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明末清初的人物范文程?

荣耀6174


范文程这个人,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名门之后,汉奸之首!

范文程,明末不著名文人,是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孙。后成为努尔哈赤的肱股之臣,为清朝建立并入主中原立下巨大功勋!

那么,范文程为何背叛自己的祖国成为清朝的重臣?他的心中,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1、为实现人生价值主动投靠

1616年,明朝建州卫指挥使努尔哈赤宣布称汗建国,史称后金。随即努尔哈赤宣布了对明朝的所谓“七大恨”,开始了对明朝进行疯狂进攻。

在努尔哈赤的进攻下,明朝在辽东的统治岌岌可危。1618年,努尔哈赤攻陷抚顺,明朝在辽东的统治走向崩溃。

此时的范文程为沈阳县学生员,得知抚顺陷落的消息,他与哥哥范文寀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成为努尔哈赤的幕僚。

努尔哈赤虽劫掠无数,但后金的实力还是和明朝相差甚远,用这样的实力去消灭明朝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此时的他最需要的是知识分子,哪怕认字的就可以,知识分子对后金初期来说简直就是大熊猫一样的存在。

女真人长期在白山黑水的林子里渔猎,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没有知识分子愿意跟着努尔哈赤东奔西跑,范文程的主动投靠如同天上掉下个馅饼。

在大明这个人才济济的王朝,范文程的水平差得太远,但在识字之人都几乎没有的后金,范文程的平台很广阔。

所以范文程一来,马上就被委以重任,“上伐明,取辽阳,度三岔攻西平,下广宁,文程皆在行间”。在努尔哈赤的军事行动中,范文程几乎全部参与了指挥谋划等事宜。

不过范文程终归没有在努尔哈赤时代闪亮起来,他的事业起飞是在皇太极继位之后。

努尔哈赤时期,以打砸抢劫为主,很少涉及政权建设,到皇太极时代,需要建立国家机关,所以范文程的用武之地终于到来。

得偿所愿的范文程可谓全身心投入,从如何给皇太极集权,如何搞定漠南蒙古,如何抢劫明朝边城都献计献策,被清朝后人称为“十大谋士之一”。

在范的心中,有一个治国平天下的宏大愿望。但是尴尬的是:范文程越投入,造成的危害就越大。很多人避开范文程的变节问题,只谈他的功绩,这是对历史最大的不尊重。

本质上说,范文程不是满人,而他却帮满人颠覆自己的祖国!自己的祖国纵有万般不好,也不能成为投靠敌营打击自己国家的借口,这和农民起义的性质完全不一样。要知道,在帮助清朝崛起的过程中,范文程手上沾满的,是自己同胞的鲜血。

2、为完成治国理想忍辱负重

毫无疑问,皇太极对范文程是非常器重的。皇太极称范为范章京,对其言听计从。每逢议事,若范文程不在场,皇太极必问:“范章京知否?”而每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皇太极就问:“何不与范章京商议一下?”只有当众臣说:“范已经同意。”皇太极才最后拍板。

1637年,皇太极赐范文程一等大臣品级,范成为清朝汉臣第一人。

因为知遇之恩,没齿难忘。所以殚心竭力,至死不渝。

范文程全心全意为清朝服务。帮助皇太极建立清朝,搞定朝鲜,破坏关锦防线,接收孔有德、尚可喜、洪承畴等汉奸,壮大了清朝力量。

此时的范文程位高权重,风光无限。但皇太极的突然去世,让范文程卷入到清朝皇位更替的漩涡之中。

此时,李自成已将明朝搅得天翻地覆,清朝入关的时机终于到来。但清朝内部斗争还在继续,代善、多尔衮以扰政乱国的叛逆罪,将密谋另立新君的阿达礼、硕讬处死,籍没其家。范文程原是硕讬的属下,受牵连被拨入镶黄旗。

而且此时一场灾难正悄悄降临在范文程身上。

由于长期为清朝工作,范文程忽略了家庭,这让豫郡王多铎得以趁虚而入。见范文程妻子貌美,多铎不由分说抢夺了范文程的妻子。此事很快惊动了多尔衮,多尔衮和诸王贝勒审实后,罚多铎银1000两,夺其15个牛录。

在那个讲究气节的时代,最大的仇恨莫过于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但此时的范文程似乎顾不上这些,他还要争分夺秒地为清朝制定夺取天下的政策。

想想也是,跟一个没有气节的人谈什么气节?只是可怜了他的妻子。

可贵的是,经历了故主被戮,爱妻险被夺的双重危难,范文程依然坚定卖身投靠不动摇,在满清入主中原这一紧急关头,献计献策,为清朝鲸吞明朝万里江山立下了不世之功。

真是一个好奴才啊,多尔衮很欣慰!

