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身防騙意識,堅決斬斷校園「套路貸」

隨著暑假的到來,不少學生都開啟了清閒愉快的度假模式,不過,一些在校大學生卻因為欠下了鉅款,被討債人追上了門,近日,廣西等地爆出400多名學生因校園貸逾期成被告,僅有3人應訴;隨即學生們以受害者的身份發言,指出該校園貸利用各種手段造成學生逾期,根本就是套路貸。

提高自身防骗意识,坚决斩断校园“套路贷”

所謂套路貸,就是以侵佔他人財物為目的,以放款、借貸為名進行非法侵佔行為,在全國各地都是公安、司法機關嚴打的對象。此事究竟是校園貸還是套路貸需等待公安機關介入、釐清,但一個事實是,套路貸已經把黑手伸向了大學裡的學生。

面對精心設計的陷阱、暴力催收的恐嚇,學生們反抗的方式令人心痛。輕者跟家裡坦白,父母兜底花錢消災;重者背上信譽不良的包袱,甚至選擇結束生命。無論怎樣,在本該學習技能、吸收知識的年紀,一旦捲進了套路貸,學生們怎能有心學習。正如一位剛剛擺脫了噩夢的學生所言:大學四年沒學別的,光研究貸款了。

儘管在法律意義上,大學生已經成年;但從社會意義上看,他們距離能明辨是非、判斷風險,成為獨立自主的社會公民仍有一定差距。事實上,面對套路貸的不法侵害行為,很多學生受害者都經歷過自認為“無處說理”的階段。缺乏法律意識,與貸款機構簽下了空白合同;為了平賬,又去另一家公司貸款,陷入到泥潭之中……

教育不牢,地動山搖。在創新創業如火如荼、提升製造業含金量成各界努力目標的背景下,建設運轉良好的教育系統、提供源源不斷的合格人才是重中之重。在知識文化面前,大學可以是敞開大門的象牙塔;而在套路貸等不法分子面前,大學則應該像一座堡壘,固若金湯,保護學生們不受不法分子的侵害。

好在,6月底最高檢發佈了《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為打好“三大攻堅戰”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其中明確指出將嚴打校園貸、套路貸以及故意傷害、非法拘禁、侮辱等非法催收手段。

另外,上海市在一起套路貸案件中,懲處了甘為幫兇的律師;台州市則公佈了“職業放貸人名錄”,並呼籲建立聯動懲戒機制,都對套路貸起到了震懾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想要在根源上戰勝套路貸,斬斷伸向學生的黑手、阻止不法行為,不能讓大學生“衝鋒陷陣”。誠然,學校、媒體、家長都應該提醒學生們提高警惕、防止被騙,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些道理。但更重要的是,這場“戰爭”需要司法、公安、教育、金融等多部門聯手出擊,站在最前線,保護學生不受侵害,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