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肺癌晚期多發轉移的親人,是積極住院治療還是回家度過最後的日子?

小金報之以歌


感謝悟空的邀請,很難回答的一個問題,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每個人家庭情況不一樣,具體處理方式也不一樣。


說一個真實的例子吧,2年前的一天,突然接到一個高中很好的同學的電話,說讓我幫他看個CT報告,打開一看,雙肺多髮結節,毛刺樣;我就和他說,需要排除腫瘤的可能性云云,他說好的,謝謝,然後對話結束。晚上再次打開報告,突然發現,患者姓名是我同學,當時我就驚呆了,才33歲,人生正當走向巔峰的時刻,他得了這麼一個疾病。後來聯繫了很多次,當時已經沒有手術指徵了,本來他也想回家等著了,最後還是在大家勸說下開始用藥,使用靶向藥物,效果還是不錯,2年過去了,至少還能夠生活自理的活著,想想當初要是放棄了,估計現在已經塵歸塵,土歸土了。

所以,你說該怎麼辦?

  1. 當地大醫院,專家看看,很多時候,患者本身還是相信大醫院,及時沒有希望,他還是想去大醫院看看試試,這樣即使結果不好,也死心了。

  2. 根據專家意見,結合自身情況,決定是不是需要使用其他治療方法,比如放療、化療或者靶向藥物治療。

  3. 把自己想做的一些事情做了,儘量讓人生不要有太多遺憾。

人活著,希望,總是要有的!


天天博士講風溼


肺癌晚期多發轉移,出現了轉移最多就是失去了手術的機會,還可以進行化療、靶向和免疫等治療,並不等於完完全全失去了可努力的機會。


比如,化療是不用天天住在醫院的,現在化療藥已經很先進,可以將副作用控制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簡單說一句,打完化療藥就可以回家了。如果身體很虛弱的情況下,則不建議使用化療治療,因為盲目地化療反而使免疫力更加低下,加快腫瘤的轉移和發展。


不能化療的肺癌患者建議去做基因檢查,若是EGFR基因突變,可以選擇吃易瑞沙和特羅凱等口服靶向藥物,這些藥物副作用小,效果好,而且不用住院,在家就可以吃藥,吃完藥就可以像正常人那樣生活。這些靶向藥小部分已經進了國家的醫保,病人使用只需要使用小部分的錢就可以吃上靶向藥。


肺癌出現了轉移並不意味著要放棄,如果身體允許的條件下可以做靶向或者免疫治療,必要時還是要做一些努力,說不定你就是那個超級幸運者呢。曾見


過有肺癌患者吃靶向藥,吃了三年也沒有買藥,身體也像一個正常人一樣。所以無論怎麼樣,積極治療,控制病情發展,延長生命,保證生活質量還是很要必要的。



醫聯媒體


首先談談肺癌晚期多發轉移,該不該治療!就像上述患者家屬一樣,有不少患者家屬曾經問過我這個問題,肺癌是臨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不少患者一經查出就被定為晚期,伴隨多發轉移,該怎麼辦呢?該不該去醫院治療呢?

如果剛被確診,還沒有定性、定位、分期,就應該去治療,並且儘可能找一家正規醫院(腫瘤醫院或者腫瘤專科),因為並不是所有的肺癌晚期患者都沒辦法治療,最近熱播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裡描述的一種疾病就是在過去認為難以治療的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有了新藥格列衛,這部分患者大多數都能夠獲得較好的生存質量,和這種白血病一樣,肺癌中的一部分患者也有比較好的治療藥物,即便病情已經處於多臟器轉移的危險境地,只要能確定有特定基因突變,就可能轉危為安。一般來說,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而非小細胞肺癌又區分為腺癌、鱗癌、大細胞癌等等,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特定驅動基因突變率高,比如EGFR基因突變,針對該基因突變的靶向藥物在臨床應用將近20年,臨床效果非常好,不少患者從中獲益。當然也有些肺癌,尚無好的靶向藥物,截至目前只能採取放化療,放化療作為傳統治療肺癌的兩種手段,爭議很大,褒貶不一,有的人說化療“有功勞”、有的人卻說它只有“苦(痛苦)勞”,對於這部分患者在放化療的選擇上如何取捨?首先看患者的一般情況,如果患者為高齡老人,並且沒有太多的痛苦,也缺乏現在免疫治療的指佂或者經濟實力,不建議住院、行積極的放化療,吃點中藥,改善飲食,在家可能比在醫院好;如果痛苦很多,比如身體疼痛難以忍受,不能吃飯,即便住院不做放化療,也應該通過住院採取姑息治療,減輕痛苦,當然姑息治療階段,並不能解決患者仍所有的痛苦,但總歸比在家裡好。


