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真题解析—王吉带你做真题之“马原第一章47-56题”

2019考研政治真题解析—王吉带你做真题之“马原第一章47-56题”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2019思想政治考点讲练一本通》在每一考点后附加了1991-2018考过的重点选择题,王吉老师会逐题语音讲解,及时更新,免费分享。今天继续《一本通》所附真题的语音解析。

2019考研政治真题解析—王吉带你做真题之“马原第一章47-56题”

今天推出的是《一本通》马原部分第一章后面47-56题的讲解。

47.(2003年第16题:多选)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48.(1998年文第12题:多选)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

49.(1999年理第2题:单选)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洽促使事物发展

50.(2018年第2题:单选)“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的错误在于

A.颠倒了事物形态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B.割裂了事物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联系

C.混淆了事物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区别

D.模糊了事物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联系

51.(1992年文第9题:单选)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52.(1993年文第3题:单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

A.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B.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53.(2001年理第2题:单选)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54.(2011年第1题:单选)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单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55.(2015年第18题:多选)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

A.精确把握事物的度

B.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C.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D.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56.(2016年第1题:单选)《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弃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之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加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D.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