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關於「臥薪嘗膽」的精彩歷史,是真的嗎?

春秋是什麼時候呢?

在介紹今天的內容之前,我先賣弄一點歷史常識,以便大家有個清晰的思路。

得從西周(西周這個稱呼是後人起的,在此應該叫周)算起。

周,是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殺掉荒淫無度的商紂王推翻了殷商,而建立的又一個奴隸制王朝(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禮樂制度最發達的一個王朝。

周的文明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根,周也是“華夏”一詞的最早指代。

周分為兩段:“西周”(約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和“東周”(前770年——前256年),連綿近八百年的歷史。

其中東周又分成兩個時期:“春秋”(前770年——前403年)與“戰國”(前403年——前256年)。

戰國末年,秦國漸漸強大。後由秦王嬴政先後滅掉六國,統一中原,建立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秦朝。

中國帝制開始。

(以後的事情都熟悉了吧)

那段關於“臥薪嚐膽”的精彩歷史,是真的嗎?

蘇杭

現在的蘇州、杭州是中國東部的兩座特大城市,也是重要的文化、藝術和教育中心。

這裡歷來以山水秀美、園林別緻而名聞天下。

可是這樣一個被譽為“人間天堂”的地方,在歷史上也曾經有過權術燻心、血肉橫飛的經歷。

今日之蘇、杭,便是昔日之吳、越。

兩國活動的最激烈的時就在春秋的末年。

一、吳國爭霸 結仇越國

吳越兩國是世仇。

當時吳國強,越國弱。

吳國為了爭奪霸主,四處攻打。

與越國首次交兵是在公元前510年,從此兩國便結下了深仇,吳王闔閭(夫差之父)與越王允常(勾踐之父)互相怨伐多年。

越王允常先死,勾踐即位。

吳王闔閭聽說允常已死,便乘人之危,攻打越國。

沒想到新即位的越王勾踐並不是好對付的。

他先挑選出來一批死士,排成三行,齊刷刷地走到吳軍陣前,一齊大聲呼喊,同時用刀割脖子自殺,看得吳軍目瞪口呆,不知道對方要幹什麼。就在這時,越軍趁機殺出,吳軍大敗,吳王闔閭中箭,死在撤軍的路上。

臨死前對兒子夫差說:“不要忘了為我報仇”。

那段關於“臥薪嚐膽”的精彩歷史,是真的嗎?

吳王夫差

二、折戟夫椒 被困會稽

此後三年,吳王夫差日夜操練,打算為父報仇。

越王勾踐覺得,與其等吳來攻,不如先下手為強。

大夫范蠡勸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越王不聽。

吳王出動全部精兵,在夫椒(地名,今不詳)大敗越王,只剩五千人,被吳王圍在會稽(今浙江紹興)。

越王后悔,對范蠡說:“當初不該不聽你的建議,如今怎麼辦呢?”。

范蠡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越王“卑辭厚禮”請求吳王饒恕,如果吳王不答應,就親自與之為奴。

為了活命,勾踐答應了這個建議(好像也沒得選擇)。

就派大夫文種“膝行頓首”來吳國求和。吳王心生惻隱,正要答應,大夫伍子胥勸諫說:“這是上天以越國賜給吳國,不能答應”!

文種回去告訴勾踐,勾踐“很生氣”,準備先殺掉妻兒,燒燬寶器,與吳國決一死戰。

被文種阻止了,說“吳國有個大夫伯嚭,此人貪婪,可以用利益誘使他在吳王面前幫我們說好話”。

於是勾踐讓人搜尋越國的美女、錢財寶物,暗中送與伯嚭,伯嚭得利,便從中周旋,才使吳王不殺勾踐。

那段關於“臥薪嚐膽”的精彩歷史,是真的嗎?