腫瘤何大夫


這個問題也是很多患癌家庭糾結的問題。

究竟怎麼辦最妥帖?其實沒有一把標準的尺子,而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

從醫學上講,決定一個患者是否還有采取治療的必要,主要看患者的身體狀況、預期的生存時間、所患腫瘤的類型、對治療的敏感程度以及是否有靶向治療機會等等。

1、如果患者已經非常虛弱,一般狀況很差,KPS評分(身體狀況評分)在60分以下,即使腫瘤還有很大的治療意義,也不應採取化療的措施(靶向治療除外)。因為身體狀況不允許,盲目的化療有可能導致機體的免疫力更加的低下,治療反而有害無益。

2、預期生存期短。綜合評估腫瘤的轉移情況,如果已經非常嚴重,預計生存期不超過3個月,這種情況下即使患者體力尚可,也不再提倡積極而強大的化療,因為殺傷性治療的副作用會大大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得不償失(靶向治療除外)。

3、所患腫瘤的類型及敏感度。雖然都是肺癌,但可分為不同的亞型,換句話說,不同的亞型對治療的敏感程度天然之別。比如小細胞肺癌,即使已經多發轉移,但因為對治療的高度敏感,一般還是建議積極治療的,無論是放療還是化療,都能使腫瘤迅速減小,甚至是消退,而不經治療的患者一般生存期都很短。但如果是治療後再次復發的患者,因為腫瘤已經失去了敏感性,是否再次治療,就應該權衡利弊了。

4、在肺癌的分型裡,有部分患者有敏感基因突變,這部分患者應該考慮口服靶向藥物治療。靶向治療副作用小,效果好,而且口服制劑不用住院的特點,一旦檢測有靶向治療機會,不可以盲目放棄。而且隨著靶向藥物在國家談判後的大幅降價,一般家庭均可承受。

從以上可以看出,如果是具備1、2兩條,就不建議積極抗腫瘤治療了,具備3、4兩條,建議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而雖然不具備3、4兩條,但身體狀況允許,而且也並非到了很嚴重的地步,一般還是建議做一些必要的努力,不管是放療還是化療,畢竟對控制病情進展、延長生命還是有著積極意義的。


深藍醫生


癌症晚期的病人到底我們應該怎麼辦?如何選擇,才是一個最合適的方式,我想這個問題本來就沒有統一的答案。

總體上的原則,我們應該以病人為主,也就是說盡最大的全力減少病人的痛苦,這才是我們最希望的,在減少痛苦的同時,能夠延長病人的生命,這是我們的共同目標。

但是有時候我們或許已經能夠知道,哪怕在醫院花上再多的錢,受再多的苦,也無法挽回這麼一條生命了,也無法讓我們的晚期過得再幸福,再舒服一點啦,於是乎,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安排好最後這段時間怎麼度過,我想這才是醫學跟人文關懷最應該關注到的地方。

或許把我們自己本體帶入其中,可能有助於我們更好的思考這麼一個問題。

如果是我自己已經到了癌症晚期,全身多發轉移的情況,我是希望在醫院裡面非常痛苦,掙扎的,全身插滿各種靜脈,還有氣管導管的情況下艱難度日,還是希望能夠回家吃一些止痛藥,然後安詳的離開這個世界呢,我想我的選擇可能是後者。

