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給高考後的同學一個建議,你會讓他們千萬不要學什麼專業​?

落果兒


我的建議是千萬不要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因為這個專業是一個很華而不實的專業,雖然名字聽起來很好聽,但是學起來的內容還是一些很老套的那種。



當時在高考以後填報志願的時候,對那些大學專業方面的知識也不是特別的瞭解,所以說在填報學校志願的時候,基本上是憑藉著自己的感覺來進行填報的。在填報志願的時候,當時自己填報的專業基本上是涉及計算機方面的專業,比如說計算機與科學技術專業,軟件工程專業,電子商務專業等等。然後就在填報志願系統上面看到了,這個看起來比較高大上的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信息”、“計算機”聽起來都是比較高大上和熱門的一些專業詞彙,就想著這專業,估計以後就業應該也挺不錯的,然後就填報了。


真正到了大學,以後才知道這個專業是屬於數學學院的,大學的四年時間裡面要學很多的數學方面的課程,然後再學習一些計算機方面的課程。大學數學系下屬的有幾門課程,是堪稱天書一般的課程,很多以前的學長學姐都說這些課程很難學。當我們真正學習了這些課程的時候,也是感覺這些課程學起來特別的吃力。而且我們會發現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是,這些方面的知識學了以後,到了,以,大學畢業真正開始工作的時候感覺,這些只是可能,基本上不會發揮其應有的立場,即使是那些去當了初中老高中數學老師的,老師來說,大學期間學習的這麼高深的數學知識,在初中高中的教學過程中,也是基本上用不到的。


饕餮視聽


畢業就等於失業。

一開始,我以為只是一句玩笑。

學醫的前途光明,怎麼會出現如此窘態。直至我自己畢業,才知道這就是實話。

1、記性不是頂尖不學臨床

臨床醫學大部分課程不分文理,內外婦兒,病(理)生(化)藥(理)組(培),沒什麼機會讓你掐指一算,全靠你的原本邏輯思維優秀的大腦,去領悟感性思維的枯燥乏味;全靠你優秀的記憶力,去記住每一個病的發病過程特徵和相關治療用藥的藥性。

2、膽子小不學臨川醫學

每個人都像機器,都是由若干零件組成。當然,剛學醫不可能讓你那個大活人去做試驗,醫學院都是有解剖室和展覽室。

當你看到一具具發黃的屍體,福爾馬林的味道刺鼻而來,你可以掀開它的皮膚,看看肌肉的走向,或者揭開它的肚子,看看內臟和腸子。

你還會在展覽室看到一個剛出生的嬰兒,臍帶都沒剪斷,它安靜的在福爾馬林中待著,也可以看到將人體橫著切、豎著切的人體片兒,比那些網絡上沒有絲毫人性的殺人兇手尸解屍體還變態。

不要就此退卻,等你實習的時候,在手術室裡,關節置換手術你會看到醫生拿著電鋸,和電影裡電鋸殺人狂一般無二;在急診中你會看到鮮血淋漓、甚至是手腳分離的人;在搶救室中,你會看到醫生一邊在給病人做心肺復甦,病人一邊吐血在醫生身上。

這些,就是醫生從學習到工作的日常,希望你別暈血,不然,學醫你一點希望都沒有。

3、動物保護者不學臨床

想當人醫就要先湊合一下當一陣獸醫,小白鼠,兔子,狗,青蛙等等都很可愛吧?不好意思,醫學院校裡有很多實踐課程要你奪去它們的生命,有時也是很不人道的,不要下不去手,小心實驗報告寫不出來,據說你的實驗品還會出現在你的食堂肉菜裡,只要是沒注射過氯化鋇的兔子肉你可以放心食用。

4、想體驗大學生活,不學臨床

臨床醫學專業知識必須過硬。

而學醫的過程,比高三還要艱辛,這個過程,或許會是十年。

要做到優秀臨床醫學生,那必須要哪個知識點出現在哪本書哪一頁你都要記得。這會讓你失去體驗大學的時間,哪怕是一點點。

小編是學醫的,看書時經常是病理、生理、內科、外科、藥理、解剖一起看,看完一個病的相關知識,大概兩個小時就過了,還記不得多少。

5、沒有承受畢業就失業的能力,(沒錢)不學臨床。理由請自己上網搜數據看。

6,沒有抵抗學歷和工資不對等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學臨床

讀大學更多的是為了好工作,高薪水。十幾年的寒窗苦讀,誰也不想去個鄉級衛生院交付終生吧?