范蠡文種

三、十年生聚 十年教訓

勾踐回國後,同時一邊把國政全盤委託給大夫文種,一邊派范蠡(正史沒說勾踐親自去吳國為奴)到吳國為人質兩年。自己“臥薪嚐膽”(正史只說“嘗膽”之事,未提“臥薪”),時刻提醒自己:無望會稽之恥!並且親自耕作、夫人織布;食不加肉、衣不重彩;禮賢下士、厚遇賓客,與百姓同甘苦。

外交方面結交齊國、親近楚國、歸附晉國、厚待吳國(麻痺吳國)。

那段關於“臥薪嚐膽”的精彩歷史,是真的嗎?

越王勾踐

而吳國這個時候幹什麼呢?

吳國已經與楚國、越國結下深仇,並且又加兵齊國和晉國,四處樹敵,名高天下,驕橫狂妄,無視周天子,雖功多而德少。

不久吳王夫差又要攻打齊國,伍子胥勸阻說:“不行。我聽說句踐食不重味,與百姓同甘共苦。越國才是吳國的心腹之患,而齊國對吳來說,只象一塊疥癬。

希吳王不聽,就出兵攻打齊國,在艾(yì)陵大敗齊軍,俘虜了齊國的高、國(國惠子、高昭子,齊國大夫)氏回吳。吳王在伍子胥面前炫耀,子胥說:“您不要高興太早!”,吳王很生氣,子胥也惱得想自殺,吳王制止了他。

後來伍子胥又多次剛直進言,又被佞臣伯噽趁機誹謗,被吳王賜死,臨死前說:“我死後你們一定要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懸掛在吳國的東門,我要親眼看到越國是怎樣攻入吳國都城的”。

那段關於“臥薪嚐膽”的精彩歷史,是真的嗎?

伍子胥

三年後,越王問范蠡:“吳王已殺伍子胥,身邊佞臣眾多,可以攻打了嗎?”

范蠡說:“不可以”。

第二年,吳王到北部的黃池去會合諸侯,吳國的精銳部隊全部跟隨吳王赴會了,唯獨老弱殘兵和太子留守吳都。

勾踐問范蠡是否可以進攻吳國。

范蠡說:“可以了”。

四、吳國滅亡 越國稱霸

越國一舉攻克吳國,殺吳太子,此時吳王正在黃池赴會,聞聽國破,怕丟人,秘密返回,厚禮與越國講和。

四年後,越國再次攻打吳國。因為吳國精銳已經在攻打齊國、晉國消耗殆盡。

吳國大敗,吳王被圍姑蘇山(今蘇州西南)。吳王夫差派大夫公孫雄“肉袒膝行”與越王求和,越王勾踐看到後,頓生惻隱之心(看來惻隱之心是人的天性),打算放過吳王夫差。

那段關於“臥薪嚐膽”的精彩歷史,是真的嗎?

范蠡說:“大王忘記會稽之恥了嗎?會稽一戰,是上天把越國賜給吳國,吳國不受。今天是上天把吳國賜給越國了,越國難道還要違背天命嗎?再說君王每天早上朝晚罷朝,不是因為吳國嗎?謀劃伐吳已二十二年了,一旦放棄,豈不前功盡棄?天賜不取,反受懲罰啊”。

勾踐說:“你說的對,但是我不忍心啊!”

於是范蠡索性對吳國使者說:“越王已經把政務委託給我了,我說了算!吳國使者趕快離去,否則我要不客氣了”!吳國使者只好哭著離開了。

那段關於“臥薪嚐膽”的精彩歷史,是真的嗎?

范蠡

勾踐還是可憐吳王夫差,就派人對吳王說:“我把你安排在一個地方,統治一百戶,好不好?”。

吳王夫差說:“我已年老,不能侍奉您啦”,說完自殺了。

臨死前蒙上臉,說:“我沒有臉面去見伍子胥啊!”。

越王勾踐安葬吳王夫差後,便是殺佞臣伯噽。

越王勾踐成為春秋五霸中的最後一個霸主。

那段關於“臥薪嚐膽”的精彩歷史,是真的嗎?

後越國為楚國所滅。

這段歷史,在《中國上下五千年》裡記述的比較富有傳奇色彩,但是很多地方與正史不符,多為後人所撰。

參考文獻/《史記》、《左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