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鉡
把漢族、漢人、漢語、漢字跟漢朝扯上關係,實際上是腐儒們企圖捧回孔子,與執政者分庭抗禮,再來以此“士大夫共治天下”。
一、漢族是一個現代詞彙
西方文藝復興後期,有預謀有組織的抹黑中華文化,以掩蓋西方歷史文化的蒼白和中斷。因此誕生了專用的理論、概念、名詞。自由、民主、血緣、民族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政治概念。以血緣為例,在DNA技術發明之前,根本就沒有、也不可能有血緣的鑑定。血緣是實際標準,還是一個空洞的概念,一目瞭然。
nation最早發明於16世紀。日本更早接受西方文化,nation被日本人接受。進入20世紀的中國風雨飄搖,能人志士四處學習救國理念和知識、科技。nation進日本進入中國,從此中國有了民族這個詞彙。
在民族這個範疇中,最大的、最共識的詞彙是中華民族。中華民族發明於1901年,發明者叫梁啟超。對民族這個詞彙,梁啟超有一句斷言:
二、漢人三解
在歷史上、在現實中,漢人有三種理解方式。
1、漢地人。在歷史上。燕人張翼德、常山趙子龍,在中國是盡人皆知的。這裡的燕人、常山,都是指的地區。源自中國文化中的出生地概念。在現代,西北的漢子、東北人都是活雷鋒,同樣指的是地名。若某某人就是某某族人,哪豈非中國有燕族、常山族、西北族、東北族?所以,漢人=漢地人,是一解。
2、漢朝人。老秦人、唐人街、遼宋、唐詩宋詞元曲等等,都是指的是一個朝代或者時代。唐詩是唐朝時的詩、宋詞是宋朝時的詞,元曲是元朝時的曲。若漢人是漢族人,哪唐詩宋詞元曲就成了唐族人的詩,宋族人的詞、元族人的曲。所以,漢人=漢朝人,是二解。
3、蒙古、色目、漢人、南人。蒙元一朝,對中華瘋狂的民族歧視,把人分成四等,一等人蒙古、二等人色目、三等人漢人(北方地區的中國人)、四等人南人(南方地區的中國人)。
請注意,漢地人是以地分類,漢朝人是以時間分類,而三等漢人卻是以人分類,若以漢族(同樣是以人分類)說歷史,三等漢人才是最貼近的歷史。有人喜歡嘛?
漢人是元朝對中國人種族歧視的產物。令人不堪接受。但是,一如滿清是異族統治,但也是中國歷史上的清朝一樣,三等人漢人是第一次官方稱謂。歷史就是這樣,你可以喜歡不喜歡,但無法改變。在此之後,五族共和中,第二次有了漢族這個概念。我更相信,我們現在使用的漢族,是五族共和提出的漢族概念,跟蒙元的三等漢人沒有直接關係。漢朝?一點也扯不上。
三、漢語
漢語更是一個現代化詞彙,從普及普通話開始。歷史上有過雅音、官話,但都是局部、小範圍的,基本不涉及普通百姓。孫中山時期的普通話標準之爭,才是漢語真正誕生之時。舉例來說,南京話。我工作生活在南京多年,南京話我能聽得懂嘛?聽不懂。即便祖祖輩輩生活在南京的,也不敢說聽得懂南京話。聽不懂到什麼程度呢?這會“生活在南京多年,南京話我能聽得懂嘛?”若用高淳話說,除高淳人之外,南京人都聽不懂。
高淳話是漢語嘛?一句“您吃飯了嘛?”,99%的中國人都聽不懂,能不能叫漢語?高淳話若不叫漢語,叫什麼?這就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 、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走出南京,高淳人就是南京人,就是老鄉。高淳人、除高淳之外的南京人,都這麼理解。操弄漢語這個概念,有益、還是有害?一目瞭然。
四、漢字
大篆及其之前,“文字異形、語言異聲”是事實。全國性的文字,起源自秦朝。秦篆又稱小篆,秦隸又稱隸書。其中的隸書,更是中國文字第一次被稱之為方塊字。方塊字從秦隸開始。若要為中國字起一個紀念性的名字,秦字是理所當然的選擇。歷朝歷代,對中國字的貢獻,任何朝代都無法望秦朝的項背。叫秦字,也體現中國人崇尚英雄、銘記傑出、有貢獻於國家、民族的文化。
現代使用的宋體、楷體、仿宋,本質上是書寫風格的變化,皆源自隸書,且與隸書沒有質的變化。筆發展了、審美眼光發展了,如是而已。至於漢朝,以文字歷史論、以現行文字論,跟漢朝沒有一毛錢關係。為啥叫漢字?漢字,解釋成漢族文字,可以理解。但哪是一個現代概念,扯不上歷史。把漢字生拉硬拽的跟漢朝扯上關係,客觀上導致方塊字的起源、發展、文化的空洞、缺失。
我個人非常贊成梁啟超先生的思想。
叫中國字、方塊字,是最靠譜,也是最有利於民族團結的稱謂。
滄桑短笛
首先漢人這個稱呼,最早是在漢朝的時候,西域人如此稱呼中原人,於是漢人這個稱呼延續到了今天,注意,雖然後來唐朝宋朝朝代名不同,但是他們依然叫自己為漢人,比如唐朝的司空圖,“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可見他們對漢人這個稱呼是認可的,而且是統一的。所以漢人的稱呼可見記載的最早來源自漢朝,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其實,民族團結,就是和而不同,不同不等於不團結,畢竟,各個民族文化不一樣,是客觀存在的,要做到相互尊重,理解,才能團結
小九九11
中國從夏商周的奴隸制社會中,沒有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權,而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則是高度中央集權的形成,但民眾並沒認同,思想並沒形成,而隨著秦亡漢立,高度中央集權制得以傳承,但是漢朝統制者在面對北有強大匈奴,而自己剛從戰爭結束中建國,此時國貧民弱,此時民思安定,國家也思安定,恢復生產,恢復國力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時下的主目標,而漢初的無為而制更有利於民力恢復,隨著國力恢復,人民對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也漸漸認同,而隨著漢武帝對匈奴戰役的一次次勝利,國力一次次提升,強大的統一的,自信的大漢民族依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