀,實是瑕不掩瑜!

戴老已是為數不多的解放前就大紅大紫的角兒,這一代老藝人才是靠真本事在臺上摸爬滾打出來的!戴老文武皆能,且戲路寬廣,尤以蹺功為同行稱道。老人以百歲高齡親登舞臺示範獻藝,用實際行動為京劇站腳助威,令人動容。京劇復興任重道遠,吾後輩應以前輩之精神為榜樣,不負眾望期許。

戴老在《觀音得道》一劇中“清板”的末一句“南無彌陀”用了個“萬字不到頭”的腔,無論氣口、勁頭、尺寸,皆有章法,可謂之靈動,聽來實令人心生敬畏!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願戴老健康安泰,此乃梨園之福、之幸!




立由軒主人朱丁奇


不要錯過,百歲京劇名伶戴綺霞 粉墨登場演觀音

噓,今天我告訴你事情的真相,趕緊來圍觀

京劇名伶戴綺霞一百歲了!退而不休的她,連住在老人養護中心也不忘開班授課,時時保持精神奕奕、容光煥發,舞臺上挪步輕盈、歌聲嘹亮。本週日將完成她唱戲唱到一百歲的心願,粉墨登場演出《觀音得道》,獻給保佑她一生的觀世音菩薩。

百歲京劇名伶戴綺霞今年6月25日登臺演出《觀音得道》,在臺灣戲曲學院木柵演藝中心免費獻演,感謝護她一生的觀世音菩薩,這也是她最後一次粉墨登場。同場也有校慶60週年演出。

京劇名伶戴綺霞一百歲了!退而不休的她,連住在老人養護中心也不忘開班授課,時時保持精神奕奕、容光煥發,舞臺上挪步輕盈、歌聲嘹亮。本週日將完成她唱戲唱到一百歲的心願,粉墨登場演出《觀音得道》,獻給保佑她一生的觀世音菩薩。

戴綺霞表示,她從小就跟著奶奶拜觀音,和觀音、神佛總特別有緣,8歲時因不明原因,眼睛一度看不見,是眼光娘娘顯靈救了她,也會聽見觀音的提醒,觀世音菩薩還告訴我,只要我好好唸佛,我會活到120歲,可以唱一輩子的戲,祂也會保佑我的媽媽、妹妹都過得好,我很感謝祂。

戴綺霞出生京劇世家,母親是名伶筱鳳鳴,她打從孃胎就聽京劇,還在母親肚子裡的她,跟著母親到新加坡演戲而在當地出生。7歲開始學戲,18歲和母親回上海,師承小楊月樓、九盞燈等名角,30歲那年和徐鴻培海昇京劇團來臺演出,戲班解散了,她也留在臺灣發展和作育英才,估計前後教導學生近千餘名。在臺期間也曾前往菲律賓、美國、歐洲等地表演,並參與14部電影演出,像是《軍中芳草》、《沈常福馬戲團》等,都可看見她展現京劇武功的身影。

戴綺霞的功底又以蹻功最為著名,被形容為如蝴蝶飛舞、貓咪走路般輕盈。蹻功是必須穿上特製蹻鞋模擬小腳女性走路的絕活,戴綺霞表示,練蹻功沒有別的秘訣,必須勤勞練習,也要有耐心,因為要2到3年才能真正掌握技巧,關鍵在於要練到身體所有重量都集中在大拇指上,不管是在什麼面積大小的平臺,都可以穩穩站立。

戴綺霞說,她現在仍每日保持2小時念經習慣,同時不忘拉筋、下腰和踢腿。這回演出《觀音得道》,故事描述妙善公主一心吃齋唸佛,不問世事也不嫁,差點被父皇處死的她,逃過一劫,最後以唸誦佛號宣示修行之心。戴綺霞正是飾演妙善公主,她長年的信仰,使她在劇中唸誦佛號的段落,更顯誠意無比。

戴綺霞並不避諱談生死,她表示,這可能是她最後一部演出作品了,人總是要往生的嘛!我走了之後,我的靈魂想回到新加坡去,那裡有我童年的回憶。手上拿著年輕時到西班牙演出時購買的美麗扇子,戴綺霞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