這種選擇可能不一定是最正確的,但是作為一個人來說,或許這種選擇是我能夠過得更舒服一點,更安詳一點的一種方式。

當然,如果真的有足夠的資金,足夠的人力能夠幫助我在醫院裡面用一些藥,然後延長一點生命的時間,我想很多人也是願意的。

但是如果明明知道再怎麼用藥也無法挽回,或許很多人會選擇提前放棄,讓自己走得更舒服一些


白衣奶爸


就在前天晚上8點多,有個同行朋友因胃癌去世了,才43歲,上有年邁雙親下有讀中專的兒子,其情其景讓人潸然淚下,可嘆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對所有已經失去治療意義的癌症晚期患者來講,是選擇繼續治還是回家等日子,其實病人大都側重於回家,而家人還是想盡把力盡個心,即使都知道來日不多,但也難以眼睜睜看著親人離去,躲在家裡的床上不如躲在醫院插滿管子的床上,沒有誰願意放棄。

我的父親曾經也是一名癌症患者,在後期我們就是選擇的保守治療,拒絕一切手術,拒絕一切折騰,只是針對慢慢出現的病情反應,出現一個針對性的治療一個,父親想幹什麼就讓滿足他,想吃點什麼就買來吃,想見誰就約誰,盡一切的可能滿足一切願望,不留太多遺憾離開這個世界。

我認為還是住在醫院的好一些,但我不同意過度折騰式治療,住院就是為了處理個緊急病情,以及後期的止痛,以免我們在家時遇到緊急情況會手忙腳亂。

如果距離醫院近的話,我建議回家吧,多和親人說說話,多陪陪。我還是那句話,儘量不要瞎折騰了,那樣只會徒增痛苦而毫無意義。

對你的心情我有切身體會,那種滋味此生不想再嘗,壓抑、痛苦、絕望、無助等等,哎,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多陪一陪親人,盡其一切滿足親人的願望。

最後,我只願意你的親人,沒有任何痛苦的離開這個世界。因為他們痛在身上,我們是痛在心裡。

願一切都好吧。


元芳有看法


肺癌晚期多發轉移,要明確是什麼部位還是臟器轉移,骨轉移還是腦轉移,如果年齡不大五十歲以下,沒有骨和腦轉移,那麼免疫系統重建還是有希望的積極配合治療,親人做好心裡疏導,用樂觀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還是有希望的甚至會延長生存期!如果五十歲以上的患者出現多發轉移,無論有沒有轉移到骨和腦,個人認為在醫院開點杜冷丁,回家備用,讓患者儘可能的多跟家人享受親情吧!這個治療沒有意義,費用也是白花錢,子女再不忍再孝順最後也是人財兩空,留一大筆債!現實就是如此,癌症不可怕,你要有足夠的信心戰勝他,你要了解他,越早對你的危害就越小!祝早日康復


導演自已的人生


當親人確診為肺癌時,不僅對於患者和家屬是一個晴天霹靂,接下來是否應該繼續治療?繼續治療是否有效?

這時家屬的心情和抉擇往往也是非常痛苦和難於取捨的,一方面想積極的治療,延長患者的生命期,可以讓患者可以少些痛苦,另一方面,基於目前的治療方式呢,不管是放療還是化療,乃至最新的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很多患者和家屬都會想,放化療都會存在副作用並且療效還不明確,那麼是治還是不治呢?甚至更有想法是不管什麼副作用,真的都不想讓家人再次承受痛苦。

其實不管是肺癌處於早期還是晚期,積極治療的原則是不會錯的,因為腫瘤細胞無時不刻都在侵襲著身體正常組織,雖然目前的醫療技術還沒有找到可以徹底擊敗腫瘤的治療方案,但是對於肺癌的標準治療,還是應該嘗試的。

另一方面,心裡因素也是很重要的,肺癌患者也有治療後預後較好的案例,一定要堅持樂觀舒暢的心情,深信一定能夠打敗疾病。只要調整心態,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才可以積極調動身體內部的抗病機制,打敗腫瘤細胞。很多肺癌患者發現腫瘤的時候多數都是晚期,但是往往通過手術治療,配合放化療及靶向治療,是可以極大的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質量,建議還是應該積極治療,不要灰心。如果經醫生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實在是太差了,無法承擔後續的治療,如果繼續治療可能會加重患者的機體機能,反而會加重疾病的進展,這時家屬就可以綜合考慮是否應該繼續治療下去了。祝治療順利。