大學畢業後,正是什麼都缺,但卻什麼都沒有的時候。而小編我,在醫院的第一個月工資1400元,現在是1800元。你說,社會任何一個職業,工資待遇比不上這個?

一線二線城市裡,如上圖這樣的工資水準,能達到一般水平否?和其他職業相比,臨床醫生收入想達到兩萬/月,投入的時間是別人的四倍。

網絡都在炒說醫院收費高了,醫生的工資相應增高。

我只能笑笑!!!

因為醫院一臺很普通的CT機需要三百萬以上,一臺MRI機器都是上千萬,加上國家的政策,基本上大醫院都是入不敷出。如我所在的這個三線城市,市第一人民醫院貸款三個億+,市第二人民醫院貸款一個億+,市第三人民醫院貸款6400萬+。

在這樣的環境下,醫院,如何給與醫生高額的工資和保障?

7、沒有承受離開學校還要面對N多個考試的心態,不學臨床

剛畢業,臨床醫學的你唯一的本錢就是大學畢業證,想在醫院立足你還需要執業醫師證,否則就是非法行醫,被抓到輕則三年,重則十年,發生醫療事故,可能就搭上了你的一輩子。

執業助理醫師-執業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和職稱都是需要考試的,這些考試貫穿了你的工作,當然你還要面對再考的境地。

不要以為考了主任醫師就能當主任,錢就能夠大把大把的來。

事實是,不到四十五歲以上,你根本不可能坐上那個位置。

8、不習慣通宵的不學臨床

醫生,很多時候都在沒日沒夜的加班。

說出來大多數人可能不信,最直觀的是在《外科風雲》中,當大範圍衛生事件發生時,醫生只有住在醫院的份上。

很多醫生得到的評價是沒在給病人看病,就是在給病人看病的路上。這是一種加班,然而,還有一種更可怕的,那就是24小時值班,不能睡,不能走,只能在辦公室待著。一旦有什麼特殊事情,你就不僅僅是上24小時,而是36小時或48小時。而這樣的值班的頻率,每個星期2——3次。

當有病人在問我說,為什麼都看不到你休息,每天都在辦公室時,我不能告訴他說是我懂得不多,我還在努力學習,我也不能告訴他,是科室只有幾個人,忙不過來。我只能說,反正下班了沒什麼事情做,在醫院還能幫幫你們。

9、玻璃心不學臨床

在醫院的日常,最輕鬆的時候,是下班時,最壓抑的時間,是查房時。

小心翼翼、兢兢業業的工作,就算是沒有功勞,苦勞也早就征服了病人,但卻征服不了上級醫生。

在醫院,每天查房時,上級醫師一直在罵我們這些當班醫生。因為年輕、因為知識面不全、因為沒記住病人檢查結果的一個陽性體徵等等。直到病人在上級醫師面前為我們求情,說他們很好,我們很滿意,做得很到位,才會結束訓斥,而等待你的,是看下一個病人時,上級醫師的訓斥。

沒錯,臨床醫生要求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才會在工作中輕鬆一點。

沒錯,臨床醫生要求有全面的知識體系,才會在工作中放鬆一些。

10、學臨床,週期太長,回報太少

臨床專業畢業後,之所以大部分人找不到工作,是因為學歷限制。

一個專科畢業的,只能在鄉鎮上工作,就算是本科畢業,在鄉鎮上工作的不在少數。

縣級以上的醫院,縣級要求一本,不然沒有考試資格!市級要求研究生,不然沒資格考試!省級要求博士,不然沒資格考試!

