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明末清初的人物范文程?

榮耀6174


范文程這個人,用一句話總結就是:名門之後,漢奸之首!

范文程,明末不著名文人,是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孫。後成為努爾哈赤的肱股之臣,為清朝建立併入主中原立下巨大功勳!

那麼,范文程為何背叛自己的祖國成為清朝的重臣?他的心中,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

1、為實現人生價值主動投靠

1616年,明朝建州衛指揮使努爾哈赤宣佈稱汗建國,史稱後金。隨即努爾哈赤宣佈了對明朝的所謂“七大恨”,開始了對明朝進行瘋狂進攻。

在努爾哈赤的進攻下,明朝在遼東的統治岌岌可危。1618年,努爾哈赤攻陷撫順,明朝在遼東的統治走向崩潰。

此時的范文程為瀋陽縣學生員,得知撫順陷落的消息,他與哥哥範文寀主動求見努爾哈赤,成為努爾哈赤的幕僚。

努爾哈赤雖劫掠無數,但後金的實力還是和明朝相差甚遠,用這樣的實力去消滅明朝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此時的他最需要的是知識分子,哪怕認字的就可以,知識分子對後金初期來說簡直就是大熊貓一樣的存在。

女真人長期在白山黑水的林子裡漁獵,在食不果腹的情況下,沒有知識分子願意跟著努爾哈赤東奔西跑,范文程的主動投靠如同天上掉下個餡餅。

在大明這個人才濟濟的王朝,范文程的水平差得太遠,但在識字之人都幾乎沒有的後金,范文程的平臺很廣闊。

所以范文程一來,馬上就被委以重任,“上伐明,取遼陽,度三岔攻西平,下廣寧,文程皆在行間”。在努爾哈赤的軍事行動中,范文程幾乎全部參與了指揮謀劃等事宜。

不過范文程終歸沒有在努爾哈赤時代閃亮起來,他的事業起飛是在皇太極繼位之後。

努爾哈赤時期,以打砸搶劫為主,很少涉及政權建設,到皇太極時代,需要建立國家機關,所以范文程的用武之地終於到來。

得償所願的范文程可謂全身心投入,從如何給皇太極集權,如何搞定漠南蒙古,如何搶劫明朝邊城都獻計獻策,被清朝後人稱為“十大謀士之一”。

在範的心中,有一個治國平天下的宏大願望。但是尷尬的是:范文程越投入,造成的危害就越大。很多人避開范文程的變節問題,只談他的功績,這是對歷史最大的不尊重。

本質上說,范文程不是滿人,而他卻幫滿人顛覆自己的祖國!自己的祖國縱有萬般不好,也不能成為投靠敵營打擊自己國家的藉口,這和農民起義的性質完全不一樣。要知道,在幫助清朝崛起的過程中,范文程手上沾滿的,是自己同胞的鮮血。

2、為完成治國理想忍辱負重

毫無疑問,皇太極對范文程是非常器重的。皇太極稱範為範章京,對其言聽計從。每逢議事,若范文程不在場,皇太極必問:“範章京知否?”而每當大家意見不一致時,皇太極就問:“何不與範章京商議一下?”只有當眾臣說:“範已經同意。”皇太極才最後拍板。

1637年,皇太極賜范文程一等大臣品級,範成為清朝漢臣第一人。

因為知遇之恩,沒齒難忘。所以殫心竭力,至死不渝。

范文程全心全意為清朝服務。幫助皇太極建立清朝,搞定朝鮮,破壞關錦防線,接收孔有德、尚可喜、洪承疇等漢奸,壯大了清朝力量。

此時的范文程位高權重,風光無限。但皇太極的突然去世,讓范文程捲入到清朝皇位更替的漩渦之中。

此時,李自成已將明朝攪得天翻地覆,清朝入關的時機終於到來。但清朝內部鬥爭還在繼續,代善、多爾袞以擾政亂國的叛逆罪,將密謀另立新君的阿達禮、碩託處死,籍沒其家。范文程原是碩託的屬下,受牽連被撥入鑲黃旗。

而且此時一場災難正悄悄降臨在范文程身上。

由於長期為清朝工作,范文程忽略了家庭,這讓豫郡王多鐸得以趁虛而入。見范文程妻子貌美,多鐸不由分說搶奪了范文程的妻子。此事很快驚動了多爾袞,多爾袞和諸王貝勒審實後,罰多鐸銀1000兩,奪其15個牛錄。

在那個講究氣節的時代,最大的仇恨莫過於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但此時的范文程似乎顧不上這些,他還要爭分奪秒地為清朝制定奪取天下的政策。

想想也是,跟一個沒有氣節的人談什麼氣節?只是可憐了他的妻子。

可貴的是,經歷了故主被戮,愛妻險被奪的雙重危難,范文程依然堅定賣身投靠不動搖,在滿清入主中原這一緊急關頭,獻計獻策,為清朝鯨吞明朝萬里江山立下了不世之功。

真是一個好奴才啊,多爾袞很欣慰!

