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學生認爲,親情是可以最先刪除的人生元素

文 | 鄧嘉怡 李燕瑩 楊軼佳 許曉蓓 劉有洲

圖 | 李燕瑩

圍爐 (ID:weilu_flame)

我們進行了“五格子”的遊戲,遊戲規則如下:在一張紙上畫五個格子,每個格子寫上一個你覺得重要的人或者事,每一輪參與者都將撕掉一個格子,撕掉這個動作代表著這個格子上寫著的人或者事將永遠地從你生命中消失。當剩下最後一個格子時,我們也將面臨一個困難的選擇——撕掉格子,代表ta永遠消失在世界上;留下格子,ta會繼續存在但是你們之間所有的回憶都將消失。

我們原是彼此之間都不熟悉的陌生人,找了一間空教室,不開燈,在黑暗之中看不見彼此,只聽見不同的聲音述說著一個又一個暖心的、甜蜜的、痛苦的、心酸的故事。

這些故事實際上都圍繞著五個主題:親情、愛情、友情、信仰以及師恩,但是有趣的是大家撕掉這些格子的順序卻又不太相同。

本次夜話的參與者:Kayi,Cynthia,烏凌,商陸,撒倫貝爾特棋·歐利文

這些大學生認為,親情是可以最先刪除的人生元素

如果讓你最先捨棄親情

商陸:“不管我脾氣多不好,各方面多不省心,父母永遠都是包容的。”

我保留到最後的是我的父母。

心底裡還是認為父母是至今生命中遇到過的最重要的人。或許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細緻入微的感化是很難感受到的,在進入高中之後,主觀感受上,父母對我的價值觀、人生觀並沒有產生很大的影響。

但如果我們的父母不是我們的父母,那真的很難想象世界上會有對我這麼好的人。不管我是脾氣多麼不好,各方面多麼不省心,父母永遠都是包容的。

如果要做一個選擇的話,我會選擇留下他們,刪去我們之間所有的回憶。還是不忍心讓他們受傷。不過我也很想知道,如果換做我的父母來做這個選擇,他們會選擇留下與我一起的回憶嗎?(笑)真是一個殘酷的問題。

這些大學生認為,親情是可以最先刪除的人生元素

烏凌:“我們終究會遠離,而父母終將會老去,他們沒有辦法陪伴我們走完這一生。”

我第二個就把父母這個格子撕掉了。

我猜很多人都無法理解,因為也許你們都會將父母留到最後。

父母當然很重要,這是你一切的開始,你過去擁有的一切、你現在擁有的一切、你將要擁有的一切......所有一切的源頭都在你的父母。而你成長到現在,你的三觀養成,你的人生軌跡,都會受到父母的影響。

可是為什麼我選擇那麼早就撕掉呢?也許是因為我所理解的父母是——把他們放在心上,但就算離開了他們也要好好繼續生活下去。父母可以陪伴你一時,在你很小的時候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可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終究會離開他們,去上學、工作、組建自己的家庭結婚生子,而父母終將會老去,他們沒有辦法陪伴我們走完這一生。所以我必須接受有一天他們將要離開我這件事。

現在的大學生也許最不缺愛情?

Kayi:“就算我們真的沒有辦法走到最後,但他在我心目中會一直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我第二個撕掉的是我的男朋友。

我的現任對於我來說是一個超越愛情的存在。也許是我談過的戀愛還不太多,也許是我們走的路還不夠長,你可以覺得我的想法很天真,但是至少在現在這一刻我覺得他是沒有辦法被任何人替代的。我們一起一年多了,但是大半的時間我們都是異國,相隔著一片太平洋海與十三個小時的時差。異國戀讓我們少了很多交流的時間,對未來也沒有什麼想法,但至少直到現在也沒有想過要離開他。因為我不會再遇到對我那麼好的人了吧,他的好讓我從一個倔強、要強的人變成了一個內心溫柔的人,就算我們真的沒有辦法走到最後,但他在我心目中也依舊會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

第二個撕掉他只能說明在我心目中親情還是排在愛情之上的吧。就算他對我很好,但是感情這事誰也說不準嘛,說不定哪天他就變心了呢。但是親人是無條件會對你好的呀,所以還是親人比較重要。雖然也許以後會失去對他的愛情,可是我覺得我們就算分手了也還是會成為很好的朋友,畢竟是那麼瞭解對方的人。