范文程也许想打造一个盛世江山,这种成就感像吸毒一样让他欲罢不能。但越是这样,他就越可悲。因为他始终是清朝的鹰犬,不是人。

1666年,这个自称“大明骨大清肉”的清朝四朝老臣去世,葬于北京怀柔县红螺山,康熙对其给予了很高评价,毕竟立了大功。

300多年后的今天,范文程的墓早已被炸平。他终于实现了治国平天下的愿望,所以自己最终也不可避免地被平。

手上沾满同胞鲜血的走狗,历史可能会湮没,但人民不会忘记!

还是那句话:“人民,只有人民,才能真正地评价一个人。

姑且算个人吧!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范文程此人可以用以下来形容,明朝叛徒,清朝重臣。大明秀才,清朝帝师。满清夺天下首功,大明失天下大敌。化解满汉矛盾,受满人夺妻之恨。名门之后,辱没先人

如果用一个形象来形容范文臣,那就是忍者神龟。



一、明朝叛徒,清朝重臣。范文臣是主动投清的,在1618年,努尔哈赤攻下抚顺,范文臣和兄长长途跋涉,从沈阳跑到抚顺去投奔努尔哈赤,被重用,成为满清的开国元勋、文臣领袖,管至大学士、议政大臣。



二、明朝秀才,清朝帝师。范文臣生于1597年,在1615年参加科举考中秀才,年仅18岁

,如不出意外,范文臣应该会在30岁前考中进士,步入明朝官场。但是范文臣的选择在当时看起来是比较惊世骇俗的,投奔了当时还只是部落首领的努尔哈赤。满清对明策略,范文臣多有参与,被赋予太子太保的称号,成为太子名义的老师。



三、满清夺天下之首功,大明失天下之大敌。在范文臣之前,满清还是一个比较野蛮的民族。打仗主要是为了劫掠,抢夺人口为奴,现在比较熟知的汉八旗,主要人口来源就是清军劫掠的人口。在范文臣的劝谏下,清军放弃了劫掠人口为奴的习惯,有效的减缓了百姓的抵抗。



范文臣对满清最大的贡献在于,力劝满清入关。在李自成攻占北京,吴三桂投降满清后,多尔衮并没有下定决心入主中原。在范文臣的劝谏下,清军打着“为崇祯皇帝复仇”的旗号,迷惑了明朝势力,在山海关一片石击败了李自成军队。



如果李自成在北京站稳脚跟,稳定中原,建立一套完整的治理体系,则满清入关就没机会了。范文臣提出的旗号迷惑性很强,麻痹了明朝,也隐藏了满清入住中原的狼子野心,故可以说是满清入住中原的第一功臣



四、化解满汉矛盾,受满人夺妻之恨。 满清入关后,民心不稳,范文臣 宣传施以“仁政”,并且“颇爱百姓”,

自己现身说法:“我大明骨,大清肉耳”,争取了大批明朝旧部的信任,化解了满汉之间的矛盾。可惜的是,这么为满清鞠躬精粹的范文臣,老婆却被多铎给强占了



这就得说下满清的习俗,范文臣虽然在满清身居高位,但是身份却是满人的家奴,一定要记得是家奴而不是大臣。在满清的习俗里,主子强占家奴的老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事后虽然多铎被处罚,但是仅仅被罚1000两,减少15个牛录而已,这相当于是罚酒三杯了。只是范文臣,在年近半百时,遭遇夺妻之恨,头顶这么大一绿帽子,还在为满清的事业添砖添瓦,这堪比忍者神龟一样的存在了。而且正史中记载,范文臣的战斗力很强,曾披甲上阵,斩杀很多明军,这更像忍者神龟了。。。



五、名门之后,辱没先人。范文臣是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孙,这不是攀附,而是实实在在的。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千古文臣的典范,谥号文正,乃文人的最高待遇。范文正公一生为北宋的富强而努力,北宋也正是灭于满族的前身女真人王朝—金朝。若泉下有知,范文正公的子孙投降了女真人的后代,范仲淹的棺材板会压不住吧。



采薇对满清的评价很低,明朝该灭亡,但是继承明朝的不该是满清。采薇始终认为,任何一个汉人王朝取代明朝,都会比满清做的更好,所以对范文臣,采薇是很反感这种人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