確屬絕望!

而縣級的專科生,二本生,年紀普遍在四十歲以上,在市級,專科生多是五十歲以上,在省級,專科生基本沒有,二本生都是五十歲以上。這些人,沒有學歷,但有經驗。而剛剛本科畢業的你,連進入縣級醫院的資格都沒有,你學醫有何用?

國家的政策太苛刻。專科生不論你多優秀,畢業後一年有資格考助理醫師資格證,考上了行醫也是非法行醫。畢業兩年有資格考執業醫師資格證,而此時,你才能算是一個醫生。

但是,學歷的限制,依舊讓你看不到曙光。所以,你會選擇3+2模式的規範培訓,五年過了,在此期間你專升本成功,那祝賀你,如果不成功,那考本科再花兩年。發現還是收到限制,那就拼命再考研究生,三年又過了。此時的你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醫生,這一切是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前後共11年。

本科生同樣的。五年大學,三年規範培訓,三年研究生,11年也沒了。如果你還要考博士,那麼,再加三年。

等學完,是不是都絕經了?

假如你是個小天才,十八歲高中畢業,順利上一本,等考完研究生之後你三十歲,開始工作,一切不算太晚。能夠月薪一萬,稅後還有八千多。

但學醫真的這麼順利?職業醫師資格證的通過率僅僅是25%——30%。2014年臨床醫學研究生考試通過率為25%——31%,而博士的通過率,小編沒有實際的數據,也沒有達到那個層次,所以不知道。但想來不會超過70%。

11、獨生子女不學臨床。

現在醫患關係緊張,醫生被病人家屬打死打殘的新聞屢見不鮮,若是獨生子女,想想你父母供你讀書三十多年,而因為一個患者家屬理解不了的意外或者醫學常識而導致你的一輩子就這麼沒了,你如何對得起你父母?

不管你是家長,還是莘莘學子。學醫,需要孩子有恆心,還需要家庭能夠支持,如達不到要求,還是不學的好。

不是醫生不夠偉大,而是,社會腳步太快,沒有經濟的支持,學臨床醫學,對志願填報者沒有任何幫助。

或許有人說小編在說廢話,明明自己就是學臨床的,卻這樣誤導別人。

我只想說,學了,工作了我才瞭解裡面的東西。我之所以選擇這個專業,完全是因為窮,家裡人沒見識,強烈要求選擇這個專業,而後,水深火熱!


享受簡單文字


如果讓你給高考後的同學一個建議,作為一名教齡13年的高校教師我會讓他們千萬不要學習沒什麼實際意義的專業!

首先,一個當然是電子商務專業。這個專業的理論基礎本來就嚴重不足。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先是會學習一些經濟學、管理學、市場營銷學等知識。後來又會學一些計算機網絡等方面的知識。而實際上,電子商務的發展完全都是由非電子商務的人士完成的,美國亞馬遜總裁、阿里巴巴馬雲、京東劉強東這些電子商務巨頭起步的時候,電子商務專業還沒有誕生呢?因而如果你在大學學習這樣一個專業,既學不到紮實的理論知識,也不能利用學校平臺進行實踐技能提升。最終除了得到一個意義不大的文憑之外,對自己的提升和就業毫無幫助。而考研的話,除了繼續在電子商務專業這個坑裡越陷越深以外,跨考其它專業等於推倒重來,重新學一門專業!


其次,就是實踐性極強的專業。這類專業市場需求很大,但是由在學校裡學的知識和理論並不能直接解決實際問題。因而在就業時要面對其他非本專業畢業生的強烈競爭。這類專業有市場營銷、酒店管理等。這類專業雖然也會開設各種以“學”結尾的課程,但是由於其學科主要以實踐為基礎,上升不到傳統學科數學、物理學、經濟學、金融學等高度,因此學習理論的過程遠不如去市場實踐收穫更大。而學習其它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後只要綜合素質過硬,完全也可以進入行業。而後續的發展,也與是否學習這些專業不相關!