這些大學生認為,親情是可以最先刪除的人生元素

烏凌:“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高甜的,很幸運自己能夠遇到一個像他一樣的人。”

我第四個撕掉的是我的男朋友。

我和我男票是通過一次模辯認識的。記得那一次他們隊被我們隊吊打,後來他告訴我那天晚上他們被學姐批得挺慘的。那次模辯之後我們建了一個討論群,然後半夜零點零七分他加了我的微信。

加了我之後,一個星期他都沒給我發過一條消息。如果不是有那次數學輔導,這段感情怕是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啦。那天剛好是運動會,我跑完接力本來不想去輔導,但還是辛辛苦苦爬上六樓拿了書過去。他說他剛打完辯論,本來也不想去,但耐不住在青協的室友苦苦哀求,回去換了正裝也跑過來。於是兩個百般不願去輔導的人,就在那一場數院與新傳聯合的高數輔導中正式認識了對方。

當然那次數學輔導學會了什麼我也絲毫記不清了,高數D也早早考完。所幸總還有沒結束的。後來我們就一起出去玩,一起看電影和話劇,一起吃飯一起看辯論賽,一起參加兩院的新年晚會,一起過聖誕節平安夜。感覺實際上已經在一起了可是他就是不表白,於是我就有一點生氣呀。跨年那一天晚上我們兩個是在外面過的,回來時已經近一點了。可是我卻怎麼都睡不著,就給他發了一條信息,有些生氣地問他為什麼不表白,於是他就表白了。

後來他告訴我,在遇到我之前,他也沒看上過哪個女生,認定了之後也不會,但看到我的那一刻就覺得要出事。之前我一直算是一個獨立高冷的人,但是遇到他之後就變得柔軟了,整個人的狀態都放鬆了,覺得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屬於我,而我也屬於一個人,那種有枝可依的感覺讓我不再一個人數數然,不再整天忙碌只是為了讓自己覺得不能虛度人生,不再神經緊繃操心一切所有的東西都自己承擔。

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高甜的,很希望能和他一直好好地在一起,也很幸運自己能夠遇到一個像他一樣的人。

友情是最重要的

撒倫貝爾特棋·歐利文:“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有人告訴我,我不是一個人。”

我第二個撕掉的是我們高中的班級。

我們的班級比較特殊,我們是從一個不發達的縣城裡被選拔去一個大城市上學的班級。當時大家都只有十四五歲,父母朋友不在身邊,從小地方來到大城市,和周邊的環境格格不入,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獨感。我們之間這種像兄弟姐妹一般的友誼就是在這種環境中培養出來的。

在這個班級中我第一次感受了到了集體意識的重量,當時我們班在所有比賽中幾乎都是第一。誰需要幫忙了,其他人二話不說就會伸出援手,誰要是生病了,每個人都會去關心他/她。大家懷著同樣的理想,有著同樣的價值觀,揹負著同樣的孤獨感,因此也特別能夠理解對方。整個班級不分男女,都已經超越了友情,更像是家人一般的存在,我們大家在那個陌生的城市中就是彼此的兄弟姐妹。

這樣的情誼我想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因為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有人告訴我,我不是一個人。

這些大學生認為,親情是可以最先刪除的人生元素

Cynthia:“那個陪你做夢的人,帶著我們青春的痕跡和滿滿的回憶。”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一些朋友,突然就這麼疏遠了,然後慶幸的是,有那麼一天又突然地聯繫上了,也懂得了珍惜彼此之間的情誼。

我和她第一次見面,是在操場上練田徑的時候。或許是愛好相似、性格相合讓我們成為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每天一起上學、一起訓練,談著以前的經歷,聊著那時的學習生活。高中時期的目標,不外乎是考大學。不僅和她的價值觀、性格很相似,連目標都出奇的一致,我們都想去上海,去魔都感受文化的多元。