范文程也許想打造一個盛世江山,這種成就感像吸毒一樣讓他欲罷不能。但越是這樣,他就越可悲。因為他始終是清朝的鷹犬,不是人。

1666年,這個自稱“大明骨大清肉”的清朝四朝老臣去世,葬於北京懷柔縣紅螺山,康熙對其給予了很高評價,畢竟立了大功。

300多年後的今天,范文程的墓早已被炸平。他終於實現了治國平天下的願望,所以自己最終也不可避免地被平。

手上沾滿同胞鮮血的走狗,歷史可能會湮沒,但人民不會忘記!

還是那句話:“人民,只有人民,才能真正地評價一個人。

姑且算個人吧!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范文程此人可以用以下來形容,明朝叛徒,清朝重臣。大明秀才,清朝帝師。滿清奪天下首功,大明失天下大敵。化解滿漢矛盾,受滿人奪妻之恨。名門之後,辱沒先人

如果用一個形象來形容範文臣,那就是忍者神龜。



一、明朝叛徒,清朝重臣。範文臣是主動投清的,在1618年,努爾哈赤攻下撫順,範文臣和兄長長途跋涉,從瀋陽跑到撫順去投奔努爾哈赤,被重用,成為滿清的開國元勳、文臣領袖,管至大學士、議政大臣。



二、明朝秀才,清朝帝師。範文臣生於1597年,在1615年參加科舉考中秀才,年僅18歲

,如不出意外,範文臣應該會在30歲前考中進士,步入明朝官場。但是範文臣的選擇在當時看起來是比較驚世駭俗的,投奔了當時還只是部落首領的努爾哈赤。滿清對明策略,範文臣多有參與,被賦予太子太保的稱號,成為太子名義的老師。



三、滿清奪天下之首功,大明失天下之大敵。在範文臣之前,滿清還是一個比較野蠻的民族。打仗主要是為了劫掠,搶奪人口為奴,現在比較熟知的漢八旗,主要人口來源就是清軍劫掠的人口。在範文臣的勸諫下,清軍放棄了劫掠人口為奴的習慣,有效的減緩了百姓的抵抗。



範文臣對滿清最大的貢獻在於,力勸滿清入關。在李自成攻佔北京,吳三桂投降滿清後,多爾袞並沒有下定決心入主中原。在範文臣的勸諫下,清軍打著“為崇禎皇帝復仇”的旗號,迷惑了明朝勢力,在山海關一片石擊敗了李自成軍隊。



如果李自成在北京站穩腳跟,穩定中原,建立一套完整的治理體系,則滿清入關就沒機會了。範文臣提出的旗號迷惑性很強,麻痺了明朝,也隱藏了滿清入住中原的狼子野心,故可以說是滿清入住中原的第一功臣



四、化解滿漢矛盾,受滿人奪妻之恨。 滿清入關後,民心不穩,範文臣 宣傳施以“仁政”,並且“頗愛百姓”,

自己現身說法:“我大明骨,大清肉耳”,爭取了大批明朝舊部的信任,化解了滿漢之間的矛盾。可惜的是,這麼為滿清鞠躬精粹的範文臣,老婆卻被多鐸給強佔了



這就得說下滿清的習俗,範文臣雖然在滿清身居高位,但是身份卻是滿人的家奴,一定要記得是家奴而不是大臣。在滿清的習俗裡,主子強佔家奴的老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事後雖然多鐸被處罰,但是僅僅被罰1000兩,減少15個牛錄而已,這相當於是罰酒三杯了。只是範文臣,在年近半百時,遭遇奪妻之恨,頭頂這麼大一綠帽子,還在為滿清的事業添磚添瓦,這堪比忍者神龜一樣的存在了。而且正史中記載,範文臣的戰鬥力很強,曾披甲上陣,斬殺很多明軍,這更像忍者神龜了。。。



五、名門之後,辱沒先人。範文臣是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孫,這不是攀附,而是實實在在的。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是千古文臣的典範,諡號文正,乃文人的最高待遇。范文正公一生為北宋的富強而努力,北宋也正是滅於滿族的前身女真人王朝—金朝。若泉下有知,范文正公的子孫投降了女真人的後代,范仲淹的棺材板會壓不住吧。



采薇對滿清的評價很低,明朝該滅亡,但是繼承明朝的不該是滿清。采薇始終認為,任何一個漢人王朝取代明朝,都會比滿清做的更好,所以對範文臣,采薇是很反感這種人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