地震博士


我給的建議是,千萬別學數學類專業。當時我所在的學院的數學類專業包括的有: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物理。

1、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這個專業是純數學專業,其很少涉及計算機類的相關專業,學習起來那是相當的費腦袋,裡面的很多學科學起來就和聽天書一樣,期末考試的時候想考及格都很困難,能考到高分的都是些神一樣的人物;當時我們隔壁班一個山東女生學的就是應用數學專業,學習特別好,基本上每門學科都能考80分以上,她在我們心目中就是神一樣。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不僅不容易學習,而且就業前景也不是很樂觀。

2、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這個專業設計數學、計算機,主要還是數學方面學起來比較難.

3、數學與物理專業.這個專業是試點專業,也就幾個高校有,這個專業是把數學學科與物理學科進行結合的,本來數學學起來就很難了,而物理學科是比數學更加深奧的,可想而知該專業學習的苦逼程度了。


1927年的古董先生


專業選擇全憑自己的興趣

無論哪個專業都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如果非要建議要學哪個專業或者不學哪個專業,可能會誤導你.360行,行行出狀元.不要選醫生?還真有人一生致力於醫學;不要選老師?真有人把教育當作畢業事業的;不要選會計?還真有人把會計做到了頂尖.專業並無好壞之分,我覺得專業的選擇全憑自己的興趣,千萬不要學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

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怎麼辦?

選專業一定不要只看名字!這是忠告.那看什麼呢?首先,看它所學專業課程是什麼相關課程自己有沒有興趣.比如材料科學,它所涉及的專業課很多都與化學有關,經常需要做實驗.生物工程,聽名字高大上,其實本科理論學習更多.臨床醫學,理論加實踐,學習週期比較長,而且本科不一定夠;經常做實驗.建議暈血的人避開此專業.

看它的就業形勢,其實國內有很多專業出現過剩,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可以上網查一查相關過剩專業.這些專業可以避開.另外,最近過於火爆的專業也可以適當避開,因為等到你畢業,此專業可能就過剩了.比如人工智能,雖然是大趨勢,人才培養與科技水平不同步也可能導致過剩.

總結:專業影響未來發展道路,選專業興趣第一,但興趣不能當飯吃,就業形勢、考研率及其他因素都要綜合考量.


學霸數學


都說考大學容易,選專業難。男怕入錯行,其實每個學生在選擇專業這件事上都很認真的對待,因為大學專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今後的從業方向。

作為一個過來人,筆者很瞭解高考生的心態,當你報考專業時會發現左右為難,身邊的人對於專業眾說紛紜,同一個專業往往有多個意見。

其實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優點,正所謂行行出狀元,所以並不是不要選擇某一個專業,而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專業。下面給一些大家介紹一些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的方法。

首先準確的認識專業的內涵,如果你家裡有在上大學的前輩,那麼一定要聽取他們的建議,通過他們深刻了解每個專業究竟是做什麼的,學什麼的。選擇專業不能盲目的根據名字高大上,就感覺前景好或者適合自己。

如果你沒有人指導,那麼就請你充分利用好招生通訊《招生專業目錄》中和各院校網站,通過不同渠道瞭解你心儀的院校專業,可以從學校貼吧結識學長學姐,他們是最瞭解自己專業的人。

不管選擇什麼專業,你一定要先清楚自己的目標和自身情況。你喜歡什麼行業,有哪方面的特長?從自身出發,充分利用好互聯網,如果非要說千萬不要選擇什麼專業的話,那就是不要選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