直到我們喜歡上了同一個男生。因為這個男生,我們漸漸疏遠了對方,從無話不說到無話可說,從親密無間到相對無言,這中間或許不止是那個男生,也因為我們漸漸有了屬於自己的那個圈子而不再需要彼此了吧。

在畢業前我終於鼓足勇氣要跟她和解,也終於聊到了那個男生,這幾年的所有誤解最終以我們的重歸於好畫下句號。我們一起在夢想的大學裡立下宏願,約定好要一起考到這裡來,青春中那些荒唐的誤會和幼稚將我們疏遠,而夢想又將我們之間的距離重新拉近。

錄取通知書發下來的那一刻,不幸的是我們沒能一起繼續上大學,但很幸運的是她替我實現了當初的夢想。一路以來有一個陪我一起為同一夢想努力的人,即使現在分道揚鑣,相隔地更遠,但我深知這來之不易,也更珍惜彼此。那個陪你做夢的人,帶著我們青春的痕跡和滿滿的回憶。

中國的大學生有信仰嗎?

撒倫貝爾特棋·歐利文:“我時常會反思自己,是不是為了名,為了利,就漸漸放棄自己原本最熱愛的東西。”

我保留到最後的是我的精神偶像孫中山先生。

他對於我來說意味著一種信念,一種精神上的信仰。他告訴我人不是為了吃飯、睡覺而活著的,而是應該追求一種你願意為之探尋一身的事業。

孫先生為了自己的信仰,嘔心瀝血,儘管沒有看到自己所追求的事業成功的那一刻,但至少他也把自己最好的年華都獻給自己的追求和信仰。我時常也會反思自己,是不是為了名,為了利,就漸漸放棄自己原本最熱愛的東西。每當我堅持不下去的時候,也會想到他的這句話,他當時所要戰勝的是一個民族的危機,他都有勇氣堅持,我們現在面對的這些所謂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又算得了什麼。

這些大學生認為,親情是可以最先刪除的人生元素

烏凌:“我對班裡的男生說,將來一定要去北大不要去清華,不然不好找女朋友。”

我第一個撕掉的標籤是北大。

大家都笑了起來,大概一般人很難理解北大對於我的意義。

我出生於中國中部省份的一個不知名小城市的小縣城,一個教育資源並不豐富的地方。

幸運的是,因為成績還不錯,高中時我和妹妹就去了市裡的一個高中讀書。來到高中的第一天,四個實驗班的同學就被召集在一個空曠的階梯教室開了一個大會,老師們說的話我都忘了,只有一句話至今記憶猶深——“你們是要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

可能是在大學不到一年的生活已經給我留下了太多新鮮的記憶,高中三年到底經歷了什麼我竟有些恍惚。只記得自己的成績並不拔尖,卻固執地覺得自己偏偏就是能夠考上北大,高二時高考清校,我躲在寢室裡吃泡麵,覺得自己在北大能夠想到這一時刻;暑假補課回家看到滿天星星,覺得那就像自己遙不可及的夢;高三模擬考考了班裡倒數在辦公室嚎啕大哭,覺得自己站在北大門前時流下的淚水一定不是苦澀的。

還要提到的是我喜歡的一個作家江南。高中時語文老師會讓同學輪流做課前演講,我的題目是我的男神——江南。江南是北大化學系畢業的,於是當時我對班裡的男生說,將來一定要去北大不要去清華,不然不好找女朋友。而事實是無論去清華還是去北大都好找女朋友,當然這是後話了。

後來我終於來到了這裡。那種滋味是難以描述的,彷彿一個模糊而遙遠的願望清晰了,彷彿一個虛幻而縹緲的夢想實現了,是發自心底的對這裡的熱愛。

可是又為什麼撕掉她呢?

北大這個名字,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可能都只是一個標籤而已。我們都可以說自己因北大而自豪,可是有幾個敢說北大因我而自豪?我現在在北大生活、學習,校慶時做志願者來為她盡一份力,可是我還能做什麼呢?每個人在這裡生活四年,或者更長,離開之後,北大便是以往的回憶,是一個標籤,一份榮耀,只能用來懷念、珍藏。

大學生是如何看待老師這項職業的?

