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探祕:金庸筆下的大理段氏王朝的陵墓在哪裡?

1000多年前,雲南大理地區曾出現過兩個在中國歷史上顯赫一時的地方王朝——南詔國和大理國。南詔和大理國是唐代和宋代在中國西南地區由烏蠻(今彝族的先民)和白蠻(今白族的先民)建立的兩個地方政權,和唐宋相始終,先後存在數世。

從1999年起,人們把探尋王陵的目光投向這兩個神秘的古國,期望能夠出現像秦始皇陵、明十三陵一般震驚世界的考古奇蹟。

考古探秘:金庸筆下的大理段氏王朝的陵墓在哪裡?

然而時至今日,考古學家希冀已久的發現始終沒有出現。南詔國和大理國,成了迄今為止我國曆史上唯一沒有發現王陵所在的古王朝。神秘古國留下的千古懸案,吸引著考古學家們為它殫精竭慮、苦苦追尋。

在大理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2001年一個夏天的傍晚,暴風驟雨即將來臨。一位進山採藥的彝族老漢加快了腳步,想找個洞穴暫避風雨。老漢在草叢中尋找著,果然發現一個小小的洞口,急忙走了進去。洞中漆黑一片,就在火光照亮前方的時候,老漢驚呆了,山洞深處顯現出一些金燦燦的東西。這是些黃金打造的罐子。

老漢好像受到了更大的驚嚇,跌跌撞撞跑出了山洞。也許因為受了驚嚇、淋了雨水,老漢回家後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隨著老漢的去世,剛剛被發現的山洞又失去了蹤跡。

按照《雲南志·蠻夷風俗》記載,南詔王族死後,實行火葬,只把雙耳割下藏入金瓶,並將金瓶裝入銀函。南詔史研究專家楊光梁說,金瓶銀函的掩藏地只有繼位的南詔王才知道。為了不讓後人發現這個秘密,南詔王會派出第一批人把金瓶儲存好,再派出第二批人,把知道這個洞穴所在地的人全部殺掉。

他認為,巍山彝族老漢的發現和人們的傳說並非子虛烏有。可是1300多年來,有關南詔王族的金瓶和銀函的放置地點卻從不見史料披露。

考古探秘:金庸筆下的大理段氏王朝的陵墓在哪裡?

從細奴羅創建南詔,南詔曾一度成為雲南一帶最強盛的地方王朝,共經歷254年。在這期間,南詔曾有13代君王即位。

南詔國的時代過去後,大理國立國並沿用了南詔的都城,在蒼山洱海一帶又延續了316年,即位的國王有22代。直到公元1253年,忽必烈攻佔雲南地區,南詔和大理國500多年的歷史才最終結束。

大理彝學研究會會長字開春說,500多年裡,兩個地方王朝皇室三十多代的王、後、妃的人數加起來應該是個不小的數字,但這些君王的陵墓始終沒有被找到。從1999年起,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成立了“唐南詔、宋大理國古陵調查組”,開始在全州範圍內搜尋南詔、大理國王陵。 實地調查無功而返,文字記載也寥寥無幾。

據考古學家的推測,南詔王族的葬具可能採取三種安葬形式,一是封藏在巖洞或山洞中,二是收藏在地宮裡,如都城、祖廟和寺院中,三是安葬在地下。因此,調查組一遍又一遍地在大理州內的巖洞中、寺廟裡、古城下探求“王陵的蛛絲馬跡”。

考古探秘:金庸筆下的大理段氏王朝的陵墓在哪裡?

劍川石鐘山石窟管理所負責人董增旭說,在大理州劍川縣石寶山上的佛教雕像中,一共有三位南詔國國君的石刻。人們傳說,石寶山上有一個神秘的山洞,存放著南詔大理國國王們的金瓶。可幾經查找,一點兒痕跡都沒發現。

據調查組成員薛琳介紹,他們聽說在劍川縣的石鐘山上有一些未發現的石窟和石巖洞,或許就是南詔和大理國王族收藏火葬“金瓶”的“懸宮”,實地調查後,這些猜測都被專家否定。 調查組還在大理雪人峰白王洞、大理三塔、蒼山、洱海甚至祥雲水目山等地實地調查,最終都是無功而返。

“有關這兩個王朝的文字記載也寥寥無幾,為調查增加了不少障礙。”字開春說,史籍記載,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派傅有德平雲南後,把大理地區南詔國和大理國兩個古王朝的歷史文獻都毀了。

但是,“南詔和大理國王陵肯定存在。”南詔史研究專家楊光木樑說。根據史籍記載和近百年來考古發掘的有關資料,南詔國王陵可能存在的地區為“南詔故地巍山和大理蒼山洱海地區”,大理國王陵所在地則鎖定“大理蒼山洱海地區”。探究南詔、大理國王陵的腳步不會停歇,亙古的秘密還待人們繼續努力去揭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