決勝網


都說專業選的好,年年勝高考。大家現在對選專業一定是慎之又慎,其實無論什麼專業都有他存在的意義,沒有什麼千萬不選的專業。只有你不想學的,不感興趣的專業。

一方面是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專業。讀到了自己喜歡的專業,不但有利於完成大學的學業,更有利於畢業後的職業發展。不過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不一定是就業熱門,在求職路上可能會遇到更多的阻礙,將來自己能否一直堅持下來,一定考慮好。另一方面是選擇熱門專業來讀,這樣對於就業來說有優勢、競爭力更強,熱門職業的薪資起步也比較高,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實在不喜歡或者不擅長某個熱門專業,常年掛科,最後沒拿到學位證。小編覺得,高考選專業千萬不要跟風,現在所謂的熱門專業,有可能過若干年後,就不再是熱門的專業了。選專業還是選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比較靠譜,特別是自己的特長,因為自己喜歡這個方向,學習起來不會那麼枯燥,將來工作也更容易上手。



不過還是要說一句,有些高考孩子的家庭,為孩子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時候,從來不問問孩子喜歡什麼想幹什麼,把大人覺得好的強塞給孩子,給孩子洗腦的這種行為簡直對孩子傷害太大了。

在十八歲的孩子三觀沒有成型,職業規劃完全沒有雛形的時候,用家長的權威來捏造一個家長想要的孩子。


最後還是喜歡大家在選專業的時候,認真思考。想一想自己的大學四年想要怎麼度過才對得起自己之前的努力,不要讓別人一句話影響了自己的一生。


娛樂小糰子


其實我也算半個抖音粉,最近確實出現了很多千萬不要學某種專業的呼聲出現。

這樣算下來,好像沒有一種專業是值得去學的。

要麼是因為學業,要麼,是因為前途堪憂。

那高考後的同學要如何去選擇呢?

我感覺到選專業,一定要從自身興趣愛好、職業願景出發,聽一聽別人的意見,再自己做決定。

莫非別人說某種專業不好,你就不去學了嗎?要知道,調侃和認真是有區別的。

像我學的小學教育專業,大學四年開的課程,非常多。

有手工課、繪畫課、舞蹈課、心理學、教育學、高數、班級管理課等。

其中有很多課程都是需要動手,或實戰演練的,而不是僅僅靠書面考試就能過關。

當時我也有些不喜歡這個專業,因為我覺得這些都是虛的東西,學出來似乎也沒有什麼用。

但畢業兩年後回去看,我發現,原來那些令我頭疼的課程,已經不再令我恐懼了,似乎還有些想念。

何況,不管是什麼專業,只要選擇了,一定要在學好的基礎上,再去培養自己其他的專業能力。

我也觀察到,很多人,總抱怨著自己的專業,於是這種抱怨,阻擋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整天無所事事、荒度學業卻毫不心疼。

要知道這些,都是你高中三年血拼打下來的江山啊!

學醫,很苦,但它能帶來的拯救生命的能量是再多金錢都買不來的。

如果你喜歡學醫,勇敢選擇罷,總要有人拯救你我他。

當老師,累,待遇不見得好,但它就如天地君親師一般,重要性不言而喻啊!

如果,你喜歡教書育人,何必擔心課業多呢?

學建築,累,圖多,但看到一座座高樓因你的設計拔地而起,是多大的成就啊!

如果你心懷建築夢 ,何不勇敢嘗試?

學會計,書更多,注會會計師那麼難考,但你若真心喜歡 怕什麼呢?

……

說了這麼多,我最後想說的是:

不管你到頭來學什麼專業,想要學好,都要付出努力,才能不枉費人生.

我不想勸你不去學什麼專業,而是想鼓勵你勇敢發掘自身興趣特長,以夢為馬,勇敢嘗試吧

你覺得呢?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歡迎留言討論哦

Mindy, 95後英語達人,每天分享英語學習資訊,更多精彩,不要錯過


Mindy與橋上彩虹


畢業兩年,對社會的人才需求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對這個問題我還算是有資格回答,人的性格往往決定了你以後職業軌跡,那麼就來說說現在社會人才的需求和大學專業如何選擇

1,電氣類專業,本人就是學的這個專業,這個專業未來工作可能比較辛苦,工資不會有一夜暴富的時候,比較穩定,餓不死也撐不到,男生性格內向一點的,喜歡搞點研發什麼的可以選擇。