商陸:“這位老師就是我心中的自由鳥,而自由鳥永不老去。”

我第二個撕掉的是我的一位高中老師。

可以說,他對我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是影響了我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人。我覺得一生中,能夠遇到這樣的一個老師是很幸運的事情。他在高中應試教育的惡劣環境中為我們保留了一點空間,和一點點難能可貴的自由。

這位老師是我高二的語文老師,我們都稱他為“L老先生”。我想起有人對作家高爾泰的評價“自由鳥”,相比一些年輕人人歌功頌德、逢場作戲的頹然老態,這位老師就是我心中的自由鳥,而自由鳥永不老去。

L老師是學校一本教師期刊的編輯,當每一期雜誌快要分發到每個班的時候,L老師總會跟我說哪幾篇文章是很好的,讓我認真看看。從這本雜誌裡,我認識了筱敏,認識了作家吳非,認識了哈維爾,認識了周有光,讀到自由、信仰、堅持。對我來說,這不是一本簡單的讀物。我第一次正式發表文章就是在這本雜誌上,初出茅廬的高中生寫的論述,文筆稚嫩,我用著自認為老成的筆調,激烈地控訴著。現在看看那些文字不過是無力的吶喊,但是我猜,在L老師眼裡,這已經是一個孩子有思考、有良知的表現,值得讚賞。每個孩子的能力都值得珍惜和培養,每個孩子都是珍貴而獨一無二的種子。

那我為什麼要把屬於他的這個格子撕掉呢?我自己也說不太清楚。高中的時候,覺得L老師是我的領路人,好像跟在老師身後走就可以一直很安心。倒是上了大學之後,和老師聯繫漸少,自己對自己的瞭解慢慢加深,發現自己和L老師之間對很多事情也有非常不同的看法。那些在你的成長過程中產生過重要作用的人,或許有一天也會慢慢地淡去,或許有一天我的成長會超出他的預期和範圍,或許他會離開。但是那些深刻的影響永遠留存在那裡,這些影響就像路上的一盞明燈,但是當你越過它,越走越遠,光亮會慢慢隱入黑暗,但是它會一直為你照著前面的路。

這些大學生認為,親情是可以最先刪除的人生元素

Cynthia:“在他的關懷和溫暖之中,我漸漸學會忍受孤獨寂寞,並努力擁抱陽光。”

我倒數第二個撕掉的是我高中的恩師。

他讓我在陌生的地方,得到最溫暖的關懷。

大概是四年前的這個時候吧,16歲的我一個人來到新的城市,忙碌地找新學校,然後找到了離家不遠的一間中學。要一個十幾歲的女孩生活獨自在一個陌生的城市,真的不容易。面對生活的種種困難,承受生活的孤獨之餘,還要適應新的班集體、新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我有很多的瞬間想要逃避,想逃回那個有許多熟悉的朋友和親人的地方。

還記得老師聽到我說想離開的時候,他沒有說太多的話,大概是不希望影響我自己的選擇。後來,他給我寫了一封信,信裡大概是說,他沒有想過我是一個人生活,覺得很抱歉一直以來沒有太關心我。再後來,他找我聊天,給那時仍然迷茫而不知如何選擇的我一些建議,他教我如何權衡利弊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其實,我知道沒有兩全其美的選擇,他也告訴我,選擇就意味著要放棄一些東西。不知道哪一天,突然就想繼續堅持下去了,大概是放棄太可惜了。“我繼續留在這裡!”當我跟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臉上洋溢的笑容,是我看到過最溫暖最慈祥的。

多少個漫漫長夜,在他的關懷和溫暖之中,我漸漸學會忍受孤獨寂寞,懂得如何更好的獨處,並努力擁抱陽光,至於背後的陰影暫且不管。一直都覺得知識和道理,只能成為人生的參考和指南,卻不能陪你做自己。真正與你不離不棄,渡你至人海彼岸的,是失落無助時選擇的,是那份獨一無二的人格,而正正是他,德高望重又和藹可親的炳sir,培養了我這份堅強而獨特的人格。

在陌生而沒有歸屬感的地方,在漆黑的鋼筋森林裡,他永遠是那顆最閃亮的星,照亮了我的路,即使如今相隔千里,也熠熠生輝。

這些大學生認為,親情是可以最先刪除的人生元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