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誰學:在高途課堂上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奏效

原標題:跟誰學:在高途課堂上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奏效

“昨天孩子做完作業發到群裡,後來老師的評語給孩子很大鼓舞,看來評語後又看了看自己的作文,自己在那兒笑!雖然回來的時間很緊張,但對老師的還是很有興趣的,期待今天晚上的互動。”“謝謝老師的鼓勵!這次期中考試英語考了100,語文也是全班第一,以前最有優勢的數學因為讀題不仔細對了5分,孩子有些受挫,看到老師的鼓勵相信她會充滿信心!”“感謝老師,孩子現在很期待老師的點評,作文來興趣了,孩子看到點評越來越又信心。”通過這些跟誰學旗下高途課堂的學生家長的評價,可以看出來鼓勵在孩子學習中的重要性。

跟誰學:在高途課堂上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奏效

鼓勵式教育的重要性是什麼?

中國教育家陳鶴琴說:“無論什麼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過,是不太容易的;而小孩尤其喜歡聽好話,而不喜歡聽惡言。”鼓勵式教育在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跟誰學旗下的高途課堂,老師的表揚常常可以讓孩子對自己更加自信,對學習更加感興趣。

同樣,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的鼓勵和對孩子的信任也起著重要作用。跟誰學旗下高途課堂的一位學生家長對輔導老師說:“孩子做題的時候還會有很多困難,但是我的要求並不高。希望他能夠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做這件事,慢慢時間長了,效果就有了。現在感覺他的數學能力有點小提高,我能做到的是鼓勵和堅持。”很多時候家長沒有辦法去輔導孩子的功課,就像高途課堂這位家長說的,能做到的是鼓勵和堅持。其實這種對孩子的信任和鼓勵會讓孩子更加自信,覺得自己是被認可的,會更努力的學習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缺少鼓勵式教育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鼓勵式的教育方法,常被一些家長忽略。在孩子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家長常採取的教育方式是批評,責問孩子為什麼成績這麼差,對孩子的能力產生質疑。這樣的教育方式會產生很多的負面影響。孩子的共同心理特徵是喜歡被讚揚、鼓勵、認可,不喜歡被禁止、阻抑、批評。常常採取批評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產生自己不被信任的感覺。當孩子覺得自己不被信任的時候,就會產生自卑的心理,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少一些批評,多一些鼓勵會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更有利。

適當的鼓勵可以拉近親子關係。忽略對孩子的鼓勵,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缺少關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給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物質生活條件,然後常常會發現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越來越遠,孩子不喜歡和自己進行交流,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家長和孩子之間相互的信任感沒有建立。孩子會覺得父母缺少對自己的關愛,只會一味的對自己提出要求,做錯了事情會批評,做對了事情卻得不到肯定和表揚。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塞德茲說:“打擊只能使孩子變成懦夫,變成一個無能的人。當然,放縱孩子也不是一個明智的做法,但起碼能讓孩子自由自在。打擊卻不一樣,它能毀掉孩子。”常常採取批評打擊的方式,孩子會對家長的話產生抗拒,親子關係變得更加疏遠。家長的鼓勵是對孩子的一種信任,當孩子覺得自己被信任的時候,才會想更好的表現自己,更願意向父母說出內心的想法。

如何對孩子進行鼓勵式教育?

學會換位思考。家長在鼓勵孩子之前要先學會欣賞,把自己想成是孩子的同齡人,這樣更容易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有時站在一個成人的角度,會覺得有些事情是很容易完成的,但是對孩子來說可能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能完成。當家長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才能更好的發現孩子的進步。

從小事上發現孩子閃光點。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家長要善於從小事中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並及時對孩子進行表揚。家長對孩子進行表揚時的態度要認真誠懇不能敷衍,簡單的對孩子說“很好”“很棒”,表揚的內容要具體,這樣孩子才會感覺到自己是真正的被認可,做事情才會更加積極。

表揚要適度。家長對孩子的表揚要適度,過度的表揚會適得其反。表揚的頻率過高,會讓孩子產生疲倦,覺得被表揚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當然家長對孩子的表揚也不能過少,要適當放低對孩子的期望值。如果孩子考試成績是90分,在對孩子進行表揚的時候,就不能說希望你的成績還能夠提高,下次爭取考100分。這不是正確的表演方式,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鼓勵式教育的進行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

高途課堂是跟誰學旗下專注於中小學在線教育的機構。高途課堂採用“名師授課+雙師輔導”模式,為3到18歲孩子提供優質的教學產品和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