2,機械類專業,這個專業現在還是比較吃香的,因為國家在進步,不單單是娛樂產業,也會有科技進步,軟硬件開發,基礎建設還是離不開實業,機械結構學的好,現在一個差不多的嵌入式工程師薪資都大致大於10k,還是不錯的專業

3,計算機專業,這個進入社會對口專業工作比較多,工作好找,主要看你的專業能力如何,達到軟件開發,小到財務行政都不算偏離專業,包括程序員也是不錯的工作,辛苦是辛苦了點,但是收入和付出都還算成正比

4,物聯網專業,這個可是熱門專業,現在正是物聯網突飛猛進快速發展的時代,這個大家可以作為優選哦

5,生物製藥專業,這個涉及的知識,小編沒有太多瞭解,不敢造次,這個專業一般對有這方面理想的人來說,工作後也算是不錯的

6,教育類專業,一個非常不錯的專業,教育是根本,不一定是去學校當老師,現在在做教育的平臺也有很多,不過這個需要超高專業素養,缺點是枯燥,就是每天都在重複做做一件事。

7,醫學院,苦逼的專業,如果不是有救死扶傷的理想建議不要選了,吃資本,讀書時間長,等工作了都三十多歲了,而且前期沒有資本,沒有犯錯誤的機會,畢竟人命關天啊

8,財會類專業,不太好判斷是好還是不好,因為如果你能進入到投資公司,或者做到理財顧問或者比較大的證券公司,起步是很難的,工作中沒有什麼盼望,過一天算一天的日子,但是真的做到理財顧問之類的那年薪三十歲之前都有可能是百萬級別的。這個專業一定要選擇好的院校,二流院校就別選這個專業了

專業有很多,就不一一的說了,看你什麼理想,選擇什麼樣的生活了,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多聽聽別人的意見,理性的分析自己屬於哪一種,這個專業還是很重要的!


落木844


高考後的這一段時間裡,網絡上不少的大學在校生“勸”不要學某某某專業的視頻或者文章。有一句話說的好,專業選的好,年年似高考。在網絡上勸不要選的專業無非就是課程多、學習緊張、表明大學不易等等思想。

小胖現在是一名大三學生,學的專業是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我想說的是如果不是對機械感興趣或者是有意於這類工作的,不要報這個專業。

雖然機械類的專業找工作比較好找,但是工作非常地吃經驗,應屆生待遇普遍很低。雖然我國是一個製造業大國,是有名的世界工廠,而且近年來也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的發展規劃,機械製造業就業崗位是多,但是這幾年機械行業普遍的不景氣。

這類專業在工科院校還有綜合類大學都有設置,招生數量多,就業競爭也大。還有就是畢業後轉行的比較多,在我認識的師兄師姐裡面不少有去轉行做金融的、銷售的、計算機的甚至是考了師資去中學當老師的。專業所學的內容也是比較多比較複雜,要學的理論知識多,實踐操作也多,課程相對來說乏味枯燥但是都是入門級別的,需要就業以後在深入地去學習。

但是如果對於機械行業有興趣或者是有志於從事這類工作的,我認為是值得來學習的。雖說剛開始就業的時候待遇是低,但是隻要有真材實料,肯靜下心來從事這類專業工作的,只要潛下心來,慢慢地積累工作經驗,幾年之後將會在製造業的企業裡面很搶手。

我不建議那些理科不好還有對於機械類專業沒興趣,又或者是一畢業就想著能力了賺大錢想著出人頭地,不能靜下心來的人來報考。因為學著學著就有人覺得這行業不好發展,不適合自己。就算是畢業以後從事這行業因為工資低待遇不好,熬不了一兩年就會轉行業的了。如果是這樣,還不如去選那些一畢業就能高福利高待遇的專業去,不然白白浪費了大學幾年的青春大好時光。

最後,作為一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師兄,歡迎有志於機械行業,肯靜下心來學習的學子報考機械類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