美中嘉和腫瘤科普


我的觀點是讓病人回家休養。

我也是一個癌症患者,面對這樣的問題也曾進行過思考。

癌症晚期多發轉移,基本上可以治癒的幾率非常低。即使進行治療,治療手段不外乎是化療、放療和靶向治療。

化療和放療是非常辛苦的。嘔吐、全身疼痛、乏力是治療過程中常見的副反應。

即使完成治療半年後,還會有相應的症狀出現。

最怕的是化療放療破壞了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統,自身沒有了抵抗力。

治療期間我是不敢去人多的地方,一不下心可能就感染到了感冒。常人一個普通的感冒,可能不吃藥不打針一個星期也會好。但我的一次感冒,高燒了一個星期,打針吃藥都沒有很好的效果。那時的我才四十多歲的人,走路還需要別人的攙扶。

我曾對家人說過,如果我的病到了晚期,那我就放棄治療。

1.我不想再承受治療期間的痛苦。不想餘生活得太沒有質量。不想躺在醫院裡沒有尊嚴的活著。

2.我不願意因為我的病情,降低家人的生活質量。癌症治療費用太高,完成一個治療療程,最少要十幾萬。加上平時補充營養的各種花費,費用高達二十幾萬。既然到了晚期,治療已經不起作用了,不如留著這些錢讓活著的人好好活著。

3.每一個人生來就會走向死亡,不要把死看得太重。只要活著的時候享受了生活,覺得自己活過一場沒有白活,我覺得死就不會有遺憾。身邊的親人也沒必要傷心內疚。


若水65963


回家度過最後的日子,開朗樂觀。自古人生誰無恙。陪護 感同身受化嘮叨,換位思考消煩惱,無微不至照顧全,妥妥帖帖萬般好。2018-01-20

十八歲 含辛茹苦十八載, 金榜深造從頭賽。 不幸病瘍劈天降, 可憐父母熱爐蓋。 夢想明天依舊在, 醫療科幻跨時代。 堅韌頑強永不棄, 跪謝世間譜大愛。原創

父母祈願2018-01-08 掀翻晴空霹靂雷, 十八寶貝重症飛, 粉身碎骨父母寄, 還兒康健雙命陪!原創

苦不堪言 寒風吹雪煞白波,一夜摧我白髮摸。 痛不欲生凍淚水,滿床兇夢壓銀河。 2018-01-18原創

雪落梅香伴夢幽.

平生困苦招刀勾。

火熱水深莫懼累,

燈紅酒綠醉還愁。

傷心 斷橋殘雪憶夕陽, 獨臂破冰唯闖蕩。 放縱謳歌伴舞搖,枯枝腐葉寒風瘡。原創

病床思

患疾求醫臥榻上,

治數天,依然燙。

淡漠名利坦蕩蕩,

跨萬水,晝夜忙。

千山無處話淒涼。

縱然視頻仍可識,

衰滿面,鬢染霜。

雪來襯夢已還鄉,

小院窗,換白妝。

相顧點頭欠哈腰,

忍不住,淚千行。

憶得絲絲傷心處,

冰雪夜,堅如鋼。

自古人生誰無恙。

(備註,元月2日急送老爸到川求醫,現在積極治療中。)謝謝親們的鼓勵!

應城求醫 往返多次複診乖, 冬霜凍雪行路難。 猶記門前老松樹, 淡妝毅然白花開。 冰寒風疾臥榻哀, 半百多病復術臺。 悽苦催淚臉淌洋, 應城求醫幽憂漫。2018-01-19備註,50歲的老伴,又要接受手術治療,等待病檢結果,幽憂鬱鬱寡歡。

冰冷風寒臥榻哀

半百多疾再術臺

悽然淚下夢成空

應城診治憂愁抬

往返心酸記憶來

冬霜凍雪步行掰

獨戀門前不老松

雪壓挺拔白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