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出殯之路綿延十幾公里,扶靈之人大有來頭

他棄醫從筆,以筆為戎。用文字表述社會,揭露社會黑暗的一面,抨擊舊制度,喚醒國人的良知。他是當之無愧的先生,他是20世紀的文化巨人。他就是魯迅!魯迅先生的精神不僅影響著當時的讀者和人們,更重要的是,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作家。

魯迅出殯之路綿延十幾公里,扶靈之人大有來頭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因肺氣腫病逝於上海。

他曾留下遺言,

一、不能因為喪事收任何一文錢,但朋友不在此例。

二、趕快收殮、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

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如果不,那就真是糊塗蟲。

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

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魯迅出殯之路綿延十幾公里,扶靈之人大有來頭

魯迅去世後,很快就成立由蔡元培、內山完造、宋慶齡、史沫特萊、沈鈞儒、蕭參、茅盾、胡愈之、胡風、周作人、周建人等十三人組成的治喪委員,專門進行協調管理,因為據說,第一天前來弔唁輪訓現實的有近五千人。還將魯迅的大致遺言內容以訃告刊的形式登於上海中文和日文的報紙上。

在出殯的路上,數十里的公路,愣是沒有用任何車馬,人們簇擁著,一路抬著棺材前往了國家公墓。為其抬棺者的來頭更是一個比一個大,分別有巴金,胡風,蕭軍,張天翼等人。

魯迅出殯之路綿延十幾公里,扶靈之人大有來頭

數以千計的人為魯迅先生送行,因為人們都被他的才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魯迅先生影響深遠,至今,我們還記得他筆下的孔乙己、百草園